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名
1. 宋代著名詞人張先的簡介
張先(—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辟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三中」。後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一叢花令》中有「沉思細想,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其詞含蓄項正,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 婉約詞 史里影響巨大,在詞由 小令 向 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清末詞學理論家陳廷焯評張子野詞雲:「才不大而情有餘,別於秦、柳、晏、歐諸家,獨開妙境,詞壇中不可無此一家。」(《詞壇叢話》) 陳廷焯又稱:「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後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白石,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雖隘,氣格卻近古。自子野後一千年來、溫、韋之風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齋詞話》)恰當地指出了張先在詞史上的地位。
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蘇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傳張先在八十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宴上,蘇軾再度賦詩調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2. 宋朝著名的詞人有哪些
有歐陽修,蘇軾,辛棄疾。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內居士,漢族,吉州容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
3. 宋代著名詞人有哪些
宋詞詞盛行於世,著名詞人有很多,如蘇軾,辛棄疾,秦觀,歐陽修,周邦彥,晏殊晏幾道父子,柳永,姜夔,蔣捷,吳文英,賀鑄,女詞人有李清照,朱淑真!
4. 北宋著名文人有哪些
曾鞏
司馬光
黃庭堅
歐陽修
王安石
包拯
蘇東坡
蘇詢
趙禎
李清照
趙普
李煜
李格非
晏殊
沈括
楊業
宋白
呂端
柳開
范仲淹
朱熹
秦觀
5. 宋代著名詩詞大全
1. 梅花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 夏日絕句 /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 江上漁者 /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4. 江上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5. 詠華山 /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6. 山村詠懷 / 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8. 題西林壁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9.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 小池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1. 春日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2. 元日 /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3. 示兒 /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4.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5. 雪梅·其一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6. 冬夜讀書示子聿 /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7.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8. 宿新市徐公店 /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9. 游園不值 /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20. 寒菊 /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 宋朝著名詞人
1、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2、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3、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5、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7. 宋代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1、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黃庭堅論書、鑒畫、評詩均以韻字為先,他引鶴銘入草,雄強逸盪,境界一新」。
8. 宋朝所有著名人物有哪些
文學:
1、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2、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資治通鑒》的主編。
3、三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轍(1039~1112) 。
4、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
5、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6、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7、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8、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9、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10、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稱。
11、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12、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音樂:
1、陳暘——(1064~1128年),北宋音樂理論家,古代八大音樂名人之一,官至禮部侍郎。
2、姜夔——(約1155~約1221),南宋詞人、詩人。字堯章。人稱白石道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
政治軍事:
1、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北宋名將。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
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3、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宋庠是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三元狀元。
4、龐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北宋宰相。
5、富弼——(1004—1083年)字彥國。富弼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系的透徹了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6、韓琦——(1008—1075年),男,字稚圭,自號贛叟。北宋政治家、名將,天聖進士。
畫家:
1、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
2、文同——(1018年-1079年),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或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北面)人,著名畫家、詩人。
3、范寬——北宋畫家,名中正,字中立,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
4、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南宋人。(1186-1249),字惠父,漢族,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著有《洗冤集錄》。
(8)宋知名擴展閱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9. 宋代著名的作品有什麼
宋代為當地或自種名花、名果和樹木作記、作譜的風氣盛行。著名的有蔡襄版的《荔枝譜》、陳翥權的《桐譜》、劉攽的《芍葯譜》(後世又稱《維揚芍葯譜》)、王觀的《芍葯譜》(後世又題《揚州芍葯譜》)、劉蒙的《菊譜》、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王貴學的《蘭譜》、范成大的《范村梅譜》和《范村菊譜》、韓彥直的《桔錄》(又稱《永嘉橘錄》)等。
10. 宋朝著名大將有哪些
曹彬,李繼隆,狄青,種師道,李綱,宗澤,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吳階,劉錡,孟珙,曹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