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著名商人
『壹』 清末商人胡雪岩創辦的著名中葯堂
胡慶余堂
中葯博物館 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位於杭州市區大井巷吳山腳下,是我國唯一的國家專級屬中葯專業博物館。它是在百年老店胡慶余堂古建築群的基礎上創建而成的。
胡慶余堂系胡雪岩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創辦。其建築吸取了江南住宅園林之長,布局合理,用材講究,雕刻細致,裝飾華麗,是國內難得的集江南建築之長的清代前店後坊式商業建築。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由陳列廳、中葯手工作坊、養生保健門診、營業廳和葯膳餐廳等五大部分組成。遊客到此一游,不僅可觀賞也可親身在「興趣室」一試傳統葯具的操作。還可以在該館請名家門診、選購優質中成葯產品,品嘗有防病強身、延年益壽妙用的葯膳風味。
『貳』 清末時期中國商人是什麼階層
清末時期中國商人是商人階層。
商人是指以一定的自身或社會有形資源或無形專資源為工具獲取利潤並屬負有一定社會責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名義實施商業行為並以此為常業的人,古代士農工商四民之一。
清末時期商人階層的地位仍舊較低,但相比之前有所改善。清王朝為鞏固其統治,防範人民的反抗,對工商業的發展設置了許多政策上的限制,封建行會在各地的勢力也還很頑固。工商業的發展,還遠不足以打破封建主義的樊籬。商品經濟的發展,已在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這種萌芽在所有制、僱傭關系和分配關系等方面,都保留了較多的舊的痕跡,呈現出新舊混合的色彩。
『叄』 晚清時期,最大膽的商人,是誰呢有怎樣的故事
說到晚清時期的商人,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胡雪岩,他是晚清最後一位中國首富,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的一生有天多傳奇故事,他身上有太多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所以曾仕強教授曾在《百家講壇》專門講述胡雪岩的一生,胡雪岩作為商人,為了賺錢自然也有過冒險,但在同一時期,還有另一位商人,他為了錢連命都不要了。
曾國藩為了擊敗太平軍,自己招募了不少湘軍,這些士兵完全聽曾國藩的調遣,這時曾國藩手裡有兵權,慈禧太後也不敢直接治他,只好旁敲側擊一下,而且當時捻軍又冒出來,還需要他繼續為清朝平亂,因此曾國藩才逃過一劫,沒被慈禧太後殺了。
鄒仁魁的結局如何,史料並沒有記載,他被曾國藩逮捕之後,雖然沒有直接殺,但慈禧太後也沒追究曾國藩的黃馬褂事件,想來鄒仁魁的下場不會太好,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哪會有好下場呢?
『肆』 清末比較出名的商人有哪些,最好有詳細資料。
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績溪人,幼名順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設銀號,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葯、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並開辦胡慶余堂中葯店。
墉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薦往杭州於姓錢肆當學徒,得肆主賞識,擢為跑街。咸豐十年(1860),因肆主無後,臨終前,以錢庄贈之,乃自開阜康錢庄,並與官場中人往來,成為杭城一大商紳。 咸豐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軍攻杭州,光墉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委光墉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因此阜康錢庄獲利頗豐。京內外諸公無不以阜康為外庫,寄存無算。他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獲得大量回佣。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錢庄支店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余兩,田地萬畝。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是一個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籌設胡慶餘堂雪記國葯號,光緒二年(1876)於杭州涌金門外購地10餘畝建成膠廠。胡慶餘堂雪記葯號,以一個熟葯局為基礎,重金聘請浙江名醫,收集古方,總結經驗,選配出丸散膏丹及膠露油酒的驗方400餘個,精製成葯,便於攜帶和服用。其時,戰爭頻仍,疫癘流行,「胡氏辟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葯品備受歡迎。此後,胡光墉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葯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其所用葯材,直接向產地選購,並自設養鹿園。胡慶餘堂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全面配製中成葯的國葯號,飲譽中外,對中國醫葯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光緒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企圖壟斷絲業貿易,惹怒外商,聯合拒購華絲。又因海關海運操於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運。次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周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十一月,各地商號倒閉,家產變賣,胡慶餘堂易主,宣告破產。接著,清廷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從,於光緒十一年十一月鬱郁而終。
胡雪岩(1823-1885)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商界名人,他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錢庄一個小伙計開始,通過結交權貴顯要,納粟助賑,為朝廷效犬馬之勞;洋務運動中,他聘洋匠、引設備,頗有勞績;左宗棠出關西征,他籌糧械、借洋款,立下汗馬功勞。幾經折騰,他便由錢庄伙計一躍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他構築了以錢庄、當鋪為依託的金融網,開了葯店、絲棧,既與洋人做生意也與洋人打商戰。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過褒貶不一,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他善於用人,以長取人,不求完人。他說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顧嗣協曾有詩: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取短,智高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幼時家境貧寒。為了養家糊口,作為長子的他經親戚推薦,進錢庄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干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庄正式的伙計。正是在這一時期,胡雪岩靠患難知交王有齡的幫助,一躍而成為杭州一富。
王有齡,宇雪軒,福建侯宮人。在道光年間,王有齡就己捐了浙江鹽運使,但無錢進京。後胡雪岩慧眼識珠,認定其前途不凡,便資助了王五百兩銀子,叫王有齡速速進京混個官職。後王有齡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經其推薦到浙江巡撫門下,當了糧台總辦。王有齡發跡後並未忘記當年胡雪岩知遇之恩,於是資助胡雪岩自開錢庄,號為"阜康"。之後,隨著王有齡的不斷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錢庄外,還開起了許多的店鋪。
庚申之變成為胡雪岩大發展的起點。在庚申之變中,胡雪岩處變不驚,暗中與軍界搭上了釣,大量的募兵經費存於胡的錢庄中,後又被王有齡委以"辦糧械"、"綜理槽運"等重任,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於王有齡之外,另一個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經曾國藩保薦,左宗棠繼任浙江巡撫一職。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時 "晌項已欠近五個月,餓死及戰死者眾多。此番進兵浙江,糧飽短缺等間題依然困擾著左宗棠,令他苦惱無比。急於尋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會:他雪中送炭,在戰爭環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內籌齊十萬石糧食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賞識並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後,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間。他在經辦糧台轉運、接濟軍需物資之餘,還緊緊抓住與外國人交往的機會,勾結外國軍官,為左宗棠訓練了約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這支軍隊曾經與清軍聯合進攻過寧波、奉代、紹興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職期間,胡雪岩管理賑撫局事務。他設立粥廠、善堂、義墊,修復名寺古剎,收鹼了數十萬具暴骸;恢復了因戰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方便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財政危機等事務。胡雪岩因此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提高。這樣,財源滾滾來也就不在話下了。自清軍攻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將所掠之物不論大小,全數存在胡雪岩的錢庄中。胡以此為資本,從事貿易活動,在各市鎮設立商號,利潤頗豐,短短幾年,家產己超過千萬。
晚清時期著名的洋務運動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發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國戰爭中,認識到了西方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學習、自強禦侮,但由於他們的特殊身份,不便與外國人打交道。這樣,與左宗棠聯系極為密切,諸通華洋事務的胡雪岩在洋務運動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協助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局、甘肅織呢總局;幫助左宗棠引進機器,用西洋新機器開鑿徑河。毫不誇張地說,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著胡雪岩極大的功勞。
『伍』 晚清時期的商人胡雪岩,究竟是怎樣破產的呢
說到胡雪岩可能大家一點也不熟悉,但是如果說到左宗棠的話,相信大家都認識。其實胡雪瑩與左宗棠是有一定關系的。胡雪岩之所以能夠成為晚清時期著名的商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了左宗棠的幫助。然而這么有名有錢的商人,他為什麼在晚清後期的時候會面臨破產呢?其中的原因與胡雪岩與左宗棠的關系有關。因為胡雪岩與左宗棠的關系密切,從而導致胡雪岩最終破產。
胡雪岩之所以會破產主要是因為他與左宗棠的關系。
『陸』 清末商人胡雪岩創辦的著名中葯堂名叫:
胡慶余堂 胡慶余堂國葯號又名胡慶餘堂。胡慶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專1874年)由晚清「紅頂商人」屬胡雪岩為「濟世於民」開始籌建胡雪岩慶余堂葯號,並於光緒四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並正式營業的葯堂。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吳山腳下。胡慶余堂葯店,以宋代皇家的葯典為本,選用歷朝歷代的驗方,以研製成葯著稱於世,它和北京的同仁堂並稱為中國著名的南北兩家國葯老店。1988年胡慶余堂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胡慶余堂上榜中國馳名商標;2003年,「胡慶余堂」被認定為浙江省首屆知名商號;2006年,胡慶余堂中葯文化入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葯號也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
『柒』 晚清有哪些有名的商人結局如何
要說晚清有那些著名商人,不得不說晚清一大特色紅頂商人,在晚清有三大紅頂商人分別為胡雪岩、伍秉鑒和盛宣懷,他們的結局也是大不相同。何為紅頂商人所謂的紅頂商人說白了就是官商一體,指政府內的官員在以商人的身份去經商,擁有官人和商人的兩個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頂商人的泛指越來越廣,比如一個商人在官場同樣混的開也可以稱之為紅頂商人。不具備官員的身份,與政府高層關系好其自身商業實力可以影響政府政策的都被統稱為紅頂商人。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小時候也跟大多數人一樣生活在底層階層,在晚清那個時期這樣的階層上學的機會渺茫,好在胡雪岩還讀過一些書。
商人在實力變大的同時,變大的不應該是野心而是善心,雖然這句話有點道德綁架,但是人心生善念總比惡念要好,你說對嗎?
『捌』 清末比較出名的商人有哪些,最好有詳細資料。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創中國歷史上票號的山西票號商人,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山西商人的活躍,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到明代已在全國聞名。清代初期,借著前期對後金叛亂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的關系,得到清政府特殊照顧的山西商人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於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同北方少數民族和俄國人對答如流。可以說,從蒙古草原上的駱駝商隊,到吳淞口正在出海的商船,都有山西人在計價核算,從呼倫貝爾的醋味,到貴州茅台的酒香,都有山西人在釀造叫賣。山西商人活動過的地方遺址,至今到處可以看到:甘肅的老西廟、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銅鼎、江蘇揚州的亢園、安徽亳州的花戲樓,大都是山西商人創建的;安徽雉河集(渦陽)的山西會館;著名的貴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鹽商雇杏花村汾酒廠工人和當地釀造工人共同首創的。以山西商人字型大小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猶存:張家口的日升昌巷、包頭的復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寧武巷等等,無怪在東北流傳著「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在內蒙流傳著「先有復盛西,後有包頭城」,在西北流傳著「先有晉益老,後有西寧城」的諺語。山西商人經商的地域之廣,人數之多,確實是相當可觀的。
『玖』 曾國藩為何差點折在一個晚清商人的手裡
這個晚清商人叫鄒仁魁,這是個要錢不要命的商人,他經過曾國藩的允許拿到回了服裝生意答的營業執照後,用偽劣的假黃馬褂去當鋪騙錢,這件事連累了曾國藩,因為他的執照畢竟是自己發的,還好慈禧太後並有沒對此事太過追究。
『拾』 清朝有哪些商人
伍秉鑒:商名伍浩官。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
胡雪岩:本名光墉,著名的「紅頂商人」,近代「徽商」的傑出代表。因與左宗棠結交,借協辦福建船政局、蘭州製造局之機,靠包辦湘軍軍需物資業務致巨富。資金最高曾達兩千萬以上,後受洋商排擠破產。胡慶余堂即為其創辦知名企業。
王熾:字興齋,雲南彌勒人,另一個『紅頂商人」的代表,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創設「同慶豐」,並改組「天順祥」,富可敵國。
盛宣懷:清末官商代表人物,總辦全國電報業務,承辦漢陽鐵廠、江南製造局等實業,個中中飽私囊,累為巨富。
張謇:近代著名的「狀元商人」,創辦大生紗廠與墾牧公司致富,興辦教育,鼓吹立憲。
喬致庸(1818-1907) 字仲登,號曉池,喬家第四代人,人稱亮財主,為著名晉商。十數年後,其祖業包頭商號獲利倍增,於「復盛公」之外又增設「復盛全」、「復盛西」等多處,左右著包頭整個市場,因此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之說。除商業外,兼營錢庄、當鋪,相輔相成,資本愈見盈厚。光緒三年(1877)縣遭飢饉,出鉅資助販。因販災義舉,受到清廷「舉悌弟加五級」,並賞戴花翎的嘉獎。
葉澄衷(1840-1899) 寧波庄市人,是著名的寧波商團的先驅和領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賦,頭腦清醒,樂觀時變,為人處事既誠且信,寬厚待人,被稱為「首善之人」。在葉澄衷傳奇性的創業歷程中,誠信寬厚的性格幫助他在窮途時得到難得的機緣,有人資助他在虹口的美租界百老匯路口開設了上海灘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自開業的五金店——順記洋雜貨店。並據此發展出覆蓋五金、機械、鋼鐵直至軍需器械和軍服的龐大生意,開設了38個分支機構,贏得了「五金大王」的美稱。並繼投資金融業,在上海、杭州、鎮海、蕪湖、湖州等地開設票號、錢庄,鼎盛時竟達108家。在寧波商幫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人當如葉澄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