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工
A. 古代的能工巧匠有哪些
中國古代出現了許多的技術高超的能工巧匠,根據對歷史文獻的了解,按時間來排序列舉幾個供您參考:
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爺。
他曾經幫助楚國製造兵器,如創制雲梯去攻打宋國,但被墨子勸阻並讓魯班多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魯班接受了墨子的建議,隨後一直專注於生產工具的製造。他的許多製造思想都是來源於生活,如有次爬山被小草割破手了,他根據這個製造出了伐木的鋸子;觀察小鳥飛行製造出了飛鷂。除了這些,他還在早期製造了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還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實用的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傘等對人民生活影響巨大的工具。著名成語「班門弄斧」也是和他有關而流傳下來的。正是由於他的突出貢獻,他才被人們尊稱為木工匠的開山鼻祖。
以上列舉若是對您有所幫助,請順手點擊採納!
B. 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有哪些
趙概:東晉,官至五品,後退隱景德鎮,被景德鎮的瓷工尊稱為陶瓷祖師
陶玉:製成"土坯白壤,體稍薄,色素潤"的瓷器,稱為"假玉器"
董賓:燒成了龍缸,被後人稱為"風火神"
郎廷極:所制描金龍酒杯,脫胎碗等巧奪天工,創燒的紅釉瓷器華美名貴,被稱為"郎窯紅"
昊十九:本姓吳,排行十九,一生從事陶瓷製作,所制陶器精美絕倫,世稱"壺公客"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C. 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工程是什麼
李冰父子興修的水利工程應該算吧,四川都江堰。有空可以去看看,我覺得很偉大。
D.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工程建築
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如大運河、萬里長城、都江堰、北京故宮、江南園林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推崇。尤其是萬里長城更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象徵。本專題將著重介紹中國古代興修的重大水利工程和建築工程,分析這些工程的經濟效益、文化價值及政治意義。
知識梳理
★歷代興修的水利工程
(1)戰國: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
(2)秦:開通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3)兩漢: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
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渠等。
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名工程有六門陂。
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濕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鑒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4)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興復了芍陂、茹陂等許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開通大運河有利於農田灌溉。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
(6)五代十國:興修水利工程,如安豐塘(南唐)、捍海塘(吳越)。
(7)元:開鑿會通河(山東東平到臨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古代開挖的運河
(1)古江南河——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蘇州和揚州間的水道,它是中國開挖最早的運河。
(2)邗溝——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長江與淮河水系。
(3)靈渠——開挖於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時,由史祿負責興修,溝通了湘水和灕水。這條運河連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灕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溝通,以後歷代又曾多次修繕利用。
(4)隋朝大運河——開挖於605年,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里,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餘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5)元——開鑿了從山東東平到臨清的會通河。後來又開鑿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這就使原有的運河連接起來。
★古代對黃河的治理
(1)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黃河。
(2)西漢武帝、東漢明帝都進行過大規模的黃河治理工程。
(3)元朝政府多次征發農民和兵士,治理黃河。
★古代著名的建築工程
(1)趙州橋——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注意:趙州橋的特點,與地理、物理等學科聯系。)
(2)萬里長城——從戰國到明,歷代都修建長城。最重要的是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
(3)隋唐長安城——13朝古都,唐長安城的布局和特點。
(4)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開始營建北京,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從里到外依次是宮城、皇城和京城。
E. 中國古代的著名能工巧匠除了魯班都有誰
1.魯班(公輸班):春秋著名能工巧匠
2.蔡倫:東漢人,發明造紙術內
3.張衡:東漢人,曾製作渾天儀容、地動儀、候風雞等儀器
4.祖沖之:南朝宋人,天文學和數學家,推算圓周率,比歐洲人早了1000年。
5.畢升:北宋人,發明活字刻印術
6.李時珍:明人,名葯物家,著有《草本綱目》
7.徐光啟:明人,著有《農政全書》
8.徐霞客:明人,著有《徐霞客游記》,是著名的地理及地質學作品。
F. 請你寫出世界古代著名工程
世界古代最著名的莫過於世界八大奇跡
指的是巴比倫空中花園、亞歷山大港燈塔、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阿爾忒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埃及的金字塔與中國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實際上前七者是自古認定的「世界七大奇跡」,「第八大奇跡」在世界上沒有定論。自1978年希拉克訪華評價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後,這一說法就廣為流傳。也有人把長城、泰姬陵等看做第八大奇跡。
G. 古代的能工巧匠有哪些
中國古代出現了許多的技術高超的能工巧匠,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去看下有哪些。當然,因為有比較多,小編就從中選取一些來介紹,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出,大家一起討論。排名不分先後,按時間來排序。
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爺。
他曾經幫助楚國製造兵器,如創制雲梯去攻打宋國,但被墨子勸阻並讓魯班多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魯班接受了墨子的建議,隨後一直專注於生產工具的製造。他的許多製造思想都是來源於生活,如有次爬山被小草割破手了,他根據這個製造出了伐木的鋸子;觀察小鳥飛行製造出了飛鷂。除了這些,他還在早期製造了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還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實用的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傘等對人民生活影響巨大的工具。著名成語「班門弄斧」也是和他有關而流傳下來的。正是由於他的突出貢獻,他才被人們尊稱為木工匠的開山鼻祖。
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主要是宣傳他的政治思想,發揚墨家。但是他在器械製造上也是一位大家,善於製造器物。想古代最早的風箏就是他製造出來的,還有對於車輛的製造也是深有研究,他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這在古代是難以想像的。除了這些,墨子還對小孔成像也是有著研究,是世界上最早對此研究的人。
蔡倫
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蔡倫,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被評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當然蔡倫的發明創新也不僅僅就是改進造紙術紙,他製作的秘劍和其他的如杯盞等皇家御用器物都十分精美耐用,他的這些製作工藝都流傳於後世,得到皇家的認可。
張衡
張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漢族,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衡自小刻苦向學,少年時便會做文章,但他除這外還喜歡研究算學、天文、地理和機械製造等,在天文和機械製造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器械上,製造了三個輪子的機械(有人認為是記里鼓車或指南車)和一隻木雕(能在空中飛翔);在天文上,製作出了最早的地動儀、聞名於世的渾天儀,還編撰出了天文學著作《靈憲》,可謂是個全才。
馬均
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字德衡,扶風人。
馬均本人善於思考,注重實踐,對於器械方面深有體會,對不上擅長言辭。他改進了前人所造織綾機、百戲木偶,再次發明了已失傳的指南車、自己獨立發明翻水車(即龍骨水車),改進了諸葛連弩,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能工巧匠。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卧龍,漢族人,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他主要是從事政治與軍事方面,但他在器械方面也不可小覷。相傳他在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發明了天燈(亦稱孔明燈)求救,最後得以脫險;除此之外,還發明了至今赫赫有名的諸葛連弩,此連弩的發明對於軍事方面影響巨大;還在北伐時發明了木牛流馬的運輸工具。
杜預
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學者和發明家,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
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專門從事於政治和軍事方面,而器物發明創造只是相當於愛好,但是基於這種愛好,他也發明了許多器械。他積極發明創造,如製造成功人排新器和重新復制出久已失傳的欹器,親自主持修建富平津大橋等,在天文上修訂出了《二元乾度歷》。
馬待封
唐朝時期的一代巧匠,他的器械方面的才能被唐傳奇篇名所記錄,廣為流傳。
唐德宗貞元末時期,他擅長與器物製造,改進了指南車、記里鼓、相風鳥等古人的作品,還為皇家製造器物,如為皇後製造妝具,設計精巧;後又給後帝製造妝台和欹器等,製造出來讓人嘆為觀止,可見他技藝之高。
宋應星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和發明家。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天文上,製造過我國古代觀測天文的主要儀器――渾天儀;在數學上,創造了新的高等級數求和法―隙積數,還發明了會圓術;在物理學中,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和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晚年寫出了著名的《夢溪筆談》,他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黃道婆
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改革家。
她師從黎族人並從黎族姐妹中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她重返故鄉後,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除此之外,她還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復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提高了兩三倍。由於她的突出貢獻,到了清朝時期,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宋應星
宋應星(1587年-1666年),字長庚,漢族,江西奉新人,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他28歲考中舉人,後赴京趕考幾次均以失敗告終,後來終以放棄,而專注於科學研究。在去趕考幾次途中見識大增,他還經常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年間寫成了著名的《天工開物》。
文章轉自網路,侵權告知,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H. 中國古代著名工匠的偉大故事有哪些
魯班
(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歐冶子,鑄劍師
歐冶子(約公元前514年前後),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福州古稱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盧山、浙江龍泉七星井,均有歐冶子鑄劍遺跡。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並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現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後改名龍泉劍),開創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丁緩
西漢時代著名工匠、發明家。曾有不少發明創造,其中重要一項就是發明了「被中香爐」,類似於今的空調。
魏伯陽
會稽上虞(現浙江省上虞縣)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東漢時代的煉丹家(煉丹即冶煉),被後人尊稱為「萬古丹經王」。積多年實踐經驗寫成《周易參同契》,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冶煉著作。
戴逵
東晉時著名的石刻雕塑家。為人謙和,技法高超,傳說洛陽龍門大佛像為其所雕。
裴秀
魏晉時河東聞喜人(今山西省聞喜縣),中國優秀的地圖學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在實踐中創立的「制圖六體」,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地圖學理論。
綦毋懷文
(生卒年不詳)是中國南北朝時著名的冶金家。創造了一種新的煉鋼方法,後世稱之為「灌鋼法」或「團鋼法」。這是我國冶金史上一項傑出的成就和創造,在世界煉鋼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劉焯
信都昌亭(今河北省冀縣)人,隋代科學家。劉焯把一生的研究成果都寫進了《皇極歷》這一部歷書中,其中最偉大的成就是提出等間距二次內插公式,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I. 中國古代著名工程
最有名的是長城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修建,其他的歷朝歷代有靈渠,長城,鄭國渠,都江堰,京杭運河。
這都是本人寫的了,樓主, 小弟辛苦啊
J. 古代有四大工匠宗師,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工匠
1.名廚:伊尹——商湯時期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美稱。尤其是後來由烹專飪而通治國之屬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較大。老子《道德經》所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便是由此而來。
2.木匠: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創造了大量勞動工具,諸如:鋸子、曲尺、墨斗、雲梯、石磨等,更是後世所有木匠、鐵匠、瓦匠的鼻祖。據悉曾製作一隻木鵲,可連飛3日而不落地,可謂匠心獨運。
3.屠宰:庖丁——《庖丁解牛》是記載在《莊子·養生主》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因其入選中學課本,早已為社會公眾所熟知。它講的是,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技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4.畫家:顧愷之——素有「畫絕」、「中國畫祖」之稱,中國傳世名畫《洛神賦圖》便是出於他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