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著名風俗
『壹』 四川德陽老人 去世習俗和禁忌
人生免不了經歷生、老、病、死各個發展階段。任誰都不能逃避生病和死亡這必經階段。當一個人死後,自然要停喪、殮葬、守喪,因此,喪葬都有一套的習俗,而在喪葬中,亦有一定的禁忌。
人在死後,要馬上用一張方形草紙對角蒙在亡人臉上,並用燒紙壓住。傳說有了蒙臉紙,可以防止各種牲畜靠近呼吸為死人換氣。死人能因得牲畜靈氣而游屍。同時,不能讓狗看見家裡的死屍,否則的話,家裡會再死人。
死者是年老自然死亡,死在八十一歲,就要施行禳除儀式。民間認為,九九八十一,數到了盡頭,再往上已無以復加,後代將會逐漸走下坡路,終至窮敗潦倒,因此一定要把算盤拆散,於死者氣絕之日仍出窗外,表示舊的氣數已去,新的運氣有將來臨,這樣才可破除窮敗之厄,使家運興旺。所以家有八旨老人,多預備一隻算盤以防老人突然去世的八十一歲。
行殯下葬的禁忌:是好死與凶死者的葬禮不容混同; 不許寡婦,孕婦,產婦參加喪葬;再婚夫妻不同葬。結發夫妻生則同衾,死則同穴;
葬禮的禁忌:靈柩出門:一般總得選擇一個比較吉祥的日子出殯,忌雙日下葬,否則禍事成雙。
靈柩上路: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執哭喪棒和招魂幡,引導棺木和送葬隊伍上路;下葬時要請巫師祭穴,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準再移動。下葬時,忌諱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因人影投入墓穴就等於殉葬;實行土葬或火葬的民族,葬後只需時加照應,培土植樹,香煙不斷就行了。
葬禮歸來:前焚稻草三堆,送喪者從火上跨過,就算沒事了。
喪時忌流淚在屍上,否則該人將發瘋。
守靈時忌貓跳上屍體,以免屍體為之嚇跳抱住旁人,因為貓為虎性,偶逢此意外,則使之抱住扁擔(竹製擔具)或其它物具,屍體當可回復原狀而不禍害人。
進壙時,凡生肖相剋者將之貼示門前,均須迴避以免沖犯。
葬期忌「重葬日」,即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靈桌上油燈燃油俗稱剌油,不要觸摸,否則身體會感到痛楚。
腳尾飯(用來祭死者之白飯)上有插筷子,故平時忌小孩作此類的行為,以避不祥。
入殮忌逢雷鳴,迷信死者腹肚會脹,須蓋鑼在死者身上,以鎮壓之。
祭品禁忌
鱔魚-鱔魚的尾巴是尖尾巴,它是漸漸的下去的,所以是「絕尾巴」,「絕尾巴」有子孫的名詞,所以拜饗不可用鱔魚,以免絕嗣。
茄子-茄子俗稱「吊殺魕」,因為是吊在花梗上的,所以稱為弔死者為「生茄子病死」,就是這個意思。故不能以「吊殺魕」祭祀。
窖魚-海中的魚稱「窖魚」,如黃魚,勒魚等都不作祭品。
黃豆芽-黃豆芽形同「如意」,所以俗名「如意菜」,拜饗不是可以如意的是,故不用為祭祀。
『貳』 四川德陽結婚有些什麼禮節呢我是女方,家是農村中江的,我爸媽比較封建,關於結婚他們說必須按照該有的
老年人的意願還是要尊重的。
你媽要求的扯證前雙方父母見個面也可以,相當於訂婚。
過彩禮2、3萬也不算多的,在婚禮上你父母可以多給你們封點紅包。
『叄』 德陽的人春節有哪些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放爆竹
『肆』 德陽人有什麼風俗
德陽倉山大樂:每年正月初九"上九會"要打、生活悠閑自娛自樂的時候要打。
綿竹年畫:綿竹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是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其紙取材於綿竹之竹,綿竹所產竹品種繁多,質纖柔長。
還有
德陽廣漢寶寶節——正月十六這天,是從清乾隆時相傳而來的廣漢"拉保保"的喜慶日子,也是廣漢市全民春遊的好時節。人們在過大年鬧元宵之後,又穿上節日盛裝,出門踏青遊玩一天。據說這天出門遊了春,即可消除百病,招來百事是順利、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因此人們又稱它為"游百病"或"游毛病",這都是消災祛病、招祥納福的意思。而春遊的中心內容是"拉保保",這是春遊活動的高潮。
春官送春——年到十月小陽春季節,便有頭帶烏紗官帽,身穿長衫,背著布搭褳,入門送春,一張尺大的紅紙上有木刻印的來年日歷,上角處有幅「童了牧牛圖」,亦稱「春牛圖」,此謂「送春」。年復一年,淵源流長。為民間習俗。
葯王會——葯王,本地一般指神農氏,傳說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葯。也有尊名醫扁鵲為葯王的,醫家又把名醫孫思邈尊為葯,各有傳說。
德陽祭孔——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均要舉辦仿古祭孔樂舞
鏟戲鍋巴——解放前什邡川劇班,演出都要「放棚」。就是戲演到最後一台時,大門口不收門票,無票觀眾也能入場看戲,所以戲院門口往往站了不少人在那裡等候「放棚」,看看「放棚戲」,這就是俗稱為「鏟戲鍋巴」。
鎣華山香會——每年六月六日為會期
什邡煙鄉趣聞——什邡人愛趕場,趕場愛坐茶館,一進茶館刻不容緩第一件事就是攤開帕子搓葉子煙,話也從煙談到季節,莊稼,把各自的煙散一圈,立即就成了老朋友。 如今什邡煙廠已經成了支柱產業納稅大戶,什邡人抽葉子煙的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