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中醫
『壹』 中國知名有名的老中醫有哪些、
中國現有的名老中醫有:鄧鐵濤、朱良春、顏德馨、焦樹德、尤會中、任繼學、張琪、路志內正、周仲瑛、容晁恩祥、王綿之、尤樹生、張學文、李今庸、陸廣莘等等。這些名老中醫基本上都是七老八十的了,有的年紀都超過九旬了,可以說這批名老中醫擁有極其深厚的中醫理論底蘊和極為豐富的中醫臨床經驗,他們深厚的中醫造詣已經是當前我國中醫界的最高水準了。所以,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我們國家國寶級的人物,也是中醫理論與經驗代代相傳下去的前輩領路人!很可惜,近代以來我國在對待中醫的政策上出現了極為謬誤的問題,嚴重限制了中醫的發展,而這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名老中醫的畢生絕學都隨著他們的離世而失傳,痛心哦!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雖然我不是從事醫學的,但是我家鄉那裡很多有名的老中醫就沒有把絕學流傳下來,都被他們帶走了!好在這幾年國家開始重視中醫的發展了,總算保留了一線希望,讓我們看到了光明!
『貳』 最全國家級名老中醫名單(含第一、二、三、四、五批)。
部分名單:
1、丁書文,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11月生,山東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64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名老中醫。
2、丁鍔,男,漢族,中共黨員,1934年12月生,安徽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55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中醫。
3、丁櫻,女,漢族,中共黨員,1951年2月生,河南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77 年 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省名中醫。
4、馬駿,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5月生,安徽中醫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56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中醫。
5、王玉,女,漢族,中共黨員,1939年3月生,吉林省中醫葯科學院主任醫師。1967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吉林省名中醫。
6、王永鈞,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1月生,杭州市中醫院主任醫師。1954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
7、王自立,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9月生,甘肅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54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8、王行寬,男,漢族,中共黨員,1939年3月生,湖南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65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南省名中醫。
9、王慶國,男,漢族,中共黨員,1952年10月生,北京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69年 10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0、王伯祥,男,漢族,中共黨員,1924年12月生,湖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54年 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北中醫大師。
11、王坤根,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10月生,浙江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1961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
12、王常綺,男,漢族,中共黨員,1938年10月生,青海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63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青海省全省名醫。
13、王晞星,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3月生,山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76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西名醫。
14、王輝武,男,漢族,中共黨員,1943年8月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1971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重慶市名中醫。
15、王新陸,男,漢族,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1949年10月生,山東中醫葯大學教授。1976年12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省名中醫葯專家。
16、毛德西,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10月生,河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59年10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17、田德祿,男,漢族,中共黨員,1938年4月生,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63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8、白長川,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2月生,大連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1962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遼寧省名中醫。
19、白鳳鳴,男,蒙古族,中共黨員,1939年11月生,遼寧省蒙醫醫院主任醫師。1956年6月起從事蒙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遼寧省名中醫。
20.、皮持衡,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12月生,江西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65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西省名中醫。
21、邢世瑞,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9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葯品檢驗所主任葯師。1960年8月起從事中醫葯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寧夏回族自治區名中醫。
22、朴炳奎,男,朝鮮族,中共黨員,1937年1月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1959年10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
23、危北海,男,漢族,中共黨員,1931年6月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1961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
24、劉亞嫻,男,漢族,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1944年6月生,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70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
25、劉沈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49年12月生,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75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
26、劉啟泉,男,漢族,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1956年10月生,河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74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河北省名中醫。
27、劉茂才,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10月生,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教授。1963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東省名中醫。
28、劉寶厚,男,漢族,中共黨員,1932年4月生,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62年4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29、米子良,男,漢族,中共黨員,1939年7月生,內蒙古醫科大學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1957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名中醫。
30、孫申田,男,漢族,中共黨員,1939年3月生,黑龍江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1961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黑龍江省名中醫。
31、孫良佐,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7月生,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64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名老中醫。
32、孫郁芝,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5月生,山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59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西名醫。
33孫樹椿,男,漢族,中共黨員,1939年7月生,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主任醫師。1964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34、買買提艾力·阿木提,男,維吾爾族,無黨派人士,1941年4月生,新疆喀什地區維吾爾醫醫院主任醫師。1956年6月起從事維醫臨床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民族醫名醫。
35、嚴世芸,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5月生,上海中醫葯大學教授。1964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
36、杜建,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2月生,福建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65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省名中醫。
37、李文瑞,男,漢族,中共黨員,1927年11月生,北京醫院主任醫師。1949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38、李延,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4月生,黑龍江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62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黑龍江省名中醫。
39、楊震,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6月生,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1959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陝西省名老中醫。
40、吳光炯,男,漢族,1944年10月生,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70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貴州省名中醫。
41、吳熙,男,漢族,中共黨員,1940年10生,福州吳熙婦科中醫院主任醫師。1957年 3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省名中醫。
42、邱健行,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2月生,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醫師。1965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東省名中醫。
43、何成瑤,女,漢族,中共黨員,1938年4月生,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74年2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貴州省名中醫。
44、余瀛鰲,男,漢族,中共黨員,1933年3月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1958年5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首都國醫名師。
45. 汪受傳,男,漢族,中共黨員,1946年5月生,南京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70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
46、沈自尹,男,漢族,中共黨員,1928年3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1955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上海市名中醫。
47、張士卿,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6月生,甘肅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70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48、張小萍,女,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9月生,江西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65年 7 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西省名中醫。
49、張之文,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2月生,成都中醫葯大學教授。1963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四川省名中醫。
50、張永傑,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12月生,海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1977年 11 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叄』 中國最著名的中醫師是
你覺得葯祖神農、醫祖扁鵲、岐伯,黃帝,神醫華佗、醫聖張仲景、葯王孫思邈還有李時珍他們八個哪個最厲害
『肆』 中國十大名老中醫
這可沒準的,現中國國醫有30位,古今名醫,數不勝數,這可說不準。
『伍』 中國比較出名的中醫學校
2012年全國中醫葯大學綜合實力排名
1、北京中醫葯大學
2、廣州中醫葯大學
3、上海中醫葯大學
4、南京中醫葯大學
5、成都中醫葯大學
6、山東中醫葯大學
7、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8、天津中醫葯大學
9、湖南中醫葯大學
10、遼寧中醫葯大學
11、湖北中醫葯大學
12、浙江中醫葯大學
13、長春中醫葯大學
14、福建中醫葯大學
15、江西中醫學院
16、河南中醫學院
17、陝西中醫學院
18、雲南中醫學院
19、廣西中醫學院
20、安徽中醫學院
21、甘肅中醫學院
22、貴陽中醫學院
23、山西中醫學院
分類排名
一、從建校時間排名:1956年,政府決定在東、南、西、北各建一所中醫類本科院校,即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醫類本科大學。
二、從更名時間排名:各中醫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醫學院,從90年代以來,一批中醫學院更名為中醫葯大學。
1993年,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學院——上海中醫葯大學
1995年,廣州中醫學院——廣州中醫葯大學
成都中醫學院——成都中醫葯大學
南京中醫學院——南京中醫葯大學
1996年,山東中醫學院——山東中醫葯大學
黑龍江中醫學院——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2006年,天津中醫學院——天津中醫葯大學
湖南中醫學院——湖南中醫葯大學
遼寧中醫學院——遼寧中醫葯大學
浙江中醫學院——浙江中醫葯大學
長春中醫學院——長春中醫葯大學
2010年,湖北中醫學院——湖北中醫葯大學
福建中醫學院——福建中醫葯大學
除外,江西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9所尚未更名。三、從國家級重點學科排名
1、北京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個(覆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5個)
2、廣州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5個。
3、上海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
4、成都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
5、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
6、南京中醫葯大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
7、山東中醫葯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
8、天津中醫葯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
9、遼寧中醫葯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
10、湖南中醫葯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
11、浙江中醫葯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
除外,長春中醫葯大學、湖北中醫葯大學、福建中醫葯大學、江西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12所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或省級重點學科,目前尚無國家級重點學科。四、從有無博士點及博士點數目排名:
1、南京中醫葯大學:博士點24個;2、廣州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9個;3、天津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8個;4、北京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6個;5、上海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6個;6、成都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6個;7、山東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5個;8、湖南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3個;9、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2個;10、湖北中醫葯大學:博士點12個;11、遼寧中醫葯大學:博士點8個;12、浙江中醫葯大學:博士點5個;13、長春中醫葯大學:博士點3個;14、福建中醫葯大學:博士點2個。
除外,江西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9所有碩士點,尚無博士點。五、有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站的學校
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山東中醫葯大學、黑龍江中醫葯大學、遼寧中醫葯大學、湖南中醫葯大學、湖北中醫葯大學、浙江中醫葯大學、長春中醫葯大學、河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六、從有無院士或首屆國醫大師、973首席科學家排名:
1、北京中醫葯大學;2、上海中醫葯大學;3、廣州中醫葯大學;4、天津中醫葯大學;5、南京中醫葯大學;6、成都中醫葯大學;7、山東中醫葯大學;9、浙江中醫葯大學;9、長春中醫葯大學;10、河南中醫學院;11、陝西中醫學院;12、廣西中醫學院。七、從學校所在城市的地理優勢排名:
1、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2、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3、廣州中醫葯大學(廣州);4、天津中醫葯大學(天津);5、南京中醫葯大學(南京);6、浙江中醫葯大學(杭州);7、遼寧中醫葯大學(沈陽);8、成都中醫葯大學(成都);9、山東中醫葯大學(濟南);10、湖北中醫葯大學(武漢);11、湖南中醫葯大學(長沙);12、陝西中醫學院(西安); 13、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哈爾濱); 14、福建中醫葯大學(福州)15、雲南中醫學院(昆明);16、河南中醫學院(鄭州);17、長春中醫葯大學(長春);18、江西中醫學院(南昌);19、山西中醫學院(太原);20、廣西中醫學院(南寧);21、安徽中醫學院(合肥);22、甘肅中醫學院(蘭州);23、貴陽中醫學院(貴陽)。八、從學校所處當地的傳統醫學歷史底蘊排名:
1、南京中醫葯大學;2、浙江中醫葯大學;3、成都中醫葯大學;4、安徽中醫學院;5、北京中醫葯大學;6、上海中醫葯大學;7、河南中醫學院;8、湖南中醫葯大學;9、廣州中醫葯大學;10、山東中醫葯大學;11、山西中醫學院;12、陝西中醫學院;13、雲南中醫學院;14、江西中醫學院;15、福建中醫學院;16、廣西中醫學院;17、天津中醫葯大學;18、遼寧中醫葯大學;19、長春中醫葯大學;20、甘肅中醫學院;21、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22、天津中醫葯大學;23、貴陽中醫學院。九、當地中醫傳統氛圍情況排名:
1、廣州中醫葯大學;2、成都中醫葯大學;4、南京中醫葯大學;3、北京中醫葯大學。十、是否是211重點建設大學:
1、北京中醫葯大學;2、廣州中醫葯大學。十一、中醫學專業最好的學校(8所):
北京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山東中醫葯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十二、中葯學專業最好的學校(5所):
上海中醫葯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十三、中西醫結合最好的學校(3所)
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十四、針灸推拿專業最好的學校(3所)
天津中醫葯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
『陸』 全國名老中醫名單
全國名老中醫有鄧鐵濤、顏德馨、焦樹德、路志正、朱良春、陸廣莘、張琪、劉炳凡、周仲瑛、任繼學、晁恩祥、金世元、吉良晨、張學文、王永炎……等等200多名。
『柒』 中國著名的中醫學校有哪幾個啊
你好,這些都是一等一的學校
北京中醫葯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南京中醫葯大學
成都中醫葯大學
天津中醫葯大學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山東中醫葯大學
『捌』 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針灸之祖———黃帝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特別詳細。
脈學倡導者———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侯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天下。《史記·戰國策》推崇其為脈學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知醉,腸洗浣,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張仲景 名機,漢末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肘後備急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候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世界上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葯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曾治癒唐太宗皇太後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謊稱采「長生不老葯」獻給皇上,偷跑了。監視他的人謊報采葯時摔死,太宗封他為葯王。
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論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葯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葯,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葯物共1758種。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玖』 中國知名有名的老中醫有哪些、
中國現有的名老中醫有:鄧鐵濤、朱良春、顏德馨、焦樹德、任繼學、張琪、路志正、周仲瑛、晁恩祥、王綿之、尤樹生、張學文、李今庸、陸廣莘等等。這些名老中醫基本上都是七老八十的了
『拾』 中國最著名的中醫師是
華佗
華佗(約145?-208),東漢末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關於華佗故里,學術界普遍認為華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
孫思邈
孫思邈(581年—682年),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被譽為葯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