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煤礦是
Ⅰ 中國都有哪些出名的煤礦業用人單位啊
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建國時,各地人民政府從舊中國共接收了約40個煤礦企業,200處礦井和少數幾個露天礦。它們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華東的山東、安徽兩省,除少數幾處外,規模都很小,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加上長期戰爭的破壞,已是千瘡百孔,一片衰微破敗的景象。例如,山西大同煤礦9對礦井全部被水淹沒,機器設備破壞無遺,井下沒有一個完好的工作面,地面沒有一間完整的廠房,沒有一部機器可以正常運轉,沒有一條巷道可以正常通車,生產完全停頓;遼寧撫順煤礦的西露天礦和龍鳳礦井已被水淹,基本停產;河南焦作煤礦18個坑口中11個完全破壞,7個僅剩井架,已完全停產;山東淄博、棗庄,山西陽泉等較大的煤礦也是一片廢墟。新中國的煤礦業就是在這樣一個爛攤子上起步的。
建國伊始的頭3年,處於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主要抓了恢復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煤礦生產,並進行必要的改造。
1953年,我國開始了發展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了保證鋼鐵基地煉焦用煤,解決華東地區缺煤和逐步改善煤礦布局等的需要,「一五」期間,重點擴建了15個老礦區,同時開始了10個新礦區的建設。煤炭產量從1949年的3 243萬t上升到1957年的13 073萬t,提高4倍以上。與此同時,為了適應煤礦生產建設的需要,逐步組建了地質勘探、煤礦設計、建井施工等配套的專業隊伍。1955年7月又正式成立了煤田地質勘探、設計管理和基本建設三個總局,進一步加強了領導,強化了技術和隊伍的培訓工作,為以後煤炭工業的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五」期間,由於「大躍進」的失誤,給煤炭工業造成了嚴重後果。採掘關系失調,巷道和設備失修,煤炭產量大起大落,基本建設浪費很大,不合格的煤田地質報告佔60%。後來,經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生產建設才重新走上正常的軌道。
10年**期間,國家經濟建設遭到嚴重破壞,煤炭工業也經歷了一場浩劫。72個礦務局相繼下放給地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被廢止。
在國家統配煤礦受干擾,煤炭不能滿足地方工業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時候,地方小煤礦自發地有了較大的發展。1971年,全國地、縣、隊小煤礦的產量比1965年增長了1.35倍。為了使地方小煤礦得以鞏固和發展,當時提出了「全黨動手,各級辦礦,多搞中小,以小為主,由小到大,由土到洋,成群配套,形成礦區,選擇重點,建設基地」的40字方針。這些方針,既促進了小煤礦的發展,也為以後鄉鎮集體煤礦的大發展打下了基礎。
為了貫徹「扭轉北煤南運」,加快「大三線」建設的決策,從1966年起,陸續集中了全國煤田地質勘探力量的40%,共37支勘探隊奔赴江南各省加強地質勘探工作。同時,又從北方抽調主要力量,加強了對西南、西北和江南煤炭新基地的建設工作。1973年,面對煤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北方煤炭儲量大、開采條件好的如山西、山東、河北等省,因缺少力量雖有優勢而難以發揮的現實,煤田地質勘探和煤礦基建隊伍先後又從江南和西南回師北上。
總之,10年**給煤炭工業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是嚴重的。10年間,雖然原煤產量增長了92.2%,建成了720處新礦井。然而,卻留下了不少長時間難於消除的後患。不少礦井為要產量,不擇手段,重采輕掘,吃厚丟薄,忽視安全工作,留下種種惡果;打亂了地質勘探生產秩序,質量、效率急劇下降,而且「南征北戰」延誤了建設時間;礦井建設違反程序,忽視技術要求,降低工程質量,簡易投產,留下許多後遺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煤炭工業也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首先是恢復和建立了良好的煤炭生產秩序,使採掘關系走向正常,同時大力發展採掘機械,努力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實現了穩產調整,到1982年全國原煤產量達到6.66億t,較好地滿足了發展國民經濟對煤炭的需求。隨著全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煤炭行業經過多方面探索,提出了一條發展煤炭工業的新路子。其主要內容包括四項基本要求、實現五個轉變和12條具體方針。
四項基本要求是:煤炭產量增長速度比較穩定,不是大起大落,要長期穩定增產;發展比較健康,即布局要合理,比例要協調,手段要先進,隊伍素質要提高;生產建設比較完全,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經濟效益比較好,即建設速度要快,投資效果要好,煤炭質量要提高,品種要增加,煤炭加工綜合利用要發展,管理要加強,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節能效益都大大提高。
實現五個轉變是:從手工作業為主轉變為以機械化作業為主;從單一生產原煤轉變為多品種生產;從單一經營轉變為多種經營;從不能控制重大惡性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轉變到基本上能控制;由小噸位的運煤工具轉變為大噸位的運煤工具,並協助鐵路、交通部門發展大噸位的運煤列車和水上頂推船運煤。
12條具體方針是:推行和完善各種經濟責任制;改革經濟體制,發展地區、部門、企業之間的聯營;大膽利用外資,放手開發內資;有計劃有重點地對礦井進行技術改造;加快煤炭開發,縮短建設周期;大力發展地方煤礦;發展煤炭洗選加工,改變煤炭產品結構;堅決執行「安全第一」的方針;採取切實措施,鞏固煤礦井下職工隊伍;加強智力開發,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大力發展科學研究;統籌安排,同步建設,協同鐵路、交通部門解決煤炭運輸問題。
這條新路子是煤炭工業向著2000年發展的藍圖。由於認真執行了這個藍圖,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因此煤炭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向前發展。1990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10.79億t,躍居世界產煤大國的最前列,1995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12.92億t,連續穩居世界第一。煤炭穩定增產,使國內煤炭供求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緩和局面,從而保證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煤炭工業布局也日趨合理,目前已建成分布在全國的煤炭基地100多個,不僅重點開發了太行山以東地區,而且為開發西部豐富的煤炭資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煤礦的技術、設備以及安全生產狀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統配煤礦的採煤機械化程度到1995年已達到71.58%。煤炭的綜合加工利用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特殊鑿井、「三下」採煤、煤田綜合勘探等許多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若乾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改革開放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為煤炭工業開創了嶄新的前景,目前已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多種所有制形式、多渠道投資、多層次辦礦和大、中、小礦相結合、協調發展的生動局面。大多數煤礦從過去單一品種、單一經營的狀況,開始向著以煤為主,多品種、多種經營的方向發展。我國煤炭工業正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中國著名煤礦區有:山西的大同 太原 陽泉
河北的峰峰
貴州的六盤水
陝西的神甫
內蒙古的東盛 赤峰 伊敏河,霍林河
安徽的淮南 淮北
四川攀枝花
河南平頂山
江西萍鄉
新疆哈密
黑龍江鶴崗。雞西
吉林通化
Ⅱ 下列省區中,既有大型鐵礦,又有著名油田和煤礦的是()A.遼寧、河北B.山西、山東C.黑龍江、內蒙
遼寧省有遼河油田、阜新煤礦、鞍山和本溪的鐵礦;河北省有華北油田、遷安鐵礦、開灤和峰峰的煤礦,所以說遼寧省和河北省是我國煤、鐵、石油資源均豐富的兩個省區.
故選:A.
Ⅲ 俄羅斯最大的鐵礦和煤礦產地分別是
俄最大的煤田為庫茲巴斯煤田 俄羅斯的煤炭生產基地。庫茲涅茨克煤田的簡稱。版
庫爾斯克地權磁異常地區蘊藏有豐富的磁礦和鐵石英岩(超過400億噸)。
科拉半島有奧列涅戈爾和基羅沃戈爾兩座磷灰石—一磁鐵礦場並正在開采之中。在卡累利
阿探明有鐵石英岩和鈦磁鐵礦。科拉半島與卡累利阿區域鐵礦總儲量約30億噸。
烏西伯利亞南部地區主要是磁鐵礦,分布在紹里亞、庫茲涅茨克、阿拉套和哈卡西亞。拉爾地區是俄羅斯最老的鐵礦區.總儲量為150億噸
西伯利亞南部地區主要是磁鐵礦,分布在紹里亞、庫茲涅茨克、阿拉套和哈卡西亞。
在克拉斯諾雅克邊疆區安加拉一—皮特地區發現了大型赤鐵礦,赤塔州蘊藏褐鐵礦和菱鐵
礦。南雅庫特的阿爾丹鐵礦區前景十分樂觀,這里探明有大量的磁鐵礦。在赤塔州和雅庫特境
內均發現豐富的含鐵質的石英岩。在遠東有加寧和基姆岡兩座鐵礦。西伯利亞和遠東鐵礦總
儲量約100億噸。
Ⅳ 中國三大煤礦、三大鋼城、長城著名的三關。急!速度!
三大煤礦:大同 撫順 開灤
三大鋼城:鞍山 武漢 包頭
三關:居庸關 山海關 嘉峪關
老師講過的
Ⅳ 位於東北地區的著名煤礦產地是() A.大慶 B.雞西 C.鞍山 D.本
A.大慶是我國主要的油田.故不符合題意. B.雞西是黑龍江的煤炭工業基地.故符合題意. C.鞍山市遼寧省的鐵礦工業基地.故不符合題意. D.本溪是遼寧省的鐵礦工業基地.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
Ⅵ 貴州省的西部有我國著名的什麼煤礦
在貴州省西部六盤水市。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煤炭儲量佔全省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煤質好、埋藏淺、易開采。為長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焦煤主要供應攀枝花鋼鐵基地(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因地勢高,海拔1860米,有「高原煤都」之稱。地下尚埋藏有豐富的鐵、鉛、鋅、銅、銀、鈾及白雲石等礦。
Ⅶ 新疆有什麼著名的煤礦企業
國有特大型煤礦還是很安全的,設備先進,儲量很大,設計生產能力達內1000萬噸每年,發展空間很大容,年薪也比較高,就業一年後,年薪在10幾萬,轉正定級後更高,
和你一樣,我學的也是煤礦機電專業,現在礦上實習,我們科長現在2 3十萬,有一個女副科,現年不到30 ,去年研究生畢業,很有才華,半年後轉為副科,年薪15萬
Ⅷ 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相對集中,下列省區在,既有大型煤礦,又有著名鐵礦和油田的是
應該有遼寧和新疆,甘肅也可以算一下。
遼寧有煤礦(阜新)、著名鐵礦(鞍山,中國第一,長專子),屬油田有遼河。
新疆煤礦多的數不清,儲量佔全國40%,鐵礦很多,但不算太出名,油田有克拉瑪依、塔里木、吐哈、塔河等。
甘肅有靖遠等煤礦,有西峰油田(屬長慶油田公司),有嘉峪關的鐵礦(酒泉鋼鐵公司)
山西應該沒有油田,至少沒有一定規模的油田。
Ⅸ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附近有著名的什麼煤礦
新西伯利亞地區位於俄羅斯亞洲部分,其地有著名的庫茲巴斯煤田,大部內分在克麥羅沃州境內,煤容田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是俄羅斯第一大煤炭基地,煤炭產量達1.5億噸左右,約佔全俄的1/3以上,其中煉焦煤佔一半左右,為全俄第一大煉焦煤生產基地。煤田地質儲量大,約1410億噸,煤層厚,1米以上煤層占可采層的90%以上。庫茲巴斯的煤炭,以前的供應范圍較廣,現在有80%供應西西伯利亞和烏拉爾,輸往其他地區的比重逐漸縮小。
Ⅹ 貴州省煤礦產地是哪裡汞礦產地是哪裡
貴州是中國南方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素以"西南煤海"著稱。貴州成煤地質條件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而又相對集中,煤種眾多,煤質較優,埋藏淺,開采條件較好。貴州含煤面積占總面積的40%以上,省內各地多有產出。86個縣(市)中有74個產煤。相對集中於西部的盤縣、水城、六枝和織金、納雍、大方等縣,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懷、習水、遵義與中部的貴陽-安順一帶和黔西南地區也有較多產出分布。六盤水煤田與織納煤田分別是貴州煉焦用煤與無煙煤的最重要產區。全省煤種多,質較好,不僅有大量煉焦用煤,更有十分豐富的可供化工、冶金、電力等多種用途的無煙煤。歷年勘查探明的資源儲量達535億噸,經長年開采消耗後保有儲量529億噸,保有資源儲量列全國第五,系江南之首,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煤炭資源基地。
六盤水煤田六盤水是貴州最大的煉焦煤資源產區,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煉焦用煤生產基地。主要分布於盤縣、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餘處探明儲量的井田或煤礦。創建了貴州第一個以礦產為依託的城市--六盤水市。
織納煤田是貴州最大的無煙煤產區。位於省西部,主要分布於織金與納雍兩縣地域,包括織金縣的文家壩,大沖頭,肥田一、二、三井田和納雍縣的中嶺、戴家田等35處探明資源儲量的井田(測區或煤礦)。在納雍中嶺等地,正興建"西電東送"大型火電廠用煤礦井,該煤田將成為貴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與化工用煤產區。
黔西北優質無煙煤產區該產區是貴州低硫優質無煙煤最為豐富的集中產地,也是未來開發潛力大的區域之一。產區位處貴州西北部,優質煤主要分布於金沙、黔西、大方、仁懷、習水等縣市。
貴州是著名的"汞省",不僅是華夏大地最早發現汞的地區之一,且長期以來更是中國資源最豐和產量最多的省區。貴州汞礦資源十分豐富,分布廣泛,規模大,礦石質佳。全省40餘個縣市發現有汞的產出,遍及九個地、州、市,相對集中於務川、萬山、銅仁、丹寨、三都及松桃、黃平、開陽、興仁等10多個縣市。累計探明儲量9.13萬噸,主要產地65處。雖經長期開采消耗,尤其是主采區萬山、銅仁、丹寨、三都等地的大量開采耗竭,現保有資源儲量仍居首位,達3.07萬噸,佔全國總量的38%,貴州汞礦產出規模大,探明儲量的大、中型產地約占總數的一半,超過2000噸的大型礦床有17處之多,更有萬噸以上的超大型產區。其中務川木油廠汞礦是中國絕無僅有的最大汞礦床,現有儲量佔全國總量的1/6左右;萬山是海內外知名的"汞都",長期以來成為全國生產水銀與硃砂最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