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鍾表
㈠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鍾表最出名
瑞士,有「鍾錶王國」之稱。
㈡ 日本三大名表是什麼
1、卡西歐。
卡西歐手錶成立於1946年,卡西歐所代表的活力、年輕、時尚、多功能的品牌形象已深入民心。卡西歐公司一向以技能領先於同行為己任,歷年都會有技能的突破。
將高、精、尖的科技結合新型液晶技能,恰當地運用於腕上時計,不斷地提高腕上計時的發展水平——卡西歐一貫以來所倡導的「腕上科技」精神在中國國內也被得以沿襲和傳播。
(2)著名鍾表擴展閱讀
選購手錶注意:
品牌的選擇
無論是新手還是表迷,在品牌的選擇上同樣會有猶豫。這個世界好品牌實在太多,誘惑也太多,如果要下決心買表,那麼就必須在買表之前確定你所需要的牌子。
一.品牌的認知:作為一個新手來說,最基礎的參照恐怕就是根據自己所熟悉或者了解的品牌。通常,名表指的就是眾所周知的表,名表的品質一般不會遜色。
二.品牌的檔次:無論在哪裡都會有人以品牌區分檔次來判定價值。
三.品牌的系列:在選定品牌之後,新手偶爾也會對種類繁多的不同系列有所困惑。這個選擇並不困難,每個品牌都會設定一些不同檔次的系列供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選擇。
款式的選擇
關於腕錶款式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非常主觀。這里筆者僅僅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並不能真正替代消費者最終的選擇。
一.表款的風格: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風格,比如:
PANERAI(沛納海)的時尚面盤、特殊表耳以及44毫米的直徑;比如百年靈(Breitling)復雜的面盤和表圈,以及飛行運動的特點;比如積家(JaegerLeCoultre)纖薄的機芯,翻轉的表殼等。
二.表款的功能:對於腕錶的使用者來說,腕錶是看時間的,完全可以不考慮表款功能。不過隨著對腕錶認識的深入,大多數表迷都會選擇不同功能的表款。
參考資料:網路—卡西歐網路—西鐵城網路—精工
㈢ 天文鍾的知名天文鍾
蘇頌的水運儀象台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英國科技博物館等博物館收藏了等比例復原的蘇頌設計的水運儀象台。這座巨大的天文鍾高約10米,是利用水輪為原動力帶動儀器運轉的自動化天文鍾,設計十分精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鍾。
蘇頌(公元1020-1101年),字於容,泉州南安(今福建泉州西北)人,歷任重要官職,又是傑出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的組織者。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在他的倡議和領導下,創制了一座天文計時儀器——水運儀象台。水運儀象台是一座底部為正方形,下寬上窄的木結構建築,高36.65尺(約合12米),寬21尺(約合7米)。台分三層:上層放有觀測天體的渾儀;中層是演示天象的渾象;下層是使渾儀、渾象隨天體運轉而報時的計時儀器,它的機械裝置叫「晝夜機輪」。
水運儀象台有一組「銅壺滴漏」式的裝置:在一個木架上設兩個水槽,高的是天池,低的是平水壺。平水壺中的水流入全台機械結構的原動輪(樞輪)的水斗。樞輪是由36個水斗和鉤狀鐵撥子組成的由水力推動的機輪。樞輪運轉的速度由一組叫「天衡」系統的杠桿裝置控制。天衡系統對樞輪的這種擒縱控制,與現代鍾表的關鍵部位——錨狀擒縱器(俗稱卡子)——的作用十分相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水運儀象台的「天衡」系統是現代鍾表的先驅。英國著名的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研究了蘇頌的水運儀象台後,在其所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在14世紀歐洲發明鍾表以前,「就已有了裝有另一種擒縱器的水力傳動機械時鍾。」
樞輪通過幾組齒輪使計時儀器和天文儀器分別按一定的速度轉動,蘇頌在《新儀象法要》中稱之為「以水激(樞)輪,輪轉而儀象皆動」。台上層的渾儀是觀測天體運行的儀器,它通過齒輪和樞輪軸相連而隨天體運轉,與現代望遠鏡有轉儀鍾控制而隨天體轉動一樣。台中層的渾象是一個球體,球面布列天體的星宿位置。渾象和台下層的晝夜機輪軸相接,隨機軸由東向西轉動,和天體視運動一致,使得球面星座位置和天象相合。而晝夜機輪則能夠隨天象推移使小木人出來敲鍾、擊鼓、示牌等,准確地報告時辰。
水運儀象台頂端還設有九塊活動的屋板,雨雪時閉合,防止對儀器的侵蝕,觀測時可以自由拆開。這種活動屋板是現代天文台可以開合的球形台頂的祖先。
蘇頌領導創制的水運儀象台,實際上是一座設計非常巧妙,利用水輪為原動力帶動儀器運轉的自動化天文鍾。在公元11世紀就能製造出如此復雜的天文鍾,這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天文鍾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自14世紀以來,一共有三座的天文鍾。第一座建於1352年和1354年之間,16世紀初停止運行。第二座鍾由康拉德·達斯龐迪斯設計,建於1547年到1474年間,於1788年或1789年停止運行。大約50年後,簡·巴普蒂斯特·施維爾戈帶領30名工人建造了一座新的天文鍾。這座鍾增加了很多天文和日歷的功能,被認為是第一座完全用機械的方法計算日歷的鍾。
布拉格舊市政廳里的天文鍾
捷克布拉格的舊市政廳里天文鍾是最著名的天文鍾之一,它被稱為Prague Orloj。鍾的核心部分完成於1410年。鍾盤上畫著代表地球和天空的背景, 並且有四個主要的移動的圓盤,分別是黃道十二宮圓盤,老捷克時間表,太陽和月亮。1870年,一個日歷盤增加在鍾的下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座鍾幾乎被納粹主義的戰火燒毀。1948年鍾被修復,1979年再次修理。根據當地古老的傳說,如果鍾沒有妥善維護,這個城市就會面臨災難。
奧洛穆茨的天文鍾
捷克摩拉維亞省的省會城市奧洛穆茨的市中心廣場上也有一個設計精巧的天文鍾。
隆德大教堂的天文鍾
瑞典隆德大教堂的天文鍾建造於1424年左右。1837年這座鍾被收藏起來,1923年經過修理又放回遠處。當它運行的時候,你可以聽見曲子「In lci jubilo」從教堂里最小的管風琴里傳出來。鍾平時每天演奏兩次,時間為中午12點和下午3點。周日第一次演奏在下午1點,而不至於打斷了周日的早禮拜。鍾上面部分是天文學鍾,它表示了不同階段的月亮和太陽落下的位置。鍾的下面部分是一個日歷板,目前的這塊日歷板顯示了從1923年到2123年的日歷。
哥本哈根市政廳的天文鍾
哥本哈根市政廳有一座完整的天文鍾,放置在一個玻璃小櫥內。這座鍾整整設計了50年,由業余天文學家和職業制鍾匠簡斯·奧爾森設計。有一些部件的設計參考了斯特拉斯堡天文鍾。鍾在1948年到1955年間組裝成功,開始運行。1995年到1997年鍾被大規模重修。
拉斯馬斯·澤爾訥斯設計的天文鍾
挪威的拉斯馬斯·澤爾訥斯是最出色天文鍾設計者之一。他的設計復雜精確,在0.70 x 0.60 x 2.10 m的尺寸就可以製作出精密的天文鍾,包括了太陽和月亮的位置、儒略歷、格里歷、恆星時、格林尼治標准時間、當地時間,還包括閏年、日食、月食、當地日出日落的時間、潮汐、太陽黑子周期。它還顯示了一些其它的恆星,如周期為248年的冥王星運行軌道和周期為25 800 年的地球軸線歲差。所有的齒輪都是由黃銅製作,並鍍金,鍾盤鍍銀。
澤爾訥斯根據自己對星空的觀察,還製作了一些有用的工具。這個出色的天文鍾很可能是最後一座由一個真正的制鍾高手獨立手工完成的傑作。這件作品,是機械時代的一個象徵。這座鍾曾經在美國伊利諾州羅克福德時代博物館和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2002年,鍾被人收購,至今下落不明。
其它天文鍾
很多歐洲的城市都有天文鍾。你可以在各地看到他們,如威爾士大教堂、艾希特、奧特里聖瑪麗、溫伯恩明斯特、漢普頓宮、溫特圖爾、克雷莫納、斯普利特、曼切華、布雷西亞、羅斯基勒、明斯特等等。
法國魯昂有一座14世紀的天文鍾,位於Gros Horloge 街上。法國里昂的聖瓊斯大教堂也有一座14世紀的天文鍾。
瑞士首都伯爾尼的Zytglogge鍾樓有一座16世紀的天文鍾。
座鍾,由於座鍾的廣泛應用,因此有很多天文座鍾。在17世紀,奧古斯堡的學徒想成為制鍾高手,必須設計和製作一個高手級的鍾,如天文座鍾。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保存了一些天文座鍾。
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有一個華麗的洛可可風格的天文座鍾,它由一個制鍾師和一個學徒花費了整整12年製作而成,於1754年獻給路易十五。
表,近代,獨立制鍾師克里斯汀·范德克勞製作了一個天文腕錶,命名為「Astrolabium」,之後又設計了「Planetarium 2000」,「Eclipse 2001」和「Real Moon」系列。瑞士的鍾表公司Ulysse Nardin也推出了數款天文腕錶「Astrolabium」、「Planetarium」和「Tellurium J. Kepler」。
㈣ 著名的德國鍾表品牌有哪些
鍾:
肯寧家:Kieninger
赫姆勒:Hermle
表:
朗格:A.LANGE&SOHNE
格拉蘇蒂:Glashütte
㈤ 英國最著名的鍾是什麼(英國文)
大本鍾:Big Ben|Big Bunn
英國倫敦大本鍾: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and
大本鍾高95米.
大本鍾(Big Ben)英國倫敦著名古鍾,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 (Clock Tower) 的大報時鍾的昵稱。建於1858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大鍾由當年負責工務的專員本傑明爵士監制,故名「大本」。鍾重14噸,鍾盤直徑7米,時針和分針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時,發出深沉而又鏗鏘的報時聲。1923年起,通過廣播,鍾聲遠及世界各地。
大本鍾(Big Ben,坐標:51°30′02.2″N, 00°07′28.6″W),或稱大笨鍾,即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鍾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 (Clock Tower) 的大報時鍾的昵稱。位於威斯敏斯特橋的南面橋頭,與英國議會大廈相連,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鍾樓高79米,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橋站下車。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鑄。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自從1859年投入使用後,英國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對大本鍾實施維護,包括清洗鍾體、替換大本鍾的報時輪系和運轉輪系等。
㈥ 瑞士的鍾表很著名的知道他們的相關歷史嗎
瑞士手錶,無人不曉,而且都價格不菲。但是製表業卻不是在瑞士土生土長的。16世紀末,法國的宗教斗爭導致了一場大屠殺,追隨加爾文的胡格諾派教徒紛紛逃到瑞士,帶來了製造鍾表的技術。這種法國技藝和當地的金銀首飾業相結合,就出現了瑞士的製表業。它從靠近法國的日內瓦向外擴散,主要是沿汝拉山脈一線向東北蔓延,一直到東北面的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開花。
在製表工藝最初幾乎全靠手工操作。1845年有了製表機械,出現大批生產,這個行業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工業部門。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手錶產量迅猛上升,最高年產量曾達1.04億只,佔世界總產量40%,幾乎全部為出口。全世界的出口手錶中,每10塊就有7塊來自瑞士。 雖然如此,瑞士表業在三個多世紀中一直保持著手工業時期的分散狀態,除了少數名牌大廠,從來沒有高度集中,大多數廠家都是中小型的。面對世界上日趨激烈的競爭,製表業
集資於1921年成立了瑞士製表研究所,在1962年成立了電子製表中心,二者都是研究開發機構,都設在納沙特爾市。 在70年代中期以前,有些新技術是首先在瑞士出現的。其中最早的液晶數字顯示;最薄的手錶(厚度低於1毫米);裝在表帶里的體溫電池。1970年代中卻被日本和香港等地趕了上來。一種是與珠寶高度結合高檔表。 經過努力潛心研製,瑞士製表商到了80年代,他們拋出一系列便宜的塑料石英走針表,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叫做Swatch。這是一個自造的英文字,後5個字母就是「手錶」,而前兩個字母也是英語「瑞士」的開始字母。石英機心封死在塑料表殼內,所以壞了不能修,但也不容易壞,換一次小電池可以走兩三年。這種表在西方市場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㈦ 都有哪些著名的鍾表展會
全球最好的是瑞士巴塞爾鍾表展,被人叫做「鍾表展的奧斯卡」,接下來就是香港鍾表展和深圳鍾表展了。深圳鍾表展是中國鍾表第一展,比香港的有趣。香港就是貿易展,挺悶的。
㈧ 世界上最出名的建築物上的鍾表在哪裡
建築物上有鍾表的最有名的當然是:大本鍾。
詳情可以看一下網路:http://ke..com/view/8701080.htm?fromtitle=%E5%A4%A7%E6%9C%AC%E9%92%9F&fromid=1618&type=syn
㈨ 國際著名鍾表品牌有……
勞力士(ROLEX)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
積家(JLC)
卡地亞(CARTIER)
Breget
萬國表(IWC)
愛彼表(A.P)
Piaget
江詩丹頓(V.C )
GP (Gra.???? Pe????忘記怎麼拼寫了)
以上10個是大部分人認為的世界10大手錶。
VC是時間最長17??年的。PP是最名貴的,因為所有配件都有日內瓦印記。這裡面最年輕的品牌是Rolex。我個人最喜歡的是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