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知名導演
❶ 國外導演最厲害的有哪幾個
姓名:呂克·貝松
英文名:Luc Besson
出生地:法國巴黎
生日:1959年3月18日
職業:法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提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 Arthur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姓名:Steven Spielberg
譯名: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生日:1947年10月28日
出生地:美國
星座:天蠍座
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為「電影奇才」一點也不為過,這位以史詩片《辛德勒名單》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導演,他的知名度卻以《大白鯊》、《E.T.》、《侏羅紀公園》等著名的商業娛樂片為更多的電影迷們所知,當人們帶著這種印象湧向電影院去欣賞那部黑白電影《辛德勒名單》時,卻發現了斯皮爾伯格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智慧和理性的世界,一個真正的電影藝術的世界。
1994年3月2日,第6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影片《侏羅紀公園》(《Jurassc Park》1993)和《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囊括了共九項獎項。當這兩部傑作的共同導演斯皮爾伯格登上領獎台時,全場起立,掌聲不息,在這個屬於斯皮爾伯格的夜晚,一向鎮定含蓄的他也不禁潸然淚下。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1947年誕生於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其父是個電子計算機專家,其母是位頗有造諧的古典樂典演奏家。斯皮爾伯格自小便喜歡冒險與幻想,又勤於思考。12歲生日那天,其父送給了他一架袖珍攝影機,這使他對拍電影更為著迷。從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采訪了環球公司電視部的總經理並因此於不久有幸成了與好萊塢電影製片廠簽訂長期合同的最年輕的導演。1971年,初出茅廬的斯皮爾伯格僅用十天就導演了他的第一部電視片《決斗》(《Duel》)。這部成本僅為30萬美元的片子在歐洲上映時竟為環球公司賺了幾百萬美元,令圈內人士刮目相看。
生性喜歡幻想的斯皮爾伯格最喜歡拍鯊魚、太空人和蛇之類的題材。不久,他又指揮著一支龐大的攝制隊伍和一條任性的機器鯊魚拍攝了他的首部巨制《大白鯊》(《Jaws》1975)。該片那令人戰粟的場景為好萊塢贏得四億一千萬美元的空前票房收入,讓整個電影界目瞪口呆。接著,斯皮爾伯格結合個性,抓住了人們求幻想、求刺激的心理, 從1977年開始, 陸續執導了和製作了《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Kind》1977)、《外星人》(《Gremlins》1984)、《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和《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Moon》1984、《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1989)等諸多巨片。這些影片都以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給觀眾以前所未有的離奇感受,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其中以《外星人》為代表的講述地球上的人們與來自外層空間的生物接觸的影片更給了觀眾以巨大的幻想空間和心理刺激,令斯皮爾伯格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該片使他被提名為奧斯卡獎最佳導演。至此,他那充滿幻想的導演風格也已形成。
但是,斯皮爾伯格的創作范圍也有局限。他那純熟高超的表現手法同影片類型單一化的內容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為了拓寬自己的導演路子,他於1985年首次執導了一部傳記片《紫色》(《The Colocr Purple》)。在這部影片中,斯皮爾伯格拋棄了以前那些輕松愉快的故事,擷取了得獎小說的精華,真實地反映了一位黑人女性悲苦而倔強的一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被提名達十一項的該片在當年的奧斯卡晚會上卻未獲一獎,這不能不令人深感惋惜。然而,這時尚有點古典主義精神的斯皮爾伯格並不甘心向大眾妥協,兩年後,他又到中國上海拍攝了內蘊豐厚的《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1987)。但命運不濟,這部被美國影評委員會提名為最佳影片的作品與該年的奧斯卡獎又擦肩而過。
可屢遭挫折的斯皮爾伯格並不以此為然,進入90年代,他更是馬不停蹄,舉措驚人。91年,他拍了影片《胡克船長》(《Hook》),獲得成功。93年,他更是用近6億美元的巨額成本製作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這部夢幻式的影片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恐龍世界並迅速在全美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恐龍熱且波及到日本、歐洲和東南亞。首映至今,該片已創利近十億美元,突破了《外星人》創下的最高紀錄。而更令驚奇的是,數月之後,他又推出一部與《侏羅紀公園》風格迦異的寫實抒情的人文黑白片《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在該片中,流淌著尤太血液的斯皮爾伯格用史詩般的鏡頭把五十年前二次大戰中德國納粹屠殺六百萬猶太人的慘劇搬上了銀幕。斯皮爾伯格明知冷肅的題材、沉重的主題不被票房看好,但敢於冒險的他卻拋棄了最拿手的玩意兒——電影特技,而採用了黑白底片與手提式攝影機。終於,斯皮爾伯格戰勝了挑戰,他以深沉的激情拍出了影片的真實感、歷史感與人道主義襟懷,影片不僅贏得了高票房,還與《侏羅紀公園》一起,真正實現了他追求已求的奧斯卡之夢。此後,斯皮爾伯格又於1994年拍攝了影片《The Flintstones》,亦廣受好評。最後,他又再度創建了一個恐龍公園,隆重推出了他的又一力作,《侏羅紀公園》的續集《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97),其栩栩如生的畫面鏡頭令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而它宏大的場面和刺激的情境更是讓觀眾心海澎湃,嘆為觀止。98年,斯皮爾伯格又沉下心來,拍攝了另一部描寫100多年前黑人命運的史詩片《勇者無懼》,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品:
《大白鯊》1975 《JAWS》
《第三類接觸》1977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ree Kind》
《外星人》1984 《Gremlins》
《紫色》1985 《The Color Purple》
《太陽帝國》1987 《Empire of the Sun》
《胡克船長》1991 《Hook》
《侏羅紀公園》1993 《Jurassic Park》
《辛德勒名單》1993 《Schindler's List》
《失落的世界》1997 《The Lost Word》
《勇者無懼》1998
《拯救大兵瑞安》1998
主要導演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1998)
逍遙法外 (Catch Me If You Can)(2002)
少數派報告 (Minority Report)(2001)
外星人 (E.T.)(2002)
失落的世界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1997)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1993)
A·I·人工智慧 (A.I.)(2001)
辛德勒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
史蒂文·索德伯格
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港譯史提芬·蘇德堡,台譯史帝芬·索德柏),美國著名導演、編劇,1963年生於澳洲。1989年其作品《性、謊言和錄像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獲當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從而一舉成名。2001年其兩部作品《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以及《毒品網路》(Traffic)均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最後憑借《毒品網路》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在奧斯卡歷史上是第一次。
其導演的主要電影作品有:
2004年,《12羅漢》(Ocean's Twelve)
2002年,《飛向太空2002》(Solaris)
2001年,《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
2000年,《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2000年,《毒品網路》(Traffic)
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
1998年,《戰略高手》(Out Of Sight)
蒂姆·伯頓
蒂姆·伯頓(Tim Burton),1958年8月25日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伯班克。這個鬼才式的人物由於擁有封閉、孤獨的童年生活而習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只用繪畫表達生活和對世界的看法。直到他在加洲藝術學院學習時得到了迪士尼的獎學金,這是用來贊助給年輕動畫人以幫助他們成就夢想的基金。由此他開始正式成為迪士尼的動畫師,之後成為導演。
- -熱衷描繪錯位,善於運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常以黑色幽默,獨特的視角而著稱。
其主要導演作品包括:
僵屍新娘(Corpse Brides)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大智若魚(Big Fish) (2003)
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 (2001)
斷頭谷(Sleepy Hollow) (1999)
星戰毀滅者(Mars Attacks) (1996)
艾德 . 伍德 (Ed Wood) (1994)
蝙蝠俠歸來 (Batmac Returns) (1992)
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蝙蝠俠(Batman) (1989)
嘩鬼家族 (Beetlejuice) (1988)
大冒險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小科學怪人 (Frankenweenie) (1984)
文森特 (Vincent) (1982)
沃卓斯基兄弟
沃卓斯基兄弟(The Wachowski Brothers),是人們對美國著名兄弟導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和拉里·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的稱呼。這是因為他們電影作品的導演、編劇以及製片等常常都是由兩人合作完成。其中他們共同導演的《黑客帝國》三部曲已經成為科幻電影的經典作品。
他們的主要作品包括:
《駭客任務完結篇: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2003年)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2003年)
《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年)
《驚世狂花》(Bound,1996年)
科恩兄弟
喬爾·科恩(Joel Coen)和伊桑·科恩(Ethan Coen)兄弟是美國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製片。由於其作品的編劇、製片及導演都是兩人共同合作完成,故被稱為「科恩兄弟」。他們的電影作品獨具特色,其情節不落俗套,往往強調命運的某種不確定性。1991年的其作品《巴頓·芬克》(BARTON FINK,又名《才子驚魂夢》)曾獲當年法國嘎納電影節 金棕櫚獎。
他們的主要作品包括:
2003年《殘酷難耐》(Intolerable Cruelty,Joel導演;Ethan 編劇 )
2001年《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2000年《逃獄三王》(Brother, Where Art Thou?又名《兄弟,你在哪裡?》 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1998年《大保齡離奇綁架》(The Big Lebowski,又名謀殺綠腳趾,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1996年《冰血暴》(Fargo,又名《雪花高離奇命案》,Joel導演、劇本、編劇;Ethan 編劇、劇本 )
1994年《金錢帝國》(The Hudsucker Proxy,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1991年《巴頓芬克》(Barton Fink,又名《才子夢驚魂》,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1987年《撫養亞力桑那》(Raising Arizona,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1984年《血迷宮》(Blood Simple,Joel導演、劇本;Ethan 編劇、劇本 )
大衛·林奇
大衛·林奇(David Lynch),美國著名的電影和電視導演、編劇、製片人、電視製作、作曲家和攝影家。其電影作品風格詭異,多帶有迷幻色彩。 而他所導演的電視連續劇《雙峰鎮》 曾經榮獲1990年 電視評論協會大獎、1991年金球獎最佳男女主角獎、1991年 艾美獎8項大獎和1991年 美國廣播協會最佳電視劇獎,並成為美國電視史上的里程碑。他的作品風格如此獨特以至於常常被影評家稱為「林奇主義」(Lynchian)。
其主要電影作品如下:
2002年《兔子》(Rabbits)
2002年Darkend Room
2001年《穆赫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1999年《斯特雷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7年《妖夜荒蹤》(Lost Highway)
1994年《迷離情骸》(Nadja)
1992年《在空中》(On the Air)
1992年《雙峰鎮:與火同行》( )
1990年《美國史》(American Chronicles)
1990年《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年《雙峰鎮》(Twin Peaks)
1990年《心碎的夢想》(Instrial Symphony No. 1: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86年《藍絲絨》(Blue Velvet)
1984年《沙丘》(Dune)(美國)
1980年《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77年《橡皮頭》(Eraserhead)
1974年《截肢者》(The Amputee)
1970年《祖母》(The Grandmother)
1968年《字母》(The Alphabet)
1967年《六個蒼白的人影》(Six Figures Getting Sick)
弗朗西斯·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又譯弗蘭西斯·科普拉,1939年4月7日—)是美國的電影導演,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教父》(The Godfather)三部曲、《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和《吸血驚情四百年》(Dracula)。
科波拉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電影,那時他已經拍攝了多部短片,其中還包括了色情電影。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他的職業生涯,與羅傑·科爾曼(Roger Corman)一起製作低成本電影,並撰寫劇本。
他為《巴頓將軍》(Patton)寫的劇本,贏得了奧斯卡獎。但是,他以電影製片的名銜所獲得的成功,是在1970年代的《教父》和《教父2》里但任共同編劇和導演,兩部影片都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後者更成為首部獲獎的續篇電影。1974年繼《教父》成功後,他的另外一部電影《The Conversation》獲得了嘎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
繼它們的成功之後,他著手把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拍攝為電影,把影片中的時間背景設定在越戰期間,電影取名為《現代啟示錄》。拍攝期間遇到各種問題困擾,包括:台風、濫用葯物和精神崩潰。因為受到如此多的耽誤,電影還被取了個綽號「不知何時啟示錄」。當電影最終上映時,同時受到影評人的贊揚和厭惡,而且差點使科波拉剛成立的「美國活動畫片」(American Zoetrope)工作室破產。1991年的記錄片《黑暗之心:製片人的啟示錄》(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由艾琳諾·科波拉(Eleanor Coppola,科波拉的妻子)、福克斯·巴爾(Fax Bahr)和喬治·希根路柏(George Hickenlooper)執導,片中記載了製作《現代啟示錄》中的困難和全體的工作人員,還有艾琳諾拍攝的幕後花絮。
在經過對冗長的裁員,科波拉帶著一些商業和關鍵的成功回來執導《教父3》。它是教父傳奇的第三部,在1990年上映。
他在為1974年重拍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寫劇本的同時,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突破性電影《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又譯《美國往事》)做製片。
科波拉與喬治·盧卡斯一起為迪士尼主題公園導演了由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主演的影片《伊奧船長》(Captain EO),創下了(每分鍾算)最昂貴的電影記錄。
科波拉的女兒索非亞也是一個影片製作人(參見《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又譯《折翼天使》和《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他的外甥尼古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則憑自己的實力,成為倍受稱贊的演員。
馬丁·斯科西斯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美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導演。因其多部電影作品反映了美國社會問題而被譽為「電影社會學家「。令人費解的是盡管他具有傑出的導演才能,至今仍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其代表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曾經獲得1976年嘎那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另外他的《憤怒的公牛》(Ranging Bull),《盜亦有道》(Good Fellas),《恐怖角》以及(Cape Fear)等作品都是好評如潮;不過其晚年導演的一些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及當年。其導演的主要作品包括:
2002年:《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1999年:《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7年:《小活佛》(Kunn)
1995年:《賭場風雲》(Casino)
1993年:《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1年:《恐怖角》(Cape Fear)
1990年:《好傢伙(又名盜亦有道》(Good Fellas)、《米蘭製造》(Made in Milan)
1989年:《紐約故事》((合導) New York Story )
1988年:《基督最後的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
1986年:《金錢本色》 (The Color of Money )
1985年:《下班之後》 (After Hours)
1983年:《喜劇之王》 (The King of Comedy)
1980年:《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1977年:《紐約,紐約》 (New York, New York)
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 (Taxi Driver)
1974年:《愛莉斯不住在這里》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73年:《窮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2年:《大篷車博莎》 (Boxcar Bertha)
1968年:《誰在敲我的門》 (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昆廷·塔倫蒂諾
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 ,美國著名的後現代主義電影導演,被譽為「電影鬼才」,他同時還是一位演員和編劇。其代表作《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曾經獲得1994年嘎那國際電影節 金棕櫚獎。他的這部作品對當代電影界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後來的一些電影佳作如蘇格蘭電影《猜火車》、德國電影《羅拉快跑》、巴西電影《上帝之城》以及墨西哥電影《愛情是狗娘》等明顯受其影響。他所導演電影的主要特點是善於借鑒多種電影手法,把暴力娛樂化(即所謂的「暴力美學」),而不是像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等現代主義導演那樣利用電影中的暴力來反思社會制度。然而很多人認為其電影才華在最初的兩部作品中已經用盡。其主要導演作品包括:
2005年《罪惡之城》(執導了部分鏡頭)
2004年《追殺比爾下集》( )
2003年《追殺比爾上集》( )
1997年《Jackie Brown》
1994年《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1992年《落水狗》(Reservoir Dogs)
喬·西佛
喬·西佛(Joel Silver,1952年7月14日生),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80年代末崛起的好萊塢大型製作電影監制,擅長警匪、科幻、驚悚類別,另外也是將香港電影中的武打特技引進好萊塢的重要推手,代表作為引爆全世界新一波科幻哲學思潮的"The Matrix"(台譯:駭客任務),另外將李連傑引進好萊塢的"Lethal Weapon 4"(台譯:致命武器四)與"Romeo Must Die"(台譯:致命羅蜜歐),以及80年代警匪經典"Die Hard"(台譯:終極警探),都是其重要作品。
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美國電影導演。在他導演其電影處女作《異形》第三集(Alien 3)前他曾經只是「空中鐵匠」樂隊和麥當娜的MTV以及一些廣告的導演。盡管其處女作很不成功,但是其後的兩部影片《七宗罪》和《搏擊俱樂部》因為深刻反映了當代社會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人們評價他是「一位不落俗套與常規電影語言分道揚鑣的導演」。
主要作品包括:
2002年:《戰栗空間》(The Panic Room)
1999年:《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
1997年:《心理游戲》(The Game)
1995年:《七宗罪》(Se7en)
1992年:《異形》第三集(Alien 3)
奧利佛·斯通
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1946年—),美國傑出的電影導演和編劇,同時還是一名演員。其電影多是政治或戰爭題材,其中《野戰排》、《刺殺肯尼迪》、《天生殺人狂》等都是公認的佳作。他的《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天與地》三部越戰題材的作品被譽為「越戰三部曲」。由於他曾經參加過越戰並負傷,因而在其電影中注重利用暴力進行對社會的反思。這點與另外一名著名導演 昆廷·塔倫蒂諾 恰恰相反;後者的作品崇尚暴力美學,暴力在其電影中的目的往往只是娛樂觀眾。
其主要作品包括:
2004年,《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1999年,《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
1997年,《不準掉頭》(U-Turn)
1994年,《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1995年,《尼克松》(Nixon)
1993年,《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
1991年,《刺殺肯尼迪》(JFK)
1991年,《大門》(The Doors)
1989年,《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8年,《脫口秀》(Talk Radio)
1987年,《華爾街》(Wall Street)
1986年,《薩爾瓦多》(Salvador)
1986年,《野戰排》(Platoon)
1981年,《手》(The Hand)
希治閣 (希區考克)
亞弗列·希區考克(Sir Alfred Joseph Hitchcock, KBE,1899年8月13日 - 1980年4月29日,內地譯作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港譯希治合)原籍英國,為著名的電影導演,後來轉往美國好萊塢發展事業,因其對電影的貢獻而於1980年受封英國爵位KBE爵士。希區考克專擅拍攝驚悚懸疑片,素有「緊張大師」之稱,不但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也有深刻的影響。
喬治·盧卡斯
小喬治·沃爾特·盧卡斯(George Walton Lucas Jr,1944年5月14日—),是美國的電影導演、製片人和編劇,其最著名的是史詩式作品《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三部曲(註:編劇)。
❷ 誰能告訴我幾個外國著名的導演或演員,以及他們的特色
談電影,要先了解
斯坦利.庫布里克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的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庫布里克《閃零》
庫布里克,要看電影絕對不能錯過他的電影,斯皮爾伯格也說過
庫布里克的存在就意味著其他人都在給小孩子拍電影
詹姆斯卡梅隆《終結者2》
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
斯皮兒伯格《辛德勒名單》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很還看得~!比如:《大白鯊》1975
《第三類接觸》1977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ree
Kind》
《外星人》1984
《Gremlins》
《紫色》1985
《The
Color
Purple》
《太陽帝國》1987
《Empire
of
the
Sun》
《胡克船長》1991
《Hook》
《侏羅紀公園》1993
《Jurassic
Park》
《辛德勒名單》1993
《Schindler's
List》
《失落的世界》1997
《The
Lost
Word》
《勇者無懼》1998
《拯救大兵瑞安》1998
主要導演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1998)
逍遙法外
(Catch
Me
If
You
Can)(2002)
少數派報告
(Minority
Report)(2001)
外星人
(E.T.)(2002)
失落的世界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1997)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1993)
A·I·人工智慧
(A.I.)(2001)
辛德勒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
全都是一些比較經典的電影~!
❸ 能不能推薦一個著名的外國導演
全球TOP 40導演英雄榜
導 演 代表作
1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辛德勒的名單》
2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諜影疑雲》
3 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好傢伙》
4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發條橙》
5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銀翼殺手》
6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七武士》
7 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指環王》
8 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 《低俗小說》
9 奧森·韋爾斯 Orson Welles 《公民凱恩》
10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安妮·霍爾》
11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殺無赦》
12 大衛·里恩 David Lean 《阿拉伯的勞倫斯》
13 喬爾·柯恩 伊桑·柯恩 Joel Coen Ethan Coen 《冰雪暴》
14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泰坦尼克號》
15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
16 奧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驚天大刺殺》
17 瑟吉歐·萊昂 Sergio Leone 《美國往事》
18 約翰·福特 John Ford 《搜索者》
19 比利·懷爾德 Billy Wilder 《公寓春光》
20 薩姆·佩金法 Sam Peckinpah 《野戰群》
21 霍華德·霍克斯 Howard Hawks 《紅河》
22 羅伯特·澤尼吉斯 Robert Zemeckis 《阿甘正傳》
23 邁克爾·曼 Michael Mann 《盜火線》
24 大衛·林奇 David Lynch 《藍色天鵝絨》
25 斯派克·李 Spike Lee 《循規蹈矩》
26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ois Truffaut 《四百擊》
27 布萊恩·德·帕爾瑪 Brian De Palma 《諜中諜》
28 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壯志凌雲》
29 弗里茨·朗 Fritz Lang 《大都市》
30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埃德·伍德》
31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星球大戰》
32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英國病人》
33 朗·霍華德 Ron Howard 《阿波羅13號》
34 薩姆·萊米 Sam Raimi 《蜘蛛俠》
35 查里·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城市之光》
36 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野草莓》
37 奈特·沙馬蘭 M. Night Shyamalan 《靈異第六感》
38 彼得·韋爾 Peter Weir 《楚門的世界》
39 特里·吉列姆 Terry Gilliam 《妙想天開》
40 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 《風流醫生俏護士》
❹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作為一個喜歡電影的同學,我來說一下我心目中能排上世界十大著名的導演。
1.彼得·傑克遜 Peter Jackson
代表作有《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等等。
對,就是他,這個「愛放鴿子」的導演吳宇森,如果不是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好萊塢大片《碟中諜2》居然是一個華人導演的,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那才是真正的暴力+美學,據說就連昆汀都是他的粉絲,由此可見吳宇森的地位。
碼字不易,喜歡的小夥伴給個贊吧。
❺ 國內、國外的著名導演有哪些
|||小||井中|國|
馮|小|剛|
張|藝|謀|
賈|樟|柯|
徐|克|
馮|小內|寧|
姜|文|
日|韓|
岩|井|俊|二|
黑|容澤|明|
北|野|武|
郭|在|容|
歐|美|
詹|姆|斯|卡|梅|隆|
斯|皮|爾|伯|格|
邁|克|爾|貝|
霍|金|斯|
❻ 國外有哪些著名導演﹖
1.詹姆斯·卡梅隆
代表作品: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異形II、阿凡達
2. 羅伯·科恩
代表作品:《速度與激情》,《極限特工》《絕密飛行》
❼ 國外著名導演都有誰
理查德林克萊特《日出之前》《日落之前》
大衛林奇《穆赫蘭道》《回內陸帝國》(這個很難答說,一般還是人比片(《穆》)紅,智商據稱160)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 《肖申克救贖》《綠色奇跡》(看綠里時才真正注意到他,被低估了吧)
弗萊明,《亂世佳人》+《綠野仙蹤》,同一年作品哦
福爾曼,這個傢伙絕對被低估了,《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
沃卓兄弟,導《黑客帝國》的,應該是片比人紅,有興趣check下他們的《bound》,相當好看
《阿拉伯勞倫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誰導的?導演中的導演----大衛里恩
《羅馬假日》誰導的?威廉惠勒,還導了《呼嘯山莊》《賓虛》《搜捕者》《黃金時代》(捧紅演員能力天下第一)
理查德-柯蒂斯,《真愛至上》很好看吧,《bj單身日記》等一堆也是他的
先說到這把,有個個人熟悉度的問題在裡面,例如我對弗蘭克·達拉邦特就不是很熟,《救贖》都是相當的熟啊,哈哈
❽ 國外著名導演都有誰
理查德林克萊特《日出之前》《日落之前》
大衛林奇《穆赫蘭道》《專內陸帝國》(這個很難說,屬一般還是人比片(《穆》)紅,智商據稱160)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 《肖申克救贖》《綠色奇跡》(看綠里時才真正注意到他,被低估了吧)
弗萊明,《亂世佳人》+《綠野仙蹤》,同一年作品哦
福爾曼,這個傢伙絕對被低估了,《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
沃卓兄弟,導《黑客帝國》的,應該是片比人紅,有興趣check下他們的《bound》,相當好看
《阿拉伯勞倫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誰導的?導演中的導演----大衛里恩
《羅馬假日》誰導的?威廉惠勒,還導了《呼嘯山莊》《賓虛》《搜捕者》《黃金時代》(捧紅演員能力天下第一)
理查德-柯蒂斯,《真愛至上》很好看吧,《bj單身日記》等一堆也是他的
先說到這把,有個個人熟悉度的問題在裡面,例如我對弗蘭克·達拉邦特就不是很熟,《救贖》都是相當的熟啊,哈哈
❾ 現在國內外著名的導演都有誰
著名的導演肯定是張藝謀,馮小剛一些已步入老年的導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