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戰略
❶ 在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戰略主張呢
“戰略”一詞最早用於軍事方面,在我國,該詞歷史久遠,“戰”指戰爭,“略”指謀略、施詐,集大成的戰略家們無不是能洞穿瞬息變化的戰局,運用謀略立自己於不敗之地,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之人。這些戰略家們所構想的宏偉藍圖,其思想與主張受到各方後人的學習,今天就請讀者們與筆者一起,來領略我國古代一些戰略主張的魅力所在:
在一所偏僻的茅草房,忽明忽暗的燭火映照著這對在未來相互扶持近二十年的君臣,諸葛亮口若懸河,陳析“三足鼎立”之勢,獻出“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隆中對》,而劉備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誇贊諸葛亮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可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天下局勢分析之清楚,為蜀漢集團幾十年發展提供戰略藍圖。
❷ 你能列舉世界上著名的戰略營銷理論嗎
波特的戰略營銷模型,可以買一本他的戰略營銷書研究一下
企業的營銷戰略主要分為:
產業集中式營銷戰略:集中在某一個領域進行不斷深入突破,實現規模的提升和成本下降;
多元化營銷戰略:選擇多個營銷業務單元進行不同緯度的發展,組合不同業務之間的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
後來又形成一種折中的營銷戰略,既考慮到成本集約型戰略,有考慮到多元化發展戰略。
以上為西方比較經典的戰略營銷模型,但是對中國企業的指導意義有限,還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發展之路比較好
❸ 世界上最著名的戰略分析家或相關書籍
布熱津斯基《大棋局》
❹ 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戰略家有哪些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專、改革家,首位完屬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❺ 歷史上著名的君臣戰略問對是 周文王與姜太公的渭水對 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 劉
肯定是隆中對啊。
隆中對,說的是三分天下的必然性。
渭水問對說的卻主要是是治國之道。回
其實,兩次問對答都有戰略性,我實際認為,都應該算戰略問對,但如果只選一個,那肯定還是隆中對。
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誠心向深居的諸葛亮求教。諸葛亮深感知遇之恩,和盤托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提出「跨有荊益,鼎足三分」的戰略對策。利用各種矛盾,奪取天下要沖荊州和天府之國益州,作為立足之地,從而成就三分天下的霸業。
渭水對 周文王與姜太公相見於渭水,向身為漁夫而胸懷韜略的姜太公討教滅商統一天下的對策。姜太公通過分析商朝的內外情況,向文王提出:「天道無秧,不可以先唱;人道無災,不可以先謀」和告戒,定下「陰修文德以頃商政,以剪商羽翼」的政治綱領,實行韜光養晦的策略,為周的全面崛起和最終一舉滅商,完成新的統一指明了正確方向。
❻ 世界上著名的戰略要地有哪些
按重要性依次是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波羅的海狹,台灣海峽,英吉利海峽。
只是個人排的名,不重要的海峽或大海峽中的小海峽沒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