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須生

著名須生

發布時間: 2020-12-01 22:09:36

著名的秦腔須生,是誰

著名的秦腔須 秦腔須生「泰斗」劉毓中自幼生於烏金地,花臉不是我本意。
自學苦練非等閑,
秦腔須生顯威氣。

</H2>

⑵ 當代最著名的須生演員

四大須生

譚富英

嗓音寬亮朴實無華

譚富英是「譚派」最佳的繼承者。他嗓音寬亮,唱腔朴實無華,不尚花巧,講究氣勢,用氣沖、口勁足,聽來明快舒展,一瀉無余。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朴實中見功力,善於扮演耿直忠厚的書生和重臣。

唱腔特點:譚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不過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氣充實,行腔一氣呵成,聽來情緒飽滿,痛快淋漓。因譚在幼年學過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動作上頗為靈巧、利索。

代表劇目:《失·空·斬》、《戰太平》、《定軍山》、《桑園寄子》、《奇冤報》、《擊鼓罵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園會》、《珠簾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會》等。

譚派名家:譚元壽、李崇善等。

馬連良

灑脫中寓端莊 飄逸中含沉靜

馬連良原本在「富連成」班學武生,後改老生。在師法眾多前輩藝人的基礎上,他采眾家之長,卻決不停留在摹學具體演唱技藝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顯示出自己鮮明的特色,形成「馬派」。

唱腔特點:馬連良的嗓音甜凈醇美,善用鼻腔共鳴,晚年又向蒼勁醇厚方面發展。對於氣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較高的駕馭能力,演唱從容舒展。唱腔新穎細膩,流暢華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飽滿酣暢,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樣推敲打磨,愈見精彩,決不草率從事。

代表劇目:《甘露寺》、《清官冊》、《九更天》、《四進士》、《梅龍鎮》等。

馬派名家: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梁益鳴、遲金聲、張學津、馮志孝等。

楊寶森

情醇雅正韻味濃厚

老生楊派成熟於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於具有鮮明特色的唱腔與演唱風格,是楊寶森由譚(鑫培)腔入,自余(叔岩)腔出,充分地揚長避短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

唱腔特點:楊寶森的唱腔、唱法,純以韻味取勝,他的嗓子寬厚而低沉,音色不夠明快,音域也不廣,不宜於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師從余叔岩的他卻避開余派的立音、腦後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擻音和顫音,又利用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鳴而使發聲深沉渾厚,行腔與吐字力求穩重蒼勁,不浮不飄,如寫字之筆筆送到。

代表劇目:《鼎盛春秋》、《擊鼓罵曹》、《王佐斷臂》、《珠簾寨》、《定軍山》、《陽平關》、《朱良記》、《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楊派名家:程正泰、馬長禮、汪正華、李鳴盛、梁慶雲、朱雲鵬、於魁智、楊乃彭、張克等。

奚嘯伯

委婉細膩清新雅緻

奚嘯伯幼時即拜言菊朋為師,後又潛心鑽研譚派演唱藝術。他嗓音條件雖不甚優越,但善於吸收融合各家老生流派之長,博採他行表演精華,遂自成一家。

唱腔特點:奚嘯伯吐字是遒而不濁,行腔是新而不俗,戲路是大而不伏,作風是勁而不火,集諸子百家大成而樹一幟。奚派的風格重點是「唱」,他用畢生心血積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則,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唱胡琴、讓胡琴」等等,可以說他的唱是法度嚴謹、系統規則的一套學問。

代表劇目:《范進中舉》、《哭靈牌》、《白帝城》、《失·空·斬》、《調寇》、《李陵碑》(選場)、《十道本》、《四郎探母》等。

奚派名家:張建國、張軍強、趙建忠、李伯培、楊志剛、趙淑華等。(來源:新聞午報)

⑶ 請問京劇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生旦凈丑的代表

生:
老生:
「前三鼎甲」:程長庚、張二奎、餘三勝
「後三鼎甲」:譚鑫培、孫內菊仙、汪桂芬
「前四大須容生」: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
「前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南麒北馬關外唐」:周信芳、馬連良、唐韻聲
武生:
楊小樓、尚和玉、
小生:
徐小香、程繼仙、姜妙香、俞振飛、葉盛蘭

旦:
青衣花旦武旦: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
「五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徐碧雲
「四小名旦」:張君秋、毛世來、李世芳、宋德珠
「後四小名旦」:張君秋、楊榮環、許翰英、陳永玲
老旦:
龔雲莆、李多奎

凈:
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

丑:
蕭長華

⑷ 著名的京劇演員有哪些

樓上說的只是京劇發展初期
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餘三勝。老生盧勝奎、薛印軒、張汝林、王九齡等;小生龍德雲、徐小香;旦胡喜祿、羅巧福、梅巧玲;丑楊鳴玉、劉趕三;老旦郝蘭田、譚志道;凈朱大麻子、任花臉
京劇成熟期,除「老生後三傑」外,生行:許蔭棠、賈洪林;武生:俞菊笙、楊隆壽;凈行:何佳山、黃潤甫、金秀山、裘桂仙、劉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陸華雲;旦行:陳德霖、田桂鳳、王瑤卿、朱文英;醜行:王長林、張黑、羅百歲、蕭長華、郭春山
老生中的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馬連良,20年代時稱「四大須生」。同期的時慧寶、王鳳卿、貫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優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後退出舞台,馬連良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稱之「四大須生」。女須生孟小冬,具有較高藝術造詣,頗有乃師余叔岩的藝術風范。
上世紀二十年代,楊派(小樓)、梅派(蘭芳)、尚派(小雲)、程派(硯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還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張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慶奎)、言派(菊朋)、馬派(連良)、奚派(嘯伯)、楊派(寶森)、新譚派(富英);凈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壽臣)以及50年代後產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葉派(盛蘭);老旦行中的龔派(雲甫)、李派(多奎);醜行中的葉派(盛章)等。同期尚有眾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如生行中的王鳳卿、時慧寶、王又宸、李洪春、譚小培、李萬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閻嵐秋、徐碧雲、朱琴心、趙桐珊、雪艷琴、新艷秋、章遏雲、金少梅、碧雲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鸞、吳素秋、趙燕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蘭、程繼先;醜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馬富祿、張春華等。

⑸ 京劇著名人物 京劇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京劇流派是指京劇演員運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在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回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答與其他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徵.
京劇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不同風格特色的表演流派.
(一)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等20世紀20年代以後成名的旦行演員.
(二)四小名旦
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等20世紀30-40年代成名的旦行演員.
(三)四大須生
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等20世紀20年代成名的京劇老生演員.
(四)後四大須生
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等20世紀40年代著名的京劇老生演員.
此外,省行中著名的流派還有譚(鑫培)派、汪(桂芬)派、麒(麟童,周信芳)派.凈行中著名的流派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醜行中著名的流派有文丑肖(長華)派、武丑葉(盛章)派等.

滿願意請採納

⑹ 著名京劇演員有那些

1,余叔岩

余叔岩,男,京劇老生。湖北省羅田縣人,生於北京。譜名第祺,字小雲,官名叔巌,巌與岩通,巌字筆畫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餘三勝之孫,余紫雲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繼承譚(鑫培)派藝術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演唱技巧對譚(鑫培)派藝術進行了較大的發展與創造,成為「新譚派」的代表人物,世稱「余派」。

2,言菊朋

言菊朋(1890-1942),晚清至民國時期京劇老生名角,大學士松筠玄孫。原名錫,本姓瑪拉特氏。北京人,蒙古族。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職。因酷愛京劇,業余參加清音雅集、春陽友會等票房。

3,高慶奎

高慶奎(1890—1942),原名振山(鎮山),號子君。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京劇高派老生藝術創始人,京劇「四大須生」之一。高慶奎原籍山西榆次,生於北京。其父高四保(士傑)為清末京劇著名丑角演員。20世紀30年代,高慶奎與余叔岩、馬連良被譽為老生「三大賢」。

4,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1],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2],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5,譚富英

譚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譚派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四代嫡傳人,四大須生之一,"新譚派"創立者。曾任北京京劇團副團長,出身於梨園世家。京劇大師譚志道曾孫,譚鑫培之孫,譚小培之子。

⑺ 著名的秦腔須生,是誰

著名的秦腔須
秦腔須生「泰斗」劉毓中
自幼生於烏金地,
花臉不是我本意。
自學苦練非等閑,
秦腔須生顯威氣。

⑻ 著名京劇女須生王佩瑜的真實身高是多少我想借鑒一下。求真相。

王佩瑜的身高為1.55米。

台上羽扇綸巾,一招一式透出無限英姿,一瞋一怒牽動票友心緒,響亮的唱腔加上細膩的古典唱詞,鑄造出一個儒雅俊秀的「風流人物」。

(8)著名須生擴展閱讀

王佩瑜,女,漢族,1978年3月4日出生於蘇州,中共黨員,上海京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余派(余叔岩)女演員,師從王思及。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2001年畢業於上海市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做票友的舅舅將其帶進京劇大門。開蒙學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票友大賽第一名。後改學老生。2011年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王佩瑜 扮相俊秀,演唱古樸雋永。

2016年1月6日,獲頒「2015中華文化人物」 。2018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她是建國以來專業戲校培養的第一位女老生,被譽為梨園「小冬皇」。多年來,她在藝術上執著追求,攬盡專業領域戲劇獎項,被公認為中國京劇新生代的領軍人物。她是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標兵、上海市領軍人才,也是文化部優秀專家、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她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數十年如一日從事推廣工作,創立的《瑜樂京劇課》《京劇其實很好玩》等成為品牌傳播項目,為培養京劇觀眾、拓展京劇市場做出了積極努力,是新時代京劇藝術優秀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參考資料

王佩瑜-網路

⑼ 中國古京劇著名曲目有哪些

鍘美案,花為媒,四郎探母,半把剪刀,赤壁懷古等。梅妃 釣金龜 滑油山 打龍袍 盜御馬 鍘美案 二進宮 問樵鬧府 戰樊城 法場換子 空城計 賣馬耍鐧 戰太平 上天台 一捧雪 搜孤救孤 洪羊洞 李陵碑 失街亭 珠簾寨 打侄上墳 烏龍院 打魚殺家 打嚴嵩 沙橋餞別 伐東吳 貴妃醉酒 鳳還巢 宇宙鋒 穆桂英掛帥 鎖麟囊 玉堂春 京劇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是程長庚、餘三勝和張二奎所創的老生表演的三個流派。後來又出現了譚鑫培、汪桂芬和孫菊仙為代表的老生三個流派。譚、汪、孫三人繼承和發展了前三位的表演藝術。老生行當表演流派的第三代在繼余叔岩之後,便是著名的「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和奚嘯伯。小生表演中則出現了俞振飛、姜妙香等派。京劇旦行中以「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所創的四派影響最大,另外還有李多奎等。凈行中的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各成一派。 潭派——譚鑫培(老生) 孫派——孫菊仙(老生) 李派——李春來 汪派——汪桂芬(老生) 劉派——劉鴻聲 楊派——楊小樓 蓋派——蓋叫天 高派——高慶奎 言派——言菊明 余派——余叔岩 梅派——梅蘭芳(旦角) 麒派——周信芳 荀派——荀慧生(旦角) 尚派——尚小雲(旦角) 馬派——馬連良程派——程硯秋(旦角) 裘派——裘盛戎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