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上將知名度

上將知名度

發布時間: 2020-12-01 07:08:53

㈠ 新媒體有哪些特點

新媒體有全方位的數字化、有互動性、個性化等特點。

一. 全方位的數字化

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數字化的傳播方式。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必然帶來數字化傳播方式。新媒體通過全方位的數字化過程,將所有的文本縮減成二進制元編碼,並且可以採用同樣的生產、分配與儲存的過程。

二. 互動性

提及新媒體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傳統的大眾媒介都是單向式傳播,但新媒體則突破了單向傳播,增強了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互動性。新媒體以其新興技術新興,特別是互聯網,可以連接網上任一用戶,實現網路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之間無障礙溝通交流。

三. 個性化

新媒體實現了信息傳播與收閱的個人化。以網路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

(1)上將知名度擴展閱讀:

新媒體存在的問題:

1. 我國網民數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調查顯示,城市網民,尤其是大城市網民是主力軍。知識、信息之間的這一鴻溝將會變得更寬而不是更窄。

2. 網民素質良莠不齊。網民擁有自由發表意見的平台,但此類言論自由隨意、導向不明,甚至部分網民熱於揭人隱私、製造謠言,而導致偏激和非理性、盲從與沖動。

3. 虛假信息多。目前,網路上頻繁出現一些虛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給構建健康文明網路造成了極壞影響。

㈡ 潘鳳這個人為什麼知名度這么高誰能解釋下

我在沒玩三國之前也不知道潘鳳居然是三國名人 我有上將潘鳳 上將 多TM牛逼

㈢ 騰訊與360之爭 誰敗

TX(騰訊)決定在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將停止運行QQ軟體這是讓我憤怒的事。
我認為TX嚴重侵犯歧視了360的用戶。這種霸道的行為是因該譴謫的。TX為此應該道歉和補償。

1.在第三方機構檢測司法部門公布出來前絕大並不能分出對錯,就算360惡意污衊也可以申請司法判決。TX不能以單方面終止對網民的服務。造成客戶的不便。
2.QQ會員等各種消費或各種QQ游戲中可換成現金虛擬物品與360會員的雙方的同一客戶的任意選擇都會有利益損害。
3.TX這種說停止在裝載360的電腦上停止就停止的幼稚行為是對使用客戶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客戶有惡劣影響(隨便一個理由便終止服務,有種不可靠的感覺)。

360 TX之爭原因(騰訊說法)
對沒有道德底線的行為說不
360屢屢製造「QQ侵犯用戶隱私」的謠言,對QQ的安全功能進行惡意污衊。事實上QQ安全模塊絕沒有進行任何用戶隱私數據的掃描、監控,更絕對沒有上傳用戶數據。目前我們已經將QQ安全模塊代碼交由第三方機構檢測,以證明我們的清白

360與TX之爭原因(個人認為)
360阻止QQ綁定服務與彈跳信息(我很認同這個,玩游戲掛QQ的時候總是被信息頂出來,視屏 語音 等等)

裝個QQ,問你要不要裝QQ拼音,還有QQ影音,還有TX下載器,最新的QQ醫生,管家.還有數量繁多的山寨游戲。(最新出的游戲完全是個雜燴,什麼游戲的東西都有,特別是能賺玩家錢的方面。 個人評價:商業游戲不是網路游戲)而TX之本QQ呢?更新來更新去我死活沒發現什麼實用的功能。現在TXQQ不是代表一種聊天軟體而是各種網路服務的綜合(只有QQ瀏覽器還沒出來,或者出來我還不知道)

360 TX之爭的看法;
1.終止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將停止運行QQ軟體這種行為,對QQ游戲 QQ會員進行補償,對用戶進行公開道歉;
2.如果360所說是真那TX要認可360行為,TX賠償360名譽,損失並公開道歉。如果是360對QQ進行的惡意污衊,360賠償TX名譽,損失並公開道歉;
3.建議加強QQ自身軟體安全(不是QQ醫生什麼的),把TX各種軟體 游戲 列在TX首頁並介紹用法功能收費等(至少要有那個板塊)
4.加強360掃描功能,加強360卸載功能(能把綁定的其他附屬軟體卸載掉);各種軟體要有公正的評價,或懸賞對軟體的公正評價。評價有錯誤要及更正,道歉與補償

現在在網上360與QQ的槍手都在指責對方的過錯,他們是不是忽視了我們網民的權益?

㈣ 白蘭地等級劃分

通過酒標上這些字母的縮寫,就可知道該酒是何等級,一般而言: 專

V O:屬 10年成熟

V S O: 15年成熟

V S O P: 20年成熟

X O: Nepoleon(拿破崙)40年成熟

Extra: 70年成熟

還有一些標記的意義是:

E:特級

F:精美

V:充分

O:陳年

S:高級

P:淺色

(4)上將知名度擴展閱讀:

白蘭地的等級劃分跟酒的口感跟桶中貯存年限的長短有直接關系,干邑酒分成許多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VS級(酒齡在4年半以下的)、VSOP級(酒齡在4年半至6年半之間的)、XO級(6年半以上的)、EXTRA級等,干邑酒貯存時間越長,質量越好,價格越高。

㈤ 三國中,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哪方更厲害呢

要說三國演義中最有看頭的精彩部分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答道:莫過於那些個名將們之間的對決。

黃忠雖然沒有跟五子良將交過手,但他曾經力戰過夏侯淵,並且最終殺了他。而夏侯淵可是比五子良將更厲害的人物,所以老黃忠也是不差的。

不過曹操的五子良將雖然說論單純的武力值可能真的比不上劉備的五虎上將。不過如果論領兵打仗,文韜武略,可以說五子良將是不遜色於五虎上將的。三國時期名將輩出,雖然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知名度是最高的,但我們並不能說他們就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畢竟我們不知道是否會有更加神勇的人在山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呢。

㈥ 如果龐德在戰場上遇到趙雲,他能和趙雲打多少回合呢

龐德與趙雲相比,他的知名度明顯沒有趙雲高,只要稍微讀點《三國演義》的作者,便知道趙雲的大名,說出趙雲單騎救主的英雄事跡。相比之下龐德出場回合不多,只能算是一個邊緣人物了,但是即使是邊緣人物,他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覷。

趙雲出場在公孫瓚與袁紹交戰之時,當時袁紹大將文丑激戰公孫瓚四將,殺一走三,公孫瓚被文丑盯上,趙雲出戰救下了公孫瓚,與其大戰了五六十回合逼退了文丑。當時文丑已經是河北名將了,其威名自然比趙雲高很多,趙雲首戰能戰平文丑已經很出色了。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戰文丑是這樣描述的: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除此之外,趙雲在穰山之戰之戰中能面對曹魏眾多名將全身而退,三十回合戰平許褚,面對李典、於禁等將領合圍能將其擊敗。在劉備被包圍之際,趙雲能一回合刺死大將高覽,三十回合擊敗張郃,其神勇不比呂布弱,24名將之中僅次於呂布,排在第2。

㈦ 求安卓手機排行榜,有哪些比較推薦

安卓手機排行榜:三星、魅族、一加、OPPO、努比亞、華為、小米、360、vivo、聯想,其中性能優越,性價比高的我推薦魅族。

魅族 16Xs採用了非異性對稱全面屏設計,帶來非常高的屏佔比,也延續了魅族旗艦手機不使用異形屏升降攝像頭的傳統。屏幕方面,魅族 16Xs屏幕尺寸為6.2英寸,解析度為2240x1080。魅族 16Xs使用4000mAh的大電池,同樣支持快充技術,提供18w的mCharge快充。

魅族 16Xs作為魅族針對2000元以下市場的產品,在性能上高通驍龍675給了我們不少驚喜,確實帶來了更好的性能,加上魅族的Hyper Gaming技術,讓手機的游戲更流暢。而三攝對於日常使用的實用性還是非常高,然而三攝並不是噱頭,而是實實在在改善拍照體驗的東西。

㈧ 什麼是袋泡茶

袋泡茶的出現不是設計師苦思冥想的結晶,而是來自喝茶人一個不經意的疏忽。
1908年(一說1904年),美國紐約的一位茶商托馬斯·沙利文抱著壓低生意成本的想法,把少量茶葉樣品裝入小絲袋,寄送給潛在客戶,請他們試嘗。客戶們收到了這些奇怪的小袋子,卻沒有說明書之類的東西告訴他們要怎麼使用小袋子和裡面的茶葉,於是就有人囫圇吞棗地把它們整包浸泡到一杯滾燙的開水中。一時間,茶香四溢。
沙利文的客戶認為,茶葉裝在小絲袋裡使用很方便。緊接著,定單紛至沓來。沙利文賣茶葉的目的達到了。然而交貨之後,客戶又大失所望了——茶葉依然是散裝的,並沒有那種方便的小絲袋,於是引起了抱怨,甚至退貨。
沙利文是一個聰明的商人,從這件事中得到了啟示,他很快就設計了一種薄紗布小袋,加工成一種小袋裝茶葉包。不出所料,這種小茶葉袋大受消費者歡迎,給沙利文帶來了十分可觀的利潤。
就這樣,袋泡茶誕生了。沙利文無心之舉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產業。不過,最近有關專利資料顯示,1903年已經出現手工縫制的絲綢棉布袋。無論真相如何,袋泡茶都改變了人們的喝茶習慣。《每日郵報》曾援引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公關部總監薩拉·豪的話說:「無法想像,沒有袋泡茶,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自誕生之日起,袋泡茶經歷了種種改變。1930年,美國人威廉·赫爾曼松取得熱封紙質茶包專利權。

在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1953年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並不斷改進茶包設計。1964年,茶包材質被改進得更為細致,這也使得袋泡茶更為暢銷。如今,每個茶包上大約有2000個微型孔,使茶葉充分溶入沸水中。

1989年,泰特利茶葉公司一改標準的方形茶包設計,推出圓形茶包。幾年後,泰特利茶葉公司又推出帶束繩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種不同的茶葉。此後,金字塔形茶包、尼龍茶包先後進入英國市場。

英國茶葉委員會主席威廉·戈曼說:「如今,生活節奏快,人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也不願意自己動手泡茶。」

茶包材質幾經演變

1945年,袋泡茶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袋泡茶快速、衛生、便捷的優點為消費者接受,成為茶葉消費的主要品種,僅在英國,人們每天喝掉大約1.3億杯袋泡茶。2000年以來全世界茶葉消費總量為284萬噸,其中袋泡茶的消費總量為54萬噸,占茶葉消費量的23.5%。

在國際上,英國袋泡茶市場從1995年以後一直保持在85%以上;加拿大1993年袋泡茶的消費量占整個本國茶消費量的96%。相關數據表明:袋泡茶自投入市場以來一直呈快速發展趨勢。特別是1985年以後,袋泡茶消費的增長速度高於茶葉整體消費的增長速度。袋泡茶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茶葉市場的主要消費品種。

「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1890年,蘇格蘭人托馬斯·利普頓創立了「立頓」紅茶,1898年「立頓」紅茶獲「世界紅茶之王」美譽。如今,立頓每年銷售360億個茶包、7萬噸茶葉,產值約230億元,而中國茶產業產值為300億元,相當於中國茶產值的三分之二強。1992年,立頓進入中國市場,推廣立頓紅茶。1997年,立頓在中國袋泡茶市場佔有率第一。從立頓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史看中國的袋泡茶市場,立頓一枝獨大,占據中國袋泡茶70%以上的市場份額。

袋泡茶發展到今天,在茶袋的材質、形狀以及茶葉種類上都有許多改進和豐富之處。

首先,裝茶葉小袋子的材質由最開始的絲綢,改進為後來的絲綿織成的薄紗布。直到1930年,茶袋在材質上的發展又有了一次飛躍——美國人威廉·赫爾曼松獲得熱封紙質茶袋的專利權。這一設計工藝至今仍然在使用。

袋泡茶的形狀也在不斷改善設計。有調查表明,茶袋的形狀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於是,市場上的茶袋,由最開始的包紮的小口袋形狀,發展到矩形、正方形、圓形。到後來,德國人又發明了雙室茶袋,這種茶袋的底面呈「W」形,入水之後還能張開,沖泡的效率高了,也讓沖茶變得更有趣了。

但是,這些紙袋形的設計都是裝茶末,無法裝茶的原葉。2013年,英國立頓公司在茶包形狀上推出了最新的三角立體型設計,金字塔形的茶包讓茶香更快更完整地溶解出來,最大限度給予茶葉舒展的空間。立體三角包裡面放的一般是原葉,更使飲茶者回歸原始,中國人講究這個。在袋子的材質上,最新最好的是玉米纖維做的,更健康,更環保,易降解。這種茶包是未來的方向,稱之為「粽角包」。

不僅如此,袋子里茶葉的品種也變得愈發繁多了。由最開始的紅茶、綠茶、花茶等幾大類,發展到如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茶:內含中葯成分的養生保健茶、醒酒茶、明目茶,吸引女性目光的減肥茶、美容茶,等等,幾乎已經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程度。

省事省時風靡不偶然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稱,17世紀進入英國的茶葉為「文明砥柱之一」。但是,在袋泡茶發明之前,飲茶者必須先把杯中所有茶葉過濾干凈,才能暢飲,而過濾茶葉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

1953年,泰特利茶葉公司正是因為看好袋泡茶的市場前景,才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他們認為,袋泡茶操作方便,能使茶葉充分接觸開水,從而沖泡出濃香的熱茶。

當然,說服英國人不喝散裝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據稱,當年泰特利公司剛把袋泡茶引進英國時,為之設計的廣告詞相當簡潔。它只是說:「泡一杯好茶,用茶包,輕鬆快捷,僅需一便士。」

統計顯示,英國人每天喝掉1.3億杯袋泡茶。甚至有媒體報道:「英國人天天攝入的液體中40%是茶水,其中絕大多數用袋泡茶。」

相較於其它形式的飲茶方式,袋泡茶有獨特的優勢,最明顯的就是省事省時,省事帶來了省時。要知道,時間和效率對於現代人的重要程度已非昔日可比。茶包便於攜帶,隨時可以沖泡,不必隨身攜帶大茶葉罐子。在省事上,當你要喝茶,卻又不想經過傳統方式的一道道繁瑣的沖泡程序時,袋泡茶無疑是最佳選擇。比如,製作奶茶的時候,如果抓一把茶葉扔進容器里,喝之前要過濾,過濾工具也要清洗干凈,如此的麻煩是免不了的。但是使用袋泡茶就不用這么麻煩了。一個茶袋放進去,出來的時候容器里不會留一點兒茶葉渣子。再有,茶包內的茶葉重量一定,同時注水量也有註明。

其實,袋泡茶還有一個傳統方式泡茶無法企及的優勢,那就是茶葉通過研磨之後營養的釋放更加完全。從茶葉含有的維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況來看,袋泡茶在第一次沖泡時就有80%被浸出;第2次沖泡時浸出率達到95%以上;茶葉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等也是如此。

如果說,袋泡茶的偶然發現只是因為一個疏忽,而袋泡茶的風靡卻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設計的。創意是偶然的,而設計是必然的。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忙碌,因此人們更多時候需要的是簡單的生活方式。袋泡茶簡單的茶飲方式,恰是滿足了人們要省事省時的需求。把復雜的事務簡單化——一步到位,是今天的人們最需要的。袋泡茶的設計,用標准化的簡單方式省略了傳統茶飲方式的復雜過程,卻保留了飲茶的效果,袋泡茶所形成的新的飲茶方式,方便了人們的現代化生活。

國人為何不認袋泡茶

我國的袋泡茶主要採用方形袋包裝,以茶葉末為主。中國人對茶的認知還是傾向於原型茶葉,對於茶末有一種低端化的認識。因此,雖然袋泡茶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誕生,但是一直沒有引起中國業內的關注,甚至被認為是茶產品中不入流的角色。

在我國,茶葉銷售仍以散茶為主。中國茶長期以來處於有品種、無品牌的尷尬境遇。龍井、普洱、鐵觀音、大紅袍、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的品種,雖有一些地區性的老字型大小茶葉店鋪,但知名度不出本地,哪一家是真正的優質茶,說不清楚。而不產茶葉的英國卻有一個全球聞名的茶葉品牌——立頓。品牌是標准和質量的代名詞。袋泡茶適合品牌運作,大中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工作生活節奏快的城市,對袋泡茶的市場需求量呈較高的增長,藉助設計服務與茶產業融合發展,加強中國茶品牌的建設,打造強勢品牌,將為中國茶打開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目前,全球袋泡茶的年消費量已佔茶葉總消費量的23.5%,但中國目前袋泡茶消費量僅占茶葉總量約3%,國內袋泡茶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米歇爾·奔斯敦曾說,茶葉作為一種健康飲品正在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過去20年,全球茶葉產量和消費量增加了50%。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發展茶產業有著巨大的優勢。在袋泡茶產業發展風起雲涌之時,我們亟待轉變。

大千世界

當袋泡茶

遇到創意設計

現代生活,許多產品都和創意設計有不解之緣。當袋泡茶遇見創意設計又會有怎樣的火花呢?2011年春,英國威廉王子大婚,市場上就出現了一款印有威廉王子和王妃凱特卡通圖案的袋泡茶,而且非常熱銷!大概英國人還是很期待看他們「共浴愛河」吧。

其實,把名人圖案做成茶包的標簽,這個創意早就有了。奧巴馬、普京、英國女王等政要都被這樣「包裝」過。人們對這樣的產品似乎情有獨鍾,這樣的創意設計還在繼續。也可以說,當袋泡茶遇見創意設計,就有了特殊的附加值。憑借著每一款創意設計都別致新穎,袋泡茶可以常做常新。袋泡茶這個產業也會因常有新意的設計而不斷培養出新的消費群體。

未來趨勢

便捷茶

開創茶飲「快時代」

調查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80%的消費者需要的是簡單、便捷、確保安全和口味的茶。正因此,中國茶亟待創新。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創新的突破口在於開發袋泡茶、速溶茶、茶飲料等「便捷茶」。其實,袋泡茶的開發亦是對茶葉資源的充分利用。細茶、茶片、茶梗被稱為附腳茶,但營養價值也很高。袋泡茶的出現與消費者群體的多樣性有關,尤其是洋品牌袋泡茶的出現,將消費者帶入了茶飲的「快時代」,而主攻中端人群的國產袋泡茶的出現,則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茶理念和選擇。我國袋泡茶起步較晚,1991年產量8千噸,僅占我國茶葉總量的1.6%;到2001年,產量達2萬噸,十年內袋泡茶產量上升250%。

隨著三角錐形包裝袋的誕生,袋泡茶的容積增大,可以包裝鐵觀音等葉片較大的茶葉。更由於其攜帶方便、衛生等優點,雖然三角錐形包裝袋的成本比普通茶末方形袋高出100倍,但這是一種消費趨勢,在國際消費市場得到認可。

實際上,處於邊緣的袋泡茶正是茶產業發展的開闊地,也是未來中國茶走向世界的制高點。以袋泡茶封裝的產品形式,將中國茶資源和茶文化整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消費需求為消費者設計開發方便、快捷、經濟、衛生的喝茶體驗,全面打開茶品的現代化通道。

延伸閱讀

古人飲茶有《茶經》

中國是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我們的先人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茶學典籍,其中問世最早、內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陸羽的《茶經》。它對茶的起源、品種、分布、製作、茶的沖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聞軼事等均有論述,對我國及世界茶業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飲茶起源於生吃茶樹的鮮葉,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做斗爭的產物。在原始社會,人類在山野狩獵動物和尋找植物作為食物,採摘各種植物的葉子放在口中咀嚼嘗試。有時遇到一些毒草,吃後發生中毒現象,茶樹鮮葉的滋味雖然苦澀,但吃後能使人精神興奮,並有解毒作用。

由於到山野去採摘生茶樹的葉子,交通不便,下雨時更困難,而且茶樹生長還有季節性,採下的鮮葉又不耐貯藏。因此,人們就在晴天把鮮葉放在陽光下曬干,以便隨時取用。這是最原始的茶葉加工方法,現在稱為「生片」。但干葉吃時很難下咽,後來便從食用發展為飲用。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發現野生茶樹,從生煮羹飲到餅茶散茶,從綠茶到多茶類,從手工制茶到機械化制茶,期間經歷了復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徵的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外,加工條件和製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類似現代的煮菜湯。《晏子春秋》這本記載春秋時期齊景公的宰相晏嬰生平事跡的史書,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記載:「嬰相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說晏嬰身為國相,吃糙米飯,幾樣葷菜之外就是用茶葉做的「茗菜」而已。三國時,魏國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三國時期魏人張揖的《廣雅》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說人們將采來的茶葉先做成餅,曬干或烘乾,飲用時,碾末沖泡,加佐料調和作羹飲。兩晉時文人愈來愈多地加入飲茶的行列,不僅出現了《登成都樓》、《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詩歌,而且出現了杜育《荈賦》「器澤陶筒,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等描寫,明顯可見文人「以茶待客」的禮俗,而且對烹茶用器已頗為講究。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陸羽《茶經·三之造》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將茶採摘下來,然後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將蒸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將茶末拍製成團餅,最後將一個個茶餅穿起來,焙乾,封存。經過這樣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變得鮮美甘醇了。

宋代制茶技術發展很快,出現研膏茶、蠟麵茶,以後又在團餅茶表面增加了龍鳳之類的紋飾,謂之龍團鳳餅。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已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在制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人們探索出了一些規律,從而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烏龍茶)。

㈨ 正史上,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一共交手幾次勝負如何

在漢末三國時期,東吳有江表之虎臣,也即孫吳十二位將領的合稱,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江表之虎臣人數眾多,但是,說到人氣和知名度上,還是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更勝一籌。一方面,就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指的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於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也即是曹氏、夏侯氏之外的曹魏名將。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蜀漢五虎上將,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位知名武將。那麼,問題來了,在漢末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之間共有幾次交手,哪邊更厲害呢?

最後,在襄樊之戰之前,張飛曾和張郃有過一場正面較量,也即宕渠之戰。在宕渠之戰中,張郃徙民於宕渠,遇上前來攔截的張飛軍隊。於是,這兩位張姓名將,便在宕渠,蒙頭,盪石等地展開了一場正面較量。在對峙50多天後,張飛決定利用地形,將張郃所部引至山道狹窄處,使其前後不能相救(即切斷了張郃軍)。通過這一手段,張飛終於擊破張郃,重創張郃所在的前部。根據《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料的記載,宕渠之戰中,張郃僅率十幾親兵從山路逃出,與後部敗兵匯合,「引軍還南鄭」。綜上,在漢末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共有三次直接的交手,結果分別是關羽擊敗於禁,徐晃擊敗關羽,張飛擊敗張郃,也即蜀漢一方兩勝一負,在戰績上略勝一籌。當然,這並不意味曹魏五子良將在三國時期的成就,就一定在蜀漢五虎上將之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