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郵票
㈠ 中國軍旅題材郵票有哪些
這個有好多,有普票軍郵,分黃軍郵、蘭軍郵和紫軍郵,以後的整年的慶祝建軍節郵票,學習硬骨頭六連郵票,學習雷鋒郵票,國防火箭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軍隊和國防的紀念封片之類的郵品。
1952年8月1日,發行紀17《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二十五周年》郵票一套4枚,該票由著名設計師孫傳哲設計,雕刻版印刷,4枚票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和《空軍》。
1957年8月10日,發行紀41《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郵票一套4枚
1965年8月1日發行的特74《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一套8枚
1977年8月1日,原郵電部發行J20《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郵票一套5枚
1987年8月1日,發行J140《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六十周年》郵票一套4枚
1997年發行的1997-12《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郵票
2007年8月1日發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紀念郵票1套4枚
紀念長征勝利的郵票有1955年12月30日發行的紀36《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二十周年》
以上都是建軍節例行發行的郵票,還其他一些郵票,比如2009年國慶大閱兵郵票,還在志願軍勝利返回等等,都屬於軍史上的重大題材,還有軍隊將領郵票,從十大帥、十大將的誕辰逝世等很多,還有英模啊、先進典型或者單位什麼的,比較多的,建議到集郵類網站上或者郵票目錄上找一下。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能有所幫助。
㈡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郵票設計家
最著名的是孫傳哲,他是新中國第一位郵票設計家。李印清,萬維生,邵柏林,李大瑋,吳建坤,劉碩仁,黃里,盧天驕,周建軍等等
㈢ 介紹一個中國江河湖泊和它的郵票
杭州西湖
中國志號: T144
創作者: (設計者)劉向平
發行日期: 1989-11-25
詳細描述:
影寫版,齒數:11*11.5,規格:60*30mm,版式:30(3*10)
(1)8分 蘇堤春嘵 2348.15萬枚
(2)10分 麴院風荷 2160.15萬枚
(3)30分 三潭印月 2182.65萬枚
(4)40分 斷橋殘雪 2049.15萬枚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五個地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灧,雨天山空濛。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稱著。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蘇堤的特點是一柳三桃,飛柳熏風,柳綠桃紅。
南鄉子·蘇堤春曉
--揚眉
三月好陽光,春意蘇堤細柳黃,
紅映桃花垂發鬢,留香、來鑒西子瀲灧光。
漫步六橋長,沐浴熏風淡淡涼,
遙望南屏托寶塔,佛祥、照我心中日月長。
2.曲苑風荷:
杭州美景之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景色,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宜。
南鄉子·曲苑風荷
--揚眉
一鑒寶鏡明,九曲回橋嵌玉瓶,
落葉松生新綠葉,婷婷,曲苑風荷舞太平。
大宋有遺風,水榭樓台戀晚情,
元月曾經千頃淚,叮嚀,好水還需少保情。
3、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如一個特大的「田」字。明萬曆年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南鄉子.三潭印月-揚眉
明月照三潭,石塔升暉倩影珊,
畫坊猶歌秋水上,人歡,不解良宵醉夢寒。
田字寫心田,九曲回橋了遠山,
寶塔光輝來照耀,心恬,漫步瀛洲嗅玉蘭。
4、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這時候,站在寶石山向斷橋方向望去,低矮的橋面在漫天的瑞雪裡似乎已經斷掉,景韻非常幽深。
南鄉子·斷橋殘雪
--揚眉
葛嶺不遮寒,風朔西子五水灣,
灑下飛瓊千萬朵,闌珊,天地無瑕裹素絹。
橋斷雪殘煙,油傘飄忽錦帶巒,
是那素珍千萬里,尋仙,就在橋頭望眼穿。
㈣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郵票設計家
老郵票設計師著名的有:孫傳哲 鄒建軍 楊白子 萬維生 盧天驕 黃里 張克讓 吳建坤 許彥博 邵柏林 王虎鳴 李慶發
吳建坤 許彥博 邵柏林等他們大多參與了文革郵票和編號郵票 j t郵票92以前的
郵票設計。近年比較出門的有王虎鳴 李慶發 陳全勝 呂勝中等 。
一般文革系列郵票和編號郵票增值潛力巨大。 還有t46猴票 更是升值空間巨大。可以購買92年以前的t票 適合收藏 。92年開始以後的郵票投機性太大 不宜大量購買。
閻炳武,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家,現任國家郵票印製局郵票圖稿編輯部主任,從1980年至今,多次獲得全國最佳郵票雕刻獎、最佳郵票獎等。其主要設計作品有《中國石窟藝術》、《中國皮影》、《聯合國成立50周年》、《黃賓虹作品選》、《電影誕生一百周年》、《青藏鐵路開工紀念》、《何香凝作品選》、《京杭大運河》、《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並為法國政府設計了四分之一歐元紀念幣。
陳紹華,著名生肖郵票設計家,,「《壬辰年》紀念保單郵票珍藏版」將個人保單與龍年生肖郵票融為一體,在為廣大客戶提供壽險保障的同時,也為客戶送上了一套富有紀念意義及珍藏價值的龍年生肖精美郵票。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於2007年5月18日注冊登記的全國性壽險公司。此次推出的「《壬辰年》紀念保單郵票珍藏版」也是回饋廣大新老客戶的系列舉措之一。
盧天嬌, 著名郵票設計家.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郵票設計家,盧天驕四十多年來共設計了七十多套各類題材的郵票、十五套郵資封、明信片及大量首日封、郵折、郵卡、紀念戳等郵資品。其中《唐三彩》、《周恩來同志逝世一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歡慶》三套郵票和《牡丹》小型張、《第二十六屆乒乓球錦標賽》兩張小型張,在建國三十周年郵電部最佳郵票評選中獲獎,占最佳郵票總套數的六分之一。此外,《宋慶齡逝世一周年》、《中國女排獲世界冠軍》等首日封被評為最佳首日封;《中國古代錢幣》獲美國集郵愛好者及錢幣收藏協會頒發的「一九八二年國家年度獎」;獲「三八紅旗手」紅旗獎章多次。盧天驕除了是新中國第一位女郵票設計家外,還有許多第一,如設計第一套孫中山、白求恩郵票,第一套中國重返奧運會郵票、第一套少兒體育郵票、第一套武術郵票等,開拓者的魄力和勤於思索使她得到了許多爭取第一的機遇,也使得她設計的郵票深具投資價值。
盧天驕曾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五周年、三十周年設計過郵票、郵品。在建國五十周年時,還應邀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
周令釗,著名郵票設計家
吳建坤,著名郵票設計家,陝西大荔縣人,1935年生,1955年畢業於西北藝術學院,同年開始從事郵票設計工作,郵票設計風格多樣,手法主要有裝飾、國畫、攝影等。
吳建坤三十多年來設計了四十多套郵票。主要作品有:《農業展覽館》、《化學纖維》、《國際機場》、《廬山風光》、《中國殘疾人》、《新安江水電站》、《井岡山》、《盆景藝術》、《出土文物》、《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壁畫》等。
代表作紀66《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紀94M《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在1980年被評為建國三十年最佳郵票。《化學纖維》郵票在全國首屆科普美展上獲獎。
他設計的文革的第一套郵票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郵資明信片JP22《中銀大廈》更是郵票中的珍品。
鄒建軍,著名郵票設計家.鄒建軍,曾用名朱江、黎長青,中國著名女畫家和郵票設計家。1936年6月生於湖南長沙。從小喜愛美術,少年時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兒童畫展。195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2年保送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深造,1967年畢業。1973年開始從事郵票設計工作。1983年當選全國三八紅旗手,曾任第六屆全國青聯委員。設計過《宮燈》、《從小愛科學》、《國際兒童年》、《花燈》、《長江公路大橋》、《庚午年》、《武夷山》、《山水盆景》、《西夏陵》、《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和《鄧小平逝世一周年》等30多套郵票及《大亞灣核電站》郵資明信片等上百種集郵品。曾被評選為「全國三八紅旗手」。郵票印製局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北京市女美術家聯誼會理事、英國劍橋名人傳記中心與美國名人傳記協會榮譽顧問。
鄒建軍長期從事郵票設計工作,靈感豐沛、立意新穎、風格鮮明、個性突出,使中國郵票藝術,在內容、形式、風格上,蔚成豐富氣象,輝映出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其設計的《國際兒童年》被評為「建國30周年最佳郵票」,《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第五屆全國運動會》、《體操運動》獲第一屆全國體育郵票展第二、三、四名。
王虎鳴,著名郵票設計家.
孫傳哲(1916.10 —1995.4)別名南雁。是我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是新中國第一位郵票設計家。從他設計新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起,30多年裡孫傳哲共設計了100多套郵票,佔新中國郵票發行總數的近1/4。曾任郵電部郵票發行局郵票設計室主任,高級設計師。郵票設計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梅蘭芳舞台藝術》、《黃山》、《金魚》等在全國評獎中獲獎。
㈤ 中國郵票共有多少種
郵票種類的分類方法有十餘種,如一般分類,按用途分類,按專題分類,按使用地域分類,按發行機構分類,等等,這里只對郵票種類作些一般介紹。
郵票種類按一般分類有:
通用郵票:即沒有規定特定用途的郵票。
普通郵票:簡稱普票,又稱常用郵票,面值種類齊全,供郵寄各類郵件貼用的通用郵票。普通郵票發行量大,發售時間長,票幅較小,圖案比較固定,且多次印刷,有多種版別。世界各國早期 發行的大多為普通郵票,如英國1840年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中國1878年發行的大龍郵票,都是著名 的早期郵票。
紀念郵票:簡稱紀票,為紀念處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專門發行的郵票,圖案內容較豐富,大 多有特定的紀念文字,發行數量有限,發行時間較短,一般不再重印。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是1894 年清代發行的慈禧六十壽辰紀念郵票。新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是1949年10月8日發行的「慶祝中國人 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
特種郵票:簡稱特票,又稱專題郵票,為宣傳特定事物而發行的郵票。其題材廣泛、包括政治、 經濟、科技、文化、藝術、動植物、風景名勝等方面。形式和發行情況與紀念郵票相仿,首發時間 無嚴格規定,一般限期出售,不再重印。新中國第一套特種郵票是1951年10月1日發行的「國徽」 郵票。
附捐郵票:又稱福利郵票、慈善郵票。是在郵資外另加附捐金額的郵票。郵票面值與附加金額 的表示方法有三種:1、郵資+創附捐金額;2、印有郵資和售價;3、不印明附捐金額。中國最早的 附捐郵票是1920年帆船加蓋「附收賑捐」郵票,新中國最早的是1984年發行的「兒童」附捐郵票。
專用郵票:規定有使用范圍和特定用途的郵票,如航空郵票、欠資郵票、軍用郵票、快信郵票、 掛號郵票、公事郵票、包裹郵票、匯兌郵票等。
航空郵票:供航空郵件貼用的專用郵票。印有「航空」、「航空郵票」、「航空郵政」等字樣。 現在世界各國專發航空郵票已少見。一般不再規定航空郵件一定要貼用航空郵票。
軍用郵票:又稱軍人貼用郵票、軍郵郵票、軍事郵票。供現役軍人或軍事機關免費或減費交寄 郵件貼用的專用郵票。新中國曾擬於1953年8月1日發行「軍人貼用」郵票3種,後因分發范圍難以控 制而未正式使用。1995年8月1日試發行軍用郵票1套。
欠資郵票:郵局向收件人收取欠付郵資時貼用的專用郵票。新中國於1950年和1954年先後發行兩套欠資郵票,以後未再發行。
快信郵票:供寄遞快信用的專用郵票。
包裹郵票:又稱包裹印紙,供寄遞包裹貼用的專用郵票,一般不單獨出售,由郵局人員將其貼 於包裹單開加銷印。
匯兌郵票:又稱匯兌印紙,供匯兌用的專用郵票,採用匯票辦理郵政匯兌時在匯票上貼用。
㈥ 有名的郵票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資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印製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發行,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最近,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准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於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 分三次印刷發行。 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於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於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郵票、大龍郵票後由於銅模損壞,沒有再印大龍郵票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在郵票發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較珍貴,在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時,郵電部於1988年7月20日發行小型張一枚,以全套3枚大龍郵票為主圖,採用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首次用7色機印製成功,這在郵票印製史上罕見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在北京香山舉辦「大龍郵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郵票博物館舉辦大龍郵票專題郵展,中國集郵出版社出版「大龍郵票 紀念專集」,還攝制了「中國郵票電視系列片(一)---大龍郵票電視專題片」。
第一枚郵票的產生 黑便士
人類使用郵票,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關於郵票的誕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十九世紀初的一天,在英國的一個鄉間,郵差給一位少女送來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郵資,可是這個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卻拒不收信,也不交郵費。郵差便和她爭執起來,這時恰有一個叫羅蘭·希爾的人散步走到這里,當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郵費,執意不肯收信時,便替這位少女交納了郵費。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幫助,並向他敘說了拒收來信的秘密:「因為我沒有那麼多的錢交納郵費,所以事先與我那遠方的未婚夫約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畫一個暗記。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沒必要交那麼多的錢收信了。」這件事啟迪了羅蘭·希爾。他看到按路程遠近向收信人收取郵費的辦法漏洞太多,於是提出改革郵政的方案——由寄信人買郵票貼在信封上,表明郵資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錢了。
世界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
1837年1月,羅蘭·希爾發表了《郵政改革的重要性與可行性》的小冊子。他建議在英國本土郵寄重量不超過半盎司的信件時,不管路程多遠只收1便士的郵費,郵資必須預付。這個開拓性的建議在議會討論時,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直到兩年之後,羅蘭·希爾改革郵政的提案才被通過。
接著,羅蘭·希爾積極地投入印製郵票的准備工作,公開徵求郵票的圖案。後來考慮到郵票是國家發行的有價票證,既要防止偽造,還要有象徵國家的權威性,所以採用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頭像為郵票圖案。
1840年5月1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枚郵票問世了。英國郵局出售的這種郵票,面值1便士,黑色。後來,集郵者將郵票的面值和顏色聯系在一起,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黑便士」。「黑便士」沒有齒孔,出售時要用剪刀一枚枚地剪開。
羅蘭·希爾將十幾個便士的郵資降為一便士,使當時的英國郵政當局顧慮重重,擔心本來就不景氣的郵政業更無法維持。事實上,羅蘭·希爾的改革確實具有科學的眼光,因為郵費太貴,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郵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攜帶一些信件外,其他勞務都沒有什麼增加,郵資的收入卻增多了。當然,這項改革,並不是順利的。使用郵票之後,不少人對購買郵票預付郵資的制度不那麼習慣;在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更有人覺得這種辦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認為收信人錢付郵費才這樣做的,有失體面,但這些保守勢力終究阻擋不了社會發展的進程。英國開始使用郵票前,全國一年只有7600萬件郵件;1841年——使用郵票後的第一年,郵件猛增到20800萬件;十幾年後,長期財政拮據的英國郵政轉虧為盈。在郵政業務里增長的眾多因素中,使用郵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
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這種黑便士郵票上端有「Postage」(郵票)字樣,下端印「OnePenny」(1便士)字·樣,全張共240枚,橫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兩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橫行從A到L(12個字母),直行從A到T(20個字母)。字母的組合按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不同而變化,如全張中第1枚郵票左右兩角都是「A」,第2枚左「A」右「B」,第3枚左「A」右「C」,第240枚(即最後一枚)為左「T」右「L」。這樣可以知道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即成為查對標記。這是英國早期郵票所特有的。郵票全張的空白紙邊印有「每枚售l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張售1英鎊。請將郵票貼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樣。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行郵票;至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1847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HenryArcher)發明了郵票打孔.機,並獲得專利。1853年英國政府購買了他的打孔機專利權後,1854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齒子郵票。
http://up.anhang.com.cn/school/uploadfile/20054521506908.jpg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52918.html
㈦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是哪張
大龍郵票是中國最早的一種郵票,是中國珍郵之一,但不是中國最貴的郵票。實際上內中國最貴的郵票(單張)應容是紅印花小字當一元系列,尤其是那枚唯一的信銷票,當時中國郵票之王,雖然現在他保存在中國博物館里,無法在拍賣場里體現它的價格,但他肯定比紅印花小字當一元新票貴得多,現在恐怕還沒有其他的中國郵票,價格高於新的紅印花小字當一元郵票的價格。
㈧ 現在最貴的中國郵票是什麼
紅印花復小字「當壹圓」紅印花加制蓋暫作郵票共有8種,即紅印花加蓋小字「當壹圓」、紅印花加蓋大字「當壹圓」、紅印花加蓋大字「當伍圓」、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貳分」、紅印花加蓋大字「暫作洋銀貳分」、「紅印花加蓋大字「當壹分」、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肆分」、紅印花加蓋大字「暫作洋銀肆分」。另外還有一種未發行的試色樣票紅印花加蓋小字「暫作洋銀貳分」(綠色加蓋)。在正式加蓋的8種紅印花暫作郵票中,最先加蓋的是小字「當壹圓」,後因嫌加蓋的「當壹圓」字體太小,又改用大字加蓋。傳說加蓋小字「當壹圓」只有2個全張,共計50枚。至今流傳下來的共發現32枚,其中有四方連一件,橫雙連一件,其餘均為單枚。
在存世的32枚中,有兩件孤品,一件為四方連,一件為蓋銷舊票。此外,還有兩件珍貴的變體票,一件為加蓋英文「dollar」後邊漏「·」點,一件為加蓋英文
「dollar」後邊句點遠離。漏句點紅印花小字「當壹圓」,由日本著名華郵集郵家水原明窗收藏。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存世量稀少,是中國最名貴的郵票之一。
㈨ 新中國郵票大全.歷史人物
新中國發行了很多有關中國歷史的郵票,簡單的說一說吧,例如就可以從黃帝和炎帝專開始,這兩個屬題材都出過郵票,還可以找到首日封之類的。然後是夏商周,夏有陶器和玉石郵票,商周都發行有青銅器郵票,此外老紀特中還有偉大的祖國系列,裡面有青銅器的。然後春秋戰國,一些著名人物啊,比如說孔子,孫子什麼的,還有都姜堰,錢幣什麼,的都發行有郵票。秦,長城郵票,兵馬俑郵票,李斯泰山石刻小篆郵票,然後陳勝吳廣起義郵票。漢代,有西漢出土文物郵票,東漢,有蔡倫造紙郵票,出土文物,還有老紀特的畫像磚郵票。三國,內容更多了,什麼三國演義郵票啊,成系列的東西。然後魏晉南北朝,一些書法藝術,洛神賦郵票。隋唐,隋朝大運河,唐代詩人,畫家,畫作郵票。宋代,宋畫郵票,水滸郵票。元代,成吉思汗的一些明信片。明代,小說戲曲郵票,清代,小說四大名著郵票,近代,就有更多東西可以列出了,抗戰的也有很多題材,老紀特啊,JT啊都有。可以買本集郵目錄,上面有很詳細的內容。
㈩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是什麼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紅印花小一元 「華郵之寶」 1983 年10 月 日,瑞士的華郵收藏家、著名郵商霍康伯用66800 美元 (當時是140625 瑞士法郎)買到一枚我國清政府1897 年發行的《紅印花小 一元》郵票。這種存世只有30 枚左右的珍貴郵票被譽為「華郵之寶」。 霍康伯這枚珍郵票是在蘇黎世國際大酒店舉行的「保羅·霍克遺集」拍 賣會上買到的。霍克是奧地利著名的華郵收藏家,這枚《紅印花小一元》郵 票是他在1967 年僅用800 英鎊(當時為2240 美元)買到的。1987 年3 月21 日至28 日,也是在這座超級豪華的酒店舉行的高珍菲娜拍賣會上,霍康伯的 這枚珍郵又以25 萬瑞士法郎賣出,買主連同付出15%的擁金,一共用去 287500 瑞士法郎,按當時的比價為人民幣72 萬余元。 這枚珍郵創造了中國郵票的最高售價。由於它超過了日本東京太陽集郵 中心1973 年以7500O 美元買回的日本1871 年發行的《龍圖倒印五百文》郵 票,而創造亞洲郵票的最高售價,因而也成為世界售價最高的10 種郵票之一。
--------------------------------------------------------------------------------
猴票從當初的8分錢到現在的不到3000元,也是一個升值的神話。元月5日上午,2007年的首套郵票在我市郵政局公開發行。該套郵票圖案是採用民間彩塑玩具實物——「富貴豬」為素材進行設計的。整個圖案是由充滿了慈母關愛的「豬媽媽」與活潑可愛的豬寶寶「一家六口」組成。豬媽媽頭戴飾物,身披綵衣,五個豬寶寶開心快樂,其樂融融!這張豬年的生肖郵票是由著名藝術家陳紹華設計。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把以大紅色為基調的色彩運用在動物本身的形態上,達到了「紅紅火火」的喜慶效果,而且寓意也非常深刻:豬寶寶圍坐在豬媽媽的身邊;豬寶寶意在表達傳統吉祥文化中的「五福臨門」、「五子登科」。2007年豬年郵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三輪豬年生肖郵票。該套郵票全套1枚,面值1.2元。包括大型橫開集郵紀念冊售價150元、小型豎開集郵紀念冊售價50元、生肖豬大版票20枚面值24元,上市前期貨價35元,發行後以45元直線上升到70元、生肖豬小版票6枚面值7.2元,上市前期貨價24元,發行後從29元到39元,現34元左右,還有小本票,售價14元。據了解,這套豬年郵票很受集郵愛好者的歡迎,更重要的是它的升值空間很大。據市場專業人士估計,生肖豬版票的走勢有可能帶動郵市的大盤。另外,據一位集郵愛好者張先生介紹,從今年開始,國家郵政局對全國郵票發行有了新的規定和做法,對郵票進行限量、減量發行,比如今年豬年生肖郵票中的小版票,相比2006年生肖郵票減量了50%,正是因為發行量的銳減,也導致了市場對該郵票的看好。作為生肖郵票中的「老大」,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現在仍然是郵市中的「龍頭股」與「風向標」,作為一個題材獨特、存世量較小的老牌品種,這個當初的發行價格僅為每枚8分的郵票品種,一直就沒有從郵票收藏者們的視線中消失。據業內人士介紹,在2006年年初時,猴票從1600元起步,價格穩步上揚,2006年6月份價格突破2000元,到了10月份,每枚就已經賣到了2400元,現在每枚已經達到了2700元左右,從目前的走勢看,突破3000元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猴票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存世量有限,如果拿著錢在市場中想要收個百八十枚,估計一時半會兒還真買不到。而且,玩郵票的行家會告訴你,也別以為猴票這么多年就是一路漲上來的,在郵市低迷的那幾年,猴票也曾經跌得很慘,當時也套牢過許多人。玩生肖郵票的人都明白,單張的郵票畢竟不太過癮,所以四枚連在一起的方聯更是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比四張單枚的總價格可要貴出一些。最稀少也最值錢的是整版猴票,實際成交價已超過25萬元,但整版的票在市場中基本上看不到,如果投資者想買,只能在市場中碰運氣。同時專家提醒,炒作郵票多有投機性,行情波動大,投資者應警惕。從1980年到現在,新中國生肖郵票發行已經走過27年。由於郵市歷來就有炒作新郵的特點,從目前的價格來看,豬年生肖郵票的投機性價值要遠高於投資價值。其行情難免要重蹈前期爆炒後價格瘋漲、後期暴跌、直至價位低得無人問津的覆轍。面對如此行情,投資者應該提高警惕。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短線機會很少,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發行時間久、存世量少、題材獨特的老紀特郵票。新報記者 馬馳 實習生 馬瑞平日里的郵市顯得很清靜,據介紹,周六周日可是眾人雲集,熱鬧非凡。集郵的人,也都愛研究郵票的相關知識,十二生肖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周邊國家和地區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發行過生肖郵票,那麼,生肖郵票的各項世界第一又分別屬於誰呢?第一枚生肖郵票1950年2月1日,日本發行的1950年賀歲郵票選用了日本著名畫家圓山應舉的名畫《虎》作為郵票圖案,對應當年的農歷生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肖郵票。圓山應舉是日本江戶時代中期的畫家,曾將透視法應用於京都名勝圖繪制,他重視實景寫生,同時作品又極富裝飾性。第一枚生肖小版張日本1950年賀歲虎年郵票發行當日,還發行了一枚無齒郵票小版張,含呈「十」字排列的5枚虎票,這也是第一枚生肖無齒郵票。第一本生肖小本票1981年1月5日,我國發行T.58《辛酉年》生肖郵票1枚,同時發行含12枚郵票的小本票,封面為雄雞圖與十二生肖紋樣。第一套生肖電子郵票香港郵政在1987年8月8日在自動售郵機中首發了丁卯兔年機售電子郵票,基票為花草紋紙,列印圖為兔,共4種面值。第一枚生肖有獎郵票1989年12月1日,日本發行生肖馬郵票2枚,除1枚常規郵票外,還有1枚票幅狹長的有獎郵票。其下方為生肖馬,上方為兌獎號碼與說明。第一枚生肖異形郵票古巴於1996年12月28日鼠年將盡時,補發了一枚《鼠年》郵票,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主圖為花鼠與「丙子」篆印。第一套生肖刮擦郵票1999年1月31日,香港郵政發行了一套4枚兔年郵票,每枚除生肖兔圖案外,還有一個刮開區,刮擦去覆蓋膜後,可以看到不同的四字吉祥語,共10種,全套組合可達40枚之多。第一個整輪生肖系列香港郵政從1967年羊年至1978年馬年,連續12年發行了生肖郵票,每套均為2枚。韓國也在同一周期連續發行了生肖票,時間比香港略早,但遺憾的是,韓國發行的這些生肖郵票分屬2個生肖年輪
--------------------------------------------------------------------------------
中國郵票最名貴的是著名的「紅印花小字當壹元」(舊票)(超過30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