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信件
⑴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書信
報任安書 作者:司馬遷
⑵ 世界上著名的書信一百篇
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什麼,文學名著中的書信太多了,舉個例子:《三國演義》光寫出內容的就有不下十封,象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鬬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如果是要書信格式的著名文章的話比較著名的例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韓愈的《與孟東野書》等等
⑶ 歷史上最著名的夫妻書信
林覺民<<與妻書 >>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吾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體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摹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吾乎?一慟!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意洞手書。註:林覺民與陳意映是奉父母之命結婚的,婚後兩人感情非常深厚。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被捕,慷慨就義。此信寫於起義前三天
1907年春天,林覺民赴日本慶應大學留學,研究哲學。他在這里廣泛接觸了日本近代革命的理論,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飛速進步所震動,同時與在日本留學的許多中國革命先行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結識了中國同盟會的領袖人物孫中山、黃興等人,受到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深刻影響。1911年初,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檳榔嶼開會,再次籌備武裝起義,准備在廣州向清政府發起新的攻擊。3月初,林覺民受孫中山委派回福建組織武裝力量,參加廣州的武裝起義。林覺民與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與革命黨聯絡,組織了一個相當規模的「福建軍團」,准備南下赴廣州,其中較著名的人物還有方聲洞、陳與
⑷ 歷史上最著名的夫妻書信是什麼
怨郎詩。
相傳,司馬相如在事業上取得少許成就之後,就產生了納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個字專(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信(《兩地書》)送給妻子,卓文君倍感傷懷,便回以這封著名的《怨郎詩》。
之後,司馬相如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不久便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給相如。
原文: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譯文:
萬語千言說不盡,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勝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愈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⑸ 外國 著名 信件
拿破崙寫給情人的、梵谷寫給弟弟的、馬克思寫給妻子的、卡夫卡寫給爸爸的、原文自己查。
⑹ 請問文學名著中有哪些有名的書信
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什麼,文學名著中的書信太多了,舉個例子:《三國演版義》光寫出內容的就有不下十封權,象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鬬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如果是要書信格式的著名文章的話比較著名的例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韓愈的《與孟東野書》等等
⑺ 著名的書信有哪些
你好,
三十多年前書信還是人類最重要的文字溝通載體,期間有過多少思想和真理的碰撞、有過多少親情愛情友情的牽掛啊!可供閱讀乃至反復閱讀的書信自然有很多,先寫幾個自己了解過的吧:
《梵高手稿》 裡面有很多梵高寫給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對於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又有坎坷瑣碎人生的感悟。
《給青年詩人的信》奧地利詩人里爾克著,譯者也是國內的著名詩人馮至。裡面既有里爾克對人類內心和廣闊宇宙的詩意思索,更有對於年輕人關於寂寞孤獨愛情藝術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勸解。
《卡夫卡書信日記選》裡面沒有什麼現代主義表現主義的炫技而是最真誠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寫給他初戀和妻子的信讀著令人心醉。
《獄中書簡》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為著名的是國際共運革命家羅莎.盧森堡、被納粹殺害的神學家迪特里希.朋霍費爾、義大利共產黨領袖文藝理論家葛蘭西的書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讀,其實有經驗的讀者從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來這三個版本的各自側重點了,讀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書里的政治立場、試想如果沒有深厚的才華和堅定的信仰還能從殘酷的監獄中流傳下這些佳作嗎!
我只看過盧森堡的書簡就只說這個了。首先這些書信不是偷偷送出獄外的,而是全都是經過獄警審查後寄出的,所以裡面自然沒有作者激進的政治主張。有的是作者對整個人生和自然的思索,關於力量和信心關於堅強和脆弱,正如書中所說:「不論我走到哪,只要我活著,天空、雲彩和生命的美就會與我同在」。
林覺民《與妻書》
法拉奇《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 《親愛的安德烈》(這個適合高中生閱讀) 樂毅的《報燕惠王書》 魯仲連的《遺燕將書》 李斯的《諫逐客書》 司馬遷《報任安書》 劉歆《移讓太上博士書》 《傅雷家書》
你可以看看《百年百篇經典書信》這本書,五先霈寫的。裡面有很多書信,如 與妻書(1911年)、致胡適(1923年)等。
謝謝,望採納
⑻ 林肯一生中有寫過幾封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信
兩封
葛底斯堡演說詞
亞伯拉罕·林肯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個大陸上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國家。這個國家以自由為理想,奉行所有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國內戰爭。我們的國家或任何一個有著同樣理想與目標的國家能否長久存在,這次戰爭是一場考驗。現在我們——在這場戰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聚會在一起,將這戰場上的一小塊土地奉獻給那些為國家生存而英勇捐軀的人們,作為他們最後的安息之地。我們這樣做是完全適當的、應該的。
然而,從深一層的意義上說來,我們沒有能力奉獻這塊土地,沒有能力使這塊土地變得更為神聖。因為在這里進行過斗爭的、活著的和已經死去的勇士們,已經使這塊土地變得這樣聖潔,我們的微力已不足以對它有所揚抑。我今天在這里說的話,也許世人不會注意也不會記住,但是這些英雄的業績,人們會永世不忘。
我們後來者應該做的,是獻身於英雄們曾在此為之奮斗、努力推進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我們應該獻身於他們遺留給我們的偉大任務。我們的先烈已將自己的全部精誠賦予我們的事業,我們應從他們的榜樣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決心使他們的鮮血不至白流。在上帝的護佑下,我們的國家將獲得自由的新生。我們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將永存於世上。
(簡介:這是林肯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陣亡將士公墓落成儀式上發表的演說,是公認的英語演講的最高典範。)
林肯第二次就職演說
(1865年3月4日)
各位同胞:
在這第二次的宣誓就職典禮中,不像第一次就職的時候那樣需要發表長篇演說。在那個時候,對於當時所要進行的事業多少作一詳細的說明,似乎是適當的。現在四年任期已滿,在這段戰爭期間的每個重要時刻和階段中——這個戰爭至今仍為舉國所關懷,還且佔用了國家大部分力量——都經常發布文告,所以現在很少有什麼新的發展可以奉告。我們的軍事進展,是一切其它問題的關鍵所在,各界人士對此情形是跟我一樣熟悉的,而我相信進展的情況,可以使我們全體人民有理由感到滿意和鼓舞。既然可以對將來寄予極大的希望,那麼我們也就用不著在這一方面作什麼預言了。
四年前在與此同一場合里,所有的人都焦慮地注意一場即將來臨的內戰。大家害怕它,想盡了方法去避免它。當時我正在這里作就職演說,竭盡全力想不用戰爭方法而能保存聯邦,然而本城的反叛分子的代理人卻沒法不用戰爭而破壞聯邦——他們力圖瓦解聯邦,並以談判的方法來分割聯邦。雙方都聲稱反對戰爭,可是有一方寧願打仗而不願讓國家生存,另一方則寧可接受這場戰爭,而不願國家滅亡,於是戰爭就來臨了。
我們全國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奴,他們並非遍布整個聯邦,而是局部地分布於南方。這些奴隸構成了一種特殊而重大的權益。大家知道這種權益可說是這場戰爭的原因。為了加強、保持及擴大這種權益,反叛分子會不惜以戰爭來分裂聯邦,而政府只不過要限制這種權益所在地區的擴張。當初,任何一方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發展到目前那麼大的范圍,持續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料到沖突的原因會隨沖突本身的終止而終止,甚至會在沖突本身終止以前而終止。雙方都在尋求一個較輕易的勝利,都沒有期望獲致帶根本性的和驚人的結果。雙方念誦同樣的聖經,祈禱於同一個上帝,甚至於每一方都求助同一上帝的援助以反對另一方,人們竟敢求助於上帝,來奪取他人以血汗得來的麵包,這看來是很奇怪的。可是我們不要判斷人家,免得別人判斷我們。
我們雙方的祈禱都不能夠如願,而且斷沒全部如願以償。上蒼自有他自己的目標。由於罪惡而世界受苦難,因為罪惡總是要來的;然而那個作惡的人,要受苦難」假使我們以為美國的奴隸制度是這種罪惡之一,而這些罪惡按上帝的意志在所不免,但既經持續了他所指定的一段時間,他現在便要消除這些罪惡;假使我們認為上帝把這場慘烈的戰爭加在南北雙方的頭上,作為對那些招致罪惡的人的責罰,難道我們可以認為這件事有悖於虔奉上帝的信徒們所歸諸上帝的那些聖德嗎? 我們天真地希望著,我們熱忱地祈禱著,希望這戰爭的重罰可以很快地過去。可是,假使上帝要讓戰爭再繼續下去,直到二百五十年來奴隸無償勞動所積聚的財富化為烏有,並像三千年前所說的那樣,等到鞭笞所流的每一滴血,被刀劍之下所流的每一滴血所抵消,那麼我們仍然只能說,「主的裁判是完全正確而且公道的。
我們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我們對任何人都抱好感,上帝讓我們看到正確的事,我們就堅定地信那正確的事,讓我們繼續奮斗,以完成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去治療國家的創傷,去照顧艱苦作戰的志士和他的孤兒遺孀,盡力實現並維護在我們自己之間和我國與各國之間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簡介:一八六四年當林肯再度當選連任總統職位時,美國仍為內戰所分裂。當時戰爭的結果仍不能確定,而林肯的再度當選,成為北方人民決心作戰到底爭取最後勝利的一個令人振奮的表現。一八六五年三月四日當林肯宣誓就職時,局勢清楚顯示北方即將戰勝,戰爭行將結束。在這篇就職演講詞中,林肯致力於討論戰後美國人民將面臨的重大課題。林肯希望避免一切過錯與懲罰的問題。當他准備實施這項政策時,一個刺客的槍彈葬送了他的崇高理想。)
⑼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書信有哪些歷史典故
我覺得民國時期可以說得上是中國的巔峰時期,那時候,思想激盪、民風開放、語言獨特,那時候的書信可謂是經典,每字每句都那麼地扣人心弦。
⑽ 著名的書信有哪些
《梵高手稿》 裡面有很多梵高寫給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對於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又有坎坷瑣碎人生的感悟。
《給青年詩人的信》奧地利詩人里爾克著,譯者也是國內的著名詩人馮至。裡面既有里爾克對人類內心和廣闊宇宙的詩意思索,更有對於年輕人關於寂寞孤獨愛情藝術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勸解。
《卡夫卡書信日記選》裡面沒有什麼現代主義表現主義的炫技而是最真誠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寫給他初戀和妻子的信讀著令人心醉。
《獄中書簡》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為著名的是國際共運革命家羅莎.盧森堡、被納粹殺害的神學家迪特里希.朋霍費爾、義大利共產黨領袖文藝理論家葛蘭西的書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讀,其實有經驗的讀者從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來這三個版本的各自側重點了,讀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書里的政治立場、試想如果沒有深厚的才華和堅定的信仰還能從殘酷的監獄中流傳下這些佳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