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著名短詞
Ⅰ 蘇軾的簡介,超簡短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2][3]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4]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4]。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4];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Ⅱ 蘇軾的簡介 簡短些!!!!!
蘇軾的簡介如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版冠道人、東坡居士,世權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2)蘇軾著名短詞擴展閱讀:
蘇軾趣聞: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關於《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容:「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脩問蘇軾出於何典。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後仍找不到,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孔融雲:『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於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
Ⅲ 蘇軾詞十五首[短一點]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卜運算元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昭君怨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
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
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減字木蘭花 春月 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浣溪沙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
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
歸家說與採桑姑。
浣溪沙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麥少]軟飢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浣溪沙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
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寓意 炙手無人傍屋頭,蕭蕭晚雨脫梧楸。
誰憐季子敝貂裘。
顧我已無當世望,似君須向古人求。
歲寒松柏肯驚秋。
浣溪沙 即事
畫隼橫江喜再游,老魚跳檻識青謳。
流年未肯付東流。
黃菊籬邊無悵望,白雲鄉里有溫柔。
挽回霜鬢莫教休。
西江月 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阮郎歸
初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Ⅳ 蘇軾的詩、越短越好、急求!!!
春宵 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花影 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守歲詩 蘇軾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蘇軾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飲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北亭
誰人築短牆,橫絕擁吾堂。
不作新亭檻,幽花為誰香。
橫池
明月入我池,皎皎鋪紵縞。
何日變成緇,《太玄》吾懶草。
短牆
誰能鋪白簟,永日卧朱橋。
樹影欄邊轉,波光版底搖。
軒窗
東鄰多白楊,夜作雨聲急。
窗下獨無眠,秋蟲見燈入。
曲檻
流水照朱欄,浮萍亂明鑒。
誰見檻上人,無言觀物泛。
Ⅳ 蘇軾,辛棄疾的超短的詞各一首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仗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丑奴兒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Ⅵ 蘇軾的15首詩(稍微短點就更好了)
【題目】題西來林壁(宋
蘇軾自)
【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目】琴詩(宋
蘇軾)
【詩詞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述古聞之明日即來坐上復用前韻同賦】
仙衣不用剪刀裁,國色初酣卯酒來。太守問花花有語,為君零落為君開。
【惠崇春江曉景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次韻關令送魚】
舉網驚呼得巨魚,饞涎不易忍流酥。更煩赤腳長須老,來趁西風十幅蒲。
Ⅶ 求蘇軾最有名的詩詞10首.
1、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題記: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迴路轉。
2、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題記: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賞析:。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3、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於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冬,當時蘇軾任密州知州。據《東坡紀年錄》:「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蘇軾有《祭常山回小獵》詩雲:「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聖明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其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及卒章所顯之志,與這首《江城子》類似。
4、宋代: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5、宋代: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賞析:雖然自己有欣賞美景的樂趣,但是並不得意。將自己寄情於山水之間,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6、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
Ⅷ 求蘇軾詞5首短一點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彷彿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
倚帳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彀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南鄉子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餘。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佔得人間一味愚。
採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木蘭花令
經旬未識東君信。一夕薰風來解慍。紅綃衣薄麥秋寒,綠綺韻低梅雨潤。瓜頭綠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日高慵卷水晶簾,猶帶春醪紅玉困。
Ⅸ 蘇軾的詞 要最短的給我一篇
七絕·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七絕·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七絕·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五絕·守歲詩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七律·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七律·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七絕·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七絕·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七絕·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七絕·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詞·卜運算元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詞·採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餘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1]。
杳杳天低鵲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詞·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詞·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詞·洞仙歌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詞·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
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
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
簾外誰來推綉戶?
枉教人夢斷瑤台曲。
又卻是,
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
穠艷一枝細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
詞·浣溪沙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買麨軟飢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詞·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詞·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1]: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2],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3],坐聽荒城長短更。
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Ⅹ 關於蘇軾的十首詩,簡短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作者: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贈劉景文 / 冬景
作者: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花影
作者: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春宵
作者: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琴詩
作者: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東欄梨花
作者: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惠州一絕 / 食荔枝
作者: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趙昌寒菊
作者: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