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工匠人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劉曄,他發明了工程類期屁嘞車,還有諸葛亮也算一個,他發明了運送糧草的工具,木牛流馬。
B. 中國古代著名工匠
李春,隋代造來橋匠師。現源今河北邢台臨城人士。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安濟橋)。唐中書令張嘉貞著《安濟橋銘》中記有:"趙州蛟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但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跡之一。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居世榜首的趙州橋,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
C. 我國歷史工匠精神的傑出人物
傑出人物有:
1.魯班,又稱公輸盤,木匠祖師爺,也是「百工聖祖」。對傑出工匠回的嘉獎,名為答「魯班獎」。
3.明朝的宋應星,沒能考中進士,卻撰寫出《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宋應星本人也被後人視為科學家。
4.三國時期的「名巧」馬鈞雖不善言辭,卻心靈手巧,擅長解決實際的技術難題。
拓展資料: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聶聖哲,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相信隨著國家產業戰略和教育戰略的調整,人們的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單位的用人觀念都會隨之轉變,「工匠精神」將成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還會有更多的「士」脫穎而出。
D. 古代有四大工匠宗師,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工匠
1.名廚:伊尹——商湯時期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美稱。尤其是後來由烹專飪而通治國之屬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較大。老子《道德經》所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便是由此而來。
2.木匠: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創造了大量勞動工具,諸如:鋸子、曲尺、墨斗、雲梯、石磨等,更是後世所有木匠、鐵匠、瓦匠的鼻祖。據悉曾製作一隻木鵲,可連飛3日而不落地,可謂匠心獨運。
3.屠宰:庖丁——《庖丁解牛》是記載在《莊子·養生主》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因其入選中學課本,早已為社會公眾所熟知。它講的是,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技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4.畫家:顧愷之——素有「畫絕」、「中國畫祖」之稱,中國傳世名畫《洛神賦圖》便是出於他之手。
E. 列舉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工匠,做簡介紹
魯班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版盤、公輸般權、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國。魯國人(今山東省滕州市),「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F.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哪些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人物,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魏晉時期名臣,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G. 中國古代著名工匠的偉大故事有哪些
魯班 (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歐冶子,鑄劍師
歐冶子(約公元前514年前後),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福州古稱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盧山、浙江龍泉七星井,均有歐冶子鑄劍遺跡。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並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現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後改名龍泉劍),開創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丁緩 西漢時代著名工匠、發明家。曾有不少發明創造,其中重要一項就是發明了「被中香爐」,類似於今的空調。
魏伯陽 會稽上虞(現浙江省上虞縣)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東漢時代的煉丹家(煉丹即冶煉),被後人尊稱為「萬古丹經王」。積多年實踐經驗寫成《周易參同契》,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冶煉著作。
戴逵 東晉時著名的石刻雕塑家。為人謙和,技法高超,傳說洛陽龍門大佛像為其所雕。
裴秀 魏晉時河東聞喜人(今山西省聞喜縣),中國優秀的地圖學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在實踐中創立的「制圖六體」,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地圖學理論。
H. 唐朝著名工匠
楊務廉,唐朝著名工匠。官至將作大匠,善於營建宮殿樓台,因貪污千萬而被罷免,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