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銅鏡
⑴ 唐代青銅鏡,求價格
唐代青銅鏡,時代特徵比較顯著;真品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50000左右;真品有收藏價值的。
⑵ 唐代銅鏡的成就
唐代銅鏡大發展,是中國古代銅鏡藝術的頂峰.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瓷器已取代銅,銅器衰落,青回銅技術都集答中到銅鏡上,此外還因為當時銅鏡作為禮品,廣泛用於社會交往。唐代銅鏡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傳世的。唐代銅鏡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漢式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圖案除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打馬球紋等。盛唐以後,以花為主,多為吉祥圖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潑,表現了大唐帝國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裝飾方法有浮雕、彩繪、鑲嵌、鎏金等到,出現了金銀平脫、螺鈿鑲嵌、塗釉、塗漆等新工藝。唐代銅鏡黨演變情況可分為三個時期。初唐,一方面繼承隋代傳統,多為四神鏡、十二生肖鏡、瑞獸鏡;另一方面又受外影響,出現海獸葡萄鏡。盛唐、中唐時,民族特點加強,多為花鳥鏡、瑞花鏡、人物故事鏡、盤龍鏡、對鳳鏡等,寓意吉祥。構圖也來像傳統漢式鏡那樣嚴格對稱,而是採用繪畫風格,但求均衡,不求對稱。裝飾手法也比以前增多,華麗精緻,雄健豪放,是唐鏡的最盛期,代表了唐鏡的水平。晚唐出一衰落趨勢,多為八卦鏡,萬字鏡,有宗教意義,整個看上去,簡單粗放,單調乏味。
⑶ 唐代銅鏡有什麼特點呢
唐代銅鏡在造型上突破了漢式鏡,創造出各種花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專鏡等等。圖案除了傳統屬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飾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表現現實生活的打馬球紋等等。唐代銅鏡的紋飾和總體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規范。銅鏡的構圖雖然還是環繞式和對稱式的表現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暢華麗,自由活潑,特別是高浮雕技法,生氣充沛,柔美自然。
⑷ 現在的唐代銅鏡拍賣價格是多少
銅鏡值錢嗎,這一突飛猛進的價格轉變引起了有關部門的小心,針對銅鏡拍賣的政策在2011年又重新收緊。銅鏡在果真拍賣中又銷聲匿跡了。「2011年後,投資型買家大量退卻,銅鏡的價格也大幅度滑落,現在的價位只相當於壯盛時期的五折。」馮毅告訴記者。
漢、唐銅鏡在北宋就是珍藏家搜求的工具,王黼編撰的《博古圖錄》所收113面古鏡即分漢鏡、唐鏡兩類。研究人士指出,這一方面由於漢唐鑄鏡工藝到達了中國古代銅鏡的水平,而另一方面是漢、唐銅鏡鑄造數目重大,品種、紋飾題材富厚,出土實物的參照樣本多,珍藏者可以從大量傳世品中選擇喜歡的,可選性較強。以陝西古玩古玩交易中央今春銅境專場為例,162方銅鏡,唐鏡達46方,漢鏡60方,其他時代的銅鏡一共才58方,且高價成交品皆為唐鏡——6方價超50萬元,1方價超百萬元。
每季銅鏡拍賣多是唐鏡獨占鰲頭。2001年以來,僅中國市場成交價凌駕30萬元的唐鏡50方以上,且半數價超50萬元,價格過百萬元有5方。2001年陝西古玩古玩交易中央春拍唐代平脫銀庭院仕女游樂圖銅鏡就拍至45.1萬元。2009年秋拍直徑17.7厘米的海獸葡萄鏡以268.8萬元創中國銅鏡拍賣紀錄,海獸葡萄鏡唐代的銅鏡名品,常拍出高價。今春,直徑21.3厘米的海獸葡萄鏡以120.96萬元拍出。
⑸ 我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在哪有需要唐代銅鏡收
世界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貝利尼家族博物館
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市的貝利尼博物館,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藝術博物館。
貝利尼家族是佛羅倫薩一個有影響的家族,曾是世界國際藝術市場的創始人。他們運用智慧和酷愛的眼光,以及文藝復興時代人士特有的天賦,高雅的鑒賞力,發現和收藏了極為重要的文物。十八世紀貝利尼家族就是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其後成立了貝利尼博物館,專門保護和展示這些珍藏。貝利尼博物館通過幾百年不斷的收集,許多優秀藏品成為義大利歷史藝術的見證。
該館擁有十四世紀、十五世紀的藝術品,其中有來自古比奧的馬斯特羅•焦爾焦(Mastro
Giorgio
da
Gubbio)的陶瓷製品;多納太羅(Donatello)、菲拉雷(Filaree)、蒂茲亞諾•阿斯貝第(Tiziano
Aspetti)或利喬(Riccio)的手工製品、文藝復興時期優雅的X形椅子、餐具櫃、椅式箱、鏡子等,這些藝術品都是由義大利托斯卡納的藝術家和工匠們在幾個世紀中創造和製作的。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是館里的重要收藏,其中有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菲爾的作品,還有切利尼等人的作品。喬托(Giotto)學校的壁畫、多納太羅(Donatello)的半身像、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肖像、岱拉•洛比亞(Della
Robbia)的聖母像、詹博洛尼亞(Giambologna)的青銅雕,羅維高的夏恩托•阿韋里(Xanto
Avelli)的陶瓷、哥特式的掛毯和聖索維諾(Sansovino)的木雕衣櫥等。這些藏品展示了佛羅倫薩雕塑、油畫、手制工藝品等藝術發展的面貌。
⑹ 唐代銅鏡有哪些裝飾紋樣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專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屬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致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了新的創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時期,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 唐代鏡最大特點之一是藝術樣式或藝術手法的多樣化。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盛唐氣象」。
⑺ 唐代銅鏡含銅量是多少
唐代銅鏡的含銅量與漢代差不多,含銅量約百分之六十九,錫百分之二十五,鉛百分之五多一點。
⑻ 唐代銅鏡有哪些特點
唐代銅鏡發展主要是因為當時瓷器已取代銅,銅器衰落,青銅技術專都集中到銅鏡上,此外還因為屬當時銅鏡作為禮品,廣泛用於社會交往。唐代銅鏡現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傳世的。唐代銅鏡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漢式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圖案除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打馬球紋等。盛唐以後,以花為主,多為吉祥圖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潑,表現了大唐帝國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裝飾方法有浮雕、彩繪、鑲嵌、鎏金等到,出現了金銀平脫、螺鈿鑲嵌、塗釉、塗漆等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