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古代著名宮

古代著名宮

發布時間: 2020-11-29 08:07:07

Ⅰ 中國古代歷史中出名的宮殿名稱

長門宮

長門宮原是館陶長公主劉嫖所有的私家園林,以長公主情夫董偃的名義獻給漢武帝改建成的,用作皇帝祭祀時休息的地方。後來劉嫖的女兒陳皇後被廢,遷居長門宮。皇後陳阿嬌不甘心被廢,千金買賦,得司馬相如所做《長門賦》,使長門之名千古流傳。長門宮亦成為冷宮的代名詞。
長門宮原本是館陶的產業,館陶以董偃的名義送給劉徹,劉徹除大賞董偃外,之後對董偃還另眼相看。董偃之人大家應該知道,本難登大雅之堂,卻因此逐漸被武帝喜歡,且「爰叔說董偃勸館陶公主獻之」就這句足以看出館陶的不舍,無論其言真假,可以看出長門宮當時的風景,可見劉徹對長門宮的喜愛。長門宮之前稱園後改宮,可見苑囿和宮殿共有,其風景絕不遜上林苑,也算當時長安一絕,說它是金屋不過份吧。其風景及它所處位置,是說明劉徹不可以不踏入長門宮的理由之一。
陳後阿嬌在長門宮憂郁而死,.文人常用"長門"為題,創作詩篇,如司馬相如的《長門賦》,陸游的《長門怨》,以及一首名叫《長門殤》的七律,作者已無法考證。
長門殤
昔年金屋藏嬌女,今日冷宮無人憐。
僵卧錦榻暗垂淚,獨臨菱花飾朱顏。
冬去花開無心賞,秋來葉落殤黯然。
自是長門無歡笑,兩情相悅不復還。
長門怨
陸游
寒風號有聲, 寒日慘無暉,
空房不敢恨, 但懷歲暮悲。
今年選後宮, 連娟千蛾眉;
早知獲譴速, 悔不承恩遲。
聲當徹九天, 淚當達九泉,
死猶復見思, 生當長棄捐。
———————————————————————————————————
未央宮

中國西漢皇家宮殿。今址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當年位於西漢都城長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為漢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礎上修建,同年自櫟陽遷都長安。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前190)修築城牆。漢惠帝即位後,開始成為主要宮殿。
長安是中國漢朝的都城,它是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增擴而成。北牆依渭水而建,南牆也依宮牆變化。城內的主要建築是宮殿,其中長樂宮和未央宮最為著名
據記載,四面建宮門各一,唯東門和北門有闕。宮內有殿堂四十餘屋,還有六座小山和多處水池,大小門戶近百,與長樂宮之間又建有閣道相通。今日發現的建築遺跡,有位於中央的前殿,前殿基壇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350米,最高處15米,的所在。據勘測,前殿居全宮的正中,其基壇是利用龍首山的丘陵造成的。第二號宮殿遺址在前殿之北,第三號宮殿遺址在前殿之西北,均為建於夯土台上的組群建築,各有門殿多重。據出土遺物推斷,前者為後妃居住的後宮,後者屬宮廷的官署。較為特殊的是,二號宮殿的夯土基下掘有地道多條,其牆立壁柱,牆面則塗草泥抹白灰,地面鋪以條磚。
據史料記載,未央宮建於長樂宮修復後不久,是漢高祖稱帝後興建,由劉邦的重臣蕭何監造。自未央宮建成之後,漢代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所以它的名氣之大遠遠超過了其他宮殿。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整個宮殿由承明、清涼、金華等40多個宮殿組成。南部正門以北偏西建未央宮前殿,現在漢未央宮的遺址仍存有當時高大的夯土台基。
漢長安宮殿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宮殿:在漢高祖劉邦之後,王莽政權、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都以此作為中央政府的行政樞紐,直至隋末被毀.。而西漢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曾經發生在這里:張騫從這里出發開辟絲綢之路;美女王昭君在這里自願行出塞,和親匈奴;趙飛燕曾居住於此。
————————————————————————————————
大明宮
在唐代長安城禁苑中,位於城東北部的龍首原。此宮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擴建,第二年即遷入大明宮執政。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此宮毀於兵亂。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故宮的四倍.宮城共11個城門,其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是唐代最為宏偉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唐大明宮是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中規模最大又十分豪華壯麗的宮殿群。它虎踞於城北禁苑的龍首原上,在其上望終南千峰了如指掌,俯視京城坊市街陌如在檻內。
那麼,它為何要建在高高的龍首原頭,又為何要以「大明」二宇為宮名呢?
李淵和李世民初建唐朝時,長安城內只有太極宮這一處皇宮。而這太極宮也不是唐朝新建的,而是隋朝舊有的。李淵做了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後,就想著另闢新的豪華富麗宮殿,以盡享人間安樂,但由於李世民和眾賢臣的勸諫,只得作罷。後來,秦王李世民做了皇帝,是為唐太宗,他尊李淵為太上皇,在宮中安度晚年。這李淵是個庸碌而又貪於享樂之人。他不滿足於太極宮里享樂,嫌太極宮地勢低,秋日潮濕,夏日悶熱,更嫌太極宮里宮室狹小、陳舊,因此,整日里悶悶不樂。深深後悔當日在皇帝位位上時,沒有當機立斷地起造一,兩處顯赫華美的宮殿。太宗見父親不樂,在省問晨昏之時,也曾問過父親有何不適和要求,但李淵閉口不說。日理萬機的唐太宗處理國事還忙不過來呢,便沒有再深究此事。不久,李淵終於憂郁成疾,太宗這才急了,但問父親,李淵仍是不開口,他只好去問母親竇太後,竇太後是個明理之人,她雖說出了李淵的「心病」所在,但又勸兒子不要動用府庫之資另起宮室,讓兒子一心一意地處理朝政大事,把勸諭和調理李淵的事留給自己。但這回太宗不敢掉以輕心了,他降旨動用自己的私蓄在城北龍首原頭的高阜上,為父親建造一座臨時避暑的夏宮,起名曰「永安宮」,盼望父親住進去後,能夠龍體康復,永享安樂。
誰知,剛剛破土動工不久,李淵就已病亡。太宗想:既然父親未能住上,就造給母親住吧,於是,永安宮得以繼續建造下去。
這天,工匠們正在挖大殿的地基,突然地下放出了耀眼的金光,工匠們不敢再挖,便去稟報了太宗。太宗親臨工地,命工匠們繼續挖下去,挖著,挖著,忽見一物光芒四射,耀人眼目,原來是挖出了一面巨大的古銅寶鏡1這面寶鏡高五尺九寸,寬四尺,面若太陽,金光閃閃,背若月亮,清輝可鑒,四周花紋古樸,塵埃不沾。太宗看後,認不出是何代的寶物,便謙遜地向隨行的房玄齡、魏徵等群臣請教。魏徵示意房玄齡先講,房玄齡讓魏徵先說,太宗見自己的兩位股肱之臣在打啞謎,便點將道: 「請魏愛卿先講講吧,房愛卿隨後補充,如何?」
魏徵捋捋胡須,當仁不讓地說起來。
原來,這面寶鏡就是著名的秦鏡,它一直珍藏在秦始皇的咸陽宮中。它有一種奇異之處,若從對面來照鏡子,裡面則映出人的倒影,如果以手撫胸,就能照見體內的五臟六腑,影象十分清晰,毫纖可見。更重要的是,它能照出臣下的忠奸,照出國運之興衰……這確實是一件辨真偽、明忠奸,診國病、保江山的國寶。但秦始皇卻只用它來照宮里的宮娥彩女,但見「膽張心動者」,全部作為有異心者而斬之。秦二世胡亥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殺人如麻,但卻留下了奸臣趙高等指鹿為馬,專權誤國。使顯赫一時,匈奴也為之喪膽的強秦,頃刻而亡。漢高祖劉邦初占秦都咸陽時,蕭何勸他封了咸陽宮、阿房宮等所有宮室,金銀財寶,子女玉帛、鍾鼎狗馬一律不要,僅僅裝走了秦宮里的所有圖書卷軸、再就是這面鎮國之寶——秦鏡。由於有了這面寶鏡,因此漢祚得以延續數百年!漢末,群雄爭霸,秦鏡不知流落何處?誰知數百年後的今日竟在龍首原上再次出世!
說到這里,魏徵向太宗深深一拜,賀喜道:「今日秦鏡出世,預示著大唐江山萬古長青,此乃陛下齊天洪福所致,臣特賀之!」
太宗聽後,推開兩個內侍抬著的秦鏡,說:「朕要此鏡何用?朕早就得到一面勝於秦鏡千倍萬倍的明鏡了!」
聽到這里,魏徵的臉紅了,老成的房玄齡卻不解地問道: 「陛下的明鏡何在,指予微臣一睹為快?」
太宗手撫著魏徵之肩,說: 「魏愛卿者,朕之明鏡也!房愛卿,你說是不是了哈啥哈!」
房玄齡拍手也笑道: 「陛下所言極是,微臣賀之!哈哈哈!」
魏徵的臉被說得更紅了,俯身辭謝道: 「微臣何能,敢與秦鏡比高下!陛下過獎了!……」
太宗正色地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愛卿常進諫於朕,使朕得以明得失興替,難道不是朕的一面高懸的明鏡么!為記今日君臣們明鏡之會,朕特改此永安宮為大明宮!」
眾皆歡呼。大明宮遂得名。
從此,大明宮之名便傳遍天下了。
大明宮峻工後,太宗果然以秦鏡為其鎮宮之寶,使其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大明」宮。長安士庶都說: 「每夜皆見龍首原上的大明宮里大放光明廠亮若白晝。」但太宗卻始終沒有搬到大明宮里去住,他一直在太極宮中,依仗著明鏡魏徵等賢能之臣的輔佐,創造著「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
後來,太宗的兒子李治登基,是為唐高宗。這是個既懦弱無能,又喜享樂的帝王。他把朝政讓給皇後武則天去處理,自己躲在深宮里玩樂。他借口太極宮地勢低窪、潮濕,使自己得了風痹之疾,下詔重建擴修龍首原頭的大明宮。錢從哪兒來呢?他捨不得掏自己的腰包,決定從百姓和群臣身上盤剝,以籌集重建大明宮的巨款。他下詔徵收陝西、山西等十五個州萬民百姓的賦稅,並且扣去在京全體文武百官一個月的薪俸,用來重建大明宮。他徵集全國能工巧匠和數萬民俠工役,日夜施工,不知鞭死和累死了多少民俠工匠,終於在一,兩年的緊迫期限內,重建擴修起一座周長十五里、擁有二十一座門,二十四座殿、大量亭台樓閣和一個名叫「蓬萊池」的人工湖泊的豪華而龐大的宮殿群。他嫌「大明」二字對自己有諷諫之意,便改大明宮為「蓬萊宮」。隨之便搬進去住了下來。他搬進46蓬萊宮」後,如同魚兒得水,整日價在蓬萊池中游樂,在蓬萊島上禮佛,正事壓根兒不管。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面秦鏡,便到藏鏡樓中去驗看,看能不能拿來照照宮女取取樂,誰知,尋遍了整個藏鏡樓,以至整個蓬萊宮,哪裡還有秦鏡的蹤影!他氣極了,把看守此鏡的太監抓來嚴刑拷問。那太監叩頭如搗蒜地回稟說,打從皇爺御口改大明宮為蓬萊宮的那日起,秦鏡便不翼而飛了!高宗聽後,驚恐地瞪圓了雙眼。不久,便成了雙目失明的盲人。
雖然,高宗李治御口金言,改大明宮為蓬萊宮,但他以後的唐帝王卻仍稱大明宮為大明宮,千百年來,長安,乃至天下,無人不知大明宮,但「蓬萊宮」之名卻極少有人知曉。
——————————————————————————————————
館娃宮

據《吳越春秋》載:「闔閭城西,有山號硯石,上有館娃宮。」硯石山便是如今靈岩山的別稱。
由來:
公元前494年,越王因戰敗赴吳作人質,同時進貢大量珍貴財富和美女取悅夫差。夫差寵愛越王進貢來的美女西施,特地為她興建了這座規模宏大的大型離宮。宮內「銅勾玉檻,飾以珠玉」,樓閣玲瓏,金碧輝煌。館娃宮是中國歷史上一座比較完備的早期園林。至今,館娃宮遣跡眾多,引人探訪追思。相傳現在的靈岩山寺大殿,即是建在館娃宮殿堂舊址上。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有詩去:「宮館貯嬌娃,當時意大誇。艷傾吳國盡,笑入楚王家。……」
詩詞:
關於館娃宮,歷代文人們留下了無數佳句,例舉如下:
館娃宮懷古(其一)
皮日休
綺閣飄香下太湖, 亂兵侵曉上姑蘇。
越王大有堪羞處, 只把西施賺得吳。
賦得館娃宮送王山人游江東
年代:唐 作者:盧綸
蒼蒼楓樹林,草合廢宮深。
越水風浪起,吳王歌管沈。
燕歸巢已盡,鶴語冢難尋。
旅泊彼何夜,希君抽玉琴。
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三千雖衣水犀珠)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三千雖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國暗屠。
猶有八人皆二八,獨教西子占亡吳。
一宮花渚漾漣漪,俀墮鴉鬟出繭眉。
可料座中歌舞袖,便將殘節拂降旗。
幾多雲榭倚青冥,越焰燒來一片平。
此地最應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勻生。
江色分明練繞台,戰帆遙隔綺疏開。
波神自厭荒淫主,勾踐樓船穩帖來。
寶襪香綦碎曉塵,亂兵誰惜似花人?
伯勞應是精靈使,猶向殘陽泣暮春。
館娃宮人生
近代 秦灝
輕曼的綢緞,
在青玉鋪就的迴廊里,
流轉起舞。
那些金玉清脆的回響,
裂帛的呻吟聲中
我的夫君終於去了。
春雨初歇,夕陽斜照;
靈隱寺內,遊人如織。
這里的人,
永遠都在說著,
同一個關於媚婦的故事,
一陣輕風,吹過門匾。
依稀看見,是館娃宮,
三個熟悉的大字。
補充「娃」的說明,增加一個出處。
娃:吳人對美女的稱呼。
出處:李白《西施》詩:「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Ⅱ 古代有哪些宮殿

凡爾賽宮

聞名於世的法國王宮,它坐落在巴黎西南郊18km處的凡爾賽鎮上。原是王室狩獵的行宮,從路易十四開始建宮,於1661年動工,直至1689年落成,歷時28年,成為西方古典建築的瑰寶。面積11萬m2,其中園林面積達100萬m2,花園為幾何圖形,並有雕像、噴泉、草坪、花壇、柱廊等,宮殿主體長707m,中間是正式的王宮。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文物。

彼得宮

被世界稱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的彼得宮,它坐落在彼得堡市29km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原是沙皇的夏宮,於1710年興建,到1754年重建,面積800hm2,以其豪華雄偉壯觀聞名於世。整個皇宮由大宮殿、下花園、瑪爾麗宮、奇珍閣、亞歷山大花園及茅舍宮等組成。十月革命勝利後,曾被辟為一系列畫廊和歷史博物館向世人展示。

無憂宮

是著名於世的法國凡爾賽宮的模仿品,它坐落在德國波茨坦市的北部,是在1745~1757年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所建,佔地面積為270hm2,因此宮建在一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宮殿」之稱。宮內有1000多座絕妙無比的希臘神話的石刻雕像和珍藏的124幅名畫的畫廊。該宮是18世紀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全部建築工程持續了50年之久。其宮名的趣味是來自於法文中的「無憂」或「莫愁」,得此宮名。

阿爾汗布拉宮

被譽為「宮殿之城」的西班牙著名故宮,是格拉納達王國的王宮,但因是摩爾人抵禦西班牙人進攻的最後要塞,又稱「摩爾宮」。始建於13世紀阿赫馬爾王時期,到14世紀尤素福一世及其親子擴建,於1821年遭地震毀壞,直到1828年重又修建。它坐落在格拉納達城東的山丘上,面積約1416hm2。宮廷造型雄勁,氣勢磅礴。

萬國宮

坐落在日內瓦東北部的萊蒙湖畔之山丘上,與阿爾卑斯山相遙望,環境幽美,是瑞士聞名於世的建築物,面積為2?郾5萬m2。其最大特色就是建有50個門,是世界上有門最多的王宮,並由大會廳、圖書館和新樓、理事會廳4座宏偉建築組成。是二次大戰前的國聯大廈舊址,現為聯合國歐洲總部所在地,成了重要會議舉行的中心。

美泉宮

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西南部,一座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離宮,於1694年由瑪利亞·特利薩女皇下令修建,面積2?郾6萬m2,全宮有1400間房,有17世紀巴羅克式、18世紀的洛可可式、中國式、日本式。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人像和記錄畫,以及女皇所生的16個兒女肖像畫。最為典雅精美的是宮殿後面有一座巴羅克式大花園,百花芬芳,絢麗多姿,增添離宮之美感,又稱為「舍恩布龍宮」。1814~1815年6月,震驚世界的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在這里舉行。

溫莎堡皇宮

位於英國倫敦西22km溫莎鎮,瀕臨泰晤士河南岸山崗之上,於11世紀勝利王威廉建成的木構城堡,到19世紀喬治四世又擴建,成為今日的「皇室行宮」。迄今已有900多年歷史,佔地526hm2,是英國最大的城堡。每年4月、6月女王要在此短期逗留居住,每逢聖誕節,王室成員也會在城堡內慶祝。直到1917年,正式被英國王室命名溫莎王室——即溫莎堡「皇室行宮」。

女王宮

位於柬埔寨暹粒省吳哥城東北約25km處,建於耶跋摩5世元年(968年),宮殿長200m,寬約100m。女王宮原名「濕婆宮」,到5世紀時,婆羅門教從印度傳入柬埔寨,建成了這座雄偉壯麗的「濕婆宮」。1431年吳哥城被攻陷,王國京都遷至金邊,從此女王宮一直湮沒在林海之中,20世紀才重新引起世人注目,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跡的明珠」。

紅堡古宮

位於印度德里舊城東北部亞穆拉河畔。是1639~1648年由莫卧兒王朝沙賈漢大帝從亞格拉堡遷都德里後,全部採用紅砂石砌成的城堡,故有「紅堡」之稱。整座城呈現出不規則的八角形,內有四方形花園、鼓殿、教堂及聞名全印度的「覲見宮」,造形富麗堂皇,莊重豪華,並在內宮中央建有專門歌舞昇平的「娛樂宮」,精美艷麗。

紫禁城——世界最宏大的古宮殿群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9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9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9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偌大的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體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高的巨大平台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 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後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後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後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里就成為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後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冬宮
冬宮 (Winter Palace)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與美國的大都會、法國的盧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冬宮初建於1754年,1762年完工,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列里設計。冬宮 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整座建築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逾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

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內珍玩收藏極其豐富且價值連城。18世紀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時,創建了「奇珍樓」,並專門從德國購進225幅名畫,藏於樓內,並將奇珍樓稱之為「艾爾米塔奇」(隱宮)。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曾有人統計,遊人如果對冬宮里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鍾,則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欣賞完整個冬宮。

夏宮
夏宮又稱彼得宮(Summer Palace Of Peter),曾經是彼得大帝的避暑行宮。這里寬闊的草坪、花園、擁有相當多的噴泉與鍍金雕像,是夏宮花園的最大特色。150個噴泉的2000多個噴柱,不停地向藍天噴放出水柱,形成瀑布和千姿百態的造型,令人目不暇接,還有幽靜、高大的森林,更使人流連忘返。由於建築豪華壯麗,夏宮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成為世界各地遊客來聖彼得堡的必游之地。

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就在紅場正中,南臨莫斯科河,東宮牆左右兩邊對稱聳立著斯巴斯基塔樓和尼古拉塔樓,雙塔凌空,異常壯觀;而周遭的20多座塔樓錯落分布在三角形宮牆邊,加上城門塔樓和箭樓,遠看似座雄偉森嚴的堡壘,氣宇軒昂。
12世紀初,多爾戈魯基大公修築了這個木製結構的城堡,從15世紀開始,莫斯科就是以城堡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而克里姆林宮也成為俄國歷代帝王的宮殿,成為俄羅斯國家命運的大權所在。現在,普京和他的班子就在裡面辦公。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一座融宮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它座落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中心、古城西北約2公里的瑪布山(紅山)上,最高處海拔3767.19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1961年國務院將布達拉宮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XX年,布達拉宮被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是西藏自治區內最完整最宏偉的一座古建築。「布達拉」是普陀羅(普陀)的譯音,意即菩薩住的宮殿,相傳公元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宮,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觀音佛堂兩處早期建築。現有建築群為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後開始興建,並經過歷代達賴不斷擴建而成。1959年前,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之後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中心,從七世紀起,先後共有九個贊普 (藏王)和十位達賴在這里居住過。
布達拉宮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迭砌,從平地直達山頂,幾乎佔了整座瑪布山(紅山)。布達拉宮高117米,東西長360米,外觀13層,實為9層,面積約12萬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頂輝煌,共有佛堂、經堂、靈塔殿、習經室15000多間(按西藏建築計算辦法以柱計算)。整個建築系石木結構。用塊塊方石壘砌,高大寬敞的殿堂牆上繪有各種色彩鮮艷的壁畫,室內陳設有幾十萬個用金、銀、銅、玉和檀香木等雕鑄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動。集中體現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築成就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宮城佔地41公頃,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之上的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其中紅宮為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也是須彌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徵;白宮合抱於紅宮外側,是歷代達賴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龍王潭為布達拉宮後園,方圓3公里,中為湖,湖中小島上 建有龍王宮和大象房等;「雪」在布達拉宮腳下,其中安置有噶廈政府的監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牆和碉堡。站在紅山腳下,可以看 到布達拉宮的整體布局,由下到上分別是「雪」、白宮和紅宮,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說」,通過建築布局藝術的對比、誇張和渲染,表現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對天國佛境的凜遵之感……

Ⅲ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建築是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建築是避暑山莊(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東曲阜)、故宮(北京)、岱廟(山東泰安),四大古建築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一、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the Mountain Resort)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建造於18世紀初,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

三、山東曲阜三孔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古建築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四、山東泰安岱廟

岱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東岳廟或泰山廟。位於泰安市區北,泰山南麓。其南北長406米,東西寬237米,總面積9.6萬平方米,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築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 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

(3)古代著名宮擴展閱讀:

建築特色

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興,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

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後即為嬪妃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Ⅳ 中國古代宮殿

我是導游,關於中國古代的建築,曾經是我們的必修課.但是,我有一點不太明白,你想問什麼?宮殿的種類和名稱??是不是你想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種類和名稱?

古代建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宮殿建築則是其中最瑰麗的奇葩。不論在結構上,還是在形式上,它們都顯示了皇家的尊嚴和富麗堂皇的氣派,從而區別於其它類型的建築。幾千年來,歷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視修建象徵帝王權威的皇宮,形成了完整的宮殿建築體系。故宮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在世界建築史上別具一格,是中國古典風格建築物的典範和規模最大的皇宮。粱思成說:「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

下面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的種類和名稱:

(一)殿堂

中國古代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包括殿和堂兩類建築形式,其中殿為宮室、禮制和宗教建築所專用。堂、殿之稱均出現於周代。「堂」字出現較早,原意是相對內室而言,指建築物前部對外敞開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夾,室的兩旁有房、有廂。這樣的一組建築又統稱為堂,泛指天子、諸侯、大夫、士的居處建築。「殿」字出現較晚,原意是後部高起的物貌;用於建築物,表示其形體高大,地位顯著。自漢代以後,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築,但宮殿、寺觀中的次要建築也可稱堂,如南北朝宮殿中的「東西堂」、佛寺中的講堂、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為台階、屋身、屋頂三個基本部分。其中台階和屋頂形成了中國建築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因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制約,殿和堂在形式、構造上都有區別。殿和堂在台階做法上的區別出現較早:堂只有階;殿不僅有階,還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還有一個高大的檯子作為底座,由長長的陛級聯繫上下。殿一般位於宮室、廟宇、皇家園林等建築群的中心或主要軸線上,其平面多為矩形,也有方形、圓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間和構件的尺度往往較大,裝修做法比較講究。堂一般作為府邸、衙署、宅院、園林中的主體建築,其平面形式多樣,體量比較適中,結構做法和裝飾材料等也比較簡潔,且往往表現出更多的地方特徵。

(二)樓閣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多層建築物。樓與閣在早期是有區別的。樓是指重屋,閣是指下部架空、底層高懸的建築。閣一般平面近方形,兩層,有平坐,在建築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閣為主體的,獨樂寺觀音閣即為一例。樓則多狹而修曲,在建築組群中常居於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經樓,王府中的後樓、廂樓等,處於建築組群的最後一列或左右廂位置。後世樓閣二字互通,無嚴格區分, 古代樓閣有多種建築形式和用途。城樓在戰國時期即已出現。漢代城樓已高達三層。闕樓、市樓、望樓等都是漢代應用較多的樓閣形式。漢代皇帝崇信神仙方術之說,認為建造高峻樓閣可以會仙人。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築也是一種樓閣。北魏洛陽永寧寺木塔,高「四十餘丈」,百里之外,即可遙見。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可以登高望遠的風景游覽建築往往也用樓閣為名,如黃鶴樓、滕王閣等。中國古代樓閣多為木結構,有多種構架形式。以方木相交疊壘成井欄形狀所構成的高樓,稱井□式;將單層建築逐層重疊而構成整座建築的,稱重屋式。唐宋以來,在層間增設平台結構層,其內檐形成暗層和樓面,其外檐挑出成為挑台,這種形式宋代稱為平坐。各層上下柱之間不相通,構造交接方式較復雜。明清以來的樓閣構架,將各層木柱相續成為通長的柱材,與梁枋交搭成為整體框架,稱之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變異的樓閣構架形式。

(三)亭

中國傳統建築中周圍開敞的小型點式建築,供人停留、觀覽,也用於典儀,俗稱亭子,出現於南北朝的中後期。「亭」又指古代基層行政機構,兼設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設置在可供停息、觀眺的形勝之地,如山岡、水邊、城頭、橋上以及園林中。還有專門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鍾亭等。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圓形、多邊形外,還有十字、連環、梅花、扇形等多種形式。亭的屋頂有攢尖、歇山、錐形及其他形式復合體。大型的亭可築重檐,或四面加抱廈。陵墓、宗廟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莊重,如明長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偉壯觀,如北京景山的萬春亭。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輕巧雅緻,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亭的不同形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構造作法,亭的結構以木構為最多,也有用磚石砌造的。亭多做攢尖頂和圓錐形頂。四角攢尖頂在漢代已出現,八角攢尖頂和圓錐形頂在唐代明器中已有發現。宋《營造法式》中所載「亭榭斗尖」,是類似傘架的結構。這種做法可以從清代南方的園林中見到。明清以後,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攢尖亭多用扒梁,逐層疊起。矩形亭的構造則基本與房屋建築相同。

(四)廊

中國古代建築中有頂的通道,包括迴廊和游廊,基本功能為遮陽、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形成中國古代建築外形特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為室內外的過渡空間,是構成建築物造型上虛實變化和韻律感的重要手段。圍合庭院的迴廊,對庭院空間的格局、體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並能造成莊重、活潑、開敞、深沉、閉塞、連通等不同效果。園林中的游廊則主要起著劃分景區、造成多種多樣的空間變化、增加景深、引導最佳觀賞路線等作用。在廊的細部常配有幾何紋樣的欄桿、坐凳、鵝項椅(又稱美人靠或吳王靠)、掛落、彩畫;隔牆上常飾以什錦燈窗、漏窗、月洞門、瓶門等各種裝飾性建築構件。

(五)台榭

中國古代將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稱為台,台上的木構房屋稱為榭,兩者合稱為台榭。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無壁、規模不大的敞廳,供眺望、宴飲、行射之用。有時具有防潮和防禦的功能。台榭的遺址頗多,著名的有春秋晉都新田遺址、戰國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國故城遺址、秦咸陽宮遺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階梯狀夯土台。榭還指四面敞開的較大的房屋。唐以後又將臨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築物稱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於台榭的另一類型建築。

(六)廟

中國古代的祭祀建築。形制要求嚴肅整齊,大致可分為三類:
1、祭祀祖先的廟。中國古代帝王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宗廟。帝王的宗廟稱太廟,廟制歷代不同。太廟是等級最高的建築。貴族、顯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家廟或宗祠。仿照太廟方位,設於宅第東側,規模不一。有的宗祠附設義學、義倉、戲樓,功能超出祭祀范圍。
2、奉祀聖賢的廟。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廟,又稱文廟。孔丘被奉為儒家之祖,漢以後歷代帝王多崇奉儒學。山東曲阜孔廟規模最大。奉祀三國時代名將關羽的廟稱關帝廟,又稱武廟。有的地方建三義廟,合祀劉備、關羽、張飛。許多地方還奉祀名臣、先賢、義士、節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陽奉祀三國著名政治家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湯陰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岳王廟」和「岳飛廟」。
3、祭祀山川、神靈的廟。中國從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並設廟奉祀,如後土廟。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的神廟,其中泰山的岱廟規模最大。還有大量源於各種宗教和民間習俗的祭祀建築,如城隍廟、土地廟、龍王廟、財神廟等。

(七)壇

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動的台型建築。北京城內外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祈谷壇、社稷壇等。壇既是祭祀建築的主體,也是整組建築群的總稱。壇的形式多以陰陽五行等學說為依據。例如天壇、地壇的主體建築分別採用圓形和方形,來源於天圓地方之說。天壇所用石料的件數和尺寸都採用奇數,是採用古人以天為陽性和以奇數代表陽性的說法。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別覆以三種顏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徵青天,中檐黃色象徵土地,下檐綠色象徵萬物。至乾隆十六年改為三層均藍色,以合專以祭天之意。

(八)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又稱「佛塔」、「寶塔」。塔起源於印度,也常稱為「佛圖」、「浮屠」、「浮圖」等。塔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數量極大、形式最為多樣的一種建築類型。
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地宮藏舍利,位於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剎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也有在相輪之上加寶蓋、圓光、仰月和寶珠的塔剎。
塔的種類眾多,中國現存塔2000多座。按性質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為木塔、磚塔、石塔、金屬塔、陶塔等;按結構和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樓閣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興教寺玄奘塔、蘇州雲岩寺塔等。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薦福寺塔、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單層塔著名的有歷城神通寺四門塔、北京雲居寺石塔群、登封會善寺凈藏禪師塔等。剌嘛塔塔身塗白色,俗稱「白塔」。著名的有北京妙應寺白塔、山西五台縣塔院寺白塔等。金剛寶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覺寺金剛寶座塔。

(九)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門內或大門外,與大門相對作屏障用的牆壁,又稱照壁、照牆。影壁能在大門內或大門外形成一個與街巷既連通又有限隔的過渡空間。明清時代影壁從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北京大型住宅大門外兩側多用八字牆,與街對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對,在門前形成一個略寬於街道的空間;門內用一字形影壁,與左右的牆和屏門組成一方形小院,成為從街巷進入住宅的兩個過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門外。農村住宅影壁還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築的,上加瓦頂。宮殿、寺廟的影壁多用琉璃鑲砌。明清宮殿、寺廟、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龍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龍壁也很有名。

(十)坊表

中國古代具有表彰、紀念、導向或標志作用的建築物,包括牌坊、華表等。牌坊 又稱牌樓,是一種只有單排立柱,起劃分或控制空間作用的建築。在單排立柱上加額枋等構件而不加屋頂的稱為牌坊,上施屋頂的稱為牌樓,這種屋頂俗稱為「樓」,立柱上端高出屋頂的稱為「沖天牌樓」。牌樓建立於離宮、苑囿、寺觀、陵墓等大型建築組群的入口處時,形制的級別較高。沖天牌樓則多建立在城鎮街衢的沖要處,如大路起點、十字路口、橋的兩端以及商店的門面。前者成為建築組群的前奏,造成庄嚴、肅穆、深邃的氣氛,對主體建築起陪襯作用;後者則可以起豐富街景、標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鎮中有跨街一連建造多座牌坊的,多為「旌表功名」或「表彰節孝」。在山林風景區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觀的前奏,又是山路進程的標志。
華表為成對的立柱,起標志或紀念性作用。漢代稱桓表。元代以前,華表主要為木製,上插十字形木板,頂上立白鶴,多設於路口、橋頭和衙署前。明以後華表多為石制,下有須彌座;石柱上端用一雕雲紋石板,稱雲板;柱頂上原立鶴改用蹲獸,俗稱「朝天吼」。華表四周圍以石欄。華表和欄桿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時的華表主要立在宮殿、陵墓前,個別有立在橋頭的,如北京盧溝橋頭。明永樂年間所建北京天安門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華表是現存的典型。

Ⅳ 要所有古代宮殿的名字

古代宮殿:關雎抄宮,承乾宮,翊坤宮,永福宮,麟趾宮,永壽宮,怡春宮,永春宮,緋煙宮,忘憂宮,華清宮,華陽宮,彝斕宮,儀瀛宮,毓秀宮,碧霄宮,怡景宮,瑤華宮,冰泉宮,幻蝶宮,長樂宮,棠梨宮,柔福宮,靈犀宮,聚荷宮,戀雲宮,鳳寰宮,流華宮,宸佑宮,雍華宮,雪陽宮,欣然宮,雩曉宮,頤華宮,百合宮,邀月宮,懿祥宮,星輝宮,傾雲宮,悅仙宮,聽竹宮,鍾粹宮,館娃宮,紫煙宮,永寧宮,綴霞宮,未央宮,秋闌宮,昭純宮,華羽宮,蓬萊宮,翔鳳宮,百花宮,鸞鳴宮,蘭陵宮,長信宮,衍慶宮,鳳鸞宮
夕顏殿,瑤光殿,蕊珠殿,明瑟殿,怡和殿,交泰殿,南薰殿,斕月殿,傾櫻殿,椒香殿,同心殿,清心殿,絳雲殿,紫夢殿,凝霜殿,漪蘭殿,霽月殿,椒房殿,傾顏殿,儀元殿,棲鸞殿,玉芙殿,麗正殿,瑤仙殿,璟瑄殿,槿櫻殿,悠然殿,飛鴻殿,雅嵐殿,驚鴻殿,嵐欣殿,怡月殿,凌波殿,逸韻殿,惜顏殿,華音殿, 曦雨殿,惠竹殿,憶雲殿,惜雲殿,綺夢殿,寒香殿,觀海殿,錦瑟殿,昭陽殿,念雲殿,蕙蘭殿,朝暉殿,傾香殿,合歡殿,乾清宮,延禧宮,金鑾殿。

Ⅵ 古代宮殿名字大全

宮殿是古代建築的精髓,你知道哪些古代宮殿的名字?中和殿,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哦還有咸陽宮。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咸陽宮佔地面積3.72平方千米,是明清故宮的5倍。

最後一個是儲秀宮。它是北京故宮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咸福宮之東、翊坤宮之北,是始建於明代的宮殿建築,明清後妃居住地。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前出廊。清咸豐年間,孝欽顯皇後(即慈禧太後)入宮後曾居住儲秀宮後殿(今麗景軒),並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清朝退位後,婉容曾居住於此,並在裝修陳設中融入西洋元素。

Ⅶ 古代宮的名字

清朝;
皇上;
養心殿
皇後;
坤寧宮
太後;
慈寧宮
嬪妃;
景陽宮 景仁宮 長春宮 儲秀宮 永和宮 乾清宮 鍾粹宮 承乾宮 蕊珠殿 咸陽宮
聽戲;
聽雨樓
做飯;
御膳房 各宮小廚房
學習;
上書房
格格;
隨生母或養母住 漱芳齋
阿哥;
隨生母或養母住
公主;
隨生母或養母住
避暑;
承德離宮 圓明園
王爺;
王府
冷宮;
千波殿

Ⅷ 中國古代出名的學宮有哪些

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等

Ⅸ 世界古代十大宮殿詳細介紹 謝謝!!

1.白金漢宮
英國王宮, 在英國倫敦。1703年白金漢宮爵始建,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繼位,正式成為王宮。宮殿豪華,內有宴會廳、音樂廳等600多個廳室,正宮前廣場中心有維多利亞女王石像。宮前每日上午十一時半至十二時之間舉行皇家衛隊換崗儀式,吸引遊人。

2.萊尼姆宮

位於英國的牛津郡。宮殿四隅建有方形塔樓,中軸線上的門廊和大廳則高高隆起,形成高低錯落的天際線。四角塔樓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豪放,中央古典式科林斯柱廊則嚴謹整飭,二者形成對比。宮殿高聳的角樓和樓頂上的小尖塔、門廊上方三角壁上的浮雕和屋頂欄桿上的雕像彌漫著一種浪漫而神秘的氣息。今天這座傑出的宮殿建築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3.白宮

美國總統官邸,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座白色的二層樓房。1792年始建,從1800年以後成為歷屆總統的官邸,190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首先使用「白宮」一詞。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稱。

4.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法國封建時的帝王的行宮, 在巴黎市西南凡爾賽城。始建於十六世紀,後屢經擴建形成現存規模。包括宮前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體對稱,軸形東西向。宮內裝潢極其豪華,內壁懸掛壁毯、油畫、雕刻,大廳內陳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藝術宮殿之盛譽。1919年《凡爾賽和約》在此簽定。

5.故宮

故宮是明、清兩朝最大的皇家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場所。現辟為國家級博物館供中外遊客參觀游覽。其位於北京市中心, 前通天安門,後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宮內有雄奇瑰麗的建築和藝術珍寶,成為中外旅遊勝地。

6.布達拉宮

在中國西藏拉薩的紅山之巔, 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宮堡式古建築群,這就是建於公元七世紀,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布達拉宮。

7.托普卡普皇宮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的交匯點上有一座輝煌的建築,這就是從15世紀到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托普卡普皇宮,這迷宮般的豪華至極的地方,是當年蘇丹們辦公的地方。宮殿外側是綠木蔥郁的第一庭院,原本是宮廷餐室的第二庭院,現在成為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以及中國陶瓷器的藏館。左側是蘇丹的後宮,當年這里發生了種種陰謀。在第三庭院有謁見室、圖書館、服裝珠寶館(可看到世界第二大的鑽石)以及價值連城的中世紀的繪畫書籍。宮殿的中央是聖遺物室。

8.克里姆林宮

在俄羅斯莫斯科市中心, 曾為莫斯科公國和十八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黨政領導機關駐地。1156年始建,後屢經擴建,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聖母升天教堂、政府大廈、伊凡大帝鍾樓等。宮內塔樓是裝有五角紅寶石星。現亦作為俄羅斯政府的代稱。

9.貝勒伊宮

伊斯坦布爾的著名宮殿,還有19世紀蘇丹阿布都拉茲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亞洲沿岸,用白色大理石為原料建造的,一座充滿著玉蘭花、庭院如夢境般的宮殿——貝勒貝伊宮,過去是蘇丹的夏日別墅和外國貴賓的招待所。耶勒德茲宮,以一系列樓閣與清真寺為一體,其中最宏偉雅至的「夏壘」是蘇丹們生活、娛樂的地方,可謂奢侈至極,庭院里有來自全世界的奇花異木,其景色被稱為博斯普魯斯海峽最傑出的一角。遊客還可觀賞郭克蘇宮、埃娜勒。卡瓦克夏閣、馬斯拉克樓閣等。

10.盧浮宮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盧浮宮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還有:《黛安娜出浴圖》、《丑角演員》、《拿破崙一世加冕禮》、《自由之神引導人民》、《編花帶的姑娘》等。

Ⅹ 我國古代的皇宮都有哪些宮名

西漢長安城:
明光宮、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建章宮
參考人教版中國古代史選修全一冊-西漢長安城平面圖
西漢時期宮殿建築,首推長樂、未央二宮.長樂宮修建於楚漢相爭之際.未央宮修建於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蕭何主持.未央宮以前殿為主體,殿內有處理政務的東西廂.長樂宮是專供太後居住的,位於長安城的東北隅,北面與明光殿連屬.宮城周圍約一萬米,內有長信、長秋、永寧、永壽四組宮殿.漢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在長安西南修建章宮,屬於園囿性質的離宮.其中有鳳閣,脊飾銅瓦,又有井干樓和置仙人承露盤的神明台.
長安城的平面布局,可概括為五宮、十二城門、八街九陌,東西九市、一百六十閭里等幾項主要內容.
1.五宮:即前述的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
長樂宮位於東南,宮垣東西約2000米,南北約2400米.呂後曾居此,以後成太後居地.未央宮在長樂宮西,位城西南角,東西長2300米,南北長約2000米,皇帝居此,為朝會、布政之地.桂宮在未央宮北,東西長880米,南北長約1800米.北宮、明光宮宮垣未探明,這三個宮為太後、皇後以下的皇帝內室居地.
甘泉宮
甘泉宮為漢武帝僅次於長安未央宮的重要活動場所,它不只是作為統治階級的避暑勝地,而且許多重大政治活動都安排在這里進行.甘泉山,位於淳化縣北約25公里處,出甘泉.
明《讀史方輿紀要》引《括地誌》雲:「甘泉山有宮,秦始皇所作林光宮,周匝十餘里.漢武帝元封二年於林光宮旁更作甘泉宮.」
唐朝國力強盛,長安城宮苑壯麗.大明宮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萊山獨踞,池周建迴廊四百多間.興慶宮以龍池為中心,圍有多組院落.大內三苑以西苑為最優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連環.長安城東南隅有芙蓉園、曲江池,一定時間內向公眾開放,實為古代一種公共游樂地. 唐代的離宮別苑,比較著名的有麟游縣天台山的九成宮,是避暑的夏宮;臨潼縣驪山之麓的華清宮,是避寒的冬宮. 大明宮 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東北龍首原上.唐代貞觀八年(634),太宗李世民為供其父李淵避暑,於長安宮城東北角禁苑內修建永安宮,次年改名大明宮.龍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擴建,一度改名蓬萊宮,後成為唐代帝王在長安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唐末毀於戰亂.1961年其遺址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明宮高踞龍首原上,遙對終南山,俯瞰長安城,規模宏大,氣勢壯闊.宮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寬北窄.北牆長1135米,南牆(即長安城北垣的一段)長1674米,西牆與南北牆垂直,長2256米,東牆傾斜有曲折.宮城內有三道平行的東西向宮牆.所有宮牆均為夯土牆,僅在同城門相接處和城牆轉角處內外表面砌磚.城基寬13米余,深1米余,城牆底寬10米余.宮城北部的東、北、西三面城牆之外平行築有夾城.西、東兩面的夾城距宮城均為55米,北夾城距宮城160米.宮城南牆正中的丹鳳門為正門,東有延政、望仙二門,西有建福、興安二門;西牆中部有右銀台門,其北有九仙門;東牆有左銀台門;北牆正中為玄武門,其東有銀漢門,西有青霄門,玄武門正北夾牆有重玄門.北門一帶是當時北衙禁軍的駐地,關繫到宮廷的安危,所以在不到200米距離內設了三道門(包括玄武門內的重門),門的基址尚存. 據記載:大明宮分為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沿襲唐太極宮的三朝制度,沿著南北向軸線縱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東西兩側建有若干殿閣樓台.外朝部分還附有若干官署,如中書省、門下省、弘文館、史館等.內廷部分以太液池為中心.池中建蓬萊山,池周布置曲廊.周圍殿宇廳堂、樓台亭閣羅布,寢殿在池南.這是帝王後妃起居遊憩的場所.各殿具體位置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掘確定. 含元殿,大明宮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宮殿.是舉行重要典禮儀式的場所.含元殿利用龍首原高地為殿基.現殘存遺址高出南面地坪10餘米.殿東、北、西三面為夯築土牆,白灰抹面.殿寬11間,每間面闊5米余,進深4間,北牆距北內槽柱中心5米,內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為副階圍廊.殿址上現存方形柱礎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長寬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徑84厘米.僅從這一構件的尺寸,可見含元殿的尺度規模.殿前龍尾道長75米,道面平段鋪素麵方磚,坡面鋪蓮花方磚,兩邊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闌.含元殿東西兩側前方有翔鸞、棲鳳兩閣,以曲尺形廊廡與含元殿相連.這組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體現了唐代建築的雄渾風格,成為後世宮殿的範例. 麟德殿,是皇帝舉行宴會、觀看雜技舞樂和作佛事的場所,位於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宮城西牆90米.宮殿遺跡的台基夯土築成,周圍砌有磚壁,呈長方形,南北長130餘米,東西寬約77米,上下二層,殿堂、廊廡建在上層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後殿組成,中殿為主殿,東西寬9間(兩山牆各佔一間除外),南北進深5間,殿內有兩道隔牆,將殿分成東、中、西三部分,中部5間,兩側各2間,地面鋪0.2米厚石板.前殿東西寬亦為9間,兩山與中殿齊,前後無牆,兩端兩間進深4間,當中7間進深3間,地面也鋪石板.後殿與中殿僅一牆之隔,兩山與中殿兩山對齊,進深3間,地面鋪方磚,殿周環以迴廊.殿後側東面為郁儀樓,西面為結鄰樓,兩樓前為東亭、西亭.樓、亭均建於夯土高台上,樓亭廊廡襯托著三殿,構成一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築組合.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