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霧景
① 河北著名的是什麼山
河北名山 祖山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因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盤亘而成,故稱祖山。其主峰天女峰(又稱黑尖頂)海拔1424米。祖山風光秀麗,有七大景區,113個景點,以奇石、奇水、奇花、奇洞著稱。奇石以神龜探海、觀音送子、奇峰掛月等最為著名;奇水有著名的花果山瀑布、北龍潭瀑布,其響山多洞穴,雨急風吹,產生共鳴,故稱響山。祖山植被繁茂,花木繁多,尤以天女木蘭花最為珍稀。天女木蘭花為太古第四紀冰川期倖存名貴花卉,有植物化石之稱,系國家瀕危植物,為祖山所獨有。霧靈山霧靈山位於興隆縣境內,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主峰。霧靈山歷史上曾稱伏凌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曾遍游霧靈山(伏凌山),並在《水經注》中稱道:「伏凌山甚高峻,嚴障寒深。陰崖積雪,凝夏結冰(凝冰夏結),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代學者顧炎武稱其「其山高峻,有雲霧蒙其上,四時不絕」,後人又稱其為「求道靈山」,故名「霧靈山」。霧靈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探險協會(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霧靈山以森林景觀為主體,以奇峰怪石為骨架,以清溪碧泉為脈絡,人文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奇特的山水畫卷。山上植物繁茂,峽谷縱橫,幽潭飛瀑,雲海茫茫,氣候多樣,「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尤以奇峰、秀水、林海最為著名,在霧靈山觀日出,看佛光更是一大奇觀,人稱「北京第一縷陽光從這里升起」。長城嶺(崇禮群山)長城嶺(崇禮群山)是近年來新開發的河北名山,長城嶺地處崇禮縣西北部,主峰海拔2010米,山頂有明古長城遺址,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嶺地處和平森林公園,連同周邊的翠雲山、喜鵲梁、紅花梁,有近十萬畝森林。這里植被茂盛,有林海、松濤,夏季鮮花盛開,秋季萬山紅遍,冬季白雪皚皚,堪稱林海雪原,還有北方最大片的白樺林。崇禮群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為我國北方長城以南的滑雪勝地。這里雪期長達5個月,雪質可以和歐洲阿爾卑斯山相媲美。憑借這些優越的條件,我省先後在長城嶺開設了高原訓練滑雪基地,在紅花梁開設了萬龍滑雪場,在喜鵲梁開設了波羅美的滑雪場,崇禮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夏季旅遊、冬季滑雪勝地,每年吸引30多萬遊客觀光、登山、滑雪。小五台山位於蔚縣,舊稱霧山,地處燕山、恆山、太行山三大山脈交匯地帶,為燕山之尾,恆山之首,太行之翼。小五台山東西南北中五峰突起,彼此相連,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朝嵐夕煙,瞬息萬變。其中,東台海拔最高,達2882米,為我省最高峰。小五台山原始神韻濃厚,森林茂密,植物繁茂,幽峽靜谷,蝶飛鳥語,動物出沒,是華北地區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小五台山主要景區有金河口等多處,金河口位於北麓峽谷,溪流經過峽谷岩石呈金黃色,故為金河口。觀瀾台、塔林、珍珠泉,七彩石灘、一線天等景觀美不勝收。野三坡野三坡景區位於河北省淶水縣境內的太行山與燕山交匯處,距首都北京100公里。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這里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自然山水景觀,被世人稱為「世外桃源」。野三坡風景區的特點是一個「野」字。風景以自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為主,北部萬山環繞,以長城為屏障,南部為山區谷地平原,拒馬河縱穿而過,山清水秀,風光明媚。野三坡由多個各具功能的景區構成,分別是百里峽自然風景游覽區、拒馬河避暑療養游樂區、白草畔原始森林保護區、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覽區等。白草畔森林游覽區(其主峰海拔1983米)山勢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滿山野花盛開,野生動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稱太行「綠色明珠」。登石城嶺可觀日出賞雲海,探螞蟻嶺上的紅蟻巢穴,聽風動石畔的松濤,賞千畝杜鵑,游萬畝林海,使人流連忘返。野三坡不僅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馬河風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峽谷奇觀,幽深奇異的溶洞,神秘離奇的怪泉,謎底難解的金華山,還有巍峨的長城、蒼勁的摩崖石刻,古老的棧道、廟宇,保存完好的古智人化石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及興建的少數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獨具風采,被譽為「京畿勝景」。白石山白石山位於淶源縣,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山體雄峻,有三頂、六台、九穀、八十一峰,主脊長達7000餘米,主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奇峰林立,絕壁縱橫,險壑遍布,是我國惟一的大理石岩峰地貌景觀。白石山植物種類繁多,植被茂密,森林面積達2.8萬畝,有觀賞價值極高的純紅樺林,山北麓有全國重點文物———白石山長城,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西麓有著名的峽谷———十瀑峽。顧名思義,十瀑峽多瀑、多澗、多潭,峽谷中可聽幽谷泉鳴,可觀飛瀑流泉,白石山氣勢雄偉,山中多雲霧,又稱北方「小黃山」。白石山為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青少年科學教育基地。狼牙山狼牙山位於易縣城西南,山勢險峻,挺拔陡峭,猶如長短不齊的巨齒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戰期間,日軍掃盪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路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等五人,重創日偽軍600餘人,激戰5小時,打完最後一顆子彈,英勇跳崖。1942年為紀念五壯士壯舉,在狼牙山主峰棋盤陀建有五壯士紀念塔,1958年重建,聶榮臻元帥親筆書寫「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狼牙山風景秀麗,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觀有紅瑪瑙溶洞,棋盤陀等,狼牙山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點。天桂山天桂山位於平山縣境內,是我國北方著名山嶽古剎性風景區,主峰海拔1054米,山為礫岩型地貌,多溶洞,頗具桂林特色,因此稱為天桂山。其著名溶洞有白毛女洞、銀河洞、藏古洞等。銀河洞深達2000餘米,為我國北方最大溶洞之一。天桂山還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又稱「北武當」,有明朝末年崇禎皇帝修建的歸隱行宮———青龍觀,著名建築還有金頂、靈官閣、玉皇殿等。天桂山景色秀麗,山岩險峻,奇石百態,泉潺瀑濺,綠樹成蔭,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有高達97.71米的天下第一「歸」字,有清冽不竭的槐(樹)泉,千奇百怪的奇峰異石,如飛來峰、利劍峰,老虎背等。登頂峰望諸峰,可觀雲海,賞日出,石家莊盡收眼底。天桂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4A級景區。駝梁山駝梁山位於平山縣,主峰海拔2281米,為河北五大高峰之一。該山以自然景觀為主,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可以看山、看水、看草原。這里山勢巍峨、層巒疊嶂,有三萬多畝森林,密林中飄舞著數百條瀑布,千姿百態,飛珠濺玉,有「一山蒼翠,萬瀑齊飛」之名。瀑布又形成谷底潭水,形狀各異,五顏六色,有「北方九寨」之稱。最為奇特的是高山之上,山頂平坦如坻,形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雲頂草原。夏季這里碧草連天,彩蝶飛舞,鮮花盛開,恍有人間仙境之感;春季杜鵑、迎春花漫山遍野,有的斜倚冰柱,或俏立冰中,呈現「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奇特景觀;隆冬時節,山上處處冰雕玉砌,構成一幅天然的冰雕藝術長廊。蒼岩山蒼岩山位於井陘縣境內,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華北地區較大的佛教文化名山。山有千年古寺福慶寺,有南陽公主祠,傳說隋代南陽公主曾修行在此。山有太行奇木,古檀稱奇。蒼岩檀千姿百態,迎客檀、羅漢檀、巨人檀、壁虎檀……,為太行獨有風景樹木。蒼岩山最為著名的是橋樓殿,飛虹般架於兩山之間,懸崖之上,金碧輝煌,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奇山、幽谷、檀木構成了蒼岩山獨特景觀,內集三絕、四奇、十六景、七十二觀,並有聞名於世的聖母龕迴音壁,詩雲:「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惟蒼岩」。
② 有沒有什麼景點是以霧出名的或者那些景點的霧特別好看
黃山雲霧、吉林霧淞、峨眉雲海、九江煙南、六橋煙柳等等,都是以霧聞名的景點專,但是,自然的霧屬景需要在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下才能顯現,所以一定要注意去觀看的時間,這些美景很多時候是可望而不及的。現在有很多人工造霧的景區也非常好看,比如貴州雲台山,大小七孔,天河潭等等。這些地方的霧景是不要挑時間的。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③ 倫敦著名景點在大霧中的樣子
倫敦塔是舉世聞名的要塞堡壘,誕生至今已擔任過皇家宮殿、監獄、軍械庫、甚至動物園等多重角色。如今,這座飽經滄桑的建築在歲月的積淀中愈發魅力十足,那些古老的石磚里藏著太多無從訴說的秘密,價值連城的寶石在瑰麗的穹隆上閃爍著璀璨光芒,嬌貴的渡鴉們在塔內昂首闊步,吸引無數遊客駐足。
倫敦塔由征服者威廉於900多年前動工興建,至今已見證了漫長的歷史變遷。這座堅固的堡壘經歷了諸多中世紀國王的擴建改造,並長年被王室用作避難所和權力基地,扮演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角色。
倫敦塔內至今仍珍藏著許多奢華尊貴的王冠和珠寶,並在珍寶館中展出供遊客參觀。衛兵們身穿傳統制服,但早已不是當年聲名狼藉的跋扈獄卒,而只是負責保衛展品、維持秩序和為遊客們導覽的工作。
白塔位於塔群中央,是一座宏偉壯麗的石塔。如今,這里陳列著大量精美奢華的皇家軍械庫收藏,包括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室、漢諾威和溫莎時期的武器盔甲。這些內容豐富、價值連城的藏品中包含用於戰爭和競技的盔甲,其中亨利八世和查理一世的奢美盔甲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珍品。
倫敦塔位於市中心,與泰晤士河僅咫尺之遙,是倫敦最主要的觀光勝地之一。倫敦塔不僅是寶藏豐富的博物館,還是魅力十足的歷史建築群,吸引著無數慕名前來的遊客。
④ 拍霧景如何暴光
如何拍攝霧景?[轉載]
霧氣形成的規律
我國南方地區多霧,特別是浙江和皖南一帶山區的春季或冬季,當地的小環境和外界溫度濕度相對隔絕,在溫差較明顯時常常會形成霧氣,所以要拍攝霧景可選擇有村莊河流以及群山環抱的地方,當白天和夜晚濕度溫度達到一定差值時就會形成霧氣。一般霧氣在半夜時形成,只要沒有風,霧氣將在清晨隨太陽升高而逐漸散發。攝影者可預先選擇合適地點,在霧氣散發過程中伺機拍攝。還有一種情況是當日雨後天晴,次日必定有霧氣產生,尤其是大雨後轉晴,且下午太陽光線強烈,次日早上就會有大霧。因此攝影者只須雨後次日大早到山上拍攝,通常都可拍攝到雲霧繚繞的景觀。如果環境選擇得當,運氣好時還能拍攝到像「世外桃源」一樣的效果。喜歡拍攝霧景的攝影者都很形象地將霧氣繚繞中的山水村莊稱之為「天上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霧景攝影的魅力。
霧氣的表現特點
霧天光線屬散射光,因此霧景中的物體有自己的特點,一個是透視關系比較明顯。其形態色彩等往往受到霧氣濃度影響,霧氣越濃或景物距離鏡頭越遠,色彩就越淡,反之亦然。因此遠景中的物體常常呈現輕描淡寫的白色或淺色調,迷茫中的細節隱隱約約不甚清晰,所以具有異樣的朦朧之美,具有國畫韻味。霧中的近景仍然較清晰,基本能反映原有色彩和細節,將近景遠景有機結合後便構成了霧景特有的中國傳統水墨畫一樣的韻味。其實拍攝霧景就像對待黑白攝影,要盡可能反映更多的黑白灰過度層次,層次越多,圖像的質量就越高。要將前景中相對濃重的影調、中景所具有的中性灰和遠景幾乎與白色*近的極淺的灰色都比較精細地反映出來。此外,霧氣像一塊巨大的屏障,通過霧氣能將遠處雜亂景物遮擋,背景顯得更為簡潔明快。
拍攝霧景的用光
拍攝霧景也要注意光線的方向,因為霧天不是陰天,盡管和陰天同樣都是散射光,但只要認真觀察,仍然會發現光線照射方向有逆順之分,一般來說,欲獲得明顯透視感,可取逆光或側光拍攝,逆光拍攝霧景時近濃遠淡的特徵可明顯增加畫面透視效果。逆光霧景中的遠山等更具層次感,在山脈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灰度,包括建築樹木等的前、中、遠景體現的色調由深及淺,變化豐富。順光拍攝霧氣的特點是色彩比較好,適合以彩色形式來表現,但畫面的透視空間關系容易流於平淡,沒有側光或逆光這樣的立體感,因此在實踐中要根據表現對象的特點而靈活用光。
多數霧景是在散射光條件下拍攝,其實在有薄薄霧氣時,即使拍攝夜景也會有很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在天剛開始轉暗,天空尚未完全變黑時的拍攝效果最為理想。
拍攝霧景的曝光
拍攝霧景對曝光要求很高,特別要注意曝光准確性。霧景圖像主要以淺色調為主,只有較少的內容為深色調,在傳統攝影中拍攝霧景的曝光量要增加0.5~1EV值,也就是在測光時獲得曝光量的基礎上再增加1檔左右曝光量。如果需要將畫面處理得更具高調效果(即色澤更淡雅些)拍攝時曝光量可增加1檔,如果欲表現得比較自然,保留高光部位的層次,可適當增加0.3~0.5檔曝光量,這個曝光處理手段在數碼攝影中依然具有參考意義。目前的數碼相機上曝光補償分級很細致,可以作0.3、0.7、1.5檔增減以便攝影者獲得符合自己要求的曝光量。對於沒有什麼經驗的攝影者來說,也可通過拍攝後及時回放來檢查效果,隨時作出必要的曝光修正。
不過對曝光補償也不可一概而論,主要還是看畫面中霧氣所佔的比例,霧氣所佔的比例越大,就越需要曝光正補償,如果霧氣所佔面積很小,或者不在測光區域內,也未必需要增加曝光量,因為數碼照片一旦出現曝光過度,在後期處理時會比較麻煩,特別是高光部位很容易損失層次。
拍攝霧景的白平衡控制
由於霧景照片畫面上白色霧氣佔了不少面積,因此對白平衡要求比較高。首先要說明的是不同拍攝時間所攝畫面出現不同色調屬於正常現象,一般在太陽未出之前拍攝的霧氣呈現藍色調,這樣的偏藍色調恰好也是早晨拍攝的重要特點。而當太陽照射到霧氣上時,這部分的霧氣便會呈現紅黃色,這種低色溫也是自然光偏低色溫的正常反映應適當保留。如欲去除藍色調,可採用陰天白平衡模式,畫面中會自然增加黃色調。至於低色溫下的黃色調,一般不須消除,如需消除,可後期在圖像處理軟體中處理。
隨著拍攝時間推移和太陽逐漸升高,光線色溫也會隨之趨於正常。一般數碼相機的自動白平衡都能將色彩作較正常的還原,攝影者如想採用簡單手段而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影響色彩平衡,一要隨時檢查畫面顏色,二可採用自動白平衡,一般來說,自動白平衡拍攝霧景也可以得到較正常的色彩還原。
拍攝霧景的時機
生活中表現的霧氣有不同的形式,有些霧氣就是俗稱的「大霧彌漫」,整個世界好像籠罩一層白紗一樣,這樣的霧景相對單調,拍攝時也可比較從容。因為在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中也沒有什麼變化,在城市中的霧氣常常為這樣的表現形式。而山區中的霧氣卻不同,它被稱為「雲霧」。雲霧的特點是在不同條件下會呈現不同變化,而且變化相當豐富。最理想的雲霧是在山間隨著風向變化而升騰飄移,分分秒秒都會呈現變化,因此要抓緊時機搶拍,及時啟動快門。
注意利用前景
表現霧景最忌缺乏足夠反差,要提高反差的重要手段就是運用前景,所以表現霧景通常結合前景來取景構圖,沒有前景的霧景往往顯得過於輕淡,沒有足夠力度。而藉助前景可有效改變畫面反差,增加照片厚度。因為前景中的深色調或較鮮艷的色彩,能有效豐富畫面,提升反差,營造視覺對比。有時僅有中遠景淺色調而沒有前景深色調烘托,往往還容易給人曝光過度的錯覺。
因此建議在取景時選擇前景、中景、遠景三者關系比較鮮明的內容,將不同景別一起納入,有利於表現霧景特有的透視關系,也較容易獲得豐富層次。一般在前景中最好攝取一定輪廓,與背景色調有明暗對比的對象,中景最好占據較大面積,遠景則是烘托前景和中景的基礎,通過前、中、遠景的不同影調對比,畫面層次就顯得比較豐富。自然界可利用的前景很多,如輪廓漂亮的大樹,有一定線條感的建築,河邊的蘆葦,甚至一定比例的人物都可成為有效的前景,霧氣中距離越遠影調越淺,而通過前景的烘托,不但有效改善反差,還增加了空間感。
關於後期電腦處理
對有一定黑白攝影基礎的攝影者而言,後期將霧景處理為黑白效果也很有意思,因霧景原來沒有很多顏色,處理成黑白片後色調更單純,更有霧景的魅力。有些高級的數碼相機如尼康D200、佳能20D等已有拍攝黑白片的模式,為直接獲得黑白片提供了基礎。但一般數碼相機仍然只能拍彩色照片,所以需要通過電子暗房的調整才能獲得黑白片。
將彩色數碼照片處理為黑白有多種途徑,一般可藉助Photoshop圖像處理軟體加工,常用方法有三種:一是通過「調整」菜單中的「去色」;二是藉助「模式」中「灰度」扔掉顏色信息;三是調整「色相」也可獲得黑白效果。通常彩色圖像處理為黑白效果後反差往往偏弱,因此還需通過「亮度/對比度」或在「曲線」中作適當調整。在調整時要注意,如果使用模式「灰度」轉換為黑白片,在用「曲線」調整反差時與一般調整拉動曲線的方向相反:即向上為加深影調,向下為減弱影調。為了保護原始稿件,以備不時之需,最好將備份稿作黑白處理或將原稿修改處理後另存為一個新文件比較妥當。
⑤ 寫霧景的片段
霧氣
過了八公里的瞿塘峽,烏沉沉的雲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雲,一注陽光像閃電樣落在左邊峭壁上。右面峰頂上一片白雲像白銀片樣發亮了,但陽光還沒有降臨。這時,遠遠前方,無數層巒疊嶂之上,迷濛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你看,絳紫色的山峰,襯托著這一團霧,真美極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紅色寶石的閃光,令人彷彿進入了神話境界。這時,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繽紛:兩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間曲曲折折,卻像有一條閃光的道路,上面盪著細碎的波光;近處山巒,則碧綠如翡翠。時間一分鍾一分鍾過去,前面那團紅霧更紅更亮了。船越駛越近,漸漸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筆立於紅霧之中,漸漸看清那紅霧原來是千萬道強烈的陽光。八點二十分,我們來到這一片晴朗的金黃色朝陽之中。
劉白羽《長江三日》
隔斷了眾人與我的是漫天的霧。任是高屋崇樓,如水的車輛,擁擠的行人;一切都不復存在,連自己行走時搖盪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
靳以《霧》
屋子外面,原是濃厚得對面不見人影的晨霧,這時已經消退,變淡了。慢慢得勢的陽光里,白蒙蒙的霧點子,一陣一陣地翻騰,飄散,好像沙沙有聲。籬笆,土堆,牆頭,都在霧氣里顯出模糊的形象。
王西彥《春回地暖》
晨霧
夜霧慢慢淡了,顏色變白,像是流動著的透明體,東方發白了。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迷霧籠罩著曹陽新村,新村的建築和樹木若有若無。說它有吧,看不到那些建築和樹木的整體;說它沒有吧,迷霧開豁的地方,又隱隱露出建築和樹木部分的輪廓,隨著迷霧的濃淡,變幻多姿,彷彿是海市蜃樓。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不知什麼時候起了霧。黎明時分,濃霧像棉團似的從上游滾滾而來;爬上河岸,越上樹叢,向兩側泛濫開去……濃霧塞滿了小棚,沾在臉上濕漉漉的、滑膩膩的;我們誰也看不清誰的臉。
葉蔚林《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
有一個濃霧的早晨,我來到堤邊。四處迷迷茫茫,山和湖都不見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唉乃之聲由遠而近,和悅耳的鳥聲相應和。白色的空洞里隱隱約約有一個點子,而後,一隻船的輪廓漸漸顯露出來。這是這一天最早的一隻遊艇。
於敏《西湖即景》
清晨,濃霧彌漫。依照醫生的囑咐,我在湖濱悠閑地散步。耳邊只聞鳥鳴,百囀千聲,都看不見它們玲瓏身影。一團團微帶寒意的濃霧不時撲在臉上,掠過身旁。平日那裝著耀眼的高壓水銀燈泡的路燈,今天顯得那麼暗淡無力,在翻騰繚繞的霧氣中閃爍迷離。我彷彿正走進一個童話世界。
張平《鏡湖晨霧》
山霧
陡然間,那霧就起身了,一團一團,先是那麼翻滾,似乎是在滾著雪球。滾著滾著,滿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爾就露出山頂,林木蒙蒙地細膩了,溫柔了,脈脈地有著情味。接著山根也出來了。但山腰,還是白的,白得空空的。正感嘆著,一眨眼,雲霧卻倏忽散去,從此不知消失在哪裡了。
賈平凹《讀山》
早晨,群山彌漫著蒸騰著白霧,青灰色的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隨山勢迤邐而下,潛入茫茫霧海里。黑黝黝的果園,在霧海里若隱若現,像起伏在波浪中的海島。
母國政《山村散歌》
太陽直射到山谷深處,山像排起來似的一樣,一個方向,一種姿態。這些深得難以測量的山谷,現在正騰騰的冒出白色的、濃得像雲霧一樣的熱氣。就好像在大地之下,有看不見的大火在燃燒,有神秘的水泉在蒸發。
孫犁《風雲初記》
霧靄
像輕紗,像煙嵐,像雲彩;掛在樹上,繞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叢中。一會兒像奔涌的海潮,一會兒像白鷗在翻飛。霞煙陣陣,浮去飄來,一切的一切,變得朦朦朧朧的了。頃刻間,這乳白色的輕靄,化成小小的水滴。灑在路面上,灑在樹叢中,灑在人頭臉上。輕輕的,膩膩的,有點潮濕。人們吸進這帶有野菊花葯香味兒的氣息,覺得有點微醺。
仇智傑《霧紗賦》
⑥ 形容霧景的成語有哪些
若隱若顯、若隱若現、若有若無、若存若亡、虛無縹緲
一、若隱若顯 [ ruò yǐn ruò xiǎn ]
【解釋】:若:好像;隱:隱藏;顯:顯現。好像隱藏不露,又好像顯現出來。形容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出自】:宋·趙佶《宣和畫譜·山水三》:「作《風煙欲雨圖》,非陰非霽,如梅天霧曉,霏微暗靄之狀,殊有深思,使他人想像於微茫之間,若隱若顯,不能窮也。」
【譯文】:作《風煙想雨圖》,非陰非停,如梅天霧明白,霏微暗霧的情況,有特別深入的思考,讓其他人想像在模糊的時間,若隱若顯,不能窮盡了
二、若隱若現 [ ruò yǐn ruò xiàn ]
【解釋】: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珠兒》:「李驚,方將詰問,則見其若隱若現,恍惚如煙霧,宛轉間已登榻。」
【譯文】:李驚訝,正要詢問,只見那若隱若現,恍惚如煙霧,轉身之間已經上床。
三、若有若無 [ ruò yǒu ruò wú ]
【解釋】: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譯文】:像是有但是又沒有,一半真一半幻,看上去特別的美麗讓人開心,開闊人們性情。真是天地間一妙境界。
四、若存若亡 [ ruò cún ruò wáng ]
【解釋】: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出自】:戰國 老子《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譯文】:道行高的人聞道,勤而行之;道行中間的人聞道,難以捉摸;道行低的人聞道,只能大笑。
五、虛無縹緲 [ xū wú piāo miǎo ]
【解釋】:虛無:空虛;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形容空虛渺茫。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譯文】:忽然聽說東海上,有座仙山蓬萊山,山在虛無縹緲之中
⑦ 關中八景中的草堂煙霧具體是指什麼是寺廟還是山如果想看從哪做什麼車到最後門票是多少
1、應指山體與寺廟合應之景象。
2、地處陝西戶縣東南方,路線:西安城南客運站內-----戶縣-----草堂容寺。http://www.caotangtemple.com/
3、草堂寺門票15元。
⑧ 世界、中國有哪些霧景
1黃山雲霧 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於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大梵谷山,可以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邊,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了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彷彿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盪盪,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捲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時為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如大河奔騰,又似白色的壺口瀑布,輕柔與靜謐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樓觀南海,清涼台望北海,排雲亭看西海,白鵝嶺賞東海,螯魚峰眺天海。由於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時西海雲遮霧罩,白鵝嶺上卻青煙飄渺,道道金光染出層層彩葉,北海竟晴空萬里,人們為雲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2峨眉山雲霧 晴空萬里時,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雲海,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雲海稱「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叫作「銀色世界」。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華山叫「幽冥世界」。山風乍起時,雲海飄散開去,群峰眾嶺變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島;雲海匯聚過來,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雄偉。風緊時,雲海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淡淡的縷縷游雲。此種蘑菇雲卻極難見到。范成大有詩驚嘆這幻變的雲海:「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愁天靈。
還有一些比如普陀山的雲霧 青島海邊的雲霧 蓬萊閣海霧 泰山雲霧 還有季節冷熱交替時候南方水鄉的水霧,都是非常非常美的
國外霧氣比較大而且有名的 我孤陋寡聞 我也就知道倫敦號稱霧都 還是不錯的。
但是 霧氣中有害物質挺多 不適合人去長時間站室外鑒賞。
⑨ 我國出現霧淞景觀最多的地方是
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卻是這四處自然景觀中最為特別的一個。霧凇俗稱樹掛,是大自然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在中國和世界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為什麼偏偏吉林市的霧凇一枝獨秀呢?
探究起來,這和吉林市的另一個名字密切相關,那就是「北國江城」。冬季的吉林市零下20攝氏度以下的天數達到60至70天,奇妙的是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在冬日裡同樣奔騰不息。原來,從此溯流而上十五公里就是著名的豐滿水電站,水電站大壩將江水攔腰截斷,形成人工湖泊——松花湖。近百億立方米的水容量使得冬季的松花湖表面結冰,水下溫度卻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上。特別是湖水經過水電站發電機組後溫度有所升高,再順流而下,就形成幾十公里江面臨寒不凍的奇特景觀,同時也具備了形成霧凇的兩個必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足夠的低溫和充分的水汽。
江水與空氣之間巨大的溫差,將松花江源源不斷釋放出的水蒸氣凝結在兩岸的樹木和草叢之間,形成厚度達到40至60毫米的樹掛,遠遠超過通常為5至10毫米的普通樹掛的厚度。俄羅斯傑巴里采夫斯克霧凇專業站通過上百年的觀測,證明霧凇家族中最罕見的品種是毛茸形晶狀霧凇。而吉林霧凇正是這種霧凇中厚度最厚、密度最小和結構最疏鬆的一種,這種霧凇的組成冰晶將光線幾乎全部反射,觀賞起來格外晶瑩剔透,無愧於被稱為精品中的精品。
吉林霧凇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大氣物理變化過程,它的降臨固然不易,存活更是難上加難,輕微的氣溫升高或者風速加大都會造成它的脫落,因而大規模的霧凇現象較為罕見。2002年12月下旬,吉林霧凇連續現身七天,引得無數遊人前來觀賞。冰封時節,草木凋零,萬物失去生機,然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瓊枝玉葉的婀娜楊柳、銀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態,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難能可貴的是,吉林霧凇不僅讓人大飽眼福,而且能將空氣中危害人類健康的大量微粒吸附沉降到大地,因此被稱作「空氣清潔器」。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霧凇都是有益無害的,很多地方的霧凇由於密度過大對樹木、電線及其他附著物具有一定的破壞力。此外,吉林市氣象部門還根據霧凇出現的特點、規律來預測天氣和年景,為工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具有三百餘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吉林市有很多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重達1775公斤的世界最大石隕石,全國最大的人工湖——松花湖,久負盛名的吉林北山古廟群等等,卻唯有霧凇這處景觀是人與大自然共同創造的傑作。松花湖水源充沛,攔江大壩和水電廠對江水泄流量調控自如,這些都為吉林霧凇這個鬼斧神工之作注入了人的因素。
外界很少有人知道,「霧凇」這個叫法還曾引發吉林市全民大討論。1991年,吉林市政府舉辦首屆以霧凇和冰雪為主題的民俗節,遇到叫法上的難題。因為長久以來吉林人都稱呼其為「樹掛」,而一些科技工作者則主張稱呼它的學名——霧凇。全市人民在經過反復論證和推敲後,決定用「霧凇」這個稱呼,因為它既科學、文雅,便於對外交流,又能體現吉林霧凇的與眾不同,頗具神秘感。在連續舉辦幾屆霧凇冰雪節之後,「吉林霧凇」一詞不僅被江城父老接受,家喻戶曉,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雖然全世界的霧凇景觀不計其數,但卻沒有一個地方的人對其傾注如此大的感情,這才是吉林霧凇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美麗之外,吉林霧凇也有很多實際的用處。北方也有一些地方偶爾也有霧凇出現,但其結構緊密,密度大,對樹木、電線及某些附著物有一定的破壞力。而吉林霧凇不僅因為結構很疏鬆,密度很小,沒有危害,而且還對人類有很多益處。
現代都市空氣質量的下降是讓人擔憂的問題,吉林霧凇可是空氣的天然清潔工。人們在觀賞玉樹瓊花般的吉林霧凇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腑,這是因為霧凇有凈化空氣的內在功能。空氣中存在著肉眼看不見的大量微粒,其直徑大部分在2.5微米以下,約相當於人類頭發絲直徑的四十分之一,體積很小,重量極輕,懸浮在空氣中,危害人的健康。據美國對微粒污染危害做的調查測驗表明,微粒污染重比微粒污染輕的城市,患病死亡率高15%,微粒每年導致5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已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兒童。霧凇初始階段的凇附,吸附微粒沉降到大地,凈化空氣,因此,吉林霧凇不僅在外觀上潔白無瑕,給人以純潔高雅的風貌,而且還是天然大面積的空氣「清潔器」。
注重保健的人都不會對空氣加濕器、負氧離子發生器等感到陌生,其實吉林霧凇就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所謂負氧離子,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帶負電的離子與中性的原子結合,這種多帶負離子的原子,就是負氧離子。負氧離子,也被人們譽為空氣中的「維生素」、「環境衛士」、「長壽素」等,它有消塵滅菌、促進新陳代謝和加速血液循環等功能,可調整神經,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體質。在出現濃密霧凇時,因不封凍的江面在低溫條件下,水滴分裂蒸發大量水汽,形成了「噴電效應」,因而促進了空氣離子化,也就是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增多。據測,在有霧凇時,吉林松花江畔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可達上千至數千個,比沒有霧凇時的負氧離子可多5倍以上。
噪音也是現代都市生活給人們帶來的一個有害副產品,吉林霧凇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噪音使人煩躁、疲憊、精力分散以及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並能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以至於生命。人為控制和減少噪音危害,需要一定條件,並且又有一定局限性。吉林霧凇由於具有濃厚、結構疏鬆、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點,因此對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納大量音波,在形成霧凇的成排密集的樹林里感到幽靜,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根據吉林霧凇出現的特點、周期規律等,還可反饋未來天氣和年成信息,為各行各業興利避害、增收創利做出貢獻。
⑩ 我國著名的雲霧景觀有
峨眉金頂雲霧繚繞彷彿一片仙境
青海高原,西昌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