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

發布時間: 2020-11-30 20:21:54

A. 我國的數學奇才——陳景潤講的是什麼呢

陳景潤是著名數學家,曾經擔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數學學報》主編。

陳景潤從小喜愛數學,特別是受到一些數學教師的影響,對奇妙而充滿魅力的數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廈門大學期間,經過刻苦鑽研,他對數學大師華羅庚和維諾格拉朵丈等人的專著及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寫出了他的第一篇論文。調到中科院數學所以後,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中,在嚴師的指導下,他的研究水平有了飛躍,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共發表了學術論文50餘篇、著書4本,在對近代解析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如華林問題、球內整點和圓內整點問題、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問題、小區間中殆素分布問題、三素數定理中的常數估計、哥德巴赫猜想、弈生素數問題等的研究中獲得多項成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特別是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陳景潤得到了(1,2)的輝煌成果,即證明了每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表示為一個常數和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2的整數之和。1966年,陳景潤在《科學通報》宣布他證明了(1,2),但僅敘述了幾個引理,未給出詳細證明,因而當時沒有得到國際數學界的承認,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並改進了1966年宣布的數值結果,立即在國際數學界引起了轟動,被公認為是對哥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他的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寫進美、英、法、芬、日等國的許多數論書中。

由於這個定理的重要性,人們曾先後對它給出至少五個簡化證明。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領域至今保持著世界紀錄和領先地位。

陳景潤曾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重大獎勵。他的學術成就為國內外所公認。1974年,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介紹龐比尼獲菲爾茲獎的工作時,特別提到了「陳氏定理」,作為與之密切關聯的工作之一。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很高的殊榮,他於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先後出訪歐美,自1978年以來,他培養了多名博士研究生。

陳景潤對數學的迷戀和熱愛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數學研究幾乎是他的全部生活和精神寄託。他並不是天才,卻有著超人的勤奮和頑強的毅力。多年來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數學研究,廢寢忘食,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他的成就是用生命換來的。無論任何時候,他都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追求,為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事跡和拼搏獻身的精神在全國廣為傳頌,成為鼓舞全國人民的精神力量,成為一代青少年心目中傳奇式的人物和學習的楷模。

B. 陳景潤數學家的故事有哪些

一切為了祖國——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陳景潤成了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深受人們的敬重。但他並沒有產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是把功勞都歸於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陳景潤收到一封國外來信,是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寫給他的,邀請他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次大會有3000人參加,參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大會共指定了10位數學家作學術報告,陳景潤就是其中之一。這對一位數學家而言,是極大的榮譽,對提高陳景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有好處。
陳景潤沒有擅作主張,而是立即向研究所黨支部作了匯報,請求黨的指示。黨支部把這一情況又上報到科學院。科學院的黨組織對這個問題比較慎重,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一直被台灣占據著。
院領導回答道:「你是數學家,黨組織尊重你個人的意見,你可以自己給他回信。」
陳景潤經過慎重考慮,最後決定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在答復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信中寫到:「第一,我們國家歷來是重視跟世界各國發展學術交流與友好關系的,我個人非常感謝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唯一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目前台灣占據著國際數學家聯合會我國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國只有一個代表的話,我是可以考慮參加這次會議的。」為了維護祖國母親的尊嚴,陳景潤犧牲了個人的利益。
1979年,陳景潤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邀請,去美國作短期的研究訪問工作。普林斯頓研究所的條件非常好,陳景潤為了充分利用這樣好的條件,擠出一切可以節省的時間,拚命工作,連中午飯也不回住處去吃。有時候外出參加會議,旅館里比較嘈雜,他便躲進衛生間里,繼續進行研究工作。正因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國短短的五個月里,除了開會、講學之外,他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一下子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一研究成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物質比較發達的國度,陳景潤依舊保持著在國內時的節儉作風。他每個月從研究所可獲得2000美金的報酬,可以說是比較豐厚的了。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的餐廳就餐,那裡比較講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帶去的干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以至於在美國生活五個月,除去房租、水電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費等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時, 共節余了7500美元。
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從國外買回些高檔家電。但他把這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他是怎麼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我不能只想著自己享樂。」
陳景潤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盡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沒有驕傲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C.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的研究成果被公認為"是當代在歌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最好的成果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里問題的一個結果作了改進,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再越級提升為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他所取得的成績,他所贏得的殊榮,為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輝映三山五嶽,召喚著億萬的青少年奮發向前。

D. 1966年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發表的論文證明了什麼

在1965年5月,陳景潤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版和》。論文的發權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贊。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為「陳氏定理」,陳景潤終於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之謎,這一世界數學 「懸案」終於被陳景潤所破譯,皇後王冠上的明珠終於被陳景潤所摘取。
1742年6月7日,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一個未經證明的數學猜想「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 1+1」。這一猜想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中國人運用新的方法,打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奧秘之門,摘取了此項桂冠,為世人所矚目。這個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個人——陳景潤。

E. 陳景潤是我國有名的數學家。他不愛逛公園,不愛遛馬路,就愛學習。他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演算數學題佔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陳景潤 - 人物簡介
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跡:一位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創造這個奇跡的正是中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漢族,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生活(19張)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後被「停職回鄉養病」,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同時研究數論,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195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80年當選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現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烈·韋伊(André 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
發表研究論文 25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

F. 他說尊敬老師是起碼的禮貌 我國住民的數學家陳景潤從讀書到現在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師

( 6 )直到現在,來陳景潤給老自師寫信,字仍舊像當年那樣工整
( 2 )他剛考入廈門大學不久,有一次,他寫的作業字跡潦草,老師批評了他。
( 1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從讀書到現在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師
( 4 )他每次發表論文,總是要寄上一份給老師,並寫上「請老師指正」
( 3 )第二天交上去的作業,就寫得端端正正了
( 5 )他說:「尊敬老師是起碼的禮貌
( 7 )有一年,陳景潤聽說他的老師方教授到了北京,他在百忙之中,利用晚上的時間,五次登門看望方教授 。 您說的應該是一道排序題吧,希望可以幫到你(⊙o⊙)哦

G.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後面原文

今天是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誕辰77周年,寫一篇《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趣事》的博文,以示紀念。
徐遲先生1978年發表在《人民文學》第1期的轟動一時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被文學界和讀者常常提及和談論。32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的作者徐遲和主人公陳景潤皆已去世,他們曾經感動和激勵著一代人為「科學的春天」而奮斗,為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而奮斗,兩位先生長垂史冊。讓中國老百姓認識了一個叫「陳景潤」的數學家。陳景潤先生走路撞樹之類的軼聞更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

陳景潤,福建福州人,1933年5月22日出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留校圖書館工作。1957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1973年發表的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與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即「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推進了一大步,被國際學術界推為「陳氏定理」。著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1996年3月19日於逝世。

陳景潤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里。父親希望這個孩子的降生能給家中帶來「滋潤」的日子,因此給他起了個吉利的名字。
少年陳景潤酷愛數學,數學成績在班裡總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談,不喜歡交際,在那些穿著整齊、歡聲笑語的同學面前,總是自慚形穢。只有在上課和做作業的時候,他才把自己並列到全班幾十個同學之中,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同學們才對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數學課,老師講了一個故事:200 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一個猜想:凡是大於 2 的偶數一定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比如 4=2+2,6=3+3,8=3+5,……哥氏本人雖然對許多偶數進行了驗證,都說明是確實的,但他本人卻無法進行邏輯證明。他寫信向著名的數學大師歐拉請教,歐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沒有證明出來。從此這道世界難題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人能攻下來,因此,它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自從聽了這個故事後,哥德巴赫猜想就時常縈繞在陳景潤的腦海中。他常想:那顆明珠究竟會落到什麼人之手?中國人,還是歐洲人?應該是中國人拿下這道難題。他暗暗下了決心,從此更加發憤學習數學,有時簡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媽媽把米倒在鍋里,添好水讓他看著,然後就上街買菜去了。
景潤頭也不抬地答應了媽媽,卻照樣看書。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課之中,飯糊了也沒聞到。等媽媽從菜場回來,一鍋米飯有一半已燒成黑炭。
陳景潤不僅學習刻苦,還利用余時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他成了班裡有名的讀書迷。
正因為陳景潤具有勇攀科學高峰的雄心壯志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他少年時代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他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數學王國的天空。

參加工作以後, 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裡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陳景潤拿的牌子是38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38號!誰是38號?快來理發!」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員叔叔喊38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38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H.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的研究成果被公認為「是當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最好的成果」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I. 你能大概說說我國數學家陳景明獲得過的國際大獎嗎

你說的應該是數學家陳景潤吧

陳景潤(1933年5月22 —1996年3月19日)福建省閩侯人,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陳景潤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任職於北京一所中學,後任職於廈門大學圖書館。

陳景潤曾從師於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1957年,在華羅庚先生的推薦下,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陳景潤的父親是一位郵政工人,在眾多的兄弟姐妹中,陳景潤排行第三。1945年陳景潤隨全家從閩西北遷居福州市並進入英華中學讀書。他從小內向而好學,因只知啃書本而被同學們起了一個綽號「booker(書獃子)」。此時,我國著名科學家沈元教授(後來任北京航空學院院長)由於抗戰而南下,曾在該校兼課,他在一堂數學課中,講了17世紀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個猜想。哥德巴赫在1742年曾經猜想任意的大偶數恆可表述為兩個素數這和。別看這道題目外表簡單,內涵卻十分復雜。200多年來,這一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完全證明。在19世紀,德、法、俄、英等國的數學家對這一猜想做過無數次努力,但均未獲得有價值的進展。許多人因此望而卻步,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在這群富於幻想。思想活躍的高中學生中,大家一聽而過,唯有陳景潤陷入沉思。他暗下決心,要沿著長滿荊棘的道路上攀登和摘取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為了採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沿著極其艱難曲折的路不斷攀登。他身患腹膜炎、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醫生一次次給他開了病假條,可是他從早到晚不停筆,甚至連節假日也不停止工作。「二層半」的資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個位子,即使他沒有來,人們也很少去坐它。人們已經深深了解他的習慣,一鑽進資料堆中,就捨不得出來。每到下班時分,值班的同志都要細心地去搜尋一遍,以免重演把陳景潤「反鎖進資料室中過夜」的事情。他潛心思考,一心一意攻難題,甚至一邊走路還一邊苦思,有一次竟一頭撞到了大樹上。

經過幾年的苦心研究,他終於登上一個關鍵性的台階:1966年5月,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院的刊物《科學通報》第17期上,宣布他已經證明了(1+2)。

可這樣的成果是在怎樣的條件下推算出來的呀!他在六平方米的宿舍里工作,掀起被褥在床板上運算;停電的時候,他就點起煤油燈繼續夜戰。

有志者事竟成。1973年發表的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與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即「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推進了一大步,被國際學術界推為「陳氏定理」。陳景潤終於徹底突破了(1+2)的難關,他的論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了絕對的世界領先地位。至此,人類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離(1+1)的「皇冠明珠」只有一步之遙了。

英國數學家哈勃斯丹和德國數學家李斯特聞訊後,立即將他們已送印刷所印刷的《篩法》收回,然後在書里添加了第11章——「陳氏定理」。一位英國數學家寫信祝賀陳景潤說:「你移動了群山!」

J. 尊敬老師的學者陳景潤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從讀書到成為著名的數學家,一直很尊敬自己的老師。他剛考

1.
先總的寫出數學家陳景潤一直很尊敬自己的老師。
2.
選第1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