抗疫知名人士
① 世衛稱中國抗疫有哪三件事很打動人
當地時間7日,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隨專家組前往中國時有三件事很打動人:
一是中國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涵蓋了所有層面,尤其驚人的是,中國可以每周更新國家級指南;
二是中國人民保持社交距離、維持社區安全的責任感;
三是即使疫情降至極低水平,仍采購呼吸機、設置床位,以增加應對疫情的能力。
(1)抗疫知名人士擴展閱讀
數字看中國抗疫成就:
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國共調集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900多名公共衛生人員馳援湖北。19個省份以對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16個地市。
從全國調集4萬名建設者和幾千台機械設備,僅用10天,建成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僅用12天,建成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短短10多天,建成16座方艙醫院,共有1.4萬余張床位。
在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難關頭,全國3900多萬名黨員、幹部戰斗在抗疫一線。400萬名社區工作者奮戰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監測疫情、測量體溫、排查人員、站崗值守、宣傳政策、防疫消殺,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關口」。
截至8月7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冠肺炎總體治癒率93.5%。其中在武漢,一共有2500多位80歲以上的老人,救治成功率接近70%,有7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成功治癒出院,年齡最大的是108歲。
② 世衛稱中國抗疫有三件事很打動人,分別是哪三件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並向世衛組織報告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進行有效抗疫的國家。事實證明中國在抗擊疫情上的一系列措施都是正確且有效的,毫無疑問中國抗疫經驗給世界帶來信心。世界衛生組織在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的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掩飾不住的對記者說:“我親身經歷了中國抗疫的過程,中國有三件措施令我非常的震驚和感動”
一、中國政府對公共基礎措施完善投入高度重視
全國各地,不僅是一線城市包括許多偏遠地區,建設完備的公共衛生基礎措施。鄉鎮的基層工作者挨家挨戶宣傳有效的抗疫措施,堅持每周更新抗疫指導信息,防止大規模傳播案例出現。
中國能夠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離不開上下齊心的凝聚力,離不開壯士斷腕的決心。我們舍棄經濟,舍棄不能團聚的春節,舍棄無法開學的心願,換來數萬條健康的生命,和現在不用在提心吊膽的生活環境。
③ 中國的抗疫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誰
我國的抗疫工作取得成功,這離不開國家高層的英明正確決策和科學指導,更離不開如鍾南山、李蘭娟以及張文洪等抗疫專家和一全國大量一線醫護人員的捨生忘死,拚命付出。但這一切的一切勝利成果的取得,咱們都不應忘記為抗疫取得勝利的最大功臣。
在一切大災大難,也請記住人民群眾也是一切困難的最大功臣!
④ 中國抗疫專家名單
以支援義大利專家為例:
2020年3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加入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飛赴義大利,並攜帶相關人道救援物資,支援義大利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據了解,中國紅十字會赴義大利抗疫專家組由中國紅十字會1名副會長帶隊、國家疾控中心1名專家參加,並指派了四川省組織5名同志參加,除華西醫院專家梁宗安、唐夢琳外,還包括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副所長、主任技師童文彬,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吉晉,中國紅十字會成都備災救災中心主任秦小利。
(4)抗疫知名人士擴展閱讀
2020年3月17日,浙江省組建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共12人赴義大利,專家組將與當地醫院和專家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的經驗分享和交流,提供防控和診療指導與咨詢,並對當地中國使領館、中資企業人員、留學生和華僑華人開展醫療衛生指導和幫助。
該醫療隊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傳染病專家、主任醫師裘雲慶任專家組組長。據悉,這是中國政府派遣的首批赴義大利抗擊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之一。
⑤ 2020年中國四大抗疫英雄簡介
鍾南山
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現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李蘭娟
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感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李蘭娟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態研究
張文宏
男,196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
1987年張文宏考入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專業;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華山醫院感染科,先後在香港大學;2010年被選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2017年獲得首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獎。
張文宏長期從事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榮譽稱號。
王辰
1962年8月出生,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德州人,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1991年於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辰長期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醫院、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臨床、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
(5)抗疫知名人士擴展閱讀:
人才培養
截至2003年7月,鍾南山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十名,其中包括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一院李莉博士。鍾南山從教數十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銳意創新的教學名師。
2010年,為了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鍾南山親自參與挑選和面試,從廣州醫學院2010級416名臨床醫學專業新生中選拔32名成立「南山班」,並親自擔任班主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鍾南山
網路-李蘭娟
網路-張文宏
網路-王辰
⑥ 首部抗疫電影《在一起》,有哪些真正的醫護人員出演
這不抗疫電影在一起,他都是請到的一些演員出演,醫護人員出演的比較少。
畢竟這部電影在一起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所以他的一些在演員方面挑選的是比較嚴格的必須。要讓你先有專業能力的演員來出演這部電影。普通的醫護人員,雖然他們真正的經歷了這件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在演戲的話並不一定會有特別好的效果。
這部電影它主要講述的是十個單元劇,每一個單元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故事。而且這些演員的陣容是非常強大的,有很多都是一些知名的,非常厲害的實力演員,還有這些導演也是非常優秀的導演和編劇。一些真正的醫護人員,他們有的出演會是一些群演,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在疫情期間他們那種急迫的想要救助的心情。
⑦ 2020抗疫英雄的名人
2020年的抗疫英雄有王穎麗、鄧磊、朱佳清、庄志華、劉壯等。
一、王穎麗
女,蒙古族,1981年6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第四醫院成為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她不顧身患甲亢主動請戰,經過20多天的奮戰,取得7名新冠患者無一例重症病例、院內零感染的佳績。
二、鄧磊
男,漢族,1980年9月生,中共黨員,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EICU副主任醫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擔任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療組重症醫學科組長,參與救治患者90人次、搶救58人次、會診16人次、中心靜脈置管11人次等工作,幫助22名危重症患者轉入普通病房。
三、朱佳清
女,漢族,1982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在職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她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近20年,曾參與G20峰會等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任務。在新冠肺炎阻擊戰中,作為浙江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員在重症隔離病房持續作戰57天,用精湛的專業技能做好病人治療、護理,並承擔病房取餐、標本送檢、病區消毒等一系列工作。
四、庄志華
女,漢族,198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江蘇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她擁有10年研發、管理和項目申報經驗,曾帶領項目組成功研發出了多個拳頭產品。新冠疫情爆發後,她開展檢測試劑專項研發,為全國20多個省份提供樣本保存產品100多萬套、核酸提取試劑數十萬人份,為眾多IVD企業提供RT-PCR試劑原料。
五、劉壯
男,漢族,1981年7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他是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療組組長,主持推進普通病房8小時內改造為標准化隔離病房,牽頭制定醫療安全核心制度,開展氣管插管及有創機械通氣救治危重患者,推進中西醫結合和新葯臨床應用,組織進行院感防控培訓。
⑧ 抗疫表彰大會共和國勛章和人民英雄有什麼區別
一、共和國勛章
共和國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內和保衛國家中容做出巨
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傑出人士。
目前勛章獲得者有於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鍾南山。
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授予共和國勛章
和國家榮譽稱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授予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簽發證書。
二、人民英雄
人民英雄是國家為表彰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勛模範人物頒授的國家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
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艾熱提·馬木提、申亮亮、麥賢
的、張超「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2020年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
一次會議的決定,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⑨ 鍾南山成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他為抗疫做出了哪些貢獻
2020年1月2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1+1》節目白岩松直播訪問鍾南山,得到鍾南山兩次說出「肯定的有人傳人」,是中國官方首次確認病毒有人傳人現象,撼動輿論,由此大眾開始重視疫情白岩松後來描述鍾南山「他說到了人傳人、不要去武漢、要戴口罩等等,這樣的言語立即產生了動員的效果。」
2020年2月2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發表講話,指出
1、新冠肺炎疫情傳染情況可能比SARS還高,大概一個人能傳染2到3個人之間,傳染得非常快;
2、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3、出院後「復陽」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4、中國的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要一級一級上報;
5、全球需要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6、以往對突發性傳染病重視不夠,沒有進行持續的科學研究;
7、一個月內研發出新葯是不可能的。
2020年3月9日,鍾南山在參加廣東省疫情防控專家座談會上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發展估計將至少延續至6月份,防控的重點將從輸出轉為輸入,同時要制定從中國境外疫區來華的措施,對他們做必要的隔離。
(9)抗疫知名人士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1、鍾南山為抗擊SARS(非典)所做的一切為他贏得了「抗擊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譽。2003年6月,廣東省舉行「抗擊非典表彰先進大會」,鍾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他還榮獲了2003年中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范獎」2005年鍾南山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2003年4月中國社會調查所做的一項電話民意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1200位受訪民眾當中,有89%認為鍾南山是一位英雄。
3、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⑩ 抗疫英雄有哪些人及事跡
1、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再次臨危受命,掛帥親征,敢於發聲,家喻戶曉,一聲號令,全民不動,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戰士,更是一位國士。
2、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打贏這場戰役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嘔心瀝血,帶領團隊研發疫苗。
3、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化專家,病毒終結者,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
4、張文宏: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心理治療師,他在和人們調侃的同時醫治著疫情帶給人們心靈的創傷,「最有效的葯物是什麼?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離也是戰士,病毒都給你悶死了」,「都在歌頌醫生,完整說法應該是醫護人員」,「防火防盜防同事」成為抗疫的名句。
5、張繼先: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疫情上報第一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急病人所急,「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6、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與鍾老齊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7、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了中度和輕度病人治癒率,降低了重度和危重病人死亡率。
8、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9、張思兵:武漢火神山醫院院長,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2003抗擊非典年他和他的醫院做到了三個「零感染」,援建小湯山醫院,這次抗疫臨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為流程很重要。
10、王行環: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一切為病人著想」,是王行環的座右銘。「盡量針對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方案,做到因人而異、個性化治療。」截至2月16日,雷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總人數近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