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咖啡種類
㈠ 咖啡所有的種類
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
咖啡一旦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人們在學習、閱讀和思考等腦力活動時經常用來提神。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也可作為冷飲。
在飲用前可計算估計咖啡因的攝入量,即可達到適量的標准。大部分的研究建議,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1)著名咖啡種類擴展閱讀;
咖啡的來源已無從稽考,有諸多傳說。
相傳,今天的奧羅莫人的祖先被認為是首個認識到咖啡樹令人振奮的效果,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指出非洲咖啡的增長或是本地人會用它作為興奮劑,甚至早於17世紀已經知道;
另一傳說,據說是一千多年以前,在9世紀的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羊吃了一種植物的種子(咖啡豆)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繼而發現咖啡,但此事截至1671年並沒有得到記載,有可能是杜撰的;
也有說法是當地發生過一場野火,燒焦了一片咖啡林,經過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注意,人們最初咀嚼這種植物果實來提神,後來烘烤磨碎摻入麵粉做成麵包,作為勇士的食物,提高作戰的勇氣。
不過這些傳說故事都缺乏歷史文件佐證,只出現於後世的旅遊傳記中。
據說,最初經栽培的咖啡是源自衣索比亞的哈勒爾。
直到11世紀左右,人們才開始用水煮咖啡做為飲料。
13世紀時,衣索比亞軍隊入侵葉門,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
因為伊斯蘭教的清規禁止教徒飲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認為這種飲料刺激神經,違反教義,曾一度禁止並關閉咖啡店,但埃及蘇丹認為咖啡不違反教義,因而解禁,咖啡飲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
咖啡Coffee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阿拉伯語Qahwa,意思是「植物飲料」,後來傳到土耳其,成為歐洲語言中這個詞的來源。
咖啡種植,製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斷地改進而逐漸完善。
㈡ 世界上有哪幾種著名的咖啡品種
真鍋咖啡 (1970年日本,亞洲知名品牌)
星巴克(Starbucks) (美國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全球超過9000家連鎖店)
LAVAZZA (1895年義大利,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公司)
ILLY 艾利咖啡 (1933年義大利,咖啡界高品質的領航者)
雀巢咖啡 (1866年瑞士,歷史悠久的咖啡品牌,國家免檢產品)
上島咖啡 (1968成立於中國台灣,超過1000餘家連鎖店)
麥斯威爾(Maxwell) (一百多年歷史,美國品牌,世界著名咖啡品牌)
兩岸咖啡 (亞洲/世界知名台資咖啡西餐連鎖品牌)
藍山咖啡 (來自牙買加,有咖啡中的極品「勞斯萊斯」之稱)
皇室哥本哈根RoyalCopenhagen (享有最高品質榮譽)
UCC (1933年成立於日本,著名品牌)
薇吉伍德Wedgwood(17世紀中葉,在英國誕生的品牌)
克萊士咖啡KreisKaffee (1963年的德國)
葛蘭特咖啡GrandosCoffee (德國著名的咖啡品牌)
優良與否在於色香味之分配均衡,並能夠彰顯某方面之特色。在咖啡境界中,各種名咖啡皆有其存在價值,絕不可能出現獨霸局面。勇於嘗試、多比較各類品種,配上不同烹煮方式是享受咖啡之不二法門,你必定可以從以下介紹中找到個人心目中之咖啡皇者(排名不分先後)。
(1)哥倫比亞(Colombian)
----咖啡產量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巴西。咖啡豆均以人手採摘及經沖洗。最佳之哥倫比亞咖啡與牙買加藍山、哥斯大黎加咖啡齊名,並列為經典品種。其香味濃郁、酸度適中、色澤豐富、略有菲洲咖啡之酒味,故一般較易為人接受。
(2)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n)
----具有咖啡應有之特質,無一或缺。味道濃郁、酸度較高。良好之哥斯大黎加咖啡會給人濃烈感覺。
(3)不含咖啡因哥倫比亞(Decaffeinated Colombian)
----炒咖啡豆前,去除咖啡因,避免豆內油脂分泌。
(4)瓜地馬拉安提瓜(Quatcmala Antigua)
----產於瓜地馬拉舊都安提瓜近郊,故以名之。其色、香、酸味較重及特殊,異於其他產地品種,為喜好濃郁咖啡者之佳選。
(5)肯亞AA(Kenya AA)
----產於肯亞首府奈羅比附近肯亞山一萬七千尺山坡上。肯亞AA為該國咖啡豆中最大者,A次之,B又再次之。其特有之苦澀及酒味,最為人所稱道。濃郁之處,著名之莫加、衣索比亞亦有不及。
(6)摩卡(Mocha Djimma)
----以位於紅海之古亞拉伯港中命名。此品種產於衣索比亞,經清洗後之莫加,為低酸度、濃度適中,香味馥郁、香滑如凝脂、餘味似朱古力。
(7)巴西山度士(Brazil Santos)
----巴西為最大之咖啡生產國,佔全球百分之三十以上,故一般咖啡均冠以巴西之名,以顯其重要性。山度士為巴西咖啡之良品,只在聖保羅區種植,色、香、味極佳及酸度適中,容易為人接受。
(8/9)爪哇/蘇門答臘(Sumatran and Java)印尼
----印尼咖啡以味道濃厚、酸度較高著稱。其中曼達靈及安果拉(Mandheling and Ankola)咖啡均被譽為世界最優良之品種,又以曼達靈Lintong之濃烈味道,飲後齒頰留香之特色而倍受推崇。
(10)印度米索(Indian Mysore)
----色、香較溫和、低酸度,濃郁味道一般。
(11)Maragogipe
----Maragogipe為咖啡樹種類之一,果實極大、滲透性較強。酸度低、色香均適中。
(12)夏威夷康拿(Hawaii Kona)
----夏威夷咖啡中最著名品種,產於Kona島近太平洋低坡地帶,以濃度適中、微酸而帶淡淡酒味、新鮮時能揮發出極芳香氣味著稱。
(13)貴族咖啡(Noble coffee)
----咖啡品種有一種受潮濕季候風吹拂數星期之久,其豆色帶黃、有甜味、酸味甚微。因成長過程引發無限遐想,具特殊情調,故被視為最細致品種。在季候風啡中,尤以產以馬拿巴海岸者為個中極品。
(14)新幾內亞(New Guinea)
----此品種植於崎嶇高山地帶,較印尼出產咖啡為淡,無論香濃及酸味均略少,可取在平淡中顯醇厚。
(15)牙買加藍山(Jamaican Blue Mountain)
----牙買山咖啡品質優劣分明,極優者為產於高原地帶之牙買加藍山、近年倍受推崇,為咖啡中之最前列品種,售價高昂。此品種極為色香味均無懈可擊、酸度恰可近乎完美。現時世界市場購得之藍山咖啡已經加以改良,保留傳統之色香味濃,酸度則減低,以適應咖啡愛好者口味
㈢ 咖啡的種類有幾種呢
很多...
1.卡布其諾: 一般是1\3濃縮咖啡,1\3蒸汽牛奶.1\3泡沫牛奶
2.濃縮咖啡: 義大利濃縮咖啡用奶泡,美式濃縮用水泡
3.拿鐵也叫奶特: 1\4的濃縮咖啡,2\4的牛奶,1\4的奶泡.牛奶味道特別重,端上來會象彩虹雞尾酒一樣有層次的.味道適合女孩子,而且點給女孩子的話比點卡布其諾好.
4藍山: 酸味、甜味、苦味基本調合的比較勻.要特別注意世界上80%的藍山都出口日本,所以中國是少之又少,一般咖啡店都是假的或者混合的.純藍山很少有
5.摩卡: 1/3濃縮,1/3熱巧克力和1/3牛奶泡沫,最後再撒上巧克力粉.摩卡咖啡豆有比較柔和的酸味,但是被很多咖啡店沖的太甜,是嘗不出原味的
6.日本炭燒咖啡:重度烘培會讓人覺得比較苦澀,但是最大限度保持了咖啡的原味.還特意問過咖啡店的帥哥老闆咖啡豆的混合比例現在貢獻出來--是哥倫比亞2,巴西2,曼特寧1.5,爪哇4.5左右
7.愛爾蘭咖啡:愛爾蘭威士忌加方糖,酒精燈燒化後倒入咖啡和鮮奶油.也是很有名的,追求品位和與眾不同的小女生會喜歡.
除此以外,還有藍山咖啡,曼特寧咖啡,瓜地馬拉咖啡,冰拿鐵咖啡,63冰滴咖啡,日本炭燒咖啡等等。
意式泡法的康寶藍咖啡,馬琪雅朵咖啡
法式的皇家咖啡,龐德咖啡
俄式咖啡、還有摩卡咖啡、維也納咖啡、地中海咖啡、土耳其咖啡、墨西哥咖啡、綠茶咖啡、泰式冰咖啡、勃艮第咖啡、冰砂咖啡、歐蕾咖啡、魔力冰淇淋咖啡等等
㈣ 咖啡的種類和區別
1 濃縮咖啡 Espresso:
1份的Espresso加上1.5份的熱牛奶。但是此白咖啡並非馬來西亞的白咖啡,後者是才用低溫烘焙的方式進行的。
(4)著名咖啡種類擴展閱讀:
濃縮咖啡(Espresso)是一種義大利式煮制咖啡的方法,已有百年的歷史。濃縮咖啡這個詞來源於義大利語,意思是「快」,因為濃縮咖啡在製做好之後要立刻送到顧客那裡。
雙份濃縮咖啡是由47至62.5毫升(1.5-2盎司)的咖啡提取物、88至95攝氏度的純凈水加上9-10個大氣壓,在22至28秒內製成。
而咖啡提取物是從14至16克的咖啡粉里提取出來的。濃縮咖啡從咖啡手柄里滴出來象熱蜂蜜一樣。顏色呈紅棕色。上面覆蓋一層咖啡油,占飲料的10-30%。
參考資料:網路-咖啡
㈤ 咖啡的種類有哪些
咖啡種類有:濃縮咖啡,美式咖啡,馬琪雅朵,拿鐵咖啡等。
1、濃縮咖啡。
拿鐵是由一小杯濃縮和一杯牛奶製作而成(150ml~200ml)與卡布奇諾一樣,拿鐵因為含有大量牛奶適合在早餐飲用,比卡布奇諾多了鮮奶味道,味道也更香醇。
㈥ 咖啡的種類和著名品牌
單品咖啡,就是用原產地出產的單一咖啡豆磨製而成,飲用時一般不加奶或糖的純正咖啡。有強烈的特性,口感特別:或清新柔和,或香醇順滑;成本較高,因此價格也比較貴。比如著名的藍山咖啡、巴西咖啡、義大利咖啡、哥倫比亞咖啡……都是以咖啡豆的出產地命名的單品。摩卡咖啡和炭燒咖啡雖然也是單品,但是它們的命名就比較特別。摩卡是葉門的一個港口,在這個港口出產的咖啡都叫摩卡,但這些咖啡可能來自不同的產地,因此每一批的摩卡豆的味道都不盡相同。
1、單品咖啡種類
(1)藍山咖啡:產於牙買加。純牙買加藍山咖啡將咖啡中獨特的酸、苦、甘、醇等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香味十分濃郁,香醇甘滑、有持久的水果味,形成強烈誘人的優雅氣息,是其它咖啡望塵莫及的。可謂是咖啡之極品。
(2)哥倫比亞咖啡:產於哥倫比亞,烘焙後的咖啡豆,會釋放出甘甜的清香,具有酸中帶甘、苦味中平的良質特性,且濃度適中,並帶有持久水果清香。營養十分豐富,高均衡度,有時具有堅果味。因為濃度合宜的緣故,也被應用於高級的混合咖啡中。
(3)巴西咖啡:種類繁多,多數的咖啡帶有適度的酸性特徵,其甘、苦、醇三味屬中性,濃度適中,口味滑爽而特殊,被譽為咖啡之中堅,也是非常好的調配用豆。
(4)義大利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義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適合那些追求強烈味覺感受的人。
(5)曼特寧咖啡:產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群島,顆粒飽滿,帶有極重的濃香味,辛辣的苦味,特別喜歡它的人會沉迷於它的苦後回甘。同時又具有糖漿味和巧克力味,而酸味就顯得不突出,但有種濃郁的醇度,是德國人喜愛的品種,咖啡愛好者大都單品飲用。它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6)爪哇咖啡: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顆粒飽滿,含辛辣味,酸度相對較低,口感細膩,均衡度好,是精緻的芳香型咖啡。
(7)哥斯大黎加咖啡:風味極佳,光滑、酸性強、檔次高,具有誘人的香味。
肯亞咖啡:芳香、濃郁,酸度均衡可口,具有極佳的水果風味,口感豐富完美。是業內人士普遍喜好的品種之一。
(8)摩卡咖啡:產於衣索比亞,豆小而香濃,其酸醇味強,略帶酒香,辛辣刺激,甘味適中,風味特殊。是頗負盛名的優質咖啡,通常單品飲用。
(9)瓜地馬拉咖啡:產於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的安提瓜區,是咖啡界相當著名的咖啡品種之一。肥沃的火山岩土壤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口感柔和、香醇,略帶熱帶水果味道。豐富的滋味,完美協調,加上一絲絲煙熏味,更強調它的古老與神秘。許多咖啡專家評論瓜地馬拉咖啡為所有中南美洲的咖啡中最佳的品種。
(10)乞力馬扎羅咖啡:產於坦尚尼亞的乞力馬扎羅。一種不帶酸的咖啡品種,口味香濃,以多重奏口感著名。講究的咖啡雅客,想要感受異國風味、沸騰你的味覺。品嘗乞力馬札羅咖啡就是最佳的選擇,香味與口感足以讓初試咖啡的飲客,感受淘淘不絕的多重奏口感。
(11)科納咖啡:產於夏威夷科納地區,是只能栽種在火山斜坡上的稀罕品種。味道香濃、甘醇,且略帶一種葡萄酒香,風味極特殊。上選的科納咖啡有適度的酸味和溫順豐潤的口感,以及一股獨特的香醇風味。由於產量日趨減少,價格直追藍山咖啡。
(12)炭燒咖啡:由日本人最早用木炭烘培咖啡豆而得名。這種咖啡喝起來確實有一種炭燒的味道,但是不會很濃,保留了咖啡原有的味道,口味純正,這可能和日本人飲食習慣比較清淡有關。
2、單品咖啡豆代表性比例
(1)酸:哥倫比亞 30%、巴西 30%、瓜地馬拉 20%、摩卡 20%
(2)苦:哥倫比亞 30%、巴西 30%、乞利馬扎羅20%、羅布斯塔 20%
(3)濃厚:哥倫比亞 40%、瓜地馬拉 20%、曼特寧 20%、巴西 20%
(4)柔和:哥倫比亞 40%、巴西 30%、摩卡 20%、羅布斯塔10%
藍山咖啡介紹:
根據咖啡種植山脈的高度以及原豆大小,藍山咖啡又分為三個等級:牙買加藍山咖啡(Blue Mountain Jamaican)、牙買加高山咖啡(High Mountain Jamaican)以及牙買加優等水洗咖啡(Prime Washed Jamaican)。當然,牙買加普通咖啡被稱為「牙買加咖啡」,主要產自中、低山區,屬於牙買加優等水洗咖啡系列。
牙買加最優質的咖啡,主要產自於藍山山脈最東邊最後一座山上海拔2100米高地的農場。這些農場以渥雷普特農場為首,還包括阿特蘭塔(Atlanta)農場、銀山(Silver Hills)農場以及馬維斯(Mavis)農場。這些農場種植咖啡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代代相傳。現在則主要「以少而精」為原則種植咖啡。所以即使當地最大的農場,也不及國際標准農場的大小。
高大雄奇的牙買加藍山遠離塵囂,有加勒比海不為人知的美景。山巒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涼爽宜人,霧氣繚繞,雨水充沛,且排水良好,堪稱咖啡種植的天然寶地。另外,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無法進行機械化操作。所以幾乎所有操作都採取手工方式。惡劣的工作條件,反而成就了藍山咖啡優良的品質。特別是渥雷普特農場生產的咖啡,一向備受咖啡愛好者的推崇。
這種高貴的咖啡通常有固定的消費群。據說美國伊麗莎白女王最愛牙買加藍山咖啡。他的味道非常微妙,酸度恰到好處,略含葡萄酒一樣的微苦味及淡淡的甜味,擁有絕佳的純度,甚至還隱約含有一絲煙味,細致滑順,清爽而淡雅。眾多味道混合在一起,搭配的幾近完美。不過,對單一口味的咖啡比較熟悉和習慣喝速溶咖啡的朋友來說,牙買加藍山跟其他咖啡並無區別!只有品嘗過各色咖啡、了解咖啡味道特性的人,才能體會到牙買加藍山的魅力所在。
行家通常會對牙買加藍山咖啡進行中度烘焙,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咖啡的原味。據說中度烘焙還能增強藍山咖啡的餘味——喝完一杯咖啡的數分鍾內,還能回味出綿延悠長的水果香味。
然而,牙買加藍山咖啡的「咖啡之王」的美譽不脛而走的同時,訂單便像雪片一樣飛來,牙買加不得不加快生產的步伐。僅1932年一年,牙買加就生產了15.5噸咖啡!可想,大量生產造成的後果之一便是品質的下降。牙買加咖啡近30年的名聲,似乎在一夜之間掃地。
政府和農民當然想讓咖啡回到當初的高品質。可這需要強力的資金支援,而當時的政府和農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是日本——這個跟牙買加隔了整整一個太平洋的國家,於1969年向牙買加提供貸款,並且加價買下了所有已經喪失良好聲譽的牙買加藍山咖啡。
從那時開始,牙買加開始控制咖啡的產量,並且嚴格規定:只有海拔兩千米以上地帶種植的咖啡,才允許貼「牙買加藍山」的標簽。不僅如此,他們還對咖啡顆粒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以確保咖啡味道。為了和其他咖啡區別開來,各農場經過嚴格篩選出庫的咖啡按每六十公斤裝入一麻袋,麻袋裡必須放入各農場公認的「品質保證書」。咖啡運送時還必須把麻袋放進專用的木桶。
事實證明:日本當時的投資是極其正確和英明的。直到現在,牙買加仍然把生產的90%的一級品優先賣給日本,剩下的10%才賣給日本以外的世界各國。舉例來說 ,1992年日本進口牙買加藍山咖啡688噸,而美國只有75噸 ,英國是59噸。可想而知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緊缺程度!由於產量低,品質高,無論多高的價錢,牙買加藍山咖啡總是供不應求!
就這樣,牙買加藍山重新恢復了高貴的身份。其昂貴的價格,正好與「咖啡之王」的美譽相得益彰,有著無數的追隨者!
咖啡標有的「JBM」字樣,就是「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簡稱。但生產真正「藍山咖啡」的,其實只是面積6,000公頃的小塊土地。因此很多標明「藍山咖啡」的咖啡,實際上是「高山咖啡」或者「優洗咖啡」——這讓「藍山」從一個產地的名號變為一個咖啡等級的名號,我們很難分辨出來。在百貨商店購買絕對純正、最頂級的牙買加藍山咖啡的概率幾乎是「零」!最常見的品種是生長於牙買加低矮山區,主要供牙買加內部銷售並與其他的國家的咖啡豆混合在一起的似是而非的「牙買加藍山」。像這種混合咖啡,即使銷售人員稱裡面混有十分不錯的牙買加頂級咖啡豆,其實比例也不過在5%左右!類似這樣的產品,通常叫「牙買加藍山混合咖啡」或「牙買加藍山風味咖啡」。
前面我們提到,藍山最大的買家是日本人,但不一定所有日本人標明「藍山咖啡」的咖啡,都是真正的藍山咖啡,我們必須注意到「藍山咖啡」前的兩個字母究竟是BM(Blue Mountain)還是HM(High Mountain),亦或者是PM(Prime Washed)。從價格上來講,BM的價格是HM的1.5倍,而HM的價格是其它牙買加咖啡的2.5倍。
如果在中國的北京或者上海的咖啡店裡,一杯真正的藍山咖啡的價格應該是在人民幣90元左右,有些地方還要另加15%的服務費。咖啡館正確的做法不是給你端來一杯做好的咖啡,而是拿來一個小的(最多可以做兩杯咖啡)法式壓壺,在水溫控制在92℃以內時,能夠最大的發揮咖啡本身的風味——裡面有大約1/5到1/4高度的咖啡粉。讓壺在桌上待4分鍾左右,把活塞輕輕的按下去,您就可以喝到藍山咖啡了。
真正的藍山咖啡,年產量不足100噸。因此,不論價格高低,總是供不應求。
㈦ 世界頂級的咖啡品種是什麼
1.瓜地馬拉安提瓜咖啡豆
瓜地馬拉試咖啡界相當著名的咖啡品種之一。肥沃的火山岩土壤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口感,柔和、香醇略帶熱帶水果豐富的滋味,完美協調,加上一絲絲煙熏味,更強調它的古老與神秘。位於中美洲,墨西哥東南方的瓜地馬拉,擁有許多著名的上等咖啡栽植區。
2.特級哥倫比亞咖啡豆
絕對可以算是最高等級的哥倫比亞咖啡豆,產量為全世界五大之內,適當的酸味,濃郁質感與豐富的香味,將它獨特的口味表現的相當極致。不管是男或女咖啡客,哥倫比亞都是絕對可以推薦的好咖啡。
3.吉力馬扎羅咖啡豆
講究香濃口味的咖啡雅客,想要感受異國風味、沸騰你的味覺。品嘗吉力馬札羅就是最佳的選擇,一種不帶酸的咖啡品種,香味與口感就足以讓初試咖啡的飲客,感受淘淘不絕的多重奏口感。
4.黃金曼特寧咖啡豆
帶著神秘名稱的曼特寧以飲後回甘有名,也最為品味人士所陶醉。這樣的經典咖啡品種加上黃金為抬頭,可想而知就是級品的表記。特殊口感、卓味不凡,咖啡飲品中稱霸號雄的口味迷惑多少追求者。
5.夏威夷可娜咖啡豆
由日本移民開始栽種的經典咖啡品種-夏威夷可娜咖啡豆(Hawaiian Kona),這是一種香醇而口感較酸的上等咖啡豆,對於人體有提神的功能,因此,成為全世界咖啡饕客最愛的咖啡飲品。 由於夏威夷可娜與亞買加藍山一樣,都是只能栽種在火山斜坡上的稀罕品種。
(7)著名咖啡種類擴展閱讀:
咖啡是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
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
一杯標準的咖啡品嘗起來的味道不應該是苦澀的,一名合格的咖啡師在製作咖啡時會嚴謹地進行每一步操作,最後為客人呈上的咖啡在味覺上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醇厚度或是干凈度。
參考資料:網路-咖啡
㈧ 咖啡的種類和特點
1、美式咖啡(Americano)使用Espresso咖啡機所製作出比較淡的咖啡,清新的風味中又不失原本香醇本味
2、卡布奇諾(Cappuccino)以等量的濃縮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混合的義大利咖啡,在熱牛奶和濃咖啡的混合上的牛奶帽蓋,很像教堂僧侶所穿戴的連帽長袍,細致溫暖的牛奶泡沬,溫柔的包裹著咖啡的熱度,讓人回味無窮。
3、摩卡咖啡(CafeMocha)是一種最古老的咖啡,是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其獨特之甘,酸,苦味,極為優雅。
4、拿鐵咖啡(Caffè Latte)咖啡與牛奶交融,意式拿鐵咖啡純為牛奶加咖啡,美式拿鐵則將牛奶替換成奶泡
5、白咖啡(Flat white)白咖啡的顏色並不是白色,但是比普通咖啡更清淡柔和,白咖啡味道純正,甘醇芳香。
6、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將砂糖、愛爾蘭酒放入杯中,再加入熱咖啡使糖溶化,然後上面加入鮮奶油,隔著冰涼的鮮奶油喝熱咖啡,是一種既像酒又像咖啡的咖啡。
7、義大利咖啡從過濾器里緩緩滴落,深紅棕色的,油含量達到10%至30%,只需嘗一小口我們就會迅速被其濃郁的口味和香氣所折服。
8、維也納咖啡(Viennese)由濃縮咖啡、鮮奶油和巧克力混合而成,奶油柔和爽口,咖啡潤滑微苦,糖漿即溶未溶,喝的時候上面是濃香的冰奶油,中間有純正的咖啡,喝到底下,甜蜜的糖漿入口,可以享受充分三段式的變化口味。
9、焦糖瑪琪朵(Caramel Macchiato)由香濃熱牛奶上加入濃縮咖啡、香草,最後淋上純正焦糖而成,「Caramel」就是焦糖的意思。焦糖瑪琪朵就是加了焦糖的Macchiato,代表「甜蜜的印記」。
(8)著名咖啡種類擴展閱讀:
咖啡杯的用法
在餐後飲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這種杯子的杯耳較小,手指無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過杯耳再端杯子。咖啡杯的正確拿法,應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兒再將杯子端起。
咖啡加糖方法
給咖啡加糖時,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內;也可先用糖夾子把方糖夾在咖啡碟的近身一側,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夾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內,有時可能會使咖啡濺出,從而弄臟衣服或檯布。
咖啡匙的用法
咖啡匙是專門用來攪咖啡的,飲用咖啡時應當把它取出來。不要用咖啡匙舀著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來搗碎杯中的方糖。
咖啡太熱冷卻
剛剛煮好的咖啡太熱,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輕輕攪拌使之冷卻,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卻,然後再飲用。用嘴試圖去把咖啡吹涼,是很不文雅的動作。
杯碟的使用法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製的。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者右側,杯耳應指向右方。飲咖啡時,可以用右手拿著咖啡的杯耳,左手輕輕托著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邊輕啜。不宜滿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時,不要發出聲響。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
咖啡品嘗方法
咖啡的味道有濃淡之分,所以,不能像喝茶或可樂一樣,連續喝三、四杯,而以正式的咖啡杯的份量最剛好。普通喝咖啡以80-100cc為適量,有時候若想連續喝三、四杯,這時就要將咖啡的濃度沖淡,或加入大量的牛奶,不過仍然要考慮到生理上需求的程度,來加減咖啡的濃度,也就是不要造成膩或惡心的感覺,而在糖份的調配上也不妨多些變化,使咖啡更具美味。趁熱喝是品美味咖啡的必要條件,即使是在夏季的大熱天中飲熱咖啡,也是一樣的。
會客中的咖啡
在家裡請客人喝咖啡,作為主人不要幫著客人操作,特別是客人也是咖啡愛好者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動手或加奶或加糖,這樣也顯的對客人口味的尊重。因為他們對此十分講究。另外,你還要細心地為懂得喝咖啡的行家准備一杯涼開水,使客人能在涼開水和咖啡之間交替品嘗出咖啡的口味。
在朋友家裡做客喝咖啡時,不必客氣,就將咖啡趁熱喝完吧,這才顯得有禮貌。不過,不要一口氣把咖啡喝完,而要慢慢啜飲。如果只顧聊天,冷落咖啡使它冷卻,那才是浪費主人的一份心意。
參考鏈接:網路-咖啡
㈨ 咖啡種類分哪幾種
藍山
被認為咖啡頂極品的藍山咖啡產於牙買加西部的藍山山脈。藍山咖啡豆形狀飽滿,酸、香、醇、甘味均勻很強烈,略帶苦味,口感調和,風味極佳,適合做單品咖啡。但由於產量少,所以市面上賣的大多是「特調藍山」,也就是以藍山為底,再加上其他咖啡豆混合的綜合咖啡。
哥倫比亞
咖啡豆品質整齊,可以堪稱咖啡豆中的標准豆。豆形偏大,帶淡綠色,具有特殊的厚重味,以豐富獨特的香氣廣受人們青睞。其口感為酸中帶甘、低度苦味,一般來說,中度偏深的烘培會讓口感比較有個性,不但可以作為單品飲用,做混合咖啡也很合適。
巴西
咖啡的香、酸、醇都是中度,苦味較淡,以平順的口感著稱。其中又以Santos Coffee較著名。主要產於 Sao Paulo州,品種為 Arabica Bourbon,所以又被習慣地稱為Bourbon Santos。品質優良,口感圓滑,帶點中度酸,還有很強的甘味,因此是做混合咖啡不可缺少的原料。
曼特寧
屬於 Arabica品種,主要產於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蠟及蘇拉威島嶼。其顆粒較大,豆質很硬,栽種過程中出現瑕疵的幾率偏高,所以採收後需要人工挑選。因此曼特寧成為爭議較多的單品。它有豐富醇厚的口感,不澀不酸,醇度、苦味和香度高,相當具有個性。
摩卡咖啡
目前以葉門所生產的咖啡為最佳,其次為依索比亞的摩卡;摩卡咖啡帶潤滑中之中酸至強酸、甘性特佳、風味獨特,含有巧克力的味道;具有貴婦人的氣質,是極具特色的一種純品咖啡。
義大利咖啡
一般在家中沖泡義大利咖啡,是利用義大利發明的摩卡壺沖泡成的,這種咖啡壺也是利用蒸氣壓力的原理來淬取咖啡(又一個瓦特的徒弟)。摩卡壺可以使受壓的蒸氣直接通過咖啡粉,讓蒸氣瞬間穿過咖啡粉的細胞壁(還是虎克的徒弟),將咖啡的內在精華淬取出來,故而沖泡出來的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義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
碳燒咖啡
是一種重度烘焙的咖啡,味道焦、苦不帶酸,咖啡豆有出油的現象,極適合用於蒸氣加壓咖啡。
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由來
維也納人柯奇斯基(Fanz George Kolschitsky)是牛奶加咖啡的Cafe Latte創始人,本期再談談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由來。這兩種飲料均是咖啡和牛奶洐生出來,但卡布奇諾的來歷卻更有學問,一直是歐美研究文字變遷的最佳體材。
Cappuccino此字的歷史,足以說明一個字常常會因為看來像某樣東西,最後被引申成其它字義,遠遠超出造字者原先用意。聽來似乎蠻復雜的,請看以下解析。
創設於一五二五年以後的聖芳濟教會(Capuchin)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頭戴一頂尖尖帽子,聖芳濟教會傳到義大利時,當地人覺得修士服飾很特殊,就給他們取個Cappuccino的名字,此字的義大利文是指僧侶所穿寬松長袍和小尖帽,源自義大利文"頭巾"即Cappuccio.
然而,老義愛喝咖啡,發覺濃縮咖啡、牛奶和奶泡混合後,顏色就像是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道袍,於是靈機一動,就給牛奶加咖啡又有尖尖奶泡的飲料,取名為卡布奇諾(Cappuccino)。英文最早使用此字的時間在一九四八年,當時舊金山一篇報導率先介紹卡布奇諾飲料,一直到一九九0年以後,才成為世人耳熟能詳的咖啡飲料。應該可以這么說Cappuccino咖啡這個字,源自聖芳濟教會(Capuchin)和義大利文頭巾(Cappucio),相信Cappuccino的原始造字者,做夢也沒料到僧侶的道袍最後會變成一種咖啡飲料名稱。
卡布奇諾也和一種猴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