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

發布時間: 2020-11-29 15:31:14

Ⅰ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科學家

1、錢學森,出生於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工程式控制制論」創始人,為中美兩國的導彈和航天計劃都曾作出過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2、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中國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譽為「兩彈元勛」。

3、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日 ),江蘇金壇人,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4、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湖北省黃岡縣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被人尊稱為「中國地質學之父」。

5、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獲第一個特等發明獎。1987年11月3日,聯合國向袁隆平頒發科學獎。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Ⅱ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哲學卷·第二分冊

本書包含20世紀的中國哲學學科發展史、20世紀中國知名哲學家、20世紀中國哲學大事記三部分內容。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取得突出成就的57位哲學家,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哲學卷》記述了百餘位哲學家,分別建於三個分冊。其中,第二分冊收錄了57位哲學家,分別為艾思奇、龐景仁、熊 偉、周輔成、任 華、王 明、王 森、楊一之、李 奇、江天驥、齊良驥、葛 力、王玖興、任繼愈、石 峻、王方名、苗力田、胡 繩、巫白慧、趙璧如、管士濱、劉 嶸、陳修齋、張江明、張世英、汪子嵩、羅克汀、黃丹森、周禮全、王太慶、韓樹英、汪澍白、蔣孔陽、朱伯昆、蕭箑父、蕭 前、齊振海、夏基松、黃順基、尹大貽、查汝強、李錦全、鍾宇人、塗紀亮、楊祖陶、湯一介、羅國傑、卿希泰、黃心川、龐 朴、王銳生、庄福齡、崔自鐸、周來祥、龔育之、劉綱紀、唐凱麟。
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全書按學科分別結集卷冊,並於卷首簡要回顧學科發展簡史,卷末另附學科發展大事記。這與傳文兩相映照,從而反映出中國各學術專業領域的百年發展脈絡。

Ⅲ 世界十大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和平仍然受到潛在威脅,國際局勢十分緊張,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日益高漲。1948年11月,世界文化工作者國際聯絡委員會、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和來自17個國家的75位著名人士,聯合發起召開世界保衛和平大會。
1949年4月,第一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同時召開,要求裁減軍備、禁止原子武器、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共同保衛世界和平。
1950年11日,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波蘭首都華沙召開,來自8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通過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並決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會。
1951年2月,世界和平理事會在德國的柏林召開會議,會議通過了《要求五大國(美、蘇、中、英、法)締結和平公約的宣言》,掀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和平簽名運動,簽名人數達6億多人,其中中國有3億多人簽名。
本次會議上,李時珍被推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1958年,關漢卿世界和平理事會被推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1963年,齊白石先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推選世界文化名人,其意義是紀念他們的生卒年,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評選「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是世界上公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後人看為「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並名列第一.孔子與穆罕默德、耶穌和釋伽牟尼一起,被稱為締造世界文化的"四聖.他的思想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形成、發展起到了重大而又積極的推動作用,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進程。孔子思想已成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接受。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傑出的畫家、書法家、篆刻家齊白石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他也是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章獲得者,1962年被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他的畫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代表了幾千年傳統以來有所建樹的有所改造的有自己靈氣在裡面的藝術。「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他教育學生的一句話。他是中國畫壇最富傳奇色彩的畫家,他那古拙、粗率的潑墨大寫意,於無聲處聽驚雷,把光輝璀璨的中國繪畫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巴金先生曾榮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並被國際筆會第47屆大會譽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被譽為我國最傑出的文學大師,也是我國卓越的翻譯家、編輯家和出版家。從事文學創作70餘年,其中《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作品以真誠強烈的感情色彩,觸動了幾代青年人的心,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他的作品被稱為是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探索人生道路歷程的縮影,而他也成為國際上研究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和中國知識分子人生道路的典型。他的作品先後被譯成英、法、俄、德、西班牙、阿拉伯等30餘種文字,在世界上廣泛傳播。
關漢卿是元曲作家是最傑出的代表,共創作雜劇60餘種,今存《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調風月》、《望江亭》、《單刀會》、《蝴蝶會》、《玉境台》、《金錢池》、《謝天香》、《緋衣夢》、《西蜀夢》、《哭存者》13種,《哭香囊》、《春衫記》、《孟良盜骨》3種僅存殘曲。元人周德清把他與馬志遠、白樸、&127;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1958年,關漢卿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關漢卿的作品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有些劇目至今盛演不衰,遠在百年之前,《竇娥冤》即有法文譯本,對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起了促進作用。

張衡東漢著名科學家、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兩次擔任執掌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歷算,創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動儀。並發明了指南車、計里鼓車等多種器械。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食的成因,說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重要著作有(靈憲)、(渾天儀圖注)、(算罔論)。他的文學作品在漢代文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如(二京賦)描寫京都景象,多飾誇張,文彩飛揚,令人情思激盪。(歸田賦)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詩)、(同聲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詩發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Ⅳ 中國當代著名科學家——趙九章

趙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於河南開封。氣象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http://ke..com/view/50822.html

http://ke..com/view/548113.html

Ⅳ 《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卷)》出版發行中國石化有職工入選其中嗎

有中國石化的職工入選。
日前,《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卷)》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分冊收錄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徐承恩和楊啟業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概覽》由已故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倡議並擔任總主編,講述20世紀在各專業學術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海內外知名華人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概覽》是網路全書式的權威人物傳記,為國家級重大出版工程。
徐承恩,浙江諸暨人,石油煉制工藝專家,是我國煉油工程設計創新、煉廠設計模式改革、煉廠大型化的組織實施者,1990年被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當選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啟業,江蘇鎮江人,石油煉制工藝專家,我國煉油重油催化裂化工程和催化裂化裝置大型化、國產化的主要開拓者、倡導者之一,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Ⅵ 20世紀的中國科學家

陳宗器
(1898-1960)字步清,號伯簋,又號君衡、道衡(英文名PackerC.Chen),浙江新昌人。
1898年7月27日出生於浙江省新昌縣。
地磁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參加了斯文赫定為首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1929—1934年間深入大西北從事野外考察,沿線進行了地形測量,並精確測定了羅布泊的位置與形狀,他開創了中國的地磁科學事業,建立並領導了若乾重要台站。他與劉慶齡發表了《中國地磁測量結果之初步報告》等著作。後期從事科學管理與領導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善邦(1902~1980)
中國地震學家。中國地震科學事業的開創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學家之一。1930年在北平西郊創建我國第一個地震台——鷲峰地震台,成為當時世界第一流的地震台。1943年在重慶北碚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近代地震儀——霓式Ⅰ型水平向地震儀,20世紀50年代進一步設計製造了51式多種型號的地震儀,並領導建成我國第一批全國地震基本台站,負責提供國家基本建設地震烈變數據,同時編制我國第一幅《全國地震區域劃分圖》,主編了第一部《中國大地震目錄》,為中國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礎,為我國地震研究工作培養了大批人才。

顧功敘
1908年6月25日 生於浙江省嘉善縣。
1922年考入秀州中學,僅用4年時間就學完了初、高中6年課程,以優異成績於1 顧功敘926年畢業。
1929年 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理科,獲得理科學士學位。
1929-1933年 任杭州浙江大學物理系助教。
1933年考取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
1934-1936年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礦業學院學習地球物理勘探,獲得碩士學位。
1936-1938年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球科學系作研究工作。
1938-1949年 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39年為中國物理學會書記。
1940年為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
1947年與翁文波等創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任理事、理事長和《地球物理學報》主編。
1949-1977年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1951年 任國家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和礦產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處處長。
1952-1966年 先後任地質部地礦司副司長、地球物理勘探局副局長、總工程師。
1966-1977年 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科學研究工作。
1977年 被選為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1978-1985年 任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85年任名譽所長。
1992年1月14日 逝世於北京。享年84歲。

方俊
中國科學院院士。30年代參加《中華民國新地圖》與《中國分省新圖》(統稱「申報地圖」)之編纂與修訂,設計了地圖投影,著有《地圖投影學》。50年代創建中國科學院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指導研製重力測量儀,參與並領導我國重力基本網及天文重力水準網的建設,開創我國地球形狀學和大地重力學的新體系。60年代致力於人造衛星軌道的地球引力攝動研究,為空間科學提供測繪保障。70年代開展固體潮及地球自由振盪的理論研究,為中國動力大地測量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紹榮,字藕舫,漢族,浙江上虞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後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楨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呂炯(1902—1985),氣象學家、海洋氣象與農業氣象專家、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前開創了我國海洋氣象學的研究,是我國海洋氣象學與農業氣象學的先驅。以後轉向農業氣象學的研究,他聯系實際,把農業氣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農業生態及地形地貌聯系起來研究,從而對我國農業氣象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人,蒙古族。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男,漢族,浙江杭州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錢三強 ,中國紹興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