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認證優點
① 關於指紋認證
可以刪除掉指紋軟體,無效可重新安裝系統,還無效送修至當地服務站。
② 指紋鎖需要通過哪些認證
「CE」標志是一種安全認證標志,被視為製造商打開並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CE代表歐洲統一(CONFORMITE EUROPEENNE)。凡是貼有「CE」標志的產品就可在歐盟各成員國內銷售,無須符合每個成員國的要求,從而實現了商品在歐盟成員國范圍內的自由流通。
在歐盟市場「CE」標志屬強制性認證標志,不論是歐盟內部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是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要想在歐盟市場上自由流通,就必須加貼「CE」標志,以表明產品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這是歐盟法律對產品提出的一種強制性要求。
指紋鎖出口歐洲的話,必須提供CE認證。
③ 汗液認證和指紋識別相比如何
汗液認證比指紋識別更加准確,也更加安全。
在智能手機領域,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是目前最火的兩種生物識別方式,可這種也會存在不安全的隱患。隨著科技的進步,有研究表明汗液認證其實比上兩種安全性更高。如今,解鎖智能穿戴設備生物識別新方式,汗液識別正式被人認證。
前不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亞分校化學部的副教授在《ChemPhysChem》上發表文章,論述了一種全新的在智能手機或者智能手錶等穿戴式智能設備上識別生物特徵解鎖的方法——汗液認證。
隨著人們對信息安全的意識越來越高,智能終端的解鎖功能也越發受到重視。從圖案解鎖、密碼解鎖一步步發展到近年的指紋解鎖,前不久剛上市的iPhoneX甚至推出了新的「Face ID」——人臉識別解鎖。然而研究者們在探索生物特徵識別解鎖的道路上並未就此停滯。
前不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亞分校化學部的副教授在《ChemPhysChem》上發表文章,論述了一種全新的在智能手機或者智能手錶等穿戴式智能設備上識別生物特徵解鎖的方法——汗液認證。
現在大部分智能手機採用的都是指紋認證,而iPhoneX搭載的面部認證系統的穩定性也還不高。根據該副教授的主張,汗液認證在精確度方面比以上兩者都更好一些。
究其原因,「汗液像指紋、虹膜一樣,有著獨一無二的個人固有特徵」這一點起到了重要作用。副教授著眼於皮膚的分泌物——即構成汗液的氨基酸,發現它和指紋一樣,每個人的汗液都有自己獨特固有的特徵。從這一點出發,他提出了「汗液認證」的方案。將這些特徵信息儲存在手機設備上,就可以在解鎖手機等需要認證的情況下使用了。
不過汗液信息的測定和收集倒不如指紋認證這么快捷。
想要使用汗液認證,首先要多次測定一天之內不同時間段里使用者的汗液狀態。因為不同人的在一天里的汗液狀態都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比較上夜班的人和白天上班的人同在凌晨2點時的汗液量,就應該會有不小的差別。
除了時間,不同年齡、性別、人種、身體特徵、職業等也會導致汗液的成分比和量各有不同。將這一天中收集的汗液信息儲存起來,當人們用手握住智能手機,或是把智能手錶戴到手腕上時,就能夠進行識別認證了。
該副教授稱,這樣的汗液認證不僅精確度更高,還可以為那些無法進行指紋認證,或是臉部識別困難的使用者提供便利。這樣一來,可以簡便使用生物特徵認證的人群又擴大了一些。
對於現在主流的認證系統,副教授表示:「用密碼很容易被偷看到,而現在網上流傳的用設備套取指紋來解鎖的方法要多少就能找到多少。對於人臉認證,也有過多例不能有效識別的報告。」
而根據他們研究所的實驗,目前汗液認證並沒有相關問題,始終可以有效使用。
④ 怎麼樣驗證指紋
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涉及四個功能:讀取指紋圖象、提取特徵、保存數據和比對。
在一開始,通過指紋讀取設備讀取到人體指紋的圖象,取到指紋圖象之後,要對原始圖象進行初步的處理,使之更清晰。
接下來,指紋辨識軟體建立指紋的數字表示——特徵數據,一種單方向的轉換,可以從指紋轉換成特徵數據但不能從特徵數據轉換成為指紋,而兩枚不同的指紋不會產生相同的特徵數據。軟體從指紋上找到被稱為「節點」(minutiae)的數據點,也就是那些指紋紋路的分叉、終止或打圈處的坐標位置,這些點同時具有七種以上的唯一性特徵。因為通常手指上平均具有70個節點,所以這種方法會產生大約490個數據。
有的演算法把節點和方向信息組合產生了更多的數據,這些方向信息表明了各個節點之間的關系,也有的演算法還處理整幅指紋圖像。總之,這些數據,通常稱為模板,保存為1K大小的記錄。無論它們是怎樣組成的,至今仍然沒有一種模板的標准,也沒有一種公布的抽象演算法,而是各個廠商自行其是。
最後,通過計算機模糊比較的方法,把兩個指紋的模板進行比較,計算出它們的相似程度,最終得到兩個指紋的匹配結果。
二. 取得指紋圖象
1.取象設備原理
取像設備分成兩類:光學、硅晶體感測器和其他。
光學取像設備有最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依據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FTIR)。光線照到壓有指紋的玻璃表面,反射光線由CCD去獲得,反射光的數量依賴於壓在玻璃表面指紋的脊和谷的深度和皮膚與玻璃間的油脂。光線經玻璃設到谷後反射到CCD,而設到脊後則不反射到CCD(確切的是脊上的液體反光的)。
由於最近光學設備的革新,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的體積。最近90年代中期,感測器可以裝在6x3x6英寸的盒子里,在不久的將來更小的設備是3x1x1英寸。這些進展取決於多種光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是FTIR的發展。例如:纖維光被用來捕捉指紋圖象。纖維光束垂直射到指紋的表面,他照亮指紋並探測反射光。另一個方案是把含有一微型三棱鏡矩陣的表面安裝在彈性的平面上,當手指壓在此表面上時,由於脊和谷的壓力不同而改變了微型三棱鏡的表面,這些變化通過三棱鏡光的反射而反映出來。
應用晶體感測器是最近在市場上才出現的,盡管它在傳奇文學作品中已經出現近20年。這些含有微型晶體的平面通過多種技術來繪制指紋圖象。電容感測器通過電子度量被設計來捕捉指紋。電容設備能結合大約100,000導體金屬陣列的感測器,其
⑤ 指紋身份證有什麼好處
日常生活中,來指紋認證技術已經自被廣泛應用於指紋鎖、指紋門禁、指紋保險櫃和計算機登錄領域。在居民身份證當中加入指紋信息,可以有效地防範冒用他人身份證件以及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⑥ 指紋驗證的方法
紋是指手指末端正麵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路。這些紋路的存在增加了皮膚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我們能夠用手來抓起重物。盡管指紋只是人體皮膚的一小部分,但是,它蘊涵大量的信息。這些皮膚的紋路在圖案、斷點和交*點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信息處理中將它們稱作"特徵",醫學上已經證明這些特徵對於每個手指都是不同的,而且這些特徵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因此我們就可以把一個人同他的指紋對應起來,通過比較他的指紋特徵和預先保存的指紋特徵,就可以驗證他的真實身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身份證號碼來唯一確認每一個人,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指紋圖像上找出功能類似於身份證號碼的一些特徵點來唯一確認一幅指紋,從而進一步確認每一個人。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FIS)正是利用計算機來完成如前所述的功能,來代替當初由人來完成的復雜、費時而且准確率低的工作。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FIS)通過特殊的光電轉換設備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活體指紋進行採集、分析和比對,可以自動、迅速、准確地鑒別出個人身份。一般可以分成"離線部分"和"在線部分"兩個部分。如圖2所示。
其中離線部分包括用指紋採集儀採集指紋、提取出細節點、將細節點保存到資料庫中形成指紋模板庫等主要步驟。在線部分包括用指紋採集儀採集指紋、提取出細節點、然後將這些細節點與保存在資料庫中模板細節點進行匹配,判斷輸入細節點與模板細節點是否來自同一個手指的指紋。一般來說,離線處理允許人工因素介入,可根據需要手動調整系統參數,而在線處理應完全由系統自動完成所有操作。
指紋識別技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應用最廣泛,價格最低廉、易用性最高的生物認證技術,相對於其它身份認證技術,自動指紋識別具有許多獨到的信息安全優點,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每個人的指紋是相當固定的,不會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或身體健康程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人的聲音、面相等卻存在較大變化的可能。2)指紋樣本便於獲取,易於開發識別系統,實用性強。目前已有標準的指紋樣本庫,方便了識別系統的軟體開發;另外,識別系統中完成指紋采樣功能的硬體部分也較易實現。3)一個人的十指指紋皆不相同,這樣可以方便地利用多個指紋構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統的安全性。5)指紋識別中使用的模板並非最初的指紋圖,而是由指紋圖中提取的關鍵特徵,這樣既使系統對模板庫的存儲量較小也保護了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另外,對輸入的指紋圖提取關鍵特徵後,可以大大減少網路傳輸的負擔,便於實現異地確認,支持計算機的網路功能。
中科院自動化所智能生物信息系統研究組和北京數字指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對自動指紋識別技術進行了長期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系統開發。在生物特徵識別鄰域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科學院創新基金等和國家攻關等項目,先後在PR,PRL、ICPR、AVBP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本領域主流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其最新的指紋識別演算法得到了自動指紋識別演算法(FVC2002)組織的認證,各項指標達到了國際第七、國內參賽單位排名第一的水平,平均相等錯誤率低於1.1%。指紋圖像的識別准確率和識別速度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外,結合社會應用的實際需求,開發了各種類型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嵌入式指紋識別模塊、指紋應用系統軟體等,用戶反映良好。
⑦ 指紋驗證的由來
一直人們都在關心著一個問題,指紋於當今社會這么風行,它最早的由來又源於哪裡呢?一直是人們探索的一個問題,很多都跟這上面畫了一個大的問號,它真正的由來可從公元前7000年就開始的了。 利用指紋進行身份認證已有很長歷史。考古證實,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指紋作為身份鑒別已在古中國和古敘利亞使用。從那時出土的粘土陶器上留有的陶藝匠人的指紋,紙稿上印有的起草者的大拇指指紋,古城市的房屋留下的磚匠一對大拇指指紋的印記中可以看出,指紋認證已被應用於當時社會的許多領域。
19世紀初,科學家發現了至今仍被承認的指紋的兩個重要特徵,即兩個不同手指的指紋紋脊的式樣不同,和指紋紋脊的式樣終生不改變。這個有關指紋惟一性和終身不變性的研究成果在指紋鑒別犯罪中得到正式應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阿根廷、蘇格蘭等地相繼將指紋識別技術應用於罪犯鑒別。
最初的指紋識別採用手工方法,即將指紋卡片存放在指紋庫中,需要時在指紋庫中人工查找由指紋專家比對指紋卡。20世紀60年代後,人們利用計算機代替了效率低、投入高的手工方式來處理指紋,個人電腦和光學掃描儀成為指紋取像工具。90年代後期,低價位取像設備的出現,為個人身份識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舞台。
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國內的生物識別技術市場正處於諸侯割據的萌芽階段。指紋識別技術自出現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其中指紋考勤機受到了企事業單位的青睞。在國內的指紋產品市場中,指紋考勤機擁有超過30%的市場佔有率,此外,指紋門禁、遠程教育、網路安全等市場的發展也方興未艾。
最近,一種新型的指紋加密技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種指紋加密技術內置了數據加密防衛區,其嵌入式指紋加密和獨立硬體指紋識別系統具有無需系統支持即可實現高度數據加密功能。
所謂嵌入式指紋加密,是以指紋識別技術為基礎的加密技術,能夠在嵌入式系統中實現。它將先進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加密技術、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有機結合,實現了更為安全、可靠、方便、有效的加密機制。
而獨立的硬體指紋識別系統是以指紋識別技術為核心,獨立於計算機運行,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下獨立完成指紋採集、存儲、識別和計算機通信等功能的指紋身份識別系統。由於傳統的加密功能是通過密碼來實現的,存在密碼易被竊取、破譯和密碼記憶的問題,因此通過上述獨一無二的指紋識別技術來控制用戶對數據的訪問,可以達到有效的加密目的。
據了解,國內上百家從事指紋識別技術應用的企業多以代理國外產品為主,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多。我國自主開發的系列嵌入式指紋識別硬體和應用軟體產品錯誤率低於1.1%,在識別准確率和識別速度上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大家這么一對比,可以很明顯的見得,指紋它由最初公元前7000年由來而至今,這是多麼長的一個時間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