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花鳥畫

著名花鳥畫

發布時間: 2020-11-30 00:22:34

著名花鳥畫有哪些

近代的有王雪濤、孫奇峰、齊白石、王洪學

❷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中國古代花鳥畫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有:

崔白的《寒雀圖》描寫隆冬時節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

李嵩的《花籃圖》描繪了花籃中的茶花、蜀葵、營草等一組花卉;

佚名的《出水芙蓉圖》它突出地表現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

徐渭的《雜花圖卷》全畫由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和梅、竹、水仙等十一個部分組成;

朱聾的《荷花水禽圖》描繪了一隻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

鄭燮的《叢竹圖》描繪了一叢墨竹。

❸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中國古代花鳥畫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有:
崔白的《寒雀圖》描寫隆冬時節版一群吱吱喳喳的麻權雀;
李嵩的《花籃圖》描繪了花籃中的茶花、蜀葵、營草等一組花卉;
佚名的《出水芙蓉圖》它突出地表現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
徐渭的《雜花圖卷》全畫由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和梅、竹、水仙等十一個部分組成;
朱聾的《荷花水禽圖》描繪了一隻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
鄭燮的《叢竹圖》描繪了一叢墨竹。

❹ 北宋代表性花鳥畫家

一、注重寫生的趙昌、易元吉
趙昌,是活動於北宋前期的院外畫家。趙昌擅畫花果,兼工草蟲,多作折枝花。他初學滕昌枯,並善於從所觀察的對象中尋找表現技巧,其畫「俱得形似」,自成一家,自號「寫生趙昌」。據說他常常清晨朝露未乾時,就在園中仔細觀察研究花草形態,並直接調色描繪,由此看出他是一位追求寫實和注重色彩表現的畫家。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認為他畫的折枝花卉,其姿態多取法前人的定式,不夠生動,但設色卻極為精妙;而蘇東坡認為:「趙昌花傳神」,並寫詩贊道:「何須誇落墨(徐熙),獨賞江南工。」將他與徐熙相比;還有些人則認為趙昌的畫是「黃家」的傅色和徐熙的用筆相結合,畫風接近於徐嗣崇。上述評論雖屬各家之言,卻反映出趙昌在宋代畫壇的影響。

易元吉,是活動於北宋仁宗、英宗時期的院外畫家。易元吉擅寫獐猿,兼工花鳥蜂蟬。據《圖畫見聞志》記載,易元吉最初專工花果,由於看到趙昌的花鳥畫,十分嘆服,自感難以逾越,從此立志改畫前人未曾涉及的獐猿,並以此馳名。他常到深山叢嶺中去觀察獐猿的習性,還在自己居舍的後面,挖鑿池沼,布置亂石花木、竹叢蘆葦,蓄養禽鳥山獸,穴窗觀察,以求畫筆之妙。易元吉能做到如此潛心研究對象,其師法自然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米芾在《畫史》中對易元吉的評價甚高,認為他是「徐熙後一人而已」。由於易元吉在繪畫上不同於媚俗的獨特成就,故晚年終於被召至宮中作畫,在畫《百猿圖》過程中染疾而亡(米芾認為是被宮中畫家嫉妒毒死的)。
易元吉的畫至今沒有流傳下來,根據舊題易元吉的作品分析,他的畫風較接近於徐熙一派。具體畫法為勾染結合,以墨為主,設色淡雅。特別是線條的運用,往往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筆法也不同,如畫獐猿時精細飄逸,畫樹葉時宛轉圓潤,畫枝幹時頓挫遒勁,十分耐人尋味(見舊題易元吉作《蛛網攫猿圖》,紈扇,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二、超出陳規、開創新風的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風陽)人,生卒不詳。崔白活動於宋神宗熙寧、元豐時期,他不僅擅畫花竹翎毛,而且在「佛道鬼神,山林人獸」等方面也「無不精絕」。神宗熙寧初年,當崔白還是院外畫家時,他就因善於寫生,並以畫鵝及敗荷鳧雁而出名。此時神宗趙頊初聞他的繪畫才能,故命他與畫院的另外三位畫家為垂拱殿畫竹鶴屏風各一扇,崔白畫的屏風非常出眾,因此神宗恩補崔白為畫院藝學,可崔白性格疏逸放任,不願在畫院中受拘束,因此他竭力推辭,於是神宗出於「異恩」,恩許崔白可免去聽從其它官員差遣,只聽從聖命御召的特權,(見《圖畫見聞志》卷四《紀藝下》)至神宗元豐時期崔白已成為畫院待詔。關於崔白的畫法畫風史料中記述甚少,《圖畫見聞志》中稱他的花鳥畫「體制清贍」;(宣和畫譜)則認為:自宋朝建立以來,畫院的鑒定者,必以黃筌父子的畫法做為標准,自崔白、吳元瑜的出現,這種格局開始轉變。由此可知,崔白以自己獨特新穎的畫風畫法,使畫院中延襲了近百年的只有「黃家」一派的格局成為歷史。在崔白之後,以從事新體花鳥畫而聞名的花鳥畫家還有崔愨(崔白弟)和吳元瑜。
崔自傳世的作品有《寒雀圖》、《雙喜圖》和《竹鷗圖》三幅,其中《寒雀圖》是風格特點最為鮮明的一幅。

三、皇帝畫家趙佶
趙佶(公元1082-1135年),即北宋徽宗。他是中國歷史上昏庸無能的帝王,但在詩詞書畫方面卻具有非同尋常的才藝。他年輕時就愛好書畫藝術,他在即位後曾自嘆道:「朕萬幾餘暇,別無他好,惟好畫耳。」在他即位前為端王時,就向當時在其王府任職的吳元瑜學畫,其畫法還受到王詵、趙令穰的影響。趙佶花鳥、山水、人物無所不能,尤以花鳥成就最高。

❺ 你能說出近代最著名的花鳥畫家的名字嗎

大寫意花鳥畫家吳昌碩、齊白石,不過吳昌碩書法入畫,畫氣不畫形,畫面幾乎都是花花草草,鮮有禽鳥。齊白石書法入畫,畫面既有花花草草又有禽禽鳥鳥。

❻ 清晚期著名的花鳥畫大師

晚清時期,海派畫家中擅長花鳥畫的名家有19人。他們是:
朱熊、張熊、王禮、周閑、胡公壽、虛谷、朱偁、趙之謙、任薰、胡璋、沙馥、任伯年、吳昌碩、陸恢、何煜、黃山壽、倪田、俞禮、高邕之
1,朱熊(1801-1864):
字吉甫,亦作吉父,號夢泉,又號蝶生,墨禪居士,室名樂陶室,小長蘆。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咸豐十年(1860)嘉興兵亂,避難移居上海,任稅吏記室,身處低級僚吏,遂以繪畫消憂抒志,有室名樂陶室、小長廬、嘉樹堂等。畫花木竹石,脫盡前人窠臼,自山機杼,別開生面。長張熊二歲,而以師事之。善鑒別古器,而於砂磁器尤為深嗜 。
2,張熊(1803-1886):
又名張熊祥,字壽甫,亦作壽父,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鴛湖老人,鴛湖老者,鴛鴦湖外史,西廂客。別署清河伯子,髯參軍。室名銀藤花館。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年青時代就移居上海,參加各種美術活動。一生收藏一萬多件古董珍玩,名揚藝林,被稱為「滬上寓公之冠」。最擅長畫花卉,尤其善於畫大幅的牡丹。張熊的繪畫用色艷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賞,帶動了一批畫家活躍於畫壇,時稱鴛湖派。清同治中(1862-1874),宮廷征畫士,潘祖蔭舉薦張熊,推辭不赴,以鬻畫終其身。
3,王禮(1813-1879):
初名秉禮,字秋言,號秋道人(一作士),別署白蕉研主,一號蝸寄生,室名延秋款冬之室。江蘇吳江人,寓上海甚久。幼嗜筆墨,從沈石薌學寫花鳥,勁秀灑落,筆如刻鐵,雋逸之氣,令人意爽。人物宗陳洪綬。名初不重,張熊於坊間見其畫,亟稱於人,以是知名
4,周閑(1820-1875):
字存伯,一字小園,號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後僑上海。道光季年(1850)客吳縣,同治初官新陽令,與大吏齟齬,掛冠歸。此後輾轉江南、湖南。約1860年鬻畫海上,直至五十六歲去世。。善畫花卉,尤工篆刻,性簡傲,喜遠游。海上畫壇受周閑的畫風影響所及,蒲華、倪田之外,還有「海派」中的大家趙之謙和吳昌碩。
5,胡公壽(1822-1886):
初名遠,號瘦鶴、小樵,別號山民,以字行,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寓上海。工畫山水、蘭竹、花卉,萃古今諸家之妙,成一大家。江、浙名士無不傾服。
6,虛 谷(1823-1896):
俗姓朱,名懷仁,僧名虛白,字虛谷,別號紫陽山民、倦鶴,室名覺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本新安(今安徽歙縣),家於廣陵(今江蘇揚州)。他繼承新安派漸江、程邃畫風並上溯宋元,又受華新羅等揚州畫家影響,作畫筆墨老辣而奇拙,被譽為「晚清畫苑第一家」。海派大師吳昌碩贊其為「一拳打破去來今」。曾任清軍參將,後有感觸而披緇入空門,《中國美術辭典》言其「不茹素,不禮佛」,也「從不卓錫僧寺」,常往來於上海、蘇州、揚州—帶,以賣畫為生,最後靜靜睡在滬上關帝廟的畫案上,乘黃鶴西歸。
7,朱偁(1826-1900):
原名琛,後更偁,字夢廬 ,號覺未,別署鴛湖散人、玉溪外史、玉溪釣者、鴛湖畫史、胥山樵叟,浙江嘉興人。朱熊弟。工花鳥,初法張熊,改從王禮。
8,趙之謙(1829-1884):
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浙江紹興人。參加過3次會試,皆未中。44歲時任《江西通志》總編,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卒於任上。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畫風工麗,後取法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家,筆墨趨於放縱,揮筆潑墨,筆力雄健,灑脫自如,色彩濃艷,富有新意。其藝術將詩、書、畫印有機結合,在清末藝壇上影響很大。其書畫作品傳世者甚多。
9,任 薰(1835-1893):
字舜琴,又字阜長,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畫家。少喪父,從兄學畫,青年時在寧波賣畫為生,1868年與任頤去蘇州,後寓居蘇州、上海。任頤、任預均從其習畫。人物與其兄同師陳洪綬,常用高古游絲、鐵線、行雲流水、蘭葉幾種描法。任薰兼工人物、花鳥、山水、肖像、仕女,畫法博採眾長,面貌多樣,富有新意。與顧文彬子顧承相友善,曾為設計怡園。1888年54歲時雙目失明,後病卒於蘇州。
10,胡璋(1848-1899):
字鐵梅,號堯城子,建德(今安徽東至)人,畫家胡寅之子。工山水及人物、花卉,與王冶梅(王寅,南京人,流寓上海)並以畫梅得名,鐵梅能腴,冶梅能瘦,並為巢林遺派。久寓滬上,旋游日本,畫名甚噪。卒後葬於日本神戶。
11,沙馥(1831-1906):
字山春,江蘇蘇州人。初慕陳老蓮,咸豐間任熊至吳門,曾問業於任熊。任熊去世後,又與任薰關系甚密。後轉學改琦、費丹旭,並專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
12,任伯年(1840-1896):
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浙江山陰人。曾被招入太平天國軍當旗手「戰時麾之,以為前驅」,後天京(太平天國首都南京)陷落,返鄉。1868年後長期在上海賣畫為生、住於豫園附近的三牌樓。所畫題材極為廣泛,主要成就在於人物畫和花鳥畫,往往寥寥數筆,便能把人物整個神態表現出來。任伯年的兒子任堇叔、女兒任霞都有畫名。
13,吳昌碩(1844-1927):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江省安吉人。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與清軍戰於浙西,與家人失散,先後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數年。同治四年(1865)中秀才,任江蘇安東縣(今漣水縣)知縣,僅一月即去。光緒八年(1882),他把家眷接到蘇州定居,後定居上海。光緒三十年(1904年)夏季,與篆刻家葉為銘、丁仁、吳金培等人聚於杭州西湖人倚樓,探討篆刻治印藝術,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推為首任社長,藝名益揚。有三子一女,次子吳涵、三子吳東邁均善篆刻書畫。
14,陸恢(1851-1920):
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號狷叟,一字狷盫,自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蘇吳江,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幼習舉子業,秀才入學試為第一,有人舉報其父曾參加太平軍工作,功名之路永絕。從劉德六游,後晤吳大澄。黃賓虹評畫中九友「以吳江陸廉夫得名最早,山水學四王,渲染尤能逼真。」
15,何煜(1852-1928):
字研北,上海人。先師胡公壽、任伯年,後為朱夢廬(朱偁)入室弟子。工花鳥,以賣畫為生達六十年之久,晚年變法卻不背師傳,喜作大幅且精,題材多為喜慶主題。
16,黃山壽(1855-1919):
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又號麗生,江蘇武進人。官直隸同知。五十歲後在上海賣畫為生。畫則人物、仕女、青綠山水,雙鉤花鳥及墨龍、走獸、草蟲、墨梅、竹石,無一不能。
17,倪田(1855-1919):
初名寶田,字墨耕,又號璧月盦主,江蘇揚州人。光緒中行商到滬,愛任頤畫,遂棄其業而參用任法。今之學任頤者皆倪田別派。學任派得其神髓者,唯倪田、沙馥兩人也。寓滬鬻畫垂三十年。
18,俞禮(1862-1922):
字達夫,別署隨庵,浙江紹興人,任頤高弟。人物、山水、花卉,盡得師傳。在滬賣畫四十餘年,中年後,改仿徐渭,參金農筆法,畫格一變。
19.高邕之
名邕,字邕之,號李盦、聾公、赤岸山民,自署苦李。仁和(今杭州)人,寓上海。官江蘇縣丞。工書,好李(邕)法。宣統元年(1909)在上海豫園與錢慧安、蒲華、吳昌碩、王震等創立邑廟「豫園書畫善會」,並被推為會長(?)。偶作畫,陳於會中賣以助賬。辛亥革命後,黃冠儒服,賣字為生。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元代有哪些花鳥畫家

元代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的繪畫,隨著文人畫的興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發生顯著變化。其題材往往寓意高潔、孤傲,寄託畫家的思想情操。藝術上講求自然天趣,不尚雕飾和工麗,提倡以素凈為貴。主要用水墨技法表現。其畫風開啟了後來的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先聲。著名花鳥畫家有錢選、陳琳、王淵、張中等人。他們在繼承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基礎上各變其法。錢選變工麗細密為清潤淡雅,晚年更創不假雕飾的水墨寫意和彩色沒骨的畫法。王淵師法黃筌,作品多用水墨法,變工整富麗為簡逸秀淡,是元代成就最突出的花鳥畫大家。陳琳、張中筆法粗簡,突破了宋代院體繪畫一絲不苟的規格。竹石畫家最著名的有李衍、高克恭、趙孟頫、柯九思、吳鎮、顧安、倪瓚等人,大都繼承文同、蘇軾或王庭筠的傳統而有自己特色,以水墨法見長。張遜善於畫雙鉤竹,在元代幾成絕響。其他竹石名家尚有李倜、謝庭芝等人。以畫梅著稱者有鄒復雷、王冕等人,他們多學自仲仁和尚和楊無咎。鄒復雷筆法雄秀灑脫、墨氣清潤。王冕墨梅枝幹挺秀,筆法簡潔,深得梅花清幽之致。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葛稚川,名洪,自號抱朴子,東晉時人,著有《抱朴子》、《神仙傳》等書傳世。此圖畫葛洪攜子侄徙家於羅浮山煉丹的故事。畫卷取全景式構圖,但又不像宋畫那樣突出一主峰,而是強調眾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種整體氣勢和氣氛。除畫面左角空出一小塊水面外,其餘各處都布滿了山石樹木,使景緻顯得格外豐茂華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疊嶂式。然而此圖又與他大部分作品風貌相異,如樹葉全用雙鉤填色,樹干精勾細描,樹形復雜多變,設色五彩斑斕,不同於他慣用的寫意或兼工帶寫。山石用小筆細寫,並用墨、青、赭等色反復渲染,墨彩相彰,畫斷崖用斧劈、刮鐵、折帶諸皴法,與他常用的披麻皴與解索皴迥異。畫中人物的描法簡潔中見精工,造型頭大身小,古拙可愛。全畫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託了葛稚川的形象。畫面山岩重重,樹木茂密,加上回環的流泉,曲折的山徑,造成一個幽深寧靜、遠離塵世的境地,反映了當時士人對於隱居的希求。

❽ 中國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有誰

古代有五代徐熙;北宋蘇軾、黃庭堅;南宋法常;元朝王冕趙孟頫;明朝徐渭;清朝朱耷揚州八怪等。

近現代有汪岳雲、王天勝、王培東、溫澤輝、王晉元、王成喜、王洪學、徐希等。

1、徐熙,五代南唐傑出畫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說鍾陵(今江西進賢)人。其性情豪爽曠達,志節高邁,善畫花竹林木,蟬蝶草蟲,其妙與自然無異。

代表作有《玊堂富貴圖》、《雪竹圖》等。

2、法常,中國南宋畫家,僧人。號牧溪。生卒年不詳,活躍於13世紀60~80年代之際。蜀(今四川)人。曾因反對奸相賈似道而遭通緝,在浙江一位姓丘的人家中避難。擅龍、虎、猿、鶴、蘆雁、山水、人物。師法梁楷,加以發展變化。所畫猿、鶴、觀音、羅漢等,造型嚴謹,形象准確。

代表作有《觀音》、《松猿》、《竹鶴》。

3、汪岳雲(1891-1967),字炳林,號鍾奇,江西省宜春市萬載潭埠池溪酒壺形人。汪岳雲自幼喜讀詩文,愛好繪畫,1920年前後肄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及上海新華藝術大學。是20世紀初北京書畫界領袖陳師曾的入室弟子。

在陳師曾的教導下,汪岳雲領悟到了傳統中國話的精髓,並繼承了陳師曾筆墨蒼勁爽健,氣韻清新活潑的風格。汪岳雲的作品既有中國傳統繪畫扎實的功底,又富有生活情趣和時代新意,以雄健清逸的繪畫風貌獨樹一幟。尤其是汪岳雲筆下的展翅雄鷹更是一絕。

(8)著名花鳥畫擴展閱讀:

徐熙的人物畫風:

他畫花,落筆頗重,只要略施丹粉,骨氣過人,生意躍然紙上。時稱「江南花鳥,始於徐家」。「下筆成珍,揮毫可范」。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創立了「清新灑脫」的風格。

擅長畫江湖間汀花、野竹、水鳥、魚蟲、蔬果。他經常游山林園圃,細察動植物情狀。他與後蜀黃筌的花鳥畫為五代兩大流派,兩派的風格不同,各有不同。他所畫花木禽鳥,形骨輕秀。獨創「落墨」法,用粗筆濃墨,草草寫枝葉萼蕊,略施雜彩,使色不礙墨,不掩筆跡。一變黃筌細筆勾勒,填彩暈染的方法。然當時黃筌在畫院占優勢,掩斥徐熙不能入畫院。

❾ 中國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有誰

李苦禪,齊白石,徐渭,朱耷,潘天壽,陳大羽,婁師白,來楚生,張大壯,崔子范,盧坤峰,

❿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1、顧愷之的《鳧雀圖》

2、史道碩的《鵝圖》

3、顧景秀的《蜂雀圖》

4、蕭繹的《鹿圖》

5、韓乾的《照夜白圖》、《牧馬圖》

6、邊鸞的《梅花山茶雪雀圖》

7、刁光胤的《寫生花卉冊》

8、趙孟堅的《墨蘭圖》、《歲寒三友圖》、《水仙圖》

9、揚補之的《四梅花圖》、《雪梅圖》

(10)著名花鳥畫擴展閱讀:

一、花鳥畫的特點:

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

早在工藝、雕刻與繪畫尚無明確分工的原始社會,中國花鳥畫已萌芽,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畫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所藏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也是較早的獨幅花鳥畫。

花鳥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初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經唐、五代北宋,花鳥畫完全發展成熟。

二、趙孟堅的《墨蘭圖》

1、畫作內容

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鈐「子固寫生」一印。墨蘭是趙孟堅善畫的題材。畫面上繪墨蘭二株,呈放射狀的長葉參差錯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題詩曰:「六月湘衡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詩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脫俗的思想境界。

2、藝術鑒賞

圖中運筆柔中帶剛,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蘭葉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濃,變化含蓄,形成墨色對比。畫雖為水墨,但格調高雅,「遠勝著色」。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