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著名蝦
❶ 正宗從國外進口的蝦包裝盒上印有中國字嗎
通過國家海關進口的正式產品,包裝上應該印有中國字
❷ 外國人常吃的海鮮有哪些
蝦,做沙拉
生蚝,生吃
蛤蜊,他們大多是炒在義大利面里
雖然外國人吃生蚝但他們卻不敢吃我們喜歡的腌制海物,反正是習慣,呵呵
❸ 現在畫蝦比較出名的畫家有哪些
畫蝦的大師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有齊白石、沈堂榮、李達、白丁等等。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拓展資料:
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參考資料:網路-蝦(齊白石畫作)
❹ 國外海域一種紅色的小蝦叫什麼蝦
無圖 , 可能是 清潔蝦 或者 蝟蝦 學名
藻蝦科 Hippolytidae 鞭藻蝦屬 Lysmata 十足目節肢動物
下圖為 安波鞭藻蝦 Lysmata amboinensis ,俗稱 清潔蝦、醫生蝦、鮮紅白背雙鞭蝦
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海域,它生活在30米水深的低潮礁區。可忍受高達5~10ppm的硝酸鹽,容易飼養。它們會在珊瑚礁岩上建立「清潔站」,而且絕不會離開它們的藏匿處太遠,它們會從路過的大型魚類身上摘取寄生物而獲得大量營養物,另外他們也會借「打掃」獲取不同的肉食,使其日常飲食更加豐盛。開始飼養時它會比較害羞,習慣環境後就不再鬼鬼祟祟了,它也不喜歡強的水流,除非水流變弱了,它們才從藏身的礁石里爬出來逛逛。
❺ 蝦的種類有多少我要詳細的,最好要有圖片。
1、青蝦
由於是一種純淡水蝦,幾乎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河北白洋淀地區、江蘇太湖一帶所產的最為有名。在國外,只有日本有這種蝦,所以學名也叫日本沼蝦。青蝦棲息場所不限於淡水水域,在沿海的低鹽度水域中也能生存。現在該蝦已經成為我國的著名淡水養殖蝦。
龍蝦(學名:Palinuridae)是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十足目龍蝦科下物種的通稱。又名大蝦、龍頭蝦、蝦魁、海蝦等。它頭胸部較粗大,外殼堅硬,色彩斑斕,腹部短小,體長一般在20~40厘米之間,重0.5公斤上下,部分無螯,腹肢可後天演變成螯。
❻ 在哪下載國外玄幻小說大蝦
網路搜索,找到免費的,就能下載。國外肯定國外搜索引擎。
❼ 外國人是怎麼煮藍蝦的
藍蝦除了營養價復值比普通制蝦類高外,做法都是大同小異的,這里建議幾個西餐廳常見的做法,分別是藍蝦刺身、泰式酸辣蝦湯、黑椒蝦仁、黃油香煎藍蝦以及芝士焗藍蝦,其實這些做法大家在家裡也能參照菜譜來做,畢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要是有啥不明白的再問我
❽ 國內蝦好還是國外蝦好
蝦本身差別不大。關鍵是蝦的生長水域的水質是否清澈無污染。
❾ 之前在國外吃過藍蝦刺身、北極貝等,口感太棒了!不知道國內有沒有
你好,
我們國內海邊城市海鮮種類也很全,
可以去青島,大連,海南等城市體驗,
藍蝦刺身我沒吃過,
但是三文魚刺身,冰蝦刺身,
北極貝刺身等我吃過很多!
所以,國內有的,國外不一定有!
❿ 外國美食名稱
義大利美食
義大利人飲食特點:味濃香爛,以原汁原味聞名,烹調上以炒、煎、炸、紅燜等方法著稱,並喜用面條、 米飯作菜,而不作為主食用。義大利人吃飯的習 慣一般在六七成熟就吃,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口味愛好:喜吃烤羊腿、牛排等和口味醇濃的菜。各種面條、炒飯、餛飩、餃子、麵疙瘩也愛吃。義大利的美食如同它的文化:高貴、典雅、味道獨特。精美可口的麵食、乳酪、火腿和葡萄酒成為世界各國美食家嚮往的天堂。
義大利美食集各家之長於一堂,一般而言,北義大利菜與法國菜相近,多用乳酪、鮮奶。南義大利則大多用番茄、橄欖油。加爾達湖是番茄栽培的北限,波河流域的帕達納平原,則是義大利數一數二的肉牛、乳牛產地。因為臨近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等國,義大利菜多少受這些國家的影響。北義大利的美食Culash(牛肉熬煮)就深受南斯拉夫影響。而蘋果派Strudel則有德國、奧地利的風味,南西西里島的Cuscusu則屬阿拉伯同味。了解義大利菜進而可了解義大利的風土、文化、歷史背景。
傳統的義大利式正餐一般會有四至五道菜式:頭盤:義大利文稱Antipasto,是"用餐之前"的意思。文薈西餐廳的行政總廚精心准備的鮮牛肉薄片和意式沙拉及意式乳酪沙拉一定會讓您食慾大振,胃口大開。第一道菜主要是指湯(Zuppe)、意粉或燴飯(Risotto),義大利文是Primo Pratto。由於之後仍有主菜,所以分量會較少。在京廣文薈西餐廳,您可以選擇義大利蔬菜湯、蟹肉玉米濃湯或麵食、局雞肉面卷、牛肉麵片、意式空心粉和海鮮天使面。義大利麵食飲譽全球,所以您可千萬不要錯過這道可口的面點。
第二道菜即主菜:是整個正餐的靈魂,主要是海鮮或肉類菜式。不少主菜菜式都是以燒烤或油炸方式烹調,享用時隨意加點桌上的鹽或橄欖油便可食用。文薈西餐廳現為您提供的主菜有:意式煎雞胸、意式小牛仔肉、意式大蝦和香煎豬排。西餐非常注重甜品,而意式甜品極為出色。義大利文中甜品Dlolce本身就是「甜」的意思。通常是在享用主菜後才點選的。
鍾情咖啡閑話
義大利人都嗜好咖啡。鍾情於那有泡沫的濃厚的咖啡的他們,也很喜歡有各種各樣的變化。想喝比平時更濃的咖啡時有Caffe ristretto、清一點的有Caffe lungo(還有alto)。美式咖啡有Caffe americano。飯後咖啡也常喝加利久酒的Caffe americano。濃濃的咖啡和豐富的利久酒的香味可以和胃。寒冷的時候這實在是能讓人精神煥發的佳品。咖啡Caffe和牛奶Latte的相互調和也是無與倫比的。首先讓我們記住maechiato這個詞。本來是「臟了」「有污點」的意思。而Caffe americano則是指加入少量的牛奶的咖啡。Vaffe late和latte macchiato的別就在於咖啡量的多少,不知為何一般把Latte Machiato倒入杯中帶出去的比較多。
義大利冰激凌
冰激凌是義大利人的發明,並在16世紀由西西里島的一位教士改良,完善了它的製作技術。義大利藝術冰激凌(Gelato)的製作傳統也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直到今天,西西里島的冰激凌仍被認為是義大利最好的冰激凌。到過義大利的人們,品嘗到義大利冰激凌文化,無不為其可口的味道以及精緻的外形所驚嘆。
說義大利冰激凌是真正的藝術品並不為過。從製作工藝上講,單純的配方是製造純粹口感的秘密武器,不論哪一款冰激凌,它的配方中永遠沒有任何添加劑。在麥當勞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當咖啡也可以被星巴克流水線般製造出來的時候,每一種義大利冰激凌卻始終都是專業廚師的手工製作,由此可見它的出身不凡。義大利冰激凌不會冰凍得很硬,口感細膩輕盈如絲,浪漫的感受不絕於口。義大利的冰激凌大體可分為四類:
Gelato——意式冰激凌,以鮮牛奶為原料,配以各種水果,是義大利冰激凌最為傳統的一款。
Sorbetto——雪芭,純鮮水果,不含牛奶。在國外正式的西餐中,每道菜之間都會提供檸檬雪芭,用作清除上道菜的餘味及提高味覺,以品嘗下一道菜。
Yogurt——乳酪 由新鮮酸奶製成,口感膩滑,還可幫助消化。
Soya Gelato——大豆冰激凌 由西西里島冰激凌大師Mr.Russo獨創,不含膽固醇,無糖無奶。對於牛奶過敏、要保持苗條的人來說,實在是最佳之選。德國的歷史風味菜-騎士餐
德國人重視歷史文化的特性,也在餐飲上表露無疑。對於觀光客而言,相當有名的麗塔旅館就坐落在內卡(NECKAR)河谷入口處的內卡格密特,這里原是一棟十六世紀的木造狩獵館,改成旅館後仍保持其原有的風貌。旅館內的騎士餐館裝潢極為粗糙,廳堂里放有盔甲。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海德堡,遊客住在這里相當方便。這里推出所謂的騎士餐,將中世紀的騎士飲食重現眼前,頗具巧思,趣味盎然。首先在中庭有騎著白馬的騎士出來迎接客人,請客人品嘗以錫杯盛裝的葡萄酒。在這個儀式之後,燃著蠟燭的餐廳大堂中,由身穿中古服飾的服務人員端送食品,食物以豬肉為主,也有其他一些鳥獸野味。全部以炭燒方式烹調。顧客也要遵循中古遺風,只能用一把刀子切食。
卡塞爾(KASSEL)近郊的騎士餐,是在以火把照明的戶外,用三腳架和鐵鏈支撐一張直徑約一公尺的鐵網,以柴薪起火,在其上燒烤裡脊肉豬排,場面相當壯觀。
還有一個騎士餐是在阿爾費爾德(ERFURT),就位於圖林根民族博物館的隔壁。它本身是十六世紀城牆建築的一部分。炭燒的豬肉及雞肉放在一個大盤子上,客人頭戴白布巾,吃的時候不用木製的盤子或湯匙,也不用刀,只用一支像拌沙拉用的大叉子,很不容易使用。
騎士餐的共同之處就是材料朴實,內容以烤肉為主,並配上紅椒和胡蘿卜等生菜及水煮馬鈴
品嘗德國的啤酒
小啤酒大學問 德國啤酒因為種類繁多而聞名於世,大約有超過4,000種不同的牌子。 釀造啤酒的最高原則就是純。德國對於啤酒純度的要求因為有相關法令的配合,顧客大可放心。喜歡喝啤酒的人也許應該認識多一點啤酒的屬性與種類,即使是同種類的啤酒也會因不同的牌子而有不同的味道。簡單來說,按照麥汁濃度可將啤酒分為以下3種:
1. SCHANKBIER:麥汁濃度為7%-8%,酒精濃度大約是2.5%,
2. VOLLBIER:麥汁濃度為11%-14%,酒精濃度大約是3.5%-4.3%,
3. STARKBIER:麥汁濃度為16%,酒精濃度大約是4.5%-7%。
特別推薦的德國菜色
Kartoffelsuppe--馬鈴薯湯 Zwiebelkuchen--洋蔥醺肉餅
Apfelstrudel--蘋果餡餅 Rinderroulade--牛肉卷
Forelle Mullerin--炸河鱒 Hering--腌鯡魚
韓國美食三絕
三絕之一 泡菜形成獨特文化
在中國,一提到韓國飲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有泡菜,而且僅僅是辣白菜。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的確,泡菜在韓國飲食中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和意義。無論在繁華的漢城或是在鄉村,在居民的住宅院落或陽台,看不到大大小小的泡菜壇子是不可想像的。
泡菜是韓國最主要的菜餚之一,而且韓國泡菜的種類和美味的豐富,絕對超出了一般的外國人和沒有到過韓國的人的想像。據考證,韓國的泡菜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的《詩經》里,出現的「菹」字,在中國的字典里「菹」字被解釋為酸菜,韓國人認為這是世界上首次有文字記載泡菜的文獻。由於韓國所處地理位置的冬季寒冷、漫長,所以在韓國的古代,泡菜在腌制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乳酸菌,是韓國人從食品中取得必要營養的一種途徑。最初的泡菜只是用鹽來腌制蔬菜,到16至17世紀,傳進來的辣椒使泡菜的製作出現了革命般的變化。由於韓國海多,辣椒去除了用魚類製作泡菜的腥味,所以被當做香料使用,從此開始誕生了種類數不勝數的韓國泡菜。
記者團到達光州時,正趕上光州市舉行每年一度、聲勢浩大的「2002光州泡菜大慶節」,數十萬韓國人和大量的外國人涌進光州。在三天節日里,光州市將舉行各種大型演出、豐富的泡菜品嘗會、各種泡菜製作比賽、各種展覽、各種民俗活動體驗等。
記者在這里也大開眼界,驚奇地看到韓國人以泡菜為餡,居然能製作成漢堡包、三文治、比薩餅、壽司、水餃、燒麥;泡菜以其各種原料形體、顏色,巧妙地製作成各種魚形、動物、植物、花朵的各類點心裝飾;泡菜的原料竟然有章魚、海參、蝦和螃蟹;原料還有各種水果、樹葉、人參等。數一數,泡菜的種類不下上千種。
據介紹,目前韓國的泡菜正在大舉進軍亞洲,目標是全世界。在北京和廣州已建有合資廠,這次來光州參加泡菜洽談的中國代表有150人。
三絕之二 米糕精美不忍下嘴
糯米糕,在韓國傳統飲食中可稱得上是節日食品的台柱子,吃米糕在韓國幾乎是和吃穀物的歷史一樣長。韓國人在生日、回家、孩子的百天和周歲、結婚、祭祀,製造糕餅祈求平安。春節或中秋節等節日也製作節日糕餅,農歷三月三要做杜鵑花餅糕,中秋的時候做松餅。韓國很多飲食文化和中國十分相似,比如正月十五吃五穀飯,端午節喝菊花酒等。
糯米和粳米都是做韓國米糕的原料,米糕的做法和中國大同小異,有「蒸糕」和「打糕」之分。韓國米糕多做成甜餅和各色花式的點心,甜餅和點心多數有鮮、咸、甜等味道的餡,甜餅還要在外面粘上花瓣並放在平鍋上用油煎。在過去,韓國的貴族非常重視節日吃米糕,在韓國博物館和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里,就展出著考古挖掘出的數百年前貴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間遺留下來的製作米糕的專用器具。記者在韓國的市場上、在漢城的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里、在全羅南道順天樂安邑城裡,都看到和品嘗了多種精美的米糕,甚至在面對那些製作得五彩斑斕、精美異常的梅花、柚子花、桃心、桑葉、桃子、梨、蘋果、柿子、小西瓜等米糕餅而不忍下嘴。
韓國的年糕(糯米糕)製作,用類似中國的花色糕點木模(米糕的木模非常小,製成的米糕點心一般只有核桃大小,木模有陶制和木製兩種),扣出五花八門和各種形狀的小點心。節日送禮不能缺了米糕,尤其送娘家禮中不能缺,據說米糕里還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的含義。搬家的時候,還有做米糕分給鄰居的習俗。在韓國的出土壁畫里,韓國的新羅時代(公元676年至935年)就有了打糕的場面,在朝鮮時代(公元1392年至1910年)韓國的米糕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三絕之三 水原烤排骨唇齒留香
韓國的陪同老劉告訴我們,如果有人來一趟韓國而沒有吃到水原的烤排骨,那他的韓國之行無疑是打了一個大折扣。當我們第一天到達漢城,對韓式烤肉贊不絕口的時候,老劉一臉不屑地說:這算什麼,等我們去水原市吃烤排骨,那才是韓國一絕呢!
在水原市開業已有60餘年的「三父子排骨店」最為著名,這里每天的食客可達五六百人,高峰時曾突破過2000人。三層小樓里的各個餐廳布置得韻味典雅,廚師先在大廳前的花園里表演了拿手的排骨製作;滿頭銀發、儀態端莊的老闆娘則在旁邊做詳細的技術講解。水原排骨選用的是上等牛的牛脊部分帶骨肉,用刀交錯片成長50厘米、10厘米寬、厚2至3毫米的薄肉片(肉片的尾部僅保留一根骨頭,表示是排骨),然後撒上鹽、香油、芝麻,折疊起來腌制2天以備烤制。上桌時,排骨烤至鮮嫩噴香的8成熟,然後蘸芥子醬或鹹肉醬吃,也可以蘸著由香油、糖、果汁、蜂蜜調出的佐料吃。吃水原烤排骨,還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再配以拌蘿卜條、生菜、花菜、辣螃蟹、腌蒜、多種韓國泡菜、醬湯等一起吃,其味道之鮮美可想而知。
日本料理介紹
日本料理具有很久的歷史,以其在精細精製的選材、特別的調料、他們有獨到的烹調方式,加之雅緻的器皿、怡人的就餐格調征服食客。可謂小有小的道理,大有大的特色,各自各精彩。
對大部分人而言,日本料理就是壽司,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料理不只是包著魚片卷的加醋飯團,還有其它更多樣、更有趣的食物。如今,在任何「居酒屋」(用餐喝酒的地方),都可以點到各種日式、西式食物,以及一些非西、非中、也非日式的特殊食物。這世界上大概再沒有其它地方,可以讓你吃到用「咸明太魚子」醬(mentaiko,辣味魚卵)調味的義大利細面,或配著糯米糕(mochi)和乳酪吃お好み焼(okonomiyaki)這種日式薄烤餅。
日本料理也和日本人的習性、生活方式不可分割。日本人喜歡在枝微細節上下工夫,因而幾乎在每個「縣」、「町」,你都可以找到當地的招牌料理,或經當地人稍加改變過的某道料理。在各大火車站就可親身體驗到這一日本特色。車站內的臨時店鋪會推銷當地名產,你若要買特產回國饋贈親友,這些是不可錯過。
在日本喝湯,可看到湯里漂浮著幾片切成櫻花狀的蘿卜片,孩童的飯盒裡則可看到切成如小章魚的香腸。日本人之注重細節,也意味著你在日本所吃到的幾乎每一道菜,其在食材的形狀、顏色、味道、布局上都搭配得近乎完美。當然,視你所在地點的不同,你也能享用到當季的新鮮農產品或海鮮特產。「懷石料理」尤其最能滿足這方面的享受。這是種由多道菜組成的筵席式料理,每道菜都經過精心構思才呈現客人面前。
推介一:飛魚子加澳洲帶子壽司
此款壽司是師傅首創的。主要挑選日本進口的飛魚子,加上澳洲雪白的大型帶子烹制而成。經過廚師的特別調味,帶子的鮮甜、飛魚子的爽口都能一一表現,做法上還分為卷物和軍艦壽司兩種。充分照顧到獨自來享受的客人。
推介二:北極冰魚西京燒
它與中式的北極冰魚不同,日式做法是用日本獨有的味噌、料酒、味精等十幾種調味料腌制一個晚上,使其充分入味後燒烤而成,現場的熱度和香味的濃度極能刺激食慾。
推介三:「酒蒸」系列
「酒蒸」聽起來有點中國味道,其實不然。所謂「酒蒸」,就是用清酒加高湯來蒸熟海鮮。它的品種可真不少,單是蜆就有幾種選擇,花甲王、大貴妃蚝、黃螺等都是上乘的選料。烹飪時最重要的是注意清酒和高湯用量的搭配,以其各一半為佳。以米釀成的清酒,帶有一股清冽的氣質,抿在口中毫無混濁之感,配上高湯的鮮和濃,味道十足。
日餐小常識
日本料理的特色:生、冷、油脂少、種類多、注重賣相。日本料理又稱「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黃、青、赤、黑;五法就是生、煮、烤、炸、蒸。
吃法分類篇:刺身應由較清淡的吃起,通常次序如下:北極貝、八爪魚、象拔蚌、赤貝、帶子、甜蝦、海膽、魷魚、吞那魚、三文魚、劍魚和金槍魚。通常剛入冬時候的海鮮肉質最為肥美。把芥辣和醬油拌勻成糊狀用來蘸點壽司的做法,在日本人眼中卻是非常失禮的舉動。其實,壽司本身已經放了芥辣,吃的時候只要把壽司一端約1/4位置蘸上醬油便可。而日本清酒可分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純米酒、日本釀造、吟釀。
節令與食物:春季吃鯛魚,初夏吃松魚,盛夏吃鰻魚,初秋吃鯖花魚、秋吃刀魚、深秋吃鮭魚,冬天吃鯽魚及海豚。日本四面臨海,海產自然是最重要的原料。配菜的裝飾也突出季節的特點,如秋季喜歡用柿子葉,小菊花、蘆葦穗,烘托季節的氣氛。而盛菜的器物多種多樣。講究的,要求一菜一器,按季節和不同的菜式選用,甚至盛器上的花紋也因季節而異。
美食配美器:日本料理的拼擺和器皿也很有講究,拼擺多以山、川、船、島等為圖案,並以三、五、七單數擺列,品種多,數量少,自然和諧。另外,用餐器皿有方形、圓形、船形、五角形、仿古形等等,多為瓷製和木製,高雅大方,實用又具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