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前裝槍
1. 前裝槍的發火裝置
最初,前裝槍的發火裝置是在槍管上有—個通往葯室的開門,稱為火門或點火孔,任何火星或火源都可以用於點火。而後,發展到使用有助於點火的、山粉狀葯製成的點火繩或火絨。火繩或火絨夾在「c」形或「S」形夾頭里燃燒,夾頭裝在槍管尾端或槍托側面的樞軸上,通過轉動夾頭點燃槍管內的發射葯。這種發火方式使槍的觀察、瞄準和火力控製得到了初步發展。
火帽-鉛彈系統是一種使用擊發火帽發射鉛彈頭的前裝槍系統。射擊時,要帶上撞擊式火帽、火葯、鑄造的彈頭、火葯量具以及被甲布條。
2. 什麼是前裝槍彈
最先製造的步槍彈是前裝槍彈,用手工製造。1864年蘇州洋炮局採用機器製造的前裝槍彈。是近代槍彈工業製造的開始。以後,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天津、吉林、四川、西安、蘭州、山西、神機營、山東等機器局均先後製造。
前裝槍分為滑膛與線膛兩種,用於前裝滑膛槍的彈丸為球形鉛丸,用於前裝線膛槍的為長形鉛丸。如米寧來復槍彈,彈丸長形,頭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於槍的口徑,以便裝填。發射時,借火葯燃燒氣體壓力,使底部膨脹嵌入來復線中,提高彈九初速。
前裝槍所用發射葯為黑火葯(主要為小粒黑葯)。所用銅火帽,內裝氯酸鉀與硫化銻混合之雷汞擊發葯。
在前裝槍時期.槍的品種繁多,口徑不一,因而彈九火帽型制和全彈重量也不一。總的說來,一般口徑較大。如陝西機器局製造的一種前膛來復抬槍,口徑為34.924毫米;小的如米寧來復槍,口徑也為17.8毫米。
由於前裝槍過於笨重,彈葯裝填需將黑葯和鉛丸從槍口裝入,銅火帽安放在槍尾部發火機構裝置內,手續繁雜而緩慢,以後逐漸被後裝槍及後裝槍彈所代替。但因新舊槍夾雜使用,其最後淘汰的時間約在20世紀初期。
3. 前裝槍內徑是多少
前裝槍為了方便裝填,口徑一般都比較大,略低於20毫米。由於18世紀末前裝槍才出現標准化的通用槍管,所以具體口徑不好說
4. 誰看過一部電影是前裝槍和後裝槍的
《彎刀殺戮》是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丹尼·特喬、米歇爾·羅德里格茲、索菲婭·維加拉、梅爾·吉布森主演的一部美國動作電影。
影片講述一個前墨西哥警探從美國一路殺到墨西哥,阻止一個墨西哥毒販向太空發射致命武器的故事。影片於2013年10月11日在美國上映。
5. 前裝槍的燧發槍
大約在1500-1520年間,轉輪打火機誕生。轉輪打火機的鋼輪邊緣上帶有粗滾花或滾槽,扣扳機使鋼輪回轉,擊打燧石產生火星,點燃點火葯,然後再經過火門使發射葯燃燒.轉輪打火機的種類很多,有些很精巧、漂亮,但工藝復雜,價格昂貴。大約在1525年,簡易的燧發機開始出現,它通過燧石打擊活動的鋼盤或火鐮產生火星。這是燧發槍的早期型式.其結實耐用、性能可靠、價格適中。1630年前後,這種點火裝置在制式槍械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在1807~1840年這段時期,這種點火裝置逐步被撞擊式底火所代替,不過新的撞擊式底火很快又被取代,大約只使用了35年。
燧發槍成為制式槍械的歷史持續了200多年,至今也從未停止過生產,但生產的前裝槍以火帽擊發搶為主流。這些燧發槍作為商用槍被賣到非洲、南亞、南美洲那些禁止本地生產槍彈的國家。對於狩獵來說,12號前裝槍和12號後裝槍可以獵殺同樣的獵物,只是在使用前裝槍以前,要調整射程,而且裝填速度慢得多,然而正是由於這些麻煩,才令越來越多的槍械愛好者著迷。
6. 前裝槍有什麼缺點
最先製造的步槍彈是前裝槍彈,用手工製造。1864年蘇州洋炮局採用機器製造的前裝槍彈。是近代槍彈工業製造的開始。以後,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天津、吉林、四川、西安、蘭州、山西、神機營、山東等機器局均先後製造。
前裝槍分為滑膛與線膛兩種,用於前裝滑膛槍的彈丸為球形鉛丸,用於前裝線膛槍的為長形鉛丸。如米寧來復槍彈,彈丸長形,頭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於槍的口徑,以便裝填。發射時,借火葯燃燒氣體壓力,使底部膨脹嵌入來復線中,提高彈九初速。
前裝槍所用發射葯為黑火葯(主要為小粒黑葯)。所用銅火帽,內裝氯酸鉀與硫化銻混合之雷汞擊發葯。
在前裝槍時期.槍的品種繁多,口徑不一,因而彈九火帽型制和全彈重量也不一。總的說來,一般口徑較大。如陝西機器局製造的一種前膛來復抬槍,口徑為34.924毫米;小的如米寧來復槍,口徑也為17.8毫米。
由於前裝槍過於笨重,彈葯裝填需將黑葯和鉛丸從槍口裝入,銅火帽安放在槍尾部發火機構裝置內,手續繁雜而緩慢,以後逐漸被後裝槍及後裝槍彈所代替。但因新舊槍夾雜使用,其最後淘汰的時間約在20世紀初期。
7. 前裝槍的彈道
老式前裝槍的彈道通常會令現代射手感到驚訝,這是因為,老式的大版圓形彈丸作為權拋射彈頭來說,盡管其初速很高,但速度損失得也很快,這使得它的平均彈道形成一個大射角彈道,在射程達到140m時,就很難命中目標。射擊精度雖然比現代武器差得多,但在當時還是可以接受的。
早期的一些前裝槍的初速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得多。一般人認為,前裝槍使用黑火葯,初速大約在360~390m/s。然而,試驗結果卻和現代武器差不多。迪克西0.40英寸口徑火帽擊發步槍槍管長1016mm,槍彈裝5.83g FFFg(將在下文介紹)火葯,平均速度675m/s,槍彈裝6.48g火葯,速度達到708m/s,霍普金斯和艾侖的下置擊錘式0.45英寸口徑火帽擊發步槍的復製品,槍彈裝4.40gFFFg火葯,速度達到548m/s。即使是前裝式手槍也有相當高的速度,如柯爾特沃克手槍的復製品,槍彈裝3.89gFFFg火葯時,速度達到350m/s。
8. 前裝槍的擊發結構經歷了哪些階段
1、火門槍
9. 前膛槍前裝槍是指同一種槍嗎
由前面槍口裝子彈的舊式滑膛槍,也稱前裝滑膛槍。
早期的槍都是前裝槍,而且多是前裝滑膛槍,雖然也有人試用後裝的結構,但是因不能保證閉塞火葯燃燒氣體和操作不便而被放棄。前裝槍就是從槍口裝填彈葯的槍,一般由身管、槍機和握把(或槍托)組成。前裝槍從一些西方電影上還能常常見到:以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改編的同名電影中曾有一個場面將前裝槍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中描寫了一場街頭巷戰,射手每打完一槍,都要迅速把槍遞給身後的人,換取一支裝好子彈的槍,而那個接過空槍的人又迅速將彈葯捅人槍膛,以供射手使用。
前裝槍有幾個特點:
(1 )彈頭和火葯分別從槍口用通條或其他工具捅人槍膛內,所以槍彈是分裝的;
(2 )口徑一般比較大,在20毫米左右;
(3 )槍尾端是封閉的,槍管內膛沒有刻制膛線;
(4 )由於槍彈要從槍口裝人,裝填路線長,速度慢,裝填時,人體動作幅度大,槍管需在地上豎起來,操作強度大,容易暴露目標。
19世紀60年代,英美等國開始設計製造後裝連發槍,並相繼裝備部隊,這之後,許多國家競相製造,從而造出了許多種類繁多的槍。我國於1867年研製成功了美式後裝單發槍,其子彈為鉛彈,葯筒有紙和金屬制兩種。
10. 前裝膛步槍
步槍發展史上經歷過由火繩槍到燧發槍的前裝槍時代,發射葯和鉛制子彈是分開裝的,開槍前先將發射葯(也就是黑火葯)倒入槍膛,再將子彈(鑽制小球)用通條壓入膛內,火繩槍是點燃火繩,隧發槍是打燃燧石,點火後瞄準射擊。而隨著步槍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金屬定裝子彈技術和槍機閉鎖機構的發明,使後裝膛槍支出現,以而徹底終結了前裝膛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