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哪些著名戲曲

哪些著名戲曲

發布時間: 2020-12-06 13:37:47

㈠ 有什麼戲曲比較出名

你是問劇種呢?還是問劇目呢?
劇種的話,出名的當然是京劇,其次是崑曲,畢竟這兩個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後呢,一些地方戲:
二人轉因趙本山而出名。
評戲因趙麗蓉而出名。
豫劇有常香玉、小香玉比較著名,「劉大哥講話理太偏」是大眾熟知的名段,又因發源自河南這個人口大省,流傳於全國范圍,也算是全國性劇種。
越劇因一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而出名,且中國早期古裝電視劇如紅樓西遊等普遍採用越劇造型。
黃梅戲因一段「夫妻雙雙把家還」而出名,香港早期電影有較多用黃梅調演唱的戲曲電影。
川劇因變臉吐火而出名。
秦腔因郭達賈平凹而出名。
二人台因阿寶而出名。
花鼓戲因李谷一和一段《劉海砍樵》而出名。
廣東粵劇也是個大劇種,著名演員如馬師曾、紅線女、羅家英、汪明荃以及七小福等。因廣東華僑遍布世界,所以海外影響巨大。廣東毗鄰港澳,對發達於此的當代華語娛樂業影響深遠。尤其在電影領域,很多香港電影明星、動作演員、動作指導是粵劇科班出身,著名的如袁和平之父袁小田,以及前面提到的羅家英、七小福等。香港電影中也頗多運用粵劇表演方法和形象元素,典型如《唐伯虎點秋香》等。

著名的劇目嘛,首先說明,在中國劇種繁多,但是很多劇目是各劇種都演的。
比較出名的劇目有的本身是古典文學名著,如《西廂記》《竇娥冤》等教科書中作為文史知識的劇目比較出名。
有的因為流行作品涉及而出名,如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趙氏孤兒》,陶喆歌曲《蘇三說》,李玉剛《新貴妃醉酒》,郭寶昌電視劇《大宅門》,郭德綱返場小段「叫小番」,徐克電影《智取威虎山》等
有的的是戲曲劇目自我改編流行化,如《牡丹亭》,因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而火了一把。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儼然流行歌曲。
還有的就是戲曲自己利用春晚等平台,硬混出來的臉熟,如京劇《四郎探母》,二人轉《小拜年》,豫劇《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等。
還有就是特殊年代的政治推動了,如八大樣板戲。

㈡ 戲曲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

京劇:《宇宙鋒》、《玉堂春》、《長坂坡》、《群英會》、《打漁殺家》、《五人義》、《挑華(滑)車》、《打金枝》、《拾玉鐲》、《三擊掌》、《六月雪》、《四進士》、《搜孤救孤》、《秦香蓮》、《打嚴嵩》、《擋馬》、《金玉奴》、《樊江關》、《野豬林》、《八大錘》、《空城計》、《霸王別姬》

崑曲: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川劇: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王老虎搶親》、《五女拜壽》、《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園記》、《春香傳》、《白蛇傳》、《孟麗君》、《李娃傳》、《盤妻索妻》、《盤夫索夫》、《柳毅傳書》、《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陸游與唐琬》、《孔雀東南飛》、《追魚》、《情探》

豫劇:《對花槍》、《三上轎》、《宇宙峰》、《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春秋配》等。 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等。其中《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梵王宮》(《洛陽橋》)、《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均攝製成影片。

黃梅戲:《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辭店》、《玉堂春》

粵劇:《寒宮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劉金定斬四門)、《沙陀借兵》(《石鬼仔出世》)、《五郎救弟》、《六郎罪子》(《轅門斬子》)、《四郎探母》、《酒樓戲鳳》、《打洞結拜》、《打雁尋父》、《平貴別窯》、《仁貴回窯》、《李忠賣武》、《高平關取級》、《高望進表》、《斬二王》(即《陳橋兵變》)、《辨才釋妖》(即《東坡訪友》)及《金蓮戲叔》。 同治七年,有「新江湖十八本」,按郭秉箴《粵劇藝術論》所列:《再重光》、《雙國緣》、《動天庭》、《青石嶺》、《贈帕緣》、《困幽州》、《七國齊》、《俠雙花》、《九龍山》、《逆天倫》、《和為貴》、《鬧揚州》、《雙結緣》、《雪重冤》、《龍虎鬥》、《西河會》、《金葉菊》、《黃花山》。

評劇:《張羽煮海》、《花為媒》、《樊梨花斬子》、《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月記》、《無雙傳》、《白蛇傳》、《櫻花戀》、《喜神》、《高山下的花環》、《多情的河》、《喬遷之喜》、《楠竹夫人》。

秦腔:《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法門寺》、《鐵公雞》等。新中國建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㈢ 我國著名的戲曲演員有哪些

1.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0月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2.馬連良

馬連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於北京,字溫如,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老生行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馬派」藝術創始人,京劇「四大須生」之首,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扶風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父馬西園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三叔馬崑山在上海唱戲,受家庭的熏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

8歲入北京喜連成科班,26歲自行組班,發展成為獨樹一幟的「馬派」表演風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20世紀,他與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並稱前「四大須生」;後三人去世,他又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並稱後「四大須生」。1933年馬連良在天津與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們技藝精湛,各具風采,被譽為「南麒北馬」。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因主演《海瑞罷官》而被迫害致死。

3.裘盛戎

裘盛戎(1915年-1971年),凈角演員。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於1915年,病逝於1971年,歲未過花甲。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擅演劇目有《姚期》《將相和》《杜鵑山》等。

4.程硯秋

程硯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滿族索綽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北京人,後改為漢姓程,初名程菊儂,後改艷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歲。

5.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偉大的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演員,荀派藝術的創始人。男,祖籍河北阜城,初名秉超,後改名秉彝,又改名「詞」,字慧聲,1925年與余叔岩合演《打漁殺家》起改名為荀慧生,號留香,藝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荀慧生

網路-程硯秋

網路-裘盛戎

網路-馬連良

網路-梅蘭芳

㈣ 中國戲曲種類有哪些

中國戲曲百花齊放,歷久彌新。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有戲曲劇種達360餘種。先推薦18種的戲曲推薦如下:

1、京劇

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中國國粹。

代表劇目:《貴妃醉酒》《霸王別姬》

2、越劇

越劇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

代表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

3、黃梅戲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見長。

代表劇目:《天仙配》《女駙馬》

4、評劇

評劇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又稱為「唐山落子」。

代表劇目:《花為媒》《楊三姐告狀》

5、豫劇

豫劇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

代表劇目:《花木蘭》《穆桂英掛帥》

6、崑曲

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代表劇目:《牡丹亭》《鳴鳳記》

7、粵劇

粵劇又稱為「廣東大戲」,在嶺南地區非常流行。

代表劇目:《紫釵記》《帝女花》

8、淮劇

淮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等地。

代表劇目:《孔雀東南飛》《蓮花庵》

9、川劇

川劇流行於川貴高原地區,川劇臉譜是中國傳統藝術瑰寶。

代表劇目:《白蛇傳》《舊正樓》

10、秦腔

秦腔流行於中國的西北地區,又叫做梆子腔,風格蒼涼古樸。

代表劇目:《三回頭》《八義圖》

11、晉劇

晉劇又名山西梆子,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代表曲劇目:《打金枝》《臨潼山》

12、漢劇

漢劇又稱楚調、漢調,民國時期定名為漢劇。

代表劇目:《大賜福》《草場會》

13、桂劇

桂劇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劇種,風格細膩,生動活潑。

代表曲目代表劇目:《梁紅玉》,《打金枝》。

14、潮劇

潮劇是廣東三大地方劇種之一,被譽為南國鮮花。

代表曲目:《琵琶記》《荔鏡記》

15、越調

越調是河南的戲曲劇種之一。

代表劇目:《獅子頭》《秦瓊賣馬》

16、湘劇

湘劇是湖南戲曲劇種之一,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

代表劇目:《琵琶記》《白兔記》

17、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區。

代表劇目:《秦香蓮》《蝴蝶杯》

18、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源於河南。

代表劇目:《梁祝下山》《偷石榴》。

㈤ 著名的戲曲有哪些

京劇: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空城記,斬馬謖等
黃梅戲: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女駙馬(誰料皇榜中狀元),夫妻觀燈等
崑曲:宦門子弟錯立身等
呂劇:李二嫂改嫁,小姑賢等
越劇:梁祝(十八相送,我家有個小九妹),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西廂記(琴心)等
錫劇:珍珠塔,雙推磨等
豫劇: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等

㈥ 我國著名的戲曲唱段有哪些

我國戲曲來劇種有200多個,較流自行的大劇種有京劇、豫劇、黃梅戲、崑曲等,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如下:

1、京劇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鎖麟囊》、《大保國》、《貴妃醉酒》、《捉放曹》、《武家坡》、《四郎探母》、《鍘美案》。

2、豫劇

《春秋配》、《對花槍》、《三上轎》、《宇宙鋒》、《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

3、黃梅戲

《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春香鬧學》、《春香傳》、《夫妻觀燈》、《打豬草》、《孔雀東南飛》。

4、崑曲

《牡丹亭·游園》、《長生殿·驚變》、《玉簪記·琴挑》、《雷峰塔·斷橋》、《桃花扇·梁洲序》

5、現代劇目

《我愛我爹》、《朝陽溝》、《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

6、越調

《諸葛亮》

7、曲劇

《卷席筒》、《風雪配》、《陳三兩》、《李豁子離婚》。

㈦ 什麼是著名戲曲

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等等
越劇《紅樓夢》《梁祝》等等
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等
你所說的這個《劉海砍樵》在花鼓戲里看到過
評劇《花為媒》等等
套用上面的回答有點不地道,嗬嗬!
我還是補充一些京劇:
《貴妃醉酒》《狀元媒》《三打祝家莊》《紅鬃烈馬》《是老安劉》《宇宙鋒》《西廂記》《紅娘》《謝瑤環》《白蛇傳》《四郎探母》《清官冊》《霸王別姬》《群英會》《羅成叫關》 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㈧ 我國著名的戲曲唱段有哪些

我國戲曲劇種有200多個,較流行的大劇種有京劇、豫劇、黃梅戲、崑曲等,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如下:

1、京劇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鎖麟囊》、《大保國》、《貴妃醉酒》、《捉放曹》、《武家坡》、《四郎探母》、《鍘美案》。

2、豫劇

《春秋配》、《對花槍》、《三上轎》、《宇宙鋒》、《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

3、黃梅戲

《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春香鬧學》、《春香傳》、《夫妻觀燈》、《打豬草》、《孔雀東南飛》。

4、崑曲

《牡丹亭·游園》、《長生殿·驚變》、《玉簪記·琴挑》、《雷峰塔·斷橋》、《桃花扇·梁洲序》

5、現代劇目

《我愛我爹》、《朝陽溝》、《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

6、越調

《諸葛亮》

7、曲劇

《卷席筒》、《風雪配》、《陳三兩》、《李豁子離婚》。

㈨ 中國各個地方的戲曲有哪些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 藏劇

㈩ 各種戲種的著名戲曲有什麼

劇種有數百種,都答肯定是不可能的。以戲曲之母崑曲和現在流行的五大劇種為例吧。
崑曲: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爛柯山、玉簪記、十五貫
京劇:群英會、借東風、楊門女將、四郎探母、鍘美案
評劇:花為媒、杜十娘、金沙江畔、楊三姐告狀、小女婿
越劇:梁祝、祝福、五女拜壽、紅樓夢、追魚
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朝陽溝、卷席筒、七品芝麻官
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打豬草、羅帕記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