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大雁塔知名詩句

大雁塔知名詩句

發布時間: 2020-12-05 01:18:27

⑴ 有關「大雁塔」的名人的詩句有哪些

1、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登臨駭孤高,披佛欣大壯。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唐)高適《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2、氣吐虹霓,筆飛鸞鳳,從來錦綉文章。謫仙才調,復見慶流芳。向自題名雁塔,不十載、德播河陽。慰民望,一麾出守,風月任平章。清和,時欲半,呂仙誕日,正此相當。欣逢初度旦,敢獻椒觴。只恐經綸大手,應休期、便趣曹裝。願箕宿,照臨南極,拱北遠流光。——(宋)張宰《滿庭芳》

3、舊邸三乘辟,佳辰萬騎留。蘭圖奉葉偈,芝蓋拂花樓。國會人王法,宮還天帝游。紫雲成寶界,白水作禪流。雁塔昌基遠,鸚林睿藻抽。欣風大風曲,竊預小童謳。——(唐)鄭愔《奉和幸大薦福寺(寺即中宗舊宅)》

4、地勝宜台殿,山晴離垢氛。現身千佛國,護世四王軍。碧耀高樓瓦,赬飛半壁文。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幡影中天颺,鍾聲下界聞。攀蘿極峰頂,游目到江濆。馴鴿閑依綴,調猿靜守群。虎行風捷獵,龍睡氣氛氳。獲稻禪衣卷,燒畲劫火焚。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缽付靈童洗,香教善女熏。果枝低罯罯,花雨澤雰雰。示化維摩疾,降魔力士勛。聽經神變見,說偈鳥紛紜。上境光猶在,深溪暗不分。竹籠煙欲暝,松帶日餘曛。真諦成知別,迷心尚有雲。多生沉五蘊,宿習樂三墳。諭鹿車雖設,如蠶緒正棼。且將平等義,還奉聖明君。——(唐)元稹《大雲寺二十韻》

5、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覺花塗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鶱金地,虹橋轉翠屏。人天宵現景,神鬼晝潛形。理勝常虛寂,緣空自感靈。入禪從鴿繞,說法有龍聽。劫累終期滅,塵躬且未寧。搖搖不安寐,待月詠岩扃。——(唐)宋之問《游雲門寺》

6、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華蓋飛團影,幡紅曳曲陰。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寥闊煙雲表,超然物外心。」——(唐)李治《謁大慈恩寺》

7、玄奘譯經垂千秋,慈恩古剎聞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頭流飲酒」。——(宋)呂大防《禮慈恩寺題詩》

8、四面八方風韻悠,南山秦嶺竟深秋。紫微星隱將臨頂,黃菊花開未解釋。疊疊燕台迷薊羯,層層雁塔卻幽州。汴梁已有興邦志,為愛東樓難得收」。——(宋)蔡榷《登慈恩寺雁塔懷汴京》

9、河漢西流秋夜長,登臨高塔思茫茫。誰將笛怨吹衰柳,況復砧聲雜細螿。太液光浮龍塞月,曲江寒帶雁門霜。愁來此際知多少,思婦羈人總斷腸。——(清)秦定遠《秋夜登慈恩寺塔》

10、憶從初地擅名揚,閱劫來游竟渺茫。韋曲花深愁暮雨,終南山古易斜陽。高、張、岑、杜詩篇冷,天寶開元歲月荒。莫笑眾賢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滄桑。——(清)洪亮吉《慈恩寺上雁塔》

⑵ 贊美大雁塔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大雁塔的詩句:

  1. 扶醉問明月,更上最高層。一年今夕偏好,畢竟是何情。說甚長安遠近,曾與九霄多榜,萬里共光明。宮闕水晶域,天地玉壺冰。秦山影,涇渭色,眼前清。惟有霜砧畫角,猶向耳邊驚。子弟梨園白發,姊妹昭陽飛燕,歌舞盡無聲。幾照馬韋嵬驛;不獨漢家營。--------《水調歌頭•庚戌中秋晚登雁塔看月出》民國.張伯駒

  2. 凌空雁塔聳雲霄,設計匠工何巧雕。俯瞰平崗山海闊,仰瞻秦嶺路迢遙。塔門吞吐天邊月,古剎鍾聲雲外飄。歷代名人留雅句,慈恩幽廣系難描。------------------《詠慈恩寺雁塔》現代.蔡多輝

  3. 憶從初地擅名揚,閱劫來游竟渺茫。韋曲花深愁暮雨,終南山古易斜陽。高、張、岑、杜詩篇冷,天寶開元歲月荒。莫笑眾賢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滄桑。--------------《慈恩寺上雁塔》清.洪亮吉

  4. 河漢西流秋夜長,登臨高塔思茫茫。誰將笛怨吹衰柳,況復砧聲雜細螿。太液光浮龍塞月,曲江寒帶雁門霜。愁來此際知多少,思婦羈人總斷腸。--------------《秋夜登慈恩寺塔》清.秦定遠

  5. 四面八方風韻悠,南山秦嶺竟深秋。紫微星隱將臨頂,黃菊花開未解釋。疊疊燕台迷薊羯,層層雁塔卻幽州。汴梁已有興邦志,為愛東樓難得收--------------《登慈恩寺雁塔懷汴京》北宋.蔡榷

  6. 玄奘譯經垂千秋,慈恩古剎聞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頭流飲酒--------------《禮慈恩寺題詩》北宋.呂大防

  7.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蒙蒙---------------《題慈恩寺塔》唐.章八元

  8. 鳳輦乘朝霽,鸚林對晚秋。天文貝葉寫,聖澤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龕疑佛影留。幸陪清漢蹕,欣奉凈居游。---------------《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唐.李適

  9. 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唐.上官婉兒

  10. 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華蓋飛團影,幡紅曳曲陰。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寥闊煙雲表,超然物外心。-------------《謁大慈恩寺》唐.李治

⑶ 有哪些歌頌大雁塔的名詩

唐代許多詩人登塔賦詩,如高適、杜甫、岑參、儲光羲、白居易等等,其中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塔》雲: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後來凡進士及第的人都要到大雁塔上來游賞、題詩,成了風氣。白居易年少,19歲中進士,他登上此塔也題詠,其中有「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句。

⑷ 寫大雁塔的詩句

《謁來大慈恩寺》-「日源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華蓋飛團影,幡紅曳曲陰。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寥闊煙雲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上官婉兒)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鳳輦乘朝霽,鸚林對晚秋。天文貝葉寫,聖澤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龕疑佛影留。幸陪清漢蹕,欣奉凈居游。」(李適,字子至)
《題慈恩寺塔》-「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歷六年進士)
《禮慈恩寺題詩》-「玄奘譯經垂千秋,慈恩古剎聞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頭流飲酒」(呂大防,北宋進士)
《登慈恩寺雁塔懷汴京》-「四面八方風韻悠,南山

⑸ 大雁塔有怎樣的詩句提到過它

位於曲江池西側的大雁塔,是曲江池風景區最為離大壯觀的建築。唐 代人們到曲內江池遊玩,也定要登上大容雁塔一游,從塔頂一覽長安的壯面景 色。此外考中進士後也要到雁塔題名。

唐代中宗神龍年間,一位名叫張莒的新科進士在游大雁塔時把自己的 名字刻在了塔牆上,大家紛紛仿效。此後成為一種習慣做法,這就是讓新 科進士出盡風頭的•雁塔題名每年新科進士在杏園探花宴後,便一起 來到慈恩寺大雁塔前,選出同科中書法萵手,將大家的姓名寫到牆上。其 中如有人名列卿相,還要用紅筆重新把名宇改過。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 士時在錄取的十七名進士中,他年齡最小,才二十九歲,於是寫下了「慈 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⑹ 白居易的詩中有關大雁塔的有哪些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搜尋結果見下: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白居易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分定金蘭契,言通葯石規。
交賢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賞,無杯不共持。
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
高上慈恩塔,幽尋皇子陂。<----------
唐昌玉蕊會,崇敬牡丹期。
笑勸迂辛酒,閑吟短李詩。
儒風愛敦質,佛理賞玄師。
度日曾無悶,通宵靡不為。
雙聲聯律句,八面對宮棋。
往往游三省,騰騰出九逵。
寒銷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樹暖枝條弱,山晴彩翠奇。
峰攢石綠點,柳宛麹塵絲。
岸草煙鋪地,園花雪壓枝。
早光紅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盤筵佔地施。
征伶皆絕藝,選伎悉名姬。
粉黛凝春態,金鈿耀水嬉。
風流誇墮髻,時世斗啼眉。
密坐隨歡促,華尊逐勝移。
香飄歌袂動,翠落舞釵遺。
籌插紅螺碗,觥飛白玉卮。
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
殘席喧嘩散,歸鞍酩酊騎。
酡顏烏帽側,醉袖玉鞭垂。
紫陌傳鍾鼓,紅塵塞路岐。
幾時曾暫別,何處不相隨。
荏苒星霜換,回環節候催。
兩衙多請告,三考欲成資。
運啟千年聖,天成萬物宜。
皆當少壯日,同惜盛明時。
光景嗟虛擲,雲霄竊暗窺。
攻文朝矻矻,講學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鋒毫銳若錐。
繁張獲鳥網,堅守釣魚坻。
並受夔龍薦,齊陳晁董詞。
萬言經濟略,三策太平基。
中第爭無敵,專場戰不疲。
輔車排勝陣,掎角搴降旗。
雙闕紛容衛,千僚儼等衰。
恩隨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選,還從好爵縻。
東垣君諫諍,西邑我驅馳。
再喜登烏府,多慚侍赤墀。
官班分內外,游處遂參差。
每列鵷鸞序,偏瞻獬豸姿。
簡威霜凜冽,衣彩綉葳蕤。
正色摧強御,剛腸嫉喔咿。
常憎持祿位,不擬保妻兒。
養勇期除惡,輸忠在滅私。
下韝驚燕雀,當道懾狐狸。
南國人無怨,東台吏不欺。
理冤多定國,切諫甚辛毗。
造次行於是,平生志在茲。
道將心共直,言與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險巇。
未為明主識,已被幸臣疑。
木秀遭風折,蘭芳遇霰萎。
千鈞勢易壓,一柱力難支。
騰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憂來吟貝錦,謫去詠江蘺。
邂逅塵中遇,殷勤馬上辭。
賈生離魏闕,王粲向荊夷。
水過清源寺,山經綺季祠。
心搖漢皋佩,淚墮峴亭碑。
驛路緣雲際,城樓枕水湄。
思鄉多繞澤,望闕獨登陴。
林晚青蕭索,江平綠渺彌。
野秋鳴蟋蟀,沙冷聚鸕鶿。
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白醪充夜酌,紅粟備晨炊。
寡鶴摧風翮,鰥魚失水鬐。
暗雛啼渴旦,涼葉墜相思。
一點寒燈滅,三聲曉角吹。
藍衫經雨故,驄馬卧霜羸。
念涸誰濡沫,嫌醒自歠醨。
耳垂無伯樂,舌在有張儀。
負氣沖星劍,傾心向日葵。
金言自銷鑠,玉性肯磷緇。
伸屈須看蠖,窮通莫問龜。
定知身是患,應用道為醫。
想子今如彼,嗟予獨在斯。
無憀當歲杪,有夢到天涯。
坐阻連襟帶,行乖接履綦。
潤銷衣上霧,香散室中芝。
念遠緣遷貶,驚時為別離。
素書三往復,明月七盈虧。
舊里非難到,餘歡不可追。
樹依興善老,草傍靜安衰。
前事思如昨,中懷寫向誰。
北村尋古柏,南宅訪辛夷。
此日空搔首,何人共解頤。
病多知夜永,年長覺秋悲。
不飲長如醉,加餐亦似飢。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酬元員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憶見寄】白居易

悵望慈恩三月盡,紫桐花落鳥關關。
誠知曲水春相憶,其奈長沙老未還。
赤嶺猿聲催白首,黃茅瘴色換朱顏。
誰言南國無霜雪,盡在愁人鬢發間。

【贈曇禪師(夢中作)】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尋師始一來。
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慈恩寺有感(時杓直初逝,居敬方病)】白居易

自問有何惆悵事,寺門臨入卻遲回。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葉紅時獨自來。

⑺ 有關大雁塔的詩句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大雁塔」;內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容驚人語半空中」;「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劉滄更豪邁的題下「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紫豪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玉樓」等

⑻ 形容大雁塔的詩詞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

描寫大雁塔的詩詞一般把專它叫做慈恩寺塔。屬

《謁大慈恩寺》
李治(唐高宗皇帝)
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
華蓋飛團影,幡紅曳曲陰。
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
寥闊煙雲表,超然物外心。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
上官婉兒
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
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
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李適
鳳輦乘朝霽,鸚林對晚秋。
天文貝葉寫,聖澤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龕疑佛影留。
幸陪清漢蹕,欣奉凈居游。

《禮慈恩寺題詩》
呂大防(北宋進士)
玄奘譯經垂千秋,慈恩古剎聞九州。
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頭流飲酒。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⑼ 寫大雁塔的詩詞

1、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高適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

登臨駭孤高,披佛欣大壯。

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

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

2、詠雁塔

鄒仲民

七層兀突接蒼窮,廿八門開面面風。

雁墮塔聳平地起,人驚語在半天中。

歌殘禁苑池凝碧,目送龍川夕帶紅。

絕頂登臨宜四眺,古城景色物阜隆。

3、登大雁塔

傅知群

氣象庄嚴瑞靄蒸,細從塔影認唐僧。

事功每自艱難著,留得精神豈七層。

4、詠大雁塔

朱修

僧歸萬里塵,塔聳沐慈恩。

庄穆臨風雪,華雄見魄神。

藏經施普渡,化雨潤乾坤。

大雁來傳訊,蓮花落地馨。

5、登大雁塔

李敷仁

塵囂和平路,且留大雁塔。

盛唐千載事,中印兩國華。

6、「文革」中潛登大雁塔

霍松林

打砸狂飊勢日增,凌霄雁塔尚峻嶒。

幽囚未覺精神減,放眼須攀最高層。

7、春遊大雁塔

霍松林

爭拜慈恩古佛慈,五州車馬日賓士。

仿唐宮殿連雲起,可似開元極盛時?

開放潮催改革潮,長安新貌畫難描。

雄樓巨廈摩銀漢,攬勝休誇雁塔高。

8、雁塔

曹冷泉

雁塔巍然聳碧霄,滄桑幾度憶前朝。

而今風景迥非昔,處處紅樓竟比高。

9、水調歌頭·登西安大雁塔

王璞

大雁凌雲起,突兀接蒼穹。巍然直指霄漢,偉岸勢尤雄。乘興登臨遠眺,千里清秋無際,照眼彩霞紅。不覺隨飛鳥,飄舉入晴空。山陵小,郊原闊,郁蔥蔥。拔地層樓櫛比,瑰麗勝瓊宮。周秦徒有陳跡,漢唐俱成故事,談笑數遺風。今日長安市,舊貌換新容。

10、滿江紅 大雁塔

李潛修

雁塔嵯峨,經千古,巍然矗直。唐以後,幾經喪亂,至今完璧。褚遂良題碑尚在,白居易選詩多佚。登臨處,回首望長安,今非昔。工農起,天下一;紅旗舉,乾坤赤,看人民作主,顯回天力。學府新興人物盛,高樓廣廈如林立。三中後,舊貌換新顏,誰能識。

(9)大雁塔知名詩句擴展閱讀:

雁塔詩會」曾是大雁塔最輝煌的一頁歷史。千百年來,登臨大雁塔,賦詩抒懷的詩人多達數百人,留下諸多詩作。「雁塔詩會」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員的參與和推動。

每年九月九重陽節,皇帝都要親臨慈恩寺登高遠眺,吟詩作賦。學士們則紛紛唱和,曾被編輯為四十卷詩集,廣為傳誦,雁塔詩會一時蔚然成風。天寶十一年(752年)秋,杜甫與岑參、高適、薛據、儲光羲相約同登大雁塔,憑欄遠眺觸景生情,每人賦五言長詩一首,流傳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層懸掛有這些詩會佳作。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