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著名的方子
⑴ 張仲景的著作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南陽五聖之一。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⑵ 張仲景的著名之作是什麼
主要成就:被後世譽為醫聖
代表作品:《傷寒雜病論》
⑶ 醫生張仲景的方子有哪些
《傷寒雜病論》一書中就可看到這些方子。網路上就有此書下載。
⑷ 為什麼人們多用張仲景的方子不用孫思邈的方子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應該這樣看,史書記載華佗、扁鵲醫術高,專但非常遺憾沒有著作傳世。屬 張仲景毫無疑問是醫聖,其辯證和方葯源於伊尹的湯液經,絕對經典。但針灸水平差了許多,否則傷寒論會更有看頭。 孫思邈是中醫史上唯一一個同時精通中葯與針灸的醫師,可惜晚生於仲景所以稱不了醫聖,但他的千金方是方劑史上的經典,而且他的醫術沒有背離正統中醫。 相比之下李時珍差的遠,他的本草綱目受人關注更多是因為外行人的以訛傳訛,這本書部頭雖大但很多地方背離了中醫的本意,容易誤導人入岔路。 所以,仲景和孫思邈並列(或者仲景微弱優勢領先),華佗、扁鵲無法判斷,李時珍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健康!
⑸ 張仲景的方子續命湯,靠譜嗎
治風痙,口噤不開,身背強直,發如癇狀。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現在很多中葯材與以前葯材品名相同,但葯性已經不同。續命湯,不能以名字看。
⑹ 張仲景理中湯配方
一、理中湯由人參、乾薑、白術、炙甘草4味葯物組成,其用量很平均,《傷寒論》各用三兩。用於太陰脾虛寒證:大便溏瀉、或大便不成形,或大便溏而不爽;腹脹時輕時重,一般是白天輕、夜晚加重;腹痛,綿綿或隱隱作痛,喜溫喜按;嘔吐,不欲飲食;婦女白帶清稀而量多;或急性吐瀉的霍亂病;也可以見於大病之後,唾涎沫不止。乏力,精神不振,舌苔白膩,脈虛弱。
二、用人參、白術、乾薑、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湯」(理中湯)。此方取自本草綱目
⑺ 張仲景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主要貢獻有:張仲景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被後世稱為醫聖,《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為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他公元205年寫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未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斗殘殺的「黨錮之禍」。
(7)張仲景著名的方子擴展閱讀:
人物典故
對病下葯
張仲景在醫學上出了名,還虛心地為同行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
從前,一些郎中們,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後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地的郎中們,來給沈槐看病,都縮一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後,就奔沈槐家來。
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葯方,用五穀雜糧面各一斤,做成丸,外邊塗上硃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裡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穀雜糧面做成的葯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這葯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醫病?笑話!笑話!」
朋友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我看幾十年病,聽就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後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⑻ 張仲景的主要貢獻
張仲景的主要貢獻是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葯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傷寒雜病論》的貢獻,首先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
(8)張仲景著名的方子擴展閱讀:
《傷寒雜病論》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症狀,歸納為六個證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
由於確立了分析病情、認識證候及臨床治療的法度,因此辨證論治不僅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同時也給中醫臨床各科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准繩。
⑼ 尋找張仲景的一個葯方!
十全大補。這么補容易出問題的。請慎用。這里最安全的只有山葯。想胖點就吃山葯就行了。還要運動。
⑽ 張仲景的天下第一湯的配方是什麼
桂枝(去皮)(9克) 芍葯(9克) 生薑(9克) 大棗(切)(3枚) 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