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和尚
『壹』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一個最著名的對話是
是《佛與牛糞》的故事:
有一次,東坡到金山寺與佛印一起坐禪。坐了一個時辰,東坡覺得身心通暢,內外舒泰,便忍不住問禪印:「禪師,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東坡,點頭贊道:「像一尊佛。」東坡非常高興,佛印隨口也問東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蘇東坡揶揄地說:「像一堆糞!」。佛印聽了,並不動氣,只是置之一笑。
東坡高興的回家,告訴蘇小妹說:「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頗不以為然的說:「哥哥,其實今天輸的是你。禪師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為糞。
(1)知名老和尚擴展閱讀:
賞析:
外境本無好壞美醜,好壞美醜全起於我們的自心。同樣的事物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印象和評價。有一個神父走進一間酒吧,一個人看到了就批評道:「看看,現在的神父也如此墮落了。」而另一個人卻贊嘆道:「哎呀,神父多麼慈愛,竟然肯來酒吧這種地方度人。」
因此,佛教就認為:無境唯心。就是說,一切外境感受並沒有真實體,只是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存在,外境是主觀意識的影現。
所以善良的心,看別人也總是充滿善良的;美麗的心,則隨時隨處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樣,仇恨的心看人,大都是那麼可恨,抱怨的心也永遠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理由。
因此,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都是我們自己的鏡子,用來照出我們自己的內心。如果你認為你的伴侶有許多缺點,那是因為你有許多缺點;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叛逆不可救葯,是因為你自己還沒有學會作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認為你的朋友們都忘恩負意,你一定也是個忘恩負意的人;如果你認為總有人在與你爭斗作對,其實是你自己的心不肯遠離爭斗。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參考資料:網路-蘇軾
『貳』 老和尚和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說過,泰山壓頂而不驚,東坡先生給他寫個字是屁。老和尚一怒去找蘇東坡,蘇東坡
呵呵,原故事恰恰相反: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拾以勝
蘇東坡在瓜州任職時,回和金山寺答的住持佛印禪師,相交莫逆,經常一起參禪論道。一日,蘇東坡靜坐之後,若有所悟,便撰詩一首,遣書童送給佛印禪師印證: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禪師從書童手中接過詩作,莞爾一笑,拿筆批了兩個大字,叫書童帶了回去。蘇東坡見書童歸來,以為禪師一定會贊賞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開詩作,卻赫然看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大字,不禁怒火中燒,立刻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已在岸邊恭候多時。蘇東坡見禪師,大聲質問:「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怎麼可以惡語中傷?」
禪師若無其事地反問:「我罵你什麼了?」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看過,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呆立半晌,終於恍然大悟,慚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