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草原

著名草原

發布時間: 2020-11-27 15:11:40

❶ 中國著名草原有哪些

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 呼-倫-貝-爾東部草原 (內-蒙-古) 伊-犁-草原 (新-疆) 錫林-郭勒-草原 (內-蒙-古) 川西高寒草原 (四川) 那--曲高寒草原 (西藏) 祁連山草原 (青海境內)

❷ 內蒙古有著名的草原是

內蒙古草原相當遼闊,總面積約佔全國國土的1/10。
它由六大草原組成,自東向西順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植被保護最好的錫林郭勒草原、
寬廣的烏蘭察布草原以及鄂爾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❸ 中國有哪些世界聞名的草原 具體介紹下

呼倫貝爾大草原

錫林郭勒草原
鄂爾多斯高原
等等,有很多

❹ 世界著名三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在那裡你有什麼樣的旅遊回憶

相信大家都有過想要走遍世界每個角落,欣賞每個美景的想法。世界上的美景數不勝數,我們住在山裡就會嚮往大海,住在海邊就會嚮往山裡,想去每個地方都去看看。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想去大草原上看看,感受一下草原的遼闊,看一看滿地的牛羊群,再呼吸一下帶有一絲青草香的空氣,所以我來了。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好好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各種牛羊肉。現宰現做的新鮮牛肉,配上美酒和一群熱情的蒙古族朋友,這種感覺是除了草原上再也找不到的舒服。

❺ 世界上五大著名草原是什麼

1 呼倫貝爾草原
2 那拉提草原:
3 潘帕斯草原
4 巴音布魯克草原
非洲熱帶草原

❻ 世界三大草原有哪些

1.歐亞草原區

歐亞草原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草原區。西自歐洲多瑙河下游,經羅馬尼亞、俄羅斯、哈薩克、蒙古,直達我國東北,東西綿延110個經度。北邊是寒溫型針葉林帶,南臨歐亞大陸荒漠。歐亞草原區又分為三個亞區,即黑海——哈薩克亞區,亞洲中部亞區和青藏高原亞區。歐亞草原區不僅是地球上面積最大、最重要,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草原區。

2.北美草原區

北美草原又叫「普列利」。位於北美大陸中部,沿山地走向縱貫南北,約跨了30個緯度。而東西狹長,不超過20個經度。隨著乾燥度的增加,由高草普列利,混合普列里到矮草普列利。大致相當於歐亞草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北美草原原為非常肥美的大草原,野牛成群,由於歷史上過度開墾,曾引起1934年席捲全美的黑風暴。

3.南美草原區

南美草原又叫「潘帕斯」。包括阿根廷中東部,烏拉圭和巴西南部。面積較小,大都被開墾。

❼ 我國有哪些草原

新疆伊梨的那拉提草原,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內蒙古的錫林浩特草原
新疆伊梨的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地處天山腹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東端,鞏乃斯河蜿蜒流過,可謂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圍玉帶河縱橫」。那拉提的意思是太陽初升的地方。在這美麗的地方,你可以看到不同於任何一個地方的日出和日落。你不會感到寂寞,因為有藍天,白雲陪伴著你,還有那熱情、好客的哈薩克人們,他們是一個「走路最勤,搬家最多」的民族,有著「天山兒女」之稱。
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飢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陽),那拉提」於是留下了這個地名。
那拉提草原位於新源那拉提鎮東部,218國道經過草原北部,距新源縣城約110.0公里,是發育在第三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原。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山泉密布,溪流縱橫。緣山腳沖溝深切,河道交錯,森林茂密,莽原展緩起伏,松塔沿溝擎柱,還有氈房點點,畜群雲移,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走進那拉提,滿山的綠色層層疊疊的。就是一幅巧奪天工的風景畫。墨綠的松樹屹立在山脊,翠綠的小草鋪滿大地。白雲圍繞著山腰,各種野花恰到好處的點綴在草地上,路邊的小河裡流水孱孱,遠處的羊群像天上的星星,撒落在銀河裡,駿馬三五成群的集聚在一起悠閑的吃著草,翠綠綿亘的草原上,山花爛漫的山坡上,到處都點綴造型別致、獨具風格的牧民住宅—— 哈薩克氈房……這一切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遙望河谷兩岸,綠色山脊與飄忽不定的白雲相擁,藍天無比潔凈,純潔得沒有一絲渣滓。一位哈薩克牧民清脆的鞭子聲劃破寂靜的天空,那鞭子聲的迴音接踵而來,不絕於耳。那珍珠般的羊群灑落在草地上,遲遲不肯移動,牧人揮動著鞭子,儼然一個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屹立在山脊上,構成一道異樣別致的風景。
眺望遠山,山頂白雪皚皚,終年不化。無數山峰傲視群雄,巍然屹立。用他們融化的雪水澆灌著,滋潤著那拉提草原。才有了草原的俊美,才有了松林,灌木,小草,野花,牛羊,牧人感恩的回報。
內蒙古的錫林浩特草原
7月的草原長林豐草、牛羊遍地。兒時就熟知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詩句描繪的草原風光一直令我們全家嚮往。經過周密計劃,我們一家四口終於自駕車踏上了內蒙古錫林浩特草原之旅。7天的旅程中,我們由家出發經北京到塞外內蒙古高原再轉到河北壩上進入承德,一路行程2880公里,領略了八達嶺長城的雄偉,渾善達克沙漠的浩瀚,錫林郭勒草原的遼闊,達里諾爾湖的寧靜,壩上白樺樹的挺直,避暑山莊的宏偉,久居喧囂城市的煩躁心情也隨著車輪的行進逐漸融入大自然後而輕松舒展起來。
D1:早6點濰坊上濟青高速,里程錶回零。中午12點到達北京大羊坊收費站,一路高速,行程612公里。沿五環路繼續北行上八達嶺高速,下午1點從昌平西關出口下高速,與在石油大學上新東方學英語課的兒子匯合。稍事休息後驅車前往長壽山,拜謁明十三陵之首的長陵。
D2:早6點由昌平沿八達嶺高速繼續北進,里程錶顯示700公里。八達嶺高速蜿蜒起伏,大貨車巨多,40公里的路程用時近一個小時,6點50分到達康莊收費站,一路高速,9點到達張北收費站,出高速後右轉上207國道。注意此路口常有交警檢查外地車輛,出門一定帶齊車輛證件,否則既耽誤行程又破壞心情。10點鍾車行至207國道邊的巨大的馬頭琴雕塑處,標志著已進入內蒙古界內,此後一路領略大草原風光,里程錶顯示980公里,下車拍照。在距桑根達來收費站2公里處,我們停車架帳篷午餐,偶然發現草地上生長很多干枝梅,該花永不退色,永不凋謝,被譽為不枯的鮮花。我們採集了幾株捎回,以作紀念。途中經過平頂山、成吉思汗雕像,3點50分我們到達今天的目的地草原城市錫林浩特,住草原明珠賓館,參觀貝子廟,貝子廟附近有很多小店鋪,可購買當地土特產。晚飯到著名的手把肉一條街品嘗牧羊人手把肉。里程錶1279公里。
D3:早上8點啟程前往著名的草原湖泊-達里湖。出錫林浩特東收費口就進入茫茫草原,303國道象一條玉帶伸展在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上,汽車行駛其中,撲入眼簾的是無邊無際的綠色大毯子和藍藍的天上白雲朵朵,牛羊散落草原四周,此時人們會感到自然的浩瀚與偉大,人在其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伴著「草原之上」的歌聲,我們此時充分感受著遼闊草原、美麗山崗、悠悠白雲、群群牛羊組成的一幅美妙畫卷。見到草原上巨大的風車群後有條右拐柏油路直通達里湖,路況極好,湖的南岸開發較好,可騎馬、射箭,住湖邊山上的曼陀山莊。里程錶1490公里。
D4:睡到自然醒後8點起床,草原的清晨空氣清新涼爽,二個孩子興奮的在草地上踢球,我與俺家LP用涼爽的山泉水給愛車洗了個澡,9點沿小路上303國道往經棚方向走,目的地是紅山軍馬場。到經棚鎮後過內蒙省級大通道直行上經山公路,該路120公里穿越群山,落差大,全程柏油,沿途高山草甸風光可與歐洲媲美。到樺木溝景區,路兩邊是成片的樺樹,象少女般亭亭玉立。下午1點到達烏蘭布通景區收費站,每人收費65元,感覺現的景點都在比賽看誰搶錢多。住紅山軍馬場鳳澤山莊,四人間收費240元,里程錶1702公里。
D5:早上8點起床,驅車在軍馬場的幾個景點遊玩,敖包邊拜祭,歐洲風光草原上縱馬,影視基地覽勝,五彩山遠眺,紅松湖邊野餐。紅山軍馬場位於大興安嶺余脈和陰山山脈交匯處的壩上地區,屬典型的丘陵式草原, 平均海拔1500米,紅山軍馬場風景優美,景觀獨特,素有歐洲風光之美譽。夏季,藍天白雲、綠草茵茵,氣候涼爽。下午2點離開軍馬場前往圍場賽巴罕國家森林公園,在內蒙河北交界處遇到警察戒嚴,原來是遇到小班禪要到內蒙,我們停下車,讓小班禪先行,同時感受一下佛光的照耀。進河北地界要交公園門票,每人80元,感覺又被搶劫一把。住林場賽壩罕園林酒店,四人間360元,鎮上的燒烤攤很多,考的羊腿既好吃價格又公道,記住要烤熟。
D6:早8點離開酒店,沿途看一下森林公園後就奔赴承德,路程240公里。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可玩的地方不多,著名的有月亮湖、七星湖、泰豐湖等景區,其實草原湖泊基本一樣,達里湖歸來不看湖。公園通往景區門口的路有5米多寬,全是柏油路,路兩邊是開滿各色的小花,再往裡是人工種植的茂密森林,在高處俯瞰公園里的森林,感到非常壯觀。也許此處更適合秋天過來,體會一下層林盡染的感覺。下午2點到達承德,游覽避暑山莊,里程錶2022公里。
D7:上午8點游覽普寧寺,9點30分上京承高速,在巴什克營出口下高速,走一段山路,12點30分經五環路到大羊坊收費站上京津塘高速,晚7點回到可愛的家。里程錶2880公里。
巨大的馬頭琴石雕,標志著已進入內蒙境內,此後一路便是草原風光。
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大草原
經濟參考報1月17日訊(記者 丁銘)入冬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先後出現了10多次較大范圍的降雪。特別是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3日,全區出現了罕見的雪暴和沙塵暴天氣,形成了有記載以來最大的白災。1月4日至7日,記者深入受災最重的錫林郭勒盟,實地采訪了在特大暴風雪中呻吟的大草原。
"走傲特爾"的悲哀
"走傲特爾"是內蒙古牧民過去走場放牧的稱呼,也就是游牧。過去牧民在走傲特爾時,用勒勒車拉上吃喝用物品,趕著牲畜邊走邊牧,看到草好的地方就支起蒙古包,紮下營寨,直到牲畜把草吃光才遷移他處。然而在牧民已實現定居的今天,記者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又見到了走傲特爾的牧民,並目睹了雪災給他們造成的毀滅性打擊。
在距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錫林浩特市100多公里的阿巴嘎旗,記者走訪白音查干蘇木額爾頓寶力格嘎查走傲特爾牧民胡日查。胡日查的走場點在呼錫公路旁一座山腳下,他正在用鎬從羊圈裡向外刨死羊。這個不到籃球場大的露天羊圈,被1米多厚的"雪沙"牢牢壓住,刨起來格外費勁。
胡日查中等個兒,臉色黑黑的,看上去有40歲左右。他定居的家離這兒不到30公里,但為了省草省料,他便趕著羊群來到這里走傲特爾。據胡日查講,他一共趕來700多隻羊,被雪活埋了430多隻。這些羊是專門留下繁殖的基礎母羊,去年秋天配的種,並懷上了羔兒,死一隻頂兩只,400多隻母羊將損失10多萬元,他悲痛地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成了窮光蛋!"
1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在東烏珠穆沁旗北部中蒙邊境走傲特爾的牧民阿日布和的牧點。他家的羊圈已被積雪吞沒,30多隻骨瘦如柴的綿羊圍著羊圈"咩咩"哀叫,周圍沒有一捆牧草。主人居住的一頂破蒙古包外,只剩三四塊煤炭,包內也僅有半袋炒米。阿日布和全身灰塵,臉凍得又黑又紫,出現了明顯的凍傷症狀。他沉痛地說,全家800多隻羊僅有30多隻躲過了這場雪災,其餘的全都被雪壓死在羊圈中。現在,家裡既無草料也缺吃燒,剩下的這30多隻羊恐怕也養不活了……
據錫林郭勒盟畜牧局提供的數據,全盟像阿日布和這樣走傲特爾的牧民共有1200戶,走場牲畜超過百萬頭(只)。目前,這些牧民和倖存的牲畜還在寒冷的風雪中等待救援。
錫林郭勒盟副盟長朝倫巴特爾告訴記者,"走傲特爾"是草原上最傳統的一種放牧形式,主要是"逐水草而牧"。碰上風調雨順年頭、草場長得好就撞上一次,遇到災年就連本虧盡。過去好多牧民走場時一大群羊,回家時就剩幾輛空勒勒車。盟里早已不提倡走傲特爾了,但一些牧民始終存有僥幸心理,仍然堅持走。這場雪災使他們嘗到了苦頭。他們說:"走傲特爾太不保險,今後說什麼也不幹了,寧可花錢買草買料飼養牲畜,也不冒這種風險了。"
"黑"、"白"交替的警告
沒雪成黑災,下雪變白災,"黑""白"交替幾時休?記者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災區采訪時,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腦海中。
近年來,錫林郭勒草原幾乎每年都發生"黑""白"災,特別是去年,從春夏開始就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旱災,天然草場大部分減產7成以上,致使草場青黃不接,存欄牲畜膘情普遍不好,出現黑災。這次又遭受了罕見的白災,使原有的災害進一步加重。
是什麼原因造成"黑""白"災不斷呢?錫林郭勒盟畜牧局局長阿迪雅一針見血地指出:"主要是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以這次雪災為例,牲畜損失嚴重的多是那些沒有棚圈、缺少飼草料儲備、管理跟不上的牧戶。"
1月6日,記者來到錫林浩特市白音蘇木白音淖爾嘎查牧民朝克圖家。這是一戶看上去還很不錯的牧民家:一棟磚瓦房,外加磚砌的倉房和暖棚圈。身穿蒙古袍的朝克圖兩眼通紅,他說:"這些棚圈本來可以抵擋這場暴風雪,但由於棚圈不結實,在暴風雪中倒塌,圈內的185隻羊沒有一隻跑出來,全部被雪壓死。"
年近半百的朝克圖木然地將我們領到倒塌的棚圈前,只見被壓死的綿羊多數被埋在積雪下,個別羊只露出個頭,有的只能看見腿,一些羊還死不瞑目,令人慘不忍睹……
離開朝克圖家,記者又走訪了東烏珠穆沁旗額吉諾爾蘇木團結嘎查牧民巴芒柱和安朴瑞的牧包。由於兩家都缺少像樣的暖棚圈,巴芒柱家在這次雪災中死亡牲畜300多隻,丟失600多隻,安朴瑞家凍死30多頭牛、50多隻羊,兩戶均已缺料斷草。在安朴瑞家,記者目睹了骨瘦如柴的母牛由於凍餓而倒在地上呻吟,一雙無神的眼睛乞憐地看著它的主人……站在一旁的牧民介紹說:"牛隻要一倒下就難以救活了。"
錫林郭勒盟盟長陳朋山對記者說,這場雪災還將持續100天左右。也就是說,今後的3個月內,像這些沒有暖棚圈、缺少草料、靠天養畜的牧戶損失會越來越大。
在錫林郭勒草原,記者還采訪了西烏珠穆沁旗傑仁蘇木都爾不勒吉嘎查32歲的牧民巴特爾。與記者看過的其它幾戶牧民相比,巴特爾家既有比較舒適的住宅,也有標准很高的永久性暖棚圈,這次雪災幾乎沒遭受什麼損失。這位長著一雙黑亮亮大眼睛的小夥子對記者說,暴風雪過後,他立即在棚圈周圍壘起1米多高的兩層雪牆,並不分晝夜地清理周圍的積雪和羊圈,加固暖棚,針對牲畜無法採食的情況,科學合理地喂養牲畜,保證牲畜膘情不下降。雖然勞動力少,但目前他家的400多頭(只)牲畜無一死亡,膘情也很好。
想想前兩戶缺棚少料的牧民,再看看眼前這戶有棚有料的牧民,記者不由得頗為感慨:"黑""白"災交替的現實警告人們,如果再延續靠天養畜的粗放生產方式,內蒙古草原畜牧業將難以在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中生存下去。因此,若想戰勝自然災害,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並運用科學的飼養方法,走建設養畜、科學養畜的道路,實現定居抗災。
"萬貫"畜群的教訓
多少年來,"家有萬貫,帶毛不算"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內蒙古草原牧民的生產經營觀念。記者這次到錫林郭勒盟采訪雪災,發現家有幾百隻甚至幾千隻、價值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的羊群隨處可見。
位於錫林郭勒盟西部的蘇尼特草原,去年春夏遭受了特大旱災,牧草大部分沒返青,整個草原枯黃一片,風沙四起。然而,記者1月4日乘車經過這里時,看到仍有大群大群的牛羊在刨食。
記者感到很疑惑:那些牛羊在吃什麼?帶著這樣的謎團,中午在蘇尼特右旗打尖時,記者詢問了蘇尼特右旗的領導。他們說:"牛羊是在刨食'混凝雪'下的草根。"在記者的印象中,路上似乎沒看到什麼雪,那麼'混凝雪'又是什麼呢?蘇尼特右旗的領導進一步解釋說:"我們前幾天遭受了伴有沙塵暴的暴風雪。你們之所以看不到白色的雪,是因為雪和沙在空中就摻和成了'混凝雪',落下來後又黃又硬。"
北方草原上下雪並不奇怪,但下"混凝雪"還是頭一次聽說。下午途中停車時,記者試著用腳踩了踩這種冰雪家族的灰黃"怪胎",竟能支撐住記者70多公斤重的身體。路旁的一位牧羊人說:"這算啥,騎摩托車在這種雪地上跑都不留車輪印兒。不過這種雪可苦了牛羊,為了吃雪下面的草根,把蹄子都刨破了。"
這種現象引起了記者的深思:"混凝雪"的出現,既與這一帶去年春夏遭受旱災有關,同時也說明這里超載過牧,草場退化、沙化所造成的生態惡化已相當嚴重。
在錫林郭勒盟北部烏珠穆沁草原,記者還聽到了這樣一件事:60年代,烏珠穆沁草原山青水秀,牧草過膝。當地牧民自豪地說,我們的羊只吃草尖,不吃其它,否則品種退化;70年代,牲民的牲畜逐漸增多,嘴多了,草少了。牧民就退一步說,我們的羊只吃草梗,不吃別的;80年代,牲畜更多,草梗也不夠吃了。牧民則說,我們的羊只吃站著草,不吃躺下草(指乾草);90年代,越來越多的牲畜不但把青草吃光了,連乾草也不足了。牧民又說,我們的羊只吃草,不吃料;現在,這里的牲畜連料也吃不飽了,牧民們再也無話可說了。
這件事說出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大量超載過牧,給草原生態帶來嚴重後果。據內蒙古自治區畜牧廳統計,內蒙古草原現在一般超載牲畜30%。大量超載過牧不僅加快了草原退化、沙化速度,造成草場質量下降,還使"黑""白"災頻繁發生。目前,內蒙古草原每年約有2000萬畝草場發生不同程度退化、沙化,各類草地產草量比50年代下降30%到50%。此外,全區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黑""白"災發生。其中,近40年就發生較大的"黑""白 "災50多起。
內蒙古自治區畜牧廳副廳長趙存發對記者說,現在國家對生態建設極為重視,但對草原的保護和建設力度不夠。以國家在西部開發中實施的退耕還林還草項目為例,只對退耕有優惠政策,卻沒有退牧的優惠政策。只有把草原建設納入到整個生態建設系統,放到與天然林保護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徹底解決草原超載過牧,草場退化、沙化,草原生態惡化的問題。
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

在祖國的北疆,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呼倫貝爾。

「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一首優美的歌,一片真摯的情,呼倫貝爾是個迷人的地方。

藍天、白雲、青山、碧水,和著鮮花、白樺、綠草、羊群,在草原、在濕地、在水域、在森林,用博大的胸懷、獨特的風姿、好客的微笑和優美的歌舞,演繹著粗獷、憨厚、真誠和熱情,呼倫貝爾是個讓人嚮往的地方。

金秋時節,大地漸漸褪去綠裝,草原開始披上金黃,隨著北風飄來雪花,曠野變得五顏六色,樺樹林中,山谷之間,如夢如幻,不是仙境勝似仙境,呼倫貝爾是個使人難忘的地方。

蒙古包、敖包、馴鹿苑和狩獵、游牧文化、烏蘭牧騎,到處感受魅力無窮的民族風情,一幅幅多彩的畫卷,一陣陣動聽的歌聲,叫人迷戀、陶醉,呼倫貝爾是個令人回味的地方

❽ 內蒙古大草原是由哪4個著名的大草原組成的

錫林郭勒,呼倫貝爾,鄂爾多斯,阿拉善

❾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

1. 歐亞草原區
歐亞草原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草原區。西自歐洲多腦河下游,經羅馬尼亞、俄羅斯、哈薩克、蒙古,直達我國東北。東西綿延110個經度。北邊是寒溫型針葉林帶,南臨歐亞大陸荒漠。約在北緯45-55°之間。大致呈東西方向延伸至我國東北,由於我國東南臨海而轉向西南至青藏高原南部。歐亞草原區的代表類型是各種針建群的叢生禾草草原。歐亞草原區又分為三個亞區,即黑海——哈薩克亞區,亞洲中部亞區和青藏高原亞區。黑海——哈薩克亞區位於歐亞草原區西半部,其東界大致與我國新疆和哈薩克的邊界相符,由於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春季溫暖溫濕,全年形成春秋兩個生長高峰,春季短命和類短命植物發達。亞洲中部亞區位於歐亞草原區東北部,主要包括蒙古高原,松遼平原和黃土高原。由於春季乾旱,全年只有夏季一個生長高峰,缺乏春季短命和類短命植物。青藏高原亞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草原區域,為高寒草原類型,群落中常出現,高山墊狀植物。歐亞草原區不僅是地球上面積最大,最重要,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草原區。

2.北美草原區
北美草原又叫普列利。位於北美大陸中部,沿山地走向縱貫南北,約跨了30個緯度。而東西狹長,不超過20個經度。隨著乾燥度的增加,由高草普列利,混合普列里到矮草普列利。大致相當於歐亞草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北美草原原為非常肥美的大草原,野牛成群。由於歷史上大量開墾,引起1934年席捲全美的黑風暴。

3.南美草原區
南美草原又叫潘帕斯。包括阿根廷中東部,烏拉圭和巴西南部。面積較小,大都被開墾。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