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火山口

著名火山口

發布時間: 2020-11-27 16:57:41

A. 中國大陸🈶️活火山嗎

1、中國有活火山,也有火山噴發,比如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專,火山及熔岩流以騰屬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千米,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山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山口火山。該區以極豐富的地熱資源著稱於世,當前火山仍處於微弱活動過程。
2、從中新世到更新世的2000多萬年的地質歷史中,中國是個多火山國家,那時中國的火山噴發,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亞於日本。近代中國火山活動也非常頻繁,1951年5月27日,新疆於田縣南部克里亞河源頭發生了一次火山活動,隨著隆隆的巨響,亂石飛濺、濃煙四起,彌漫的火山灰頃刻間遮住了天日,一座新生的火山-卡爾達西火山誕生了。火山高達145米,全由褐黑色安山岩-玄武岩熔岩組成,火山口呈圓筒狀,深56米。這也是近五十年來中國大陸上最有規模的火山活動。

B. 中國著名的火山有哪些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地區,是中國著名的火山群之一,地處中高緯度,東臨小興安嶺,西瀕松嫩平原,坐落在訥謨爾河畔。

14座火山中12座形成於幾萬至幾十萬年前,其中6座兩兩相連,在平原上有9個突起的山,金代稱為爾冬吉火山,女真語9座火山的意思。五大連池波波相映、池池相連。環繞著五大連池,幾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層巒毗鄰,雄偉壯觀。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鏡泊湖火山位於黑龍江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在張廣才嶺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可以見到13個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從火山口內壁可觀察到火山以噴發和溢流交替方式活動。區內熔岩隧道發育。火山噴發物阻塞了牡丹江,形成了我國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鏡泊湖。

在方圓20公里范圍內有內岩壁陡峭形狀不同的七個火山口連在一起,在3號與4號火山口之間,有熔岩隧道相通。鏡泊火山是爆發的休眠火山。經千萬年滄桑變化,成為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

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雲南騰沖火山

雲南西南毗鄰緬甸的騰沖是熱門的旅遊之地,騰沖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大陸板塊交匯處,地殼運動活躍,帶來頻繁地震,劇烈地震又引發火山爆發。火山噴發停止後,岩溶冷卻,形成了無頭的山——火山。騰沖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

這些火山有穹狀火山、截頂圓錐狀火山、盾狀火山、低平馬爾式火山4種類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較完整,這使騰沖火山以類型齊全、規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較完整而著稱於世,騰沖也因此被譽為「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

5、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

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 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

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

C. 你知道。著名的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嗎

恩格恩格羅火山口公園是一片非常獨特的自然保護區,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火山口內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沼澤等各種生態地貌,不斷吸引火山口外的動物來此定居,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生態鏈系統。火山口內幾乎囊括了外面所有的動物品種,25000多頭大型動物在這個半封閉的區域形成了自然的生態平衡。這里也是整個非洲少數幾個能同時看到5大動物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恩格恩格羅-----應該是非洲的吧
一樓對還是我對呢

D. 世界著名火山詳細資料!

冰島的拉基火山、Laki
冰島南部火山裂縫和山,緊靠冰島最大的冰原瓦特納冰原(Vatnajokull)西南端。拉基山是火山裂縫噴發過程中形成的唯一顯著地形特徵,現稱之為拉基環形山(Lakagigar)。該裂縫為東北-西南走向,拉基山把它截為接近相等的兩部分。拉基山海拔818公尺(2,684呎),高出附近地帶200公尺(650呎)。拉基山並未被裂縫完全綻開。在山坡上裂縫之間只有若干極小的流出少量岩漿的火山口。火山噴發於1783年6月8日開始,至7月29日只剩拉基山西南面裂縫還在活動。同日,東北面裂縫開始噴發,其後的噴發幾乎全在裂縫的這半邊。噴發一直持續至1784年2月初,被認為是有史以來地球上最大的熔岩噴發。普遍認為岩漿噴發量約為12.3立方公里(2.95立方哩),覆蓋面積約達565平方公里(220平方哩)。大量的火山氣體造成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上空煙霧彌漫,甚至波及到敘利亞、西伯利亞西部的阿爾泰山區及北非。釋放出的大量硫磺氣體妨礙了冰島的作物和草木生長,造成大部分家畜死亡。因煙霧造成的飢荒最後導致冰島1/5居民喪生。

夏威夷的基拉維厄和冒納羅亞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位於美國夏威夷島東南部。北緯19.43°,西經155.29°,海拔1222米。
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動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經常噴發。山頂有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徑4027米,深130餘米,其中包含許多火山口。整個火山口好像是一個大鍋,大鍋中又套著許多小鍋 (火山口)。在破火山口的的西南角有個翻騰著熾熱溶岩的火山口,直徑約1000米,深約400米,其中的熔岩,有時向上噴射,形成噴泉,有時溢出火山口外,形如瀑布,當地土著人稱它為「哈里摩摩」,意為「永恆火焰之家」。 這里曾長期存在著一個世上最大的岩漿湖,面積廣達10萬平方米,通紅織熱的岩漿一般有十幾米深,在湖中翻滾嘶鳴,彷彿一爐沸騰的鋼水。在湖的邊緣部分,經常產生暗紅色的桔皮,它們堆積起來就像一捆捆繩子,桔皮有時破裂後再傾倒沉入白熱的岩漿中去。湖面上還不時出現高幾米的岩漿噴泉,噴濺著五彩繽紛的火花。這種種驚心動魄的景象,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奇觀。
1960年基拉韋厄火山大爆發時,熔岩流從高處奔騰下瀉,湧入大海,在海邊填造了一塊約2平方公里的新陸地。2002年7 月29日,滾滾岩漿從基拉韋厄火山噴涌而出,流入大海,水火交融,形成壯觀的景象。2002年8月17日,該火山噴出的火紅岩漿滾滾湧向海邊,好似一條岩漿火龍(右上圖)。
20多年來,基拉韋厄火山持續不斷湧出的大量岩漿已經在夏威夷島東南形成幾個新的黑沙灘並使島的面積不斷擴大。
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
美國夏威夷島中南部火山,原名意為「長山」。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1916年建)內,為世界最大孤立山體之一。海拔4,169公尺(13,678呎)。其穹丘長120公里(75哩),寬103公里(64哩),熔岩流經面積達5,120平方公里(2,000平方哩)。火山口莫庫阿韋奧韋奧(Mokuaweoweo)面積約10平方公里(4平方哩),深152∼183公尺(500∼600呎)。冬季頂部常為冰雪覆蓋。1832年起平均每隔3年半爆發一次,大部分的噴發物限止在莫庫阿韋奧韋奧火山口內,其餘則沿著東北或西南側的裂縫帶流下。在1935年的爆發中,美軍飛機曾對威脅到希洛(Hilo)城的岩漿流徑投擲炸彈。1950年6月,為期23天的浩瀚岩漿從一道21公里(13哩)的西南側裂縫流下,毀滅了一個小村莊。1975、1984年山頂曾發生大爆發。
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是一座活火山,位於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萬5,000立方公里,是世界上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在過去的200年間,約噴發過35次。至今山頂上還留有好幾個鍋狀火山口和寬達2700米的大型破火山口。1959年11月,莫納羅亞火山再次爆發,當時沸騰的熔岩冒著氣泡從一個長達一公里半的缺口處噴射出來,持續時間達一個月之久,岩漿噴出的最高高度超過了紐約的帝國大廈。1984年3月,冒納羅亞火山又一次爆發,舉世罕見的壯麗景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冒納羅亞火山位於夏威夷群島的中部,海拔4170米,從海底算起高約9300餘米。海底橢圓形基底的寬度,其長軸是119米,短軸是85千米。其山頂常有白雲繚繞,忽隱忽現。島北冒納開亞山海拔4205米,是夏威夷的最高峰。世界最高的天文台,就設在此山的頂峰。

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
義大利語作Vesuvio。
義大利南部活火山,位於坎帕尼亞平原的那不勒斯灣畔。其西部山基幾乎全在灣內。1980年火山錐高1,280公尺(4,198呎),但每次大噴發後高度都有很大變化。在約540公尺(1,968呎)高度聳立著高大的半圓形山脊,稱索馬山(Mt. Somma, 海拔1,132公尺〔3,714呎〕),從北面圍住火山錐。索馬山與火山錐間為巨人谷(Valle del Gigante)。火山錐頂的火山口深約300公尺(1,000呎),直徑600公尺(2,000呎),於1944年噴發後形成。2,000,000多人居住在維蘇威火山地區及山坡低處。沿那不勒斯灣海岸有工業城鎮分布,山麓北部為小型農業中心。
維蘇威火山最早形成於地質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可能約不到200,000年前。雖為比較年輕的火山,多少世紀來一直在休眠中。西元79年大噴發,龐貝(Pompeii)和斯塔比伊(Stabiae)兩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礫埋沒,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城也被泥流掩埋。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當時停留在那不勒斯以西一處地方。他在致歷史學家塔西圖斯(Tacitus)的兩封信中對這場大災難有極好的描述。西元79∼1631年間據報導有不少次噴發。已證實的噴發發生在203、472、512、787、968、991、999、1007和1036年。其中512年的噴發嚴重,國王狄奧多里克(Theodoric the Goth)免除了維蘇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賦稅。
從古龐貝城廢墟上方隱約可見的維蘇威火山
經過幾個世紀靜止後發生一系列地震,持續6個月且強度逐漸增加,1631年12月16日發生大噴發。山坡上很多村莊被毀,約3,000人死亡;熔岩流抵海邊,天空昏暗達數日之久。1631年後火山噴發特徵發生變化,火山活動持續不斷。可以觀察到火山活動分兩期∶靜止期與噴發期。靜止期火山口封閉,噴發期火山口幾乎持續張開。
1660∼1944年間觀察到約有19個周期。猛烈爆發之後,即由噴發期轉入靜止期。其間大噴發的年分是1660、1682、1694、1698、1707、1737、1760、1767、1779、1794、1822、1834、1839、1850、1855、1861、1868、1872、1906和1944年。每一噴發期長度從6個月至30.75年不等,靜止期從18個月至7.5年。
直至18世紀晚期才開始對該火山進行科學研究。1845年在海拔678公尺(1,995呎)處建立觀測站。20世紀在不同高度設立眾多觀測站,從事火山觀測。還建一大型實驗室和一深隧道從事地震重力測量。
山麓遍布葡萄園和果園,此地產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淚酒」(Lacrima Christi);古代龐貝的酒壇上多有「維蘇威」(Vesuvinum)的字樣。山上高處遍布櫟樹和栗樹雜木林。北坡樹林沿索馬山坡一直長到山頂。西側長著栗樹叢,海拔600公尺(2,000呎)以上則是遍布金雀花類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發留下的火山口已經填平。再往高處,大火山錐的斜坡上及索馬山的內側山坡上幾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靜止期長著一簇簇草地植物。
土壤十分肥沃。1631年大爆發前火山活動不活躍的漫長期間,火山口內長著樹林,還有三個湖泊,放牧的家畜在此飲水。噴發期由於火山的氣體,山坡上的植物紛紛枯死。1906年噴發後在山坡上植樹造林,以保護居住地區,使不受強裂噴發後常有的泥流的襲擊。在肥沃的土壤上樹木成長迅速。西元前73年角鬥士(gladiator)斯巴達克思(Spartacus)曾被執政官普爾徹(Publius Claudius Pulcher)圍困在索馬山的荒蕪的山頂。山頂當時是一片寬廣平坦的低地,四周是粗糙不平的岩石,上面垂掛著野藤。斯巴達克思把藤枝搓成繩索,順著火山口邊無人防守的裂縫而下逃走。在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城挖掘出來的一些畫描繪維蘇威火山在西元前79年大噴發前的樣子,當時它只有一個山峰。
提起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相信知道它大名的人一定不少,它是義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於那不勒斯市東南,海拔高度1281米。 維蘇威火山在歷史上多次噴發,最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規模噴發,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擁有2萬人口的龐貝古城,其它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直到十八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才把龐貝古城從數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來,那些古老的建築和姿態各異的屍體都完好地保存著,這一史實已為世人熟知,龐貝古城至今仍是義大利著名的游覽聖地。最為有趣的是據記載,1944年維蘇威火山再次噴發,從火山頂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噴出的火山礫和火山渣高出山頂約200-500米,火山爆發的奇妙景觀使得正在山下激戰的同盟國軍隊與納粹士兵停止了戰斗,成千上萬的士兵跑去觀看這一大自然的奇觀。在過去的五百年裡,維蘇威火山多次爆發,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氣體奪去的生命不計其數。
2001年龐貝廢墟上高聳的維蘇威火山從高空俯瞰維蘇威火山的全貌,那是一個漂亮的近圓形的火山口,正是公元79年那次大噴發形成的。維蘇威火山並不太高,走在火山渣上面腳底下還發出沙沙的聲音。由於維蘇威火山一直很活躍,因此後期形成的新火山上植被一直沒有長出,看起來有點禿,而早期噴發形成的位於新火山外圍的蘇瑪山(Mt. Somma)上已有了稀疏的樹木。火山口邊緣有鐵欄桿圍著,可以防止遊人發生意外。站在火山口邊緣上可以看清整個火山口的情況,火口深約一百多米,由黃、紅褐色的固結熔岩和火山渣組成。從熔岩和火山灰的堆積情況還可看出維蘇威火山經歷了多次噴發,熔岩和火山灰經常交替出現。盡管自1944年以來維蘇威火山沒再出現噴發活動,但平時維蘇威火山仍不時地有噴氣現象,說明火山並未"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維蘇威火山何時再張開它的"大口"呢?
位於火山附近的古色古香的維蘇威火山觀測站建於1845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山觀測站,裡面的設施非常現代化,一樓大廳里有展板介紹有關火山的知識,三台觸摸式電腦可模擬顯示火山的噴發過程。觀測站的一樓和地下一層還建有火山博物館,陳列著各種形狀的火山彈、火山灰等火山噴發物。玻璃櫃中還展示著從龐貝古城挖掘出來的"石化人",盡管已看不清他或她的面貌,但樣子栩栩如生,都保持著死於當時火山噴發時的姿勢。義大利的火山噴發多,民眾的防災意識較強,維蘇威火山觀測站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周末時免費對公眾開放,每年光接待師生就達10萬人次。
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活火山周圍仍居住著上百萬的人口,人們並未因害怕火山危險而遠離火山,其實只要我們重視對火山的監測和研究,從而掌握了火山活動的規律並完善減災措施,人類和大自然完全可以和睦相處,使火山也造福於人類。
維蘇威火山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灣之濱,海拔1277米,是歐洲大陸唯一的活火山。它的火山口周邊長1400米,深216米,基底直徑3千米。在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東南11公里處。海拔1,280米。原是海灣中一島嶼,因火山爆發與噴發物質的堆積和陸地連成一片。公元79年的一次大噴發,把附近的龐貝、赫庫蘭尼姆與斯塔比亞等城全部湮沒。以後仍不斷噴發。本世紀的幾次噴發是在1906、1929、1944年。低山坡和山麓平原土地肥沃,多種植水果及葡萄。
維蘇威火山過去被稱為蘇馬山或索馬山,其古老山地的邊緣部分現呈半圓形。環繞於目前的火山口。
左圖:熔岩覆蓋著的維蘇威火山錐的一次小噴發向人們發出警告,更大,更猛烈的噴發可能隨之而來。
右圖:龐培城遺址後面的維蘇威火山上空的暴風雨天氣,該城在公元79年毀於火山噴發。
維蘇威火山在1.2萬年中不時噴發,火山口總是繚繞著縷縷上升的煙霧,散發熱量足以點燃一張紙。山腳下遍布著果園和葡萄園,而火山上的坡則顯得荒涼和險惡。20世紀維蘇威火山已發生了6次大規模的噴發。
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個噴發發生在公元79年,當時赫庫蘭尼姆和龐培兩鎮被毀滅。火山噴出黑色的煙雲,熾熱的火山灰石雨點般落下,有毒氣體湧入空氣中。龐培城只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倖免於難,其餘的不是被火山灰掩埋,就是被濃煙窒息,或者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
維蘇威火山,現在海拔高1277米,位於義大利坎帕尼牙的西海岸(北緯40度49分,東經14度26分),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觀測就設在此處。在古代傳說中,維蘇威火山是一座截頂的錐狀火山。火山口內,周圍是長滿野生植物的陡壁懸崖,岩壁的一側有缺口。火山口的底部不長草木,是一較平的地方。活動、火山錐的外緣山坡,覆蓋著適合於耕作的肥沃土壤,其山腳下有興盛的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繁榮的城市。
維蘇威火山在公元前有過多少次噴發,沒有詳細記載。但公元63年的一次地震對附近的城市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這次地震起直到公元79年,常有小地震發生, 至公元79年8月地震逐漸增多,地震強度也越來越大,發生了火山大爆發。
這次大爆發之處,有一股濃煙柱從維蘇威火山垂直上升,後來向四面分散,狀似蘑菇。在這股烏雲里,偶爾有閃電似的火焰穿插,火焰閃過後,就顯得比夜晚還黑暗。噴出的火山灰飄揚得很遠,赫庫蘭尼姆城因距火山口較近,被掩埋在70英尺下的火山灰中, 個別地方達112英尺,有些覆蓋物或泥流還充填到房屋內部和地下室內。
在1713年,人們打井無意打在了被埋沒的圓劇場的上面,後來又發現了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城市,但發現的骨骼很少,這可能是由於火山大爆發前,頻繁得(的)地震,使多數城市居民,有了充分的逃避時間,並將貴重的、能攜帶的物品也一齊帶走了。但在兵營里發現,兩個被鎖在木樁上的士兵卻未能逃脫。在郊區一座房屋的地下室里,發現了被埋在火山灰和泥流中的17個人,他們當時可能認為已經找到了安全的避災之處,後來這些人被包裹在火山灰和泥流硬化了的凝灰岩中。

美國聖海倫斯火山、
聖海倫斯火山(Mount St Helen's,US)
北美洲近期噴發的活火山。位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喀斯喀特山北段。海拔2950米(1983)。休眠123年後於1980年3月27日突然復活,5月18日的噴發最為劇烈,煙雲沖向 2萬米高空,火山灰隨氣流擴散至4000公里以外,撒落在距火山800公里處的也有1.8厘米厚。火山附近河流被堵塞、改道,許多道路被埋沒。熔岩流引起森林大火,周圍幾十公里內生物絕跡。由於山地冰雪大量融化,形成洶涌的急流,加之上升氣流中的大量水汽在高空凝結,暴雨成災,使沖刷下的火山灰形成泥漿洪流,從山上傾瀉而下,嚴重破壞了沿途的農田、森林及一切設施。火山噴發後,附近地形發生顯著變化,原來的火山錐頂部崩坍,形成一個長3公里、寬1.5公里、深125米的新火山口。這次火山噴發造成60多人死亡,390平方公里土地變成不毛之地,損失巨大,是美國歷史上,也是20世紀以來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之一。近年來,它仍有活動。
聖.海倫斯火山(St. Helens)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北緯49.20度,西經122.18度,海拔2,549米,屬喀斯喀特山脈。在喀斯喀特山脈的眾多火山中,聖.海倫斯火山是一座相對年輕的火山,大約在4萬年前形成。2200年前,又在老的火山體上堆積了火山灰、熔岩穹丘和火山碎屑流等新的火山產物。現代的火山機構是最近2千多年形成的。
在1980年的噴發前,聖海倫斯火山因形狀勻稱,山頂布滿積雪,很像日本的富士山,故被稱為「美國的富士山」,吸引了眾多旅遊者。1980年的噴發標志著這座火山從1857年沉睡123年後再次蘇醒。從此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1980年5月18日早晨8:23,一個5.1級地震震撼了聖.海倫斯。火山的噴發掀掉了400m的山峰,並伴隨浮石和火山灰的噴發。62km2的山谷被碎屑崩塌所填充,650km2的度假村、木材場和私人住地被橫向沖擊波所破壞。估計有1.5億立方米的物質被火山泥流沖入河道。57人死亡或失蹤。
關於聖.海倫斯火山的噴發的歷史僅有為數不多的記載和當地居民的傳說。美國火山學家根據樹輪年代學和長達幾十年的全面考證和研究,確認歷史上聖.海倫斯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噴發是在1802年,且較小規模的噴發一直延續到1857年。在火山噴發前大約2個月前火山下方開始出現地震活動,3月20日在火山深處發生了一次4.2級地震,隨後陸續發生了一系列3-4級地震和火山振顫。3月27日開始的蒸汽噴發肯定了其火山特徵。1980年3月20日前,對聖.海倫斯火山進行連續監測的只有1台地震儀。發現火山活動異常後,美國地質調查局和華盛頓大學迅速增設了大量監測儀器,開展了較全面的監測工作,並成功的預測出聖.海倫斯火山可能有一次大規模的爆炸式噴發,同時有大面積山崩的危險。3月27日,美國森林局強行劃定了警戒區限制靠近火山,4月3日華盛頓州長也發布了有關的緊急命令。
由於火山噴發前較長時間的地震活動和蒸汽噴發,火山應急工作得當,並做出了較好的預測,聖.海倫斯火山的爆發沒有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聖.海倫斯火山的休眠期比活躍期長的多,聖.海倫斯火山噴發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對貌似死亡的活火山掉以輕心。

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
埃特納火山
Monte Etna
拉丁語作Aetna,西西里語作蒙吉貝洛(Mongibello)。
[編輯本段]概述
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岸活火山。其名來自希臘語Atine(aithn, 意為「我燃燒了」)。為歐洲最高活火山。海拔3,200公尺(10,000呎)以上,和其他活火山一樣,其高度各個時期變化不同,如1865年比20世紀末要高52公尺(170呎)。面積1,600平方公里(600平方哩)。基座周長約150公里(93哩)。
歐洲最高的活火山。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東岸,南距卡塔尼亞29公里。周長約160公里,噴發物質覆蓋面積達1,165平方公里。主要噴火口海拔3,323米,直徑500米;常積雪。周圍有200多個較小的火山錐,在劇烈活動期間,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帶與灌叢,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樹。山麓堆積有火山灰與熔岩,有集約化的農業。埃特納火山位於地中海火山帶,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火山周圍是西西里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地質構造下層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層為海成泥炭岩和粘土。地質史上噴發始於第三紀末。史籍記載首次大噴發始於公元前475年。最猛烈的噴發是1669年,持續4個月之久,噴出熔岩約達7.8億立方米。破壞十分嚴重,卡塔尼亞等附近城市2萬人喪生。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掩埋了數十公頃樹林和許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毀。山坡植被分布:最低帶,布滿果樹種植園;中間帶,多山毛櫸、櫟樹和松樹;最高帶,有稀疏分散的灌木和藻類。山上有紀念羅馬皇帝登山的古跡。
地質特徵表明該火山在第三紀末,約2,500,000年前就已經是活火山,活動中心不止一處。該山現在的結構是至少兩個主要噴發中心活動的結果。史籍記載的大噴發發生在西元前475年。從西元前1500年至西元1669年記錄噴發71次;從1669∼1900年噴發26次以上;自20世紀始噴發12次(1908, 1910, 1911, 1918, 1923, 1928, 1942, 1947, 1949, 1950, 1955,和1971)。歷史上最猛烈的噴發是在1669年3月11日至7月15日這一次。噴出熔岩約達830,000,000立方公尺(990,000,000立方碼),沿內可洛塞(Nicolosi)鎮地殼出現裂縫,從這一斷裂的大裂縫中熔岩流夾雜著岩塊、砂子、火山灰等猛烈噴出。火山噴出物堆積成一高46公尺(150呎)的火山錐。火口直徑達2,438公尺。熔岩流摧毀山麓村莊,湮沒卡塔尼亞(Catania)城西部,破壞十分嚴重。
山坡植被分布為3個地帶。海拔915公尺(3,000呎)以下為最低地帶,土壤十分肥沃,布滿葡萄園、橄欖林、柑橘種植園和栽培櫻桃、蘋果和榛樹的果園,人煙稠密。海拔915∼1,980公尺(3,000∼6,500呎)為中間帶林木蔥綠,生長栗樹、山毛櫸、櫟樹、松樹和樺樹等。最高帶海拔1,980公尺以上,布滿砂礫、石塊、火山灰和火山渣等。但也有稀疏分散的灌木。甚至在接近海拔2,990公尺(9,800呎)的火山口氣體彌漫處尚有藻類。自從19世紀中葉以來,已對埃特納火山進行系統研究。在山坡上設有卡塔尼亞(Catania)、卡薩埃特納(Casa Etnea)和坎頓尼拉(Cantoniera)3個觀察站。

厄瓜多的桑蓋
英文:Sangay National Park
類別:自然遺產
入選時間:1983
簡介:

桑蓋國家公園位於厄瓜多中部莫羅納—聖地亞哥、欽博拉索和通古拉瓦三省交界處。地處赤道附近,面積2720平方千米。園內有世界上著名的世界上活動持續時間最長的活火山——桑蓋火山。海拔5410米的桑蓋火山山頂白雪皚皚,山勢險峻,從山頂到山麓近4000米的海拔高度差使這里形成了厄瓜多所獨有的景觀。整個公園因為地處赤道附近,陽光照射充足,各處海拔的高度也不同,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生態景象,生活著許多珍稀的動植物。

熱帶雨林中生長著高達30~40米的樹木,高大挺拔。火山灰堆積而成的極為肥沃的地面使這里的植物非常繁茂。除堅硬的木本植物外還有苔蘚、地衣、帶有圓球莖和雞冠狀葉子的菊科植物等。

E. 地球上的著名火山有哪些

火山公園是以觀賞火山噴發奇景為主題的特殊游覽區。建立於地殼活動帶上,往往以景色壯觀、富有刺激性而成為著名旅遊勝地。如美國夏威夷島上的國家火山公園,面積22萬英畝,以冒納羅亞和基拉韋厄兩座活火山而聞名,基拉韋厄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其火山口形成的熔岩湖經常處於沸騰狀態,景色奇幻,觀賞安全。每當火山爆發,島上居民和旅遊者爭先恐後前來觀賞;紐西蘭北島的湯加里羅火山公園,以層巒疊蟑的群山和地熱奇景著稱於世;哥斯大黎加的博阿斯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噴泉火山,是聖約瑟附近最著名的火山游覽區之一。1、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英文名稱: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類別:聯合國自然遺產入選年份:1987年交通:國家公園入口位於大島東南方,11號公路沿在線,距離希洛(Hilo)大約45公里的路程,如果從科納(Kona)方向過來,則大約150公里左右。來到夏威夷大島,參觀火山國家公園之旅絕對是最精彩的行程。位於大島東南部,全世界最活躍的兩座活火山冒納羅亞(Mauna Loa)和基拉韋厄(Kilauea)都位於此公園內,迄今仍在不斷噴流而出的基拉韋厄火山,彷彿在向所有人訴說自然界的偉大力量。整個基拉韋厄火山的行進路線,乃是沿著長約38英里的火山鏈路(Crater Chain Road)繞行一周,沿途參觀林立周圍的相關景點。當你看著火山口噴煙裊裊的特殊景觀,火山爆發形成的熔岩流、以及如同被撞擊隕石坑般的火山口、煙霧彌漫的地熱蒸氣口,還有像是月球表面般的地質,那一望無際特殊景觀的壯闊美景,真是令人驚心動魄!哈雷茂茂火山口(Halemaumau Caldera)則是傳說中火山女神佩蕾居住的地方,這個因為火山爆發撞擊所形成的坑洞,像是水分乾涸的大湖,也像是上帝突然惡作劇,在地球表面上挖了個大洞,直徑大約800米,深度則有300米,巨大的坑洞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偶爾還會冒出白色的煙霧,讓人不禁贊嘆火山力量的偉大。沿著火山鏈路外緣的停車場,有一條陡峭的下坡小徑可以通到瑟斯頓熔岩隧道(Thurston Lava Tube),這是一條由火山熔岩迅速由山頂往下流經所形成的隧道,由於頂端和兩側的表面冷卻,形成一層外殼,而熔岩則繼續流動至海岸,形成一道中空形的熔岩隧道,由於最初發現這兒的探險隊員叫做羅令瑟斯頓(Lorrin Thurston),因而以他的姓來命名,經過歲月的更迭,如今隧道口外長滿了綠色的羊齒類植物,洞內偌大的空間,感覺潮濕而涼爽。爆發後的火山熔岩,滾燙地流入冰涼的海水中,由於受到來往浪潮的推擠,沖擊岩石和暗礁,而逐漸形成的黑沙灘,是夏威夷島最受矚目的海岸景色之一,也是特殊的火山景觀。2、紐西蘭湯加里羅國家公園根據文化風景修改標准,湯加里羅於1993 年成為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的地方。地處公園中心的群山對毛利人具有文化和宗教意義,象徵著毛利人社會與外界環境的精神聯系。公園里有活火山、 死活山和不同層次的生態系統以及非常美麗的風景。湯加里羅公園位於紐西蘭北島中央的羅托魯瓦--陶波地熱區南端,佔地約40萬公頃,是紐西蘭國家公園。湯加里羅公園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火山公園,公園里有15個火山口,其中包括3個著名的活火山:湯加里羅、恩奧魯霍艾、魯阿佩胡火山。這里戀疊嶂的群山以及火山活動的奇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恩奧魯霍艾火山口海約2300米,煙霧騰騰,常年不息。魯阿佩胡山海拔約2800米,是北島的最高點,公園內設有架空滑車,可接近山頂。從山頂遠眺,可看見方圓百里內的絢麗風光。湯加里羅火山海拔約1980米,峰頂寬廣,包括北口、南口、中口、西口、紅口等一系列火山口。這里原來歸毛利族部落所有,毛利人視湯加里羅火山為聖地。相傳,「阿拉瓦」號獨木舟首領恩加圖魯伊蘭吉曾率領毛利人移居這里,在攀登頂峰時,遭遇風暴,生命垂危,他向神求救,神把滾滾熱流送到山頂,使他復甦,熱流經過之地就成了熱田,這股風暴名叫湯加里羅,此山因而得名。1887年毛利人為了維護山區的神聖,不讓歐洲人把山分片出售,就以這3座火山為中心,把半徑大約1.6公里內的地區獻給國家,作為國家公園。1894年紐西蘭政府將這3座火山連同周圍地區正式辟為公園,定名湯加里羅公園。湯加里羅公園里呈現一片火山園林風光,由火山灰鋪成的銀灰色大道蜿蜒在山間,峰頂白雪皚皚,十分壯觀。蒼翠的天然森林環抱著層巒疊嶂的群山和綠草茵茵繁花似錦的草原,那綠波盪漾的湖泊,猶如中國杭州的西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加上人工點綴,婀娜多姿。然而,西湖是一個平地上典型的殘跡湖,而湯加里羅公園的湖泊卻是雲霧繚繞的高山火山口湖。湯加里羅公園的15個火山口,火山活動的奇景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每游一處,都有耳目一新之感。遠眺沸泉,只見熱氣蒸騰,煙籠霧繞。走近時,可見沸流高噴,呼呼作響,水柱在燦爛的陽光下閃爍著奇光異彩,遊人彷彿置身於仙山瓊閣之中。冬天,遊人也可以跳入熱泉天然游泳池中暢游,並且會有一種沁人肺腑的舒適之感。湯加里羅公園里,地上噴氣孔密布,遊人可以用幾根木條,架成「地熱蒸籠」,進行野餐,生馬鈴薯甚至生牛羊肉,都可以蒸熟。公園內為遊客服務的旅館、商店,都注意利用當地的地熱資源,打一口幾十米深井,可采出攝氏一百多度的蒸汽,用於取暖和其它生活用熱。湯加里羅公園里,還棲息著紐西蘭特有的國鳥「幾維」鳥。它是紐西蘭的象徵,國徽和硬幣均用它用標記。園內還種了從中國移植的獼猴桃,取名「幾維果」,是紐西蘭一種重要的出口商品,湯加里羅公園是紐西蘭登山、滑雪和旅遊勝地。3、哥斯大黎加博阿斯火山公園 火山是哥斯大黎加的一大生態旅遊景觀,哥斯大黎加的國徽上有三座火山,分別代表了伊拉蘇火山、博阿斯火山和阿雷納爾火山。博阿斯火山位於首都聖何塞東南部57公里,位於中央谷地的西北部,海拔2900多米,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口,直徑達1600米,內有上下兩個湖。上面的湖水清澈透亮,環抱於各種綠色植物之中。下面的湖水有大量火成岩物質,含酸量很高。由於火山的活動,湖中噴出一陣陣白色氣體,發出巨大的沸騰聲,接著掀起100多米高的巨大水柱,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隨著氣溫變化和火山活動情況,湖水顏色變幻不定,有時呈藍色,有時呈灰色。據說是由於火山口底部有小的噴發活動造成的。博阿斯火山於1910年首次爆發,1952—1954年,又間歇地噴發數次。博阿斯火山現已建成公園,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火山噴泉。氣溫或濕度的細微變化,會使噴火口噴射蒸氣,霧氣朦朧,好似給博阿斯火山戴上了一頂「雲霧之冠」,使火山充滿了神秘的氣息。在深達300米的藍色火山湖周圍,是茂密的熱帶植物,對地理學研究有很大價值。4、盧安達的火山公園 美麗的非洲大草原,在遙遠的地質年代裡,曾經有過強烈的火山活動。現在的盧安達自然保護區,就有許多沉寂的死火山,在那裡默默無聞地留下它們早已熄滅了的火山口。它們已經被原始森林所覆蓋,原始森林掩蓋了曾經有過的輝煌。火山的奇觀雖然成了過去,而火山口裡孕育的珍稀動物又使它有了另一種的輝煌。盧安達自然保護區又名火山公園,位於該國西北地區。與剛果(金)為鄰。面積約140平方千米。附近有卡里辛比火山,海拔4507米。這里地處熱帶,降水量豐富,山地發育有大片原始森林,並有眾多的熱帶動物大象、白犀牛、河馬、野牛、狒狒、猩猩等。其中山猩猩是該公園內保存的瀕於絕種的珍稀動物。山猩猩公者身高2米,體重200千克。牙尖、頭大、頰寬,動作敏捷,喜過集體生活,常以3至20隻為一群體。白天出來尋食,夜晚在搭築的巢穴內過夜。它們能在樹上架巢,母、幼猩猩居樹上巢穴,公猩猩則居樹下巢穴。山猩猩性情溫順,遊人在向導陪同下,可與它們握手。但僅存170多隻。聯合國曾撥專款對其大力保護。因為有了珍稀的山猩猩,這座並沒有火山噴發的火山公園也就更加出名了。5、雲南騰沖的火山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的騰沖和梁河縣境內。地質公園以古火山地質遺跡及相伴生的地熱泉為特色。公園內有97座火山體。其中火山形態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錐的有25座,火山錐類型多樣。公園內有數級熔岩台地,主要有環火山口熔岩台地、環火山錐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積大、坡度平緩。騰沖火山熔岩構造景觀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動和原生節理構造;火山碎屑岩可見熔集塊岩、熔角礫岩和熔結凝灰岩。火山彈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彈、火山角礫、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彈形狀各異,主要有紡錘狀、麵包狀、麻花狀。各種類型的火山錐、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顯目,構成壯麗的火山旅遊景觀。這些火山形成於距今約340萬年到1萬間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約1萬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共4座。較早形成的火山熔岩由於遭受長期強烈風化,火山錐體大多破壞,僅保存6座仍能見穹丘地貌或火山山體的火山。部分是休眠火山。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特提斯構造帶東段的騰沖變質地體內,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兩個大陸板塊陸—陸碰撞對接帶東側,以發育斷裂構造、年青的火山活動和強烈的地熱顯示為其特徵。6、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福建漳州市漳浦-龍海的濱海地帶,面積318.64km2,火山-海蝕地貌發育,為西環太平洋火山岩帶的組成部分,屬歐亞板塊東緣裂隙帶,2600萬年至700萬年前噴出的玄武岩出露於海岸和海島,噴發序次清楚,特徵典型,如火山口、噴氣口、氣孔柱群、氣勢磅礴的柱狀節理群、海蝕蘑菇石、海蝕台柱、海蝕崖、海蝕洞等,數十個寬闊平坦的海濱沙灘,優質潔白,並有因海岩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遺址,另有古民居和古代軍事要塞等也都是人們瀏覽的美景。2001年3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漳州濱海火山自然生態風景旅遊區襯托在藍天、碧海、沙灘、綠林之中,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海上娛樂、尋奇探險、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為一體,是一處回歸大自然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區內保留了典型的第三紀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形跡和後期風化侵蝕的地形地貌景觀,以四種世界罕見的火山地質遺跡為代表,即南碇島的柱狀玄武岩、古火山口、串珠狀的火山噴氣口群和玄武岩的西瓜皮構造,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具有極高的觀賞性、科普性和趣味性。漳州濱海火山自然生態風景旅遊區是中國唯一的濱海火山地質地貌風景旅遊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濱海一帶,海陸域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景區內有兩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和南碇島。林進嶼是由火山岩〔玄武岩〕組成的似橢球形島嶼,島的東南邊有一個形成於2000多萬年前的古火山口,東北海灘上則有多達16處的火山噴氣口群及幾千平方米的鉚釘狀氣孔柱群,構成了國內罕見的古火山島景觀。南碇島呈橢球形,整個島由源於地下70~130公里處的140多萬根巨型柱狀節理玄武岩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柱狀玄武岩的濱海火山島,玄武岩石柱高於海平面20~50米,柱體狀若梳理整齊的排排黛絲,自崖頂直插入海,雄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景區內十幾公里的海岸線上,有崎沙灣、江口灣和後蔡灣三個優質沙灘,清澈的海水、平緩的沙灘、細膩均勻的沙質、保護良好的原生態植被構成了如詩如畫的濱海風光。牛頭山古火山口是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景區。位於龍海市隆教畲族鄉白塘村東南。牛頭山古火山口,以噴發機理完整,層次清楚,保存完整而聞名國內外,歷經15次噴發,總厚度為178.5米,現可看到的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後三次噴發物,距今2460萬年,古火山口形狀似一個朝天的橢圓形喇叭口,開口處頂端直徑50米,底部深3米,潮漲水淹,潮退口現。在古火山口及周圍0.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火山頸、火山口、噴發相、溢處相等火山活動的形跡十分完整和清晰,地表上由岩漿形成的六方柱狀節理玄武岩,以及西瓜狀,流紋狀,枕狀節理玄武岩,呈奇特壯麗的景觀,被地質學家譽為「中外罕見的古火山博物館」和「兵馬佣」,是國內罕見和世界保存最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具有地質構造,火山學,古地理地震,大地構造等多學科的科研價值,是集地質遺跡保護科學研究與旅遊度假於一體的名勝景地。該地北與廈門特區僅一水之隔,南靠汕頭港,東臨台灣海峽,西與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相接,腹地亮闊。周圍還有明洪武二十年建造的兵戌鎮海衛古城;閩南第一峰著稱的巍峨壯觀內有24景的南太武山,與金門北太武遙相呼應;有華東最大燈塔「鎮海角燈塔」,美麗的人工湖西南院,12公里長潔凈寬闊的隆教灣天海濱浴場等文化歷史遺址與自然景觀。

F. 破火山口的著名火山口

阿蘇火山,位於日本九州島熊本縣東北部,略呈橢圓形,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18千米,面積250平方千米。在大火山口內有10餘個噴火口(故又稱復式火山),並形成中央火口丘群,其中以高岳、根子岳、烏帽子岳、中嶽和杵島岳最有名,稱之為阿蘇五嶽。高岳最高,海拔1592米。中嶽仍有火山活動。阿蘇山火山口外的外輪山,海拔1000米,內側多懸崖峭壁,熔岩裸露;外側地勢較緩。登上外輪山北側的大觀峰可眺望阿蘇山全景。大火山口內多溫泉、瀑布,風光綺麗,辟有阿蘇國立公園。日本九州中部阿蘇山的火山口。
日本九州熊本縣境內火山,高1,592公尺,周長114公里,南北27公里,東西16公里。其破山口為一巨碗形火山凹地,標志著原火山口的所在,內有活火山中嶽和許多溫泉。阿蘇山有居民,公路和鐵路交織如網。山上牧場用於養牛和生產乳品。此火山為阿蘇國立公園的主要景觀。
山體阿蘇山區建有京都大學的火山研究所、阿蘇山氣象站和阿蘇神社。登上外輪山北壁的大觀峰,可以眺望阿蘇山全景。交通便利,有國營豐肥鐵路干線和支線高森線通過,並有公共汽車和空中索車從阿蘇車站和宮地車站直達阿蘇山的大火山口。阿蘇山火口原上水利條件好,外輪山麓牧草豐茂,位於火口原上的宮地、內牧、高森3鎮及其周圍的11個村,約有8萬居民,農耕、養蠶和畜牧業都很興盛。在阿蘇火山博物館可以通過遙控設置在中嶽火口的2台攝像機來觀察火山裡面的狀況。 烏帽子岳北坡山腰處有一被火山灰覆蓋的草原,春秋季可放牛馬,冬季則可作滑雪、溜冰場等。阿蘇山纜車是活火山纜車,1958年完成。由登山游纜車終點到火山口,高低差108米,要4分鍾。是可乘坐91個人的大型纜車,每隔15-20分鍾運行,客人擁擠時每隔6-15分鍾運行。在上山的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老的火山口,特別是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袖珍火山,因為停止活動的年代已經久遠,整個火山都長滿植物,象一個綠油油的饅頭,非常可愛。

G. 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次噴發是在什麼時候

維蘇威火山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灣之濱,海拔1277米,是歐洲大陸唯一的活火山。它的火山口周邊長1400米,深216米,基底直徑3千米。在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東南11公里處。海拔1,280米。原是海灣中一島嶼,因火山爆發與噴發物質的堆積和陸地連成一片。公元79年的一次大噴發,把附近的龐貝、赫庫蘭尼姆與斯塔比亞等城全部湮沒。以後仍不斷噴發。本世紀的幾次噴發是在1906、1929、1944年。低山坡和山麓平原土地肥沃,多種植水果及葡萄。

維蘇威火山過去被稱為蘇馬山或索馬山,其古老山地的邊緣部分現呈半圓形。環繞於目前的火山口。

維蘇威火山在1.2萬年中不時噴發,火山口總是繚繞著縷縷上升的煙霧,散發熱量足以點燃一張紙。山腳下遍布著果園和葡萄園,而火山上的坡則顯得荒涼和險惡。20世紀維蘇威火山已發生了6次大規模的噴發。

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個噴發發生在公元79年,當時赫庫蘭尼姆和龐培兩鎮被毀滅。火山噴出黑色的煙雲,熾熱的火山灰石雨點般落下,有毒氣體湧入空氣中。龐培城只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倖免於難,其餘的不是被火山灰掩埋,就是被濃煙窒息,或者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

維蘇威火山,現在海拔高1277米,位於義大利坎帕尼牙的西海岸(北緯40度49分,東經14度26分),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觀測就設在此處。在古代傳說中,維蘇威火山是一座截頂的錐狀火山。火山口內,周圍是長滿野生植物的陡壁懸崖,岩壁的一側有缺口。火山口的底部不長草木,是一較平的地方。活動、火山錐的外緣山坡,覆蓋著適合於耕作的肥沃土壤,其山腳下有興盛的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繁榮的城市。

維蘇威火山在公元前有過多少次噴發,沒有詳細記載。但公元63年的一次地震對附近的城市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這次地震起直到公元79年,常有小地震發生,

至公元79年8月地震逐漸增多,地震強度也越來越大,發生了火山大爆發。

這次大爆發之處,有一股濃煙柱從維蘇威火山垂直上升,後來向四面分散,狀似蘑菇。在這股烏雲里,偶爾有閃電似的火焰穿插,火焰閃過後,就顯得比夜晚還黑暗。噴出的火山灰飄揚得很遠,赫庫蘭尼姆城因距火山口較近,被掩埋在70英尺下的火山灰中,

個別地方達112英尺,有些覆蓋物或泥流還充填到房屋內部和地下室內。

在1713年,人們打井無意打在了被埋沒的圓劇場的上面,後來又發現了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兩座城市,但發現的骨骼很少,這可能是由於火山大爆發前,頻繁得地震,使多數城市居民,有了充分的逃避時間,並將貴重的、能攜帶的物品也一齊帶走了。但在兵營里發現,兩個被鎖在木樁上的士兵卻未能逃脫。在郊區一座房屋的地下室里,發現了被埋在火山灰和泥流中的17個人,他們當時可能認為已經找到了安全的避災之處,後來這些人被包裹在火山灰和泥流硬化了的凝灰岩中。

H. 世界上的著名大湖泊中哪些屬於火山口湖

我國的長白山天池HeavenLake(Chonji/Tianchi)、澳大利亞的藍湖(BlueLake)、義大利的博爾塞納湖(LakeBolsena)和布拉恰諾湖(LakeBracciano)、庫伊科查湖(Cuicocha)

等等

I. 中國有活火山嗎

中國沒有活火山。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