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對聯
1. 古今經典著名對聯短句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尚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聯寫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緒豐富,又用詞簡練,對仗工穩,此春聯遂廣為應用。
春為一歲首;
梅佔百花魁。
——古人有雲:「一年之計在於春」,即是說春天是一年的開始,無論是一年的規劃還是一年的收成,都要在春天做個好的開頭。梅花作為不懼冬天寒冷,迎雪而開的花,常被人們作為「堅貞」「頑強」「不懼艱險」等等形象而歌頌。春節時分雖已開始立春,但天氣尚寒冷,而這個季節也只有梅花還開著,之後隨著天氣的暖和,其他花才會漸漸開放。所從這兩點講,無論是開放時節上,還是精神氣概上,梅花都當稱「百花魁」。綜觀此聯,言近而旨深。勸諭人們,如在一年始,即做好一年之計,並具有梅花的頑強精神,則何事不成?何情不達?無怪乎此聯能成為一副通用、經久不衰的春聯。
太平真富貴;
春色大文章。
——這副春聯上聯祝社會安定,下聯贊春色爛漫,本是尋常內容,卻見非凡功力。「太平」與「富貴」、「春色」與「文章」本來都不是能特別順地承接下來的,但是現在作者不僅聯系起來了,而且下的字力道非常大。既言「太平」是「真」的「富貴」,言外之意即通常意義上所認為的功名利祿是「虛幻」的富貴,這一點與孔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思想是相通的,其注目的不是個人的享樂,而是天下的安定;既言「春色」是「大」的「文章」,言外之意是尋章摘句所成的作品只能算作「小」文章罷了。下聯五字也可謂其來有自,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有:「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文章」原指錯雜的色彩或花紋,這里指大自然中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溫暖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派錦綉風光」,與下聯意思差近。
春風楊柳鳴金馬;
晴雪梅花照玉堂。
——這副春聯字面上充滿了喜慶祥和氣氛,「春風楊柳」描新春伊始之徵,「晴雪梅花」摹殘冬將盡之象。「玉堂金馬」,典出《漢書•揚雄列傳》,指漢代宮中之金馬門和玉堂殿。這兩個地方均為學士待詔之所。後遂沿用為翰林院的代稱。此聯通過對漢宮春色的描寫,表達了成名學士們的春風得意之情。此外也可理解為昔時讀書人對美好前程的憧憬。因為聯語明麗而有堂皇之氣,遂成為古人慣用之實用春聯。
鳳歷書元,人間改歲;
雞聲告旦,天下皆春。
——鳳歷,即所謂皇歷、黃歷。典出《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後因用「鳳歷」稱歲歷。含有歷數正朔之意。上聯意為朝廷所頒歷書規定了新春第一天為「元日」,所以人間便改換了新歲。下聯更進一步細節的描寫,元日的清晨,雄雞的啼叫聲喚起了初升的太陽,於是普天下皆為春天了。這副傳統春聯,巧嵌「元旦」(中國古代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慶祝新的一年來臨,預兆國運昌隆,人民幸福。
2. 著名樓台對聯欣賞
遺世獨立;與天為徒。
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覽台
山間明月;江上清風。
安徽馬鞍山採石磯捉月台
滏水東漸;紫氣西來。
河北邯鄲叢台
弦歌渺矣;吾道非耶。
河南淮陽弦歌台
得名始於夏;懷古幾登台。
河南禹縣夏台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陳摶題河南鹿邑老君台
郁結古今氣;孤懸天地心。
江西贛州郁孤台
堂上弦歌七日;庭前俎豆千年。
河南淮陽弦歌台
千年醒眼何曾醉;到處風濤總是詩。
安徽馬鞍山採石磯捉月台
偶呼明月問千古;恰對青山思故人。
安徽馬鞍山採石磯捉月台
千里江山控南服;一城圖畫詠東坡。
劉繹題江西贛州八境台
水中樓閣浮青島;天上笙歌繞碧城。
乾隆題北京中南海歌舞昇平台
萬家燈火依山堞;百轉灘聲繞石樓。
邵蓮士題江西贛州八境台
肯將白水盥朋友;換取東京一大夫。
浙江桐廬嚴子陵釣台
但得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
浙江永嘉潘檉釣台
白鷺洲中分二水;黃鶴樓雄踞半城。
江西贛州郁孤台
故人飛上金鑾殿;乘興來為玉局游。
江西贛州郁孤台
海宇澄清聊試目;雷霆霹靂不驚心。
江西九江嘯月台
萬里清暉初出海;一聲長嘯獨登台。
江湘嵐題江西九江嘯月台
月光留客橫攔路;花影瞞人斜過牆。
江湘嵐題江西九江嘯月台
晷通天地有形外;石蘊陰陽無形中。
河南登封周公測景台
一片綠波飛白露;半空紫氣下中青。
河南鹿邑老君台
小石多明俯拾即是;眾山倒景乘空欲飛。
何維朴題南京雨花台
一覽無余獨佔地勢;四時皆適樂與天游。
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覽台
先生何許人羲皇以上;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間。
鄭燮題浙江省桐廬嚴子陵釣台
合吳楚兩大觀都歸此境;作章貢一夕活續到吾儕。
江西贛州郁孤台
有月即登台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
李漁題江蘇揚州樂善庵
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秋猶自仰高山。
河南淮陽弦歌台
對影成三人賀監遠邀明月;相知唯一己謝公近在青山。
安徽馬鞍山採石磯捉月台
八境天開觴詠一時多古意;雙流水抱宦遊千里監臣心。
劉光裕題江西贛州八境台
雲影涌滄茫八境畫圖開北嶺;古今成俯仰三年宦跡問東坡。
許丹丞題江西贛州八境台
長劍倚崆峒誰向空中弄明月;大江流日夜坐看奔湍繞石樓。
劉好愚題江西贛州八境台
此處莫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江山曾捉月我來某拜酒仙狂。
安徽馬鞍山採石磯捉月台
3. 中國著名對聯
上聯:兩三竿竹皆秋色。
下聯:千萬疊山有雨容。
此聯為【近代】林紓所作。
上聯:風雲三尺劍。
下聯:花鳥一床書。
此聯為【明】左光斗所作。
上聯:老拳博古道。
下聯:兒口嚼新書。
此聯為【清】金聖嘆所作。
上聯:穹達盡為身外事。
下聯:升沉不改故人情。
此聯為【近代】薩鎮冰老先生贈冰心父聯。
上聯:遺世慕莊周,睡去能為蝴蝶夢。
原對:學詩類高適,老來猶作鳳凰聲。
此聯為【清】吳步韓自壽。
上聯:白馬西風塞上。
下聯:杏花煙雨江南。
此聯為徐悲鴻所作。
上聯:家藏千卷書,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聯: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
此聯為【宋】劉少逸幼時,一日隨師往拜名士羅思純和其所對。虞廷:指舜的朝廷,相傳舜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聖朝』的代稱。十六字,指《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宋儒將此十六字視為堯、舜、禹心心相傳個人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的原則。尼山:本為山名,在山東曲阜,此代指孔子。劉少逸小小年紀在前輩面前便競以此種口氣說話,令人震驚。
上聯:門前莫約頻來客。
下聯:座上同觀未見書。
此聯為【宋】樓鑰所作。
上聯: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下聯:前巷深,後巷淺,不聞車馬之音。
此聯為【宋】朱熹贈友人。
上聯:荷風送香氣。
下聯:松月生夜涼。
此聯為【近代】於右任所作。
上聯:金石長不朽。
下聯:丹青本無雙。
此聯為【清】李瑞清所作。
上聯:斗酒縱觀廿四史。
下聯:爐香靜對十三經。
此聯為【明】史可法所作。
上聯:隱影相去,獨一人。
下聯:故人重聚,說幾句。
上聯:一竹一蘭一石。
下聯:有節有香有骨。
此聯為【清】鄭夔題書齋聯。
上聯:室雅何須大。
下聯:花香不在多。
此聯為【清】鄭夔題書齋聯。
上聯:汲來江水烹新茗。
下聯:買盡青山當畫屏。
此聯為【清】鄭燮題焦山自然庵。
上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
下聯: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此聯為【宋】蘇軾題武昌黃鶴樓。
上聯:春風閬苑三千客。
下聯:明月揚州第一樓。
此聯為【元】趙孟頫題揚州迎月樓。而得主人千金之贈。
上聯:四十九年窮不死。
下聯:三百六日醉如泥。
此聯為蔡鴻逵自述聯。
上聯:天為補貧偏與健。
下聯: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聯為【明】陳繼儒所作。
上聯:托缽而來,不為鍾鳴鼓響。
下聯:結齋便去,也知鹽盡炭無。
此聯為【明】筇竹寺普荷禪師所作。
上聯:長空有月明兩岸。
下聯:秋水不波行一舟。
此聯為【清】林則徐題福州西湖宛在堂。
上聯:我已家風負梅鶴。
下聯:天教處士領湖山。
此聯為林則徐題杭州西湖巢居閣。
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此聯為林則徐題書齋。
上聯:我每一醉岳陽,見眼底風波,無時不作。
下聯:人皆欲吞雲夢,問胸中塊磊,何時能消?
此聯為【宋】歐陽修題岳陽樓聯。
上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吏耶?儒耶?仙耶?
前不見古人,使我悵然涕下;
下聯: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楊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
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聯為【清】竇序撰岳陽樓聯。
上聯: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下聯:吞得盡胸中雲夢,方許對古人言詩。
此聯為【清】人王褒生所撰岳陽樓聯。
上聯:四面湖山歸眼底。
下聯: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為岳陽樓聯。
上聯:南極瀟湘千里月。
下聯:北通巫峽萬重山。
【清】張照撰岳陽樓聯。
上聯:蒼茫四顧,俯吳楚剩山殘水,今古戰爭場,只合吹鐵笛一聲,喚醒滄桑世界。
下聯:憑吊千秋,問湖湘騷人詞客,後先憂樂事,果誰抱布衣獨任,擔當日夜乾坤?
此聯為【清】李秀峰撰岳陽樓聯。
上聯:把筆又登樓,愧學遜希文,才非工部。
下聯:披襟頻依欄,正風來水面,日到天星。
此聯為【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撰岳陽樓聯。
上聯:春暮偶登樓,上下魚龍,應惜滿湖綠水。
下聯:酒醉休說夢,關山戎馬,未如一枕黃梁。
此聯為李澄宇撰岳陽樓聯。
上聯: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
下聯: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
此聯為【近代】著名楚辭學家:吳丈蜀撰岳陽樓聯。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此聯為【明】太祖賜金陵秦淮河聯。
上聯:普天同慶,慶的自然,慶慶慶,當慶慶,當慶當慶當當慶。
下聯:舉國若狂,狂到極點,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此聯為1928年四川慶祝『雙十節』,劉師亮以四川民間哀樂聲『當慶、懂狂』來表示對當局的不滿。又有說是1916年袁世凱稱帝,其親信四川總督陳宦令川民舉辦慶典,當時川人所作的。
上聯:嶺邊樹色含風冷。
下聯:石上泉聲帶雨秋。
此聯為【唐】駱賓王續對宋之問句。宋之問一次入山遊玩,吟了上句,一直苦無下句,尤自推敲至一個古寺,一個老僧續對了下句。宋之問大驚,經過深嘆才知道他是起兵反抗武則天失敗而躲進山的初唐四傑之駱賓王。
4. 中國著名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5. 求十副著名對聯!!!(著名)
這些對聯每副都有一個故事,應該還算出名的吧。還望樓主滿意。
1、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書門聯,但每次剛剛張貼就被別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個防「賊」的妙法:在門楹上貼出這樣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偷聯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搖頭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遂成意義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則傳說的「本事」顯然是不可信的——因為到五代時才出現第一副春聯。但故事很有趣,對聯亦不乏有藝術性,頗值一賞。
2、
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幼時家貧,放學後常幫大人磨面。12歲那年,一位師爺命他以磨面為題做聯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無愁眼下遲
當地太守設宴時即席出句征對:
鸚鵡能言難似鳳
滿座賓客對答不出,次日消息傳開。王禹偁知道後,當即對出下句:
蜘蛛雖巧不如蠶
3、
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4、
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里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么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王琪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
北宋名相寇準與眾友同游郊外,即景乘興出句求對: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眾友無句答對,楊大年剛好趕到,對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友皆齊聲喝彩。
6、
宋人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句試之:
三代夏商周
劉對曰:
四詩風雅頌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設也!」對句的妙處在於以「四詩」概括「風雅頌」:因為《詩經》中的「雅」詩又可分為「大雅」和「小雅」,與「風」、「頌」合起來恰成「四詩」。
7、
梅堯臣以詩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應歐陽修之邀參加《唐書》的修撰。成稿之後還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們莫不嘆惜。先前梅堯臣受命修《唐書》時,曾對他的妻子刁氏說:
吾之修書,亦可謂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於仕宦,又何異鯰魚上竹竿耶
雖是夫妻日常對話,卻自然成聯,聞者皆稱善對。
8、
蘇軾(號東坡)與黃庭堅於松下走棋,陣風吹來,松子掉落棋盤,東坡即景出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9、
蘇軾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蘇的才學,但又覺得該殺殺他的傲氣,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個閏月,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了上聯要蘇軾答對: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蘇軾苦思多日,終不能對出。直到幾百年後才有一位無名氏勉強對出了下聯(寬對):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
一日,蘇東坡邀黃庭堅來家作客。黃到門外,蘇忙著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旁的柳樹下攀談起來。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蘇小妹見此情景即戲語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笑對曰:
小妹窗前捉半風
按:「雙月」謂「朋」,「半風」(「風」繁體作「風」)指「虱」。
11、
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綉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按:「虞美人」、「紅綉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
12、
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常外出遊山賞水。一日便服出遊至莫千山時來到廟中稍息,廟中老道人見他衣著簡朴,便視為普通游士,態度冷漠地說了聲:「坐!」又對道童喊:「茶!」在談話之間,道人發現來客頗有學識,便請進廂房敘話,並道:「請坐!」又呼道童:「敬茶!」當最終得知來客是蘇東坡時,老道士連連作揖打恭並請他到客廳「坐坐!」。進了客廳,道人躬身示禮:「請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臨別時,道人再三請東坡留下「墨寶」。東坡含笑揮筆書就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閱後,羞慚不已。
13、
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 (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 屍 ) (佛印對句)
14、
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15、
據傳,宋人梁皓(一作灝)屢考不中,仍不泄其氣,奮發讀書,終於在82歲時中了狀元。在給皇帝的謝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對聯:
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
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漢代傳授《尚書》的伏生成名時已90歲,姜尚(太公)輔佐周文王時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達自己老邁得志的心情,十分貼切。
16、
宋人洪平齋喜歡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給皇帝上書彈劾當朝宰相弄權納賄,奏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結果不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閑置了十年。洪平齋忿慨不已,遂在家門上書寫一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閑
17、
南宋詩人尤袤和楊萬里關系友善。淳熙年間,楊任秘書監,尤為太常卿,常常是低頭不見抬頭見。二人性情詼諧,喜歡互開玩笑。有一次碰面時,尤對楊說:我以一經句為上聯請你對出下聯
楊氏為我
楊萬里應聲道:
尤物移人
「楊氏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經典中的成句,二位詩人巧妙地把它們引為聯句,而「尤」、「楊」又分別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聯句,確需才學「墊底」。
18、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游馬苑,朱棣(其四子)與朱允炆(其長孫)同侍。太祖出句令對:
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允炆對曰:
雨灑羊毛一片氈
太祖以為「氣弱」。朱棣對曰:
日照龍鱗萬點金
後一對句比前一對句氣象雄渾得多。後來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並把國都由南京遷到了北京。也許「馬苑應對」一事已經顯示出皇孫不是皇子的對手。
19、
明人徐唏年輕時以吏員進身。他榮歸故里時,當地官員率諸生郊迎,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態度不恭,地方官員大為生氣,出句斥諸生曰:
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酸子」乃譏刺在場的酸秀才們。諸生久不能對。徐唏代答曰:
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
諸生驚服,遂相率請罪
20、
明代高則誠少負才名,有「神童」之譽,七歲時的某一天,高則誠身穿綠袍從學塾中歸家,路逢官居尚書的鄰居,尚書戲則誠曰:
水出蛙兒穿綠襖,美目盼兮
則誠見尚書身著紅袍,即對答曰:
落湯是子著紅袍,鞠躬如也
尚書聽了,連連驚嘆「後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別是《詩經》和《論語》中的成句,能在即景應對中迅速地引用,確實是需要學問和才氣的。
6. 著名對聯賞析
著名對聯賞析?
鄰里結婚的經典對聯: 上聯——鸞妝並倚人如玉,下聯——燕婉同歌韻似琴。
喜得千金的經典對聯:上聯——種花養花切記澆花,下聯——珍珠玉珠掌上明珠。
過年的經典對聯:上聯——爆竹聲聲辭舊歲,下聯——梅花點點迎新春。
喬遷新居的經典對聯:上聯—— 春風堂上新來燕,下聯—— 香雨庭前初種花。
喜得貴子的經典對聯:上聯——祥麟初降重重喜,下聯——瑞麒既出步步贏。
7. 古今對聯:中國古今著名對聯大全,對對經典(
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此聯為【明代】胡寄垣所作
上聯: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下聯:墓門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兩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此聯為【清代】彭玉麟——浙江·杭州岳飛墓聯
上聯:兩三竿竹皆秋色
下聯:千萬疊山有雨容
此聯為【近代】林紓所作
上聯:風雲三尺劍
下聯:花鳥一床書
此聯為【明】左光斗所作
上聯:老拳博古道
下聯:兒口嚼新書
此聯為【清】金聖嘆所作
上聯:穹達盡為身外事
下聯:升沉不改故人情
此聯為【近代】薩鎮冰老先生贈冰心父聯
上聯:白馬西風塞上下聯:杏花煙雨江南
此聯為徐悲鴻所作
上聯:家藏千卷書,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聯: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
此聯為【宋】劉少逸幼時,一日隨師往拜名士羅思純和其所對
上聯:門前莫約頻來客
下聯:座上同觀未見書
此聯為【宋】樓鑰所作
上聯: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下聯:前巷深,後巷淺,不聞車馬之音
此聯為【宋】朱熹贈友人
上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
下聯: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此聯為【宋】蘇軾題武昌黃鶴樓所作
上聯:我每一醉岳陽,見眼底風波,無時不作
下聯:人皆欲吞雲夢,問胸中塊磊,何時能消
此聯為【宋】歐陽修題岳陽樓聯
上聯:荷風送香氣
下聯:松月生夜涼
此聯為【近代】於右任所作
上聯:斗酒縱觀廿四史
下聯:爐香靜對十三經
此聯為【明】史可法所作
上聯:一竹一蘭一石
下聯:有節有香有骨
此聯為【清】鄭夔題書齋聯
上聯:汲來江水烹新茗
下聯:買盡青山當畫屏
此聯為【清】鄭燮題焦山自然庵
上聯:春風閬苑三千客
下聯:明月揚州第一樓
此聯為【元】趙孟頫題揚州迎月樓
上聯:四十九年窮不死
下聯:三百六日醉如泥
此聯為蔡鴻逵自述聯
上聯:天為補貧偏與健
下聯: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聯為【明】陳繼儒所作
上聯:長空有月明兩岸
下聯:秋水不波行一舟
此聯為【清】林則徐題福州西湖宛在堂
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此聯為林則徐題書齋
上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吏耶?儒耶?仙耶?
前不見古人,使我悵然涕下
下聯: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楊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
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聯為【清】竇序撰岳陽樓聯
上聯: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下聯:吞得盡胸中雲夢,方許對古人言詩
此聯為【清】人王褒生所撰岳陽樓聯
上聯:蒼茫四顧,俯吳楚剩山殘水,今古戰爭場,只合吹鐵笛一聲,喚醒滄桑世界
下聯:憑吊千秋,問湖湘騷人詞客,後先憂樂事,果誰抱布衣獨任,擔當日夜乾坤
此聯為【清】李秀峰撰岳陽樓聯
上聯:把筆又登樓,愧學遜希文,才非工部
下聯:披襟頻依欄,正風來水面,日到天星
此聯為【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撰岳陽樓聯
上聯:春暮偶登樓,上下魚龍,應惜滿湖綠水
下聯:酒醉休說夢,關山戎馬,未如一枕黃梁
此聯為李澄宇撰岳陽樓聯
上聯: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
下聯: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
此聯為【近代】著名楚辭學家吳丈蜀撰岳陽樓聯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此聯為【明】太祖賜金陵秦淮河聯
上聯:四面湖山歸眼底
下聯: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為岳陽樓聯
上聯:南極瀟湘千里月
下聯:北通巫峽萬重山
此聯【清】張照撰岳陽樓聯
上聯:桃花褪艷,血痕豈化胭脂
下聯:豆蔻香銷,手澤尚含蘭麝
此聯出自【明】李香君《與候公子》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此聯為【明】太祖賜金陵秦淮河聯
上聯: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下聯: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聯: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龍門三級浪。
下聯: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聯: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長長是官
吾聯:黛玉寶玉紅玉金玉香玉玉玉非石
此聯為嫣然因夢所出。下聯的分別指林黛玉、賈寶玉
上聯: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下聯: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此為杭州九曲十八澗路亭聯
、、、、、、、
8. 史上最著名的對聯
1、 游西湖 提錫壺 錫壺掉西湖 惜乎錫湖
過南平 賣藍瓶 藍瓶得南平 難得藍瓶
2、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東當鋪 西當鋪 東西當鋪當東西
3、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4、朝朝朝朝朝朝汐
長長長長長長消
上聯讀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聯讀音:長長漲,長漲長消。
5、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弟、忠、信、禮、義、廉(無恥)
6、二、三、四、五(缺一)--諧音(缺衣)
六、七、八、九(少十)--諧音(少食)
3、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