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孟子學生著名

孟子學生著名

發布時間: 2020-11-26 04:14:47

Ⅰ 老師總是希望學生 ( ),能夠超越自己.孟子有一句千古名言是( )

老師總是希望學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能夠超越自己。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釋義】(聖人)出自於同一類的人,卻遠遠高出於眾人。

【賞析】這是孟子對孔子的崇高禮贊。孟子認為孔子是人類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傑出人物,「自生民以來,未有盛(偉大)於孔子也」。並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孟子學生著名擴展閱讀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出處】《孟子·告子上》

【釋義】(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長的東西)只有一天曝曬它,卻有十天冷凍它(也不能生長的了)。?

【賞析】孟子告誡人不論進德修業,均需專心致志、有始有終,絕不能時作時輟,甚至一作十輟,一進十退,亦即俗諺所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工作時間少,而嬉遊、閑散日子多,如果這樣,必將一事無成。

Ⅱ 學生充虞對孟子的疑問是什麼孟子是如何解釋的

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年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生活於戰國中期,是以雄辯著稱的儒學大師,孟子的雄辯顯示出無限的豪情與自信。孟子的自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捍衛與弘揚儒家思想文化,二是堅持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三是堅守「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而這三者歸根結底是文化的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孟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典型,學習孟子堅定文化自信,具有較強的現實啟示。 堯、舜、禹、湯、文、武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能君王,他們的治國理念、道德品行、禮樂制度等等都是儒家極為推崇的。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2],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派。可以說,儒家追求的就是以古代先賢為代表的「內聖外王」理想。孟子相去孔子約一百八十年,他的願望就是「學孔子」[3]50。在孔子後學中,孟子最能領會與繼承孔子的思想精髓,豐富和發展了儒家學說,因此被後世尊稱為「亞聖」。比如,孔子把「仁」解釋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即仁者愛人,而孟子卻將「仁」與「民生」結合,發展成為「仁政」思想。齊宣王向孟子請教如何施政,孟子回答:「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3]29孟子以周文王治理岐地為例,勸告統治者要仁民愛物,並具體提到了關於稅收政策、用人制度、市場管理、資源開放、法律法規、社會扶助等方面的政治主張,這些都是孟子對孔子仁學思想的深化。再比如,自古代聖王先賢以來,「仁義」「孝悌」「忠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孔子有關道德的思想為基礎,孟子進一步提出「性善論」。他以「水之就下」比「人之性善」,為道德培養奠定了哲學的依據,不論是君王、大臣還是庶民,只要能像聖人一樣保持本性和加強道德修養,人人皆可成為聖人。 來源: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Ⅲ 孟子的學生中誰是他最看好的 急!高分懸賞

萬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於孟廟西廡。萬章對整理、編著《孟子》一書有一定貢獻。《孟子》七篇中有「萬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22次之多;對孟子有「堯以天下與舜」、「伊尹以割烹要湯」、「敢問友」、「敢問交際」等之問達38次之多。《史記》載,孟子晚年,經常同萬章等弟子談論經書,並和萬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書。

希望能夠幫到您!

Ⅳ 孟子的學生有哪些

這是文獻:孟子弟子考 (清)朱彝尊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曝書亭集卷五十七)

樂正子克宋政和中贈利國侯
趙岐曰孟子弟子為魯臣

萬子章宋贈博興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公孫子丑宋贈夀光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浩生(亦作告)子不害宋贈東阿伯
趙岐曰齊人

孟仲子宋贈新蔡伯
趙岐曰孟仲子孟子之從昆弟從學於孟子者也

陳子臻宋贈蓬萊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充子虞宋贈昌樂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屋廬子連宋贈奉符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徐子辟宋贈仙源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陳子代宋贈沂水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彭子更宋贈雷澤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公都子宋贈平隂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咸丘子蒙宋贈湏城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髙子宋贈泗水伯
趙岐曰髙子齊人嘗學於孟子

桃子應宋贈膠水伯
趙岐曰孟子弟子

盆成子括宋贈萊陽伯
孫奭曰盆成括嘗學於孟子

滕子更
趙岐曰滕更滕君之弟來學於孟子

呉萊曰孟子學出於曽子子思荀卿猶從而譏曰世俗之溝愚瞀儒嚾嚾然略法先王案往舊造說而不知其統我則異焉治則法後王而已矣所謂溝愚瞀儒正指萬章公孫丑之徒也荀卿在戰國號稱大儒猶同門異戶如此

顧炎武曰史記索隠以萬章公明髙等並孟子之門人廣韻注又雲離婁門人不知其何所本元呉萊著孟子弟子列傳惜乎今不傳也

按趙岐注孟子以季孫子叔二子為孟子弟子季孫知孟子意不欲而心欲使孟子就之故曰異哉弟子之所聞也子叔心疑惑之亦以為可就之矣孫宣公奭猶因其說故政和五年從太常議贈季孫豐城伯子叔乗陽伯自朱子集注出乃始非之世莫有從趙氏之說者矣呉立夫氏撰孟子弟子列傳書雖不傳序稱一十九人則未嘗依朱子去季孫子叔二人益以滕更適合十九人之數考盡心篇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趙岐注滕更滕君之弟來學於孟子也其為弟子甚明不知宋太常之議何獨贈爵不及有不可解者至於史記索隠以公明髙為孟子弟子而廣韻注謂離婁為孟子門人無稽之言君子不信又廣韻注詮丘字引孟子齊有曼丘不擇今七篇無其文弟子與其不謂之弟子與吾不得而知之矣

又按班氏古今人表孟子居第二等其弟子公孫丑居第三等萬章樂正子告子髙子居第四等徐子居第五等余不與焉

曝書亭集巻五十七

附錄: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通行本)

國朝朱彝尊撰彝尊有日下舊聞己著錄此集凡賦一卷詩二十二卷皆編年為次始於順治乙酉迄於康熙己丑凡六十五年之作其紀年皆用爾雅歲陽歲陰之名從古例也詞七卷曰江湖載酒集曰茶煙閣體物集曰蕃錦集雜文五十卷分二十六體附錄葉兒樂府一卷則所作小令也彝尊未入翰林時嘗編其行稿為竹垞文類王士禎為作序極稱其永嘉詩中南亭西射堂孤嶼瞿溪諸篇然是時僅規橅王孟未盡所長至其中歲以還則學問愈博風骨愈壯長篇險韻出竒無窮趙執信談龍錄論國朝之詩以彝尊及王士禎為大家謂王之才高而學足以副之朱之學博而才足以運之及論共失則曰朱貪多王愛好亦公論也惟暮年老筆縱橫天眞爛漫惟意所造頗乏翦裁然晚境頹唐杜陵不免亦不能苛論彝尊矣至所作古文率皆淵雅良由茹涵旣富故根柢盤深其題跋諸作訂譌辨異本本原原實跨黃伯思樓鑰之上葢以詩而論與王士禎分途各騖未定孰先以文而論則漁洋文畧固不免瞠乎後耳惟原本有風懷二百韻詩及靜志居琴趣長短句皆流宕艶冶不止陶潛之賦閑情夫綺語難除詞人常態然韓偓香奩集別為篇帙不入內翰集中良以文章各有體裁編錄亦各有義例溷而一之則自穢其書今並刊除庶不乖風雅之正焉(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Ⅳ 孟子有多少成名學生都叫什麼

有一個叫盧超彬 的

Ⅵ 孟子是孔子的學生嗎

不是,孔子生活在春來秋時期源,而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孟子只是發揚和繼承了儒家學說,被尊稱為亞聖。與孔子學說被後人稱為孔孟之道。
據考證,孟子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後),大約於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元年)辭世。
當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死了將近100年,當時孔門的弟子沒有一個還活著。
孟子自己說過:「予未得孔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私淑的意思是沒有親身受教於某人,只是崇仰自認學生而已。孟子不是孔子的學生,他私淑的是什麼人也不得而知,從他自己的話來看,他私淑的想必不是什麼名人。
《史記.孟荀列傳》說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史學家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子思,是孔子的孫子。
以上說法來源於我國著名古文字專家楊伯峻先生的《孟子譯注》。
孟子並非孔子的學生,但這並不影響他深受孔子學說的影響,成為儒學最重要的傳人,從而最終成為公認的孔子創立的儒教的第二位大宗師--亞聖。

Ⅶ 孟子是孔子學生

據考證,孟來子生於周自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後),大約於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元年)辭世。當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死了將近100年,當時孔門的弟子沒有一個還活著。
1、孟子自己說過:「予未得孔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私淑的意思是沒有親身受教於某人,只是崇仰自認學生而已。孟子不是孔子的學生,他私淑的是什麼人也不得而知,從他自己的話來看,他私淑的想必不是什麼名人。《史記.孟荀列傳》說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史學家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子思,是孔子的孫子。
以上說法來源於我國著名古文字專家楊伯峻先生的《孟子譯注》。
2、孟子並非孔子的學生,但這並不影響他深受孔子學說的影響,成為儒學最重要的傳人,從而最終成為公認的孔子創立的儒教的第二位大宗師--亞聖。

Ⅷ 孟子的學生有哪兩位成了別家學派的代表

你說的是荀子吧,他和孟子同為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學生韓非和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

Ⅸ 孟子有多少個學生

有樂正克,萬章,公孫丑,浩生不害,孟仲子,陳臻,充虞,屋廬連,徐辟,陳代,彭更,公都子,咸丘蒙,高子,桃應,盆成括,滕更,一共17位。

Ⅹ 孟子是誰的學生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生於公元前483年(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終年八十二歲。與孔子、孟子、顏子、曾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因此舊時以子思、孟子、顏子、曾子配祀孔子於孔廟,所以又與孟子、顏子、曾子並稱「四配」。《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為八十二之誤),而不詳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鯉,死於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生伋,字子思」;「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跡已難詳考,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孟子是其再傳弟子,又據《孟子》中記載:子思曾被魯繆公、費惠公尊為賢者,以師禮相待,但終未被起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