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歐洲著名瘟疫

歐洲著名瘟疫

發布時間: 2020-11-30 11:20:46

A. 求表現歐洲大瘟疫的著名畫家。

1、德國畫家杜勒 《啟示錄四騎士》
2、法國 格羅 《拿破崙視察雅法鼠疫病院》作者
《拿破崙視察雅法鼠疫病院》是畫家根據1799年拿破崙東征敘利亞途中的史實製作的。雅法城是當時敘利亞的軍事要地,拿破崙如果在雅法以及阿克城消滅敵軍主力,就可以完成這次東征大業。但在激戰中,全軍遍染鼠疫,情況十分嚴重。拿破崙為此下令,所有騎兵在行軍中一律下馬,並身先士卒,徒步行軍,以讓出足夠的馬匹來運載病號與傷員,並將重病患者安排住院治療。這幅畫就是表現拿破崙和他的部屬親臨病院探視士卒的情景。

3、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最後的大師
彼得·布魯蓋爾《死亡的勝利》
4、 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哀求聖母悲憐黑死病患者的聖洛斯》

B. 歐洲歷史上可怕的大瘟疫結束後什麼樣

那就是黑死病了吧~
爆發於14 世紀中期的黑死病使教會的威權受到削弱,人們開始憑借自身的認識能力來思考周圍世界。隨著這些獨立的新思想的醞釀和傳播,傳統的社會秩序被動搖,自我救贖的行動開始出現。
14世紀中葉,歐洲爆發了一場被稱為「黑死病」的大瘟疫,據載,當時牛津大學學生近2/3死亡,整個歐洲大約有2500萬人死亡。作為一種突發性事件,這場瘟疫既給人類帶來浩劫,同時也對人類文明本身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今,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場災難時,發現黑死病在歐洲步出中世紀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在一片死寂與黑暗中,歐洲迎來文藝復興的曙光,一個思考與質疑的新時代悄然來臨。在這個意義上,黑死病又成為歐洲掙脫中世紀枷鎖和實現歐洲文化轉化的一個重要誘因,這也許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動搖了教會的權威
黑死病爆發期間,陷入恐慌的人們急切地探尋瘟疫的原因,黑死病是怎樣發生的?如何治療它或阻止它蔓延?處於絕對權威的教會根據「原罪—贖罪—審判」的信仰體系,給出了「神譴說」的答案。他們認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下的懲罰。為了平息上帝的憤怒,人們必須不斷懺悔,並壓抑自己的慾望,有些鞭笞派教徒甚至通過嚴酷的自我鞭笞來清除身上的罪惡,以期獲得上帝的寬恕。
然而,黑死病肆虐無情地否定了教會的解釋,盡管人們不斷祈禱,但仍有成千上萬的人被奪走生命,其中包括道德高尚的教士和修女。於是,人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到底是什麼行為引起了上帝的憤怒,為什麼好人與壞人會無區別地大量死亡?如果說成年人因為犯罪而付出應有的代價,為什麼無辜的孩子也要承受死亡的懲罰?尤其不能自圓其說的是,為什麼那些作為上帝使者的教士也無法倖免?所有這些,教會是無法給出合理解釋的。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宣稱「神譴說」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頓不久也染病,成為英格蘭最早的受害者之一。對宗教的虔誠信念開始松動,我們在薄伽丘的《十日談》中看到了人們思想上的某些變化,它實際上表達了人們對上帝的失望,因為上帝並沒有出面阻止瘟疫的發生。
黑死病在顯示世界的殘酷面目與荒誕本質時,促使人們對教會體制產生懷疑。既然上帝對人間的苦難保持沉默,人們需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些苦難作出解釋。於是,種種關於病因的新的也許同樣荒誕的解釋在黑死病過後的歐洲不斷上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教會的絕對權威。這些異端的出現導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成為150年後宗教大變革的先聲。
在黑死病流行期間,人們對教會中有些教士的表現也感到失望。由於黑死病極為可怕的傳染性,教士的死亡率很高。面對死亡的威脅,雖然一些品行好的教士能堅持職責,但也有不少教士選擇了臨陣脫逃,他們不去聽垂死者的懺悔,甚至從患者身邊逃走,或者「因懼死」,「連俸祿也顧不得要了」。教士死的死,逃的逃,這造成了神職人員的短缺,而新招納的教士文化素質低下,他們更加不能嚴格地履行自己的救助職責,而是乘機中飽私囊,接受死者大量的捐贈,從而大發橫財。這些行為引起了人們對教士的憎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教會在人們心目中的神聖感。《十日談》中所描寫的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實際上驕奢淫樂、敲詐聚斂的教士就是黑死病期間人們對教士的一種新的認識。
及時行樂的現世主義
與此同時,黑死病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陰影,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極大沖擊,激發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望,許多人的信仰發生了動搖和變化。
面對死亡,人們把目光從對天國的期待轉向塵世的享樂,享受人生的社會心理盛行起來,人們把神學的清規戒律拋諸腦後,飲酒放歌,尋歡作樂,不舍晝夜。當死亡的威脅高懸頭頂,與其懼怕死亡,不如鼓起生活的勇氣,「向死而生」。死亡隨時可來,但生活仍要繼續,人們重視個體的生命和現世的歡樂,不再壓抑自我的慾望,越是面臨死亡,越要珍惜擁有的人生。隨著黑死病的日益猖獗,人們的禁慾觀念開始瓦解,各種尋歡作樂的生活方式開始盛行。
沖破神學禁慾主義,肯定現世的人生價值的趨勢突出表現在這一時期文學作品中對男女青年享受愛情生活的贊美上。在《十日談》中,薄伽丘通過眾多生動的故事描寫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彰顯生活趣味,同時也辛辣地諷刺了教會虛偽的禁慾主義。在那些故事中,愛情不再是宗教神學所譴責的罪孽,而是合乎人性的正常要求。薄伽丘用一種新的倫理道德標准評價愛情,推崇青年男女打破門第的真誠的愛情,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作品對於那些有著真感情的情夫情婦也特別寬容。小說還進一步向我們展示愛情的魅力,愛情不僅能夠激發人身上的聰明才智,而且具有盪滌人心靈的偉大力量。薄伽丘對待愛情和教會的態度代表了一種新的人文精神的崛起。
初步確立自主意識
黑死病在歐洲的爆發客觀上還產生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推動力即人的自主意識的形成。中世紀的人們生活在教會的權威下,很難形成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意識,服從上帝的安排成為他們生活的信條。爆發於14 世紀中期的這場瘟疫使教會的威權受到削弱,人們開始憑借自身的認識能力來思考周圍世界。隨著這些獨立的新思想的醞釀和傳播,傳統的社會秩序被動搖,自我救贖的行動開始出現。
人的自主意識的形成首先表現在對黑死病的救治與預防上。當教會要求人們受難和屈從但卻不能阻擋瘟疫的蔓延時,一些醫生開始尋求治療患者的方案,盡管這樣做成效甚微。醫生的這些嘗試給了人們一種積極的信念,即面對無情的瘟疫,只有行動起來,嘗試採取多種措施,才有可能走出困境。可以說,人們的這些救治與預防行為成為文藝復興擺脫神的主宰、恢復人的主體地位的預演。
同時,在黑死病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面前,身份、等級與門第失去了意義,從而在客觀上促成了平等觀念的萌芽。死亡使國王、貴族、僧侶和平民之間的等級差別盪然無存。瘟疫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等級觀念,也沖擊了現實中的等級制度。瘟疫造成人口大量減少,由此造成勞動力嚴重短缺。由於剩餘下來的人力太少導致勞動力價格上揚,僱主不得不用提高工資的方式來招募勞動力,這樣一來,不僅構成了勞動力的轉移,而且使農民與封建主之間的依附關系向貨幣關系轉化,從而加速了庄園經濟的衰落與瓦解。而統治者所採取的通過制定法令限定工資的舉措不僅未奏效,反而加劇了統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激起了一系列旨在反對社會不平等的農民起義。它們向以前從未被置疑過的似乎天經地義的不平等原則發起挑戰,從而「顯示了在人類事務中正在形成的一種新思想」,這種新思想正是來自於底層民眾的平等需求與身份意識,而勞工的流動則使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自由勞動成為可能。
黑死病在中世紀的爆發雖然是一個偶然因素,但它卻以恐怖的方式加速了歷史的進程,催生了歐洲人文主義精神的復甦。黑死病所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恐懼動搖了教會的絕對權威,孕育了中世紀末期及時行樂的現世主義,培育了獨立自主的新型人格,在一定程度上為即將到來的輝煌燦爛的文藝復興時期奠定了基礎。

C. 歐洲在數百年前曾發生的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很多人說,如果當時人們的防疫意識再高一些,黑死病的陰雲不足以籠罩整個歐洲,但是時過境遷,數百年前的災禍早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人類能做的唯有吸取教訓,讓黑死病的恐懼,不再為禍人間。

D. 哪個國外一名主教在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流行期間寫下一本特別有名的書

這個不太可能,西方不像中國沒有斷代,中世紀的書不太可能流傳下來,即使流傳下來除了少數研究古文的學者也基本沒人能看懂。現存的基本都是文藝復興時期杜撰的。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亞伯拉罕書,或者尼古拉的遺囑。

E.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注: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講僥幸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在慘狀前,薄伽邱驚呼:"天主對人類殘酷到了極點!"與佛羅倫薩相比,在它北面的另一大城市米蘭卻分外幸運:在黑死病黑雲壓城般的包抄中,竟然奇跡般地安然無恙。當然,像米蘭、布拉格這樣幸運的城市只構成少數的例外。大部分城市都無法倖免於難。
歐洲大傷元氣,因大瘟疫而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變動。大瘟疫引起了大飢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當時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

F. 世界歷史上出名的大瘟疫有哪些,其中兩次都在我國

黑死病讓整個歐洲成為一片人間煉獄,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三分之一的人死於黑死病,當時的歐洲人從達官顯貴到市井百姓幾乎人人自危。那麼黑死病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鼠疫,是由老鼠傳播的。


第四次大瘟疫來自於太平天國時期,也是由鼠疫造成的,原因和明末時期一樣,都是因為戰爭造成百姓食不果腹而引起的。而第五次大瘟疫則是西班牙大流感,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大災難,當時全球受感染者多達五億人,而因此流感死亡者有四千萬人之眾,不可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大災難。

G. 求教一部中世紀歐洲瘟疫背景下的電影

Black Death (2010)
導演: 克里斯托弗·史密斯
編劇: Dario Poloni
主演: 肖恩·賓 / 卡里斯·范·侯登 / 金伯莉·尼克松 /埃迪·雷德梅恩 / 大衛·沃納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 / 冒險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0-05-28
片長: 97 分鍾

H. 歷史上十大瘟疫都有哪些,哪場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人類歷史上的十大瘟疫是黑死病、鼠疫、雅典瘟疫、流感、狂犬病、天花、結核、登革熱病毒、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在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十大瘟疫也就是這些,但是如今這十大瘟疫在現代其實已經有了很多治療方案或者預防方案,但是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可是十分嚴重的,從這個角度出發,古代最嚴重的瘟疫應該是黑死病。

京城的那場瘟疫如今被推測是鼠疫,但是是不是跟歐洲的黑死病瘟疫有關,其實我們也無從得知了,當時的崇禎皇帝更是用“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來形容那場恐怖的瘟疫,因此這場瘟疫也被人們視作歷史上最可怕的瘟疫。

I. 中世紀歐洲歷史瘟疫哪個國家沒受害

歐洲杯奪得冠軍最多的是德國,次數是3次 ,分別如下:第四屆:1972年 地點:比利時 決賽:聯邦德國隊3:0蘇聯隊 第六屆:1980年 地點:義大利 決賽:聯邦德國隊2:1比利時隊 第十屆:1996年 地點:英國 決賽:德國 2-1 捷克其次是法國,在1984年和2000年兩次奪冠。歐洲足球錦標賽,也稱歐洲杯,是一項由歐足聯舉辦,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於1960年舉行第一屆,其後每四年舉行一屆,已舉辦14屆[1] 。賽事創辦時名稱為 European Nations Cup,其後於1968年改名為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J. 1348~1451年間的歐洲大瘟疫黑死病很可能來自哪裡

1348~1451年間的歐洲大瘟疫黑死病,歐洲人認為這種病來自遙遠的印度。但現代研究證內明,這種疾病很可能來自遙容遠的中國。1343年,中國的江淮一帶發生特大水災,加上災荒,於是疾病泛濫,形成較大的瘟疫,死亡人數達500萬之多。這種疾病於是很快沿著商路先是傳播到中東和埃及,1348年已經傳播到整個義大利的重要城市,然後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整個歐洲。義大利作家薄伽丘所寫的著名小說《十月談》對此進行了一些形象的描寫,特別是那種十室九空的可怕的景象。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