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明朝著名僧人

明朝著名僧人

發布時間: 2020-12-08 06:11:59

㈠ 明朝僧侶性侵婦女,為何讓開國帝王朱元璋都束手無策

因為朱元璋根本就拿僧尼沒有辦法,他們的流動性太大了,你根本就無從下手了。

首先明太祖的禁令本身就沒有完全阻斷僧俗男女來往的可能。要知道明朝的僧尼可以自由活動,他們想去四處行乞,政府根本就沒有說不可以,只要能說明你是從哪裡出了地僧尼,就可以通行了。

還有給行腳僧可以想起哪裡就去哪裡,想住哪裡就住哪裡的法令,試問不法之徒不會利用戴上僧人假面來躲避法令責任,還可以逍遙自在,沒有人抓,這條行腳僧法令簡直就是不法之徒的最愛了。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政府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也出台了很多的相關律法與懲處,但是因為僧侶流動性極大,就有非常大的難度,很難都給法令完全約束與限制,加上古代婦女地位低下,最終還沒有成功搞定僧侶性侵婦女的事情了。

㈡ 明朝以前佛教早期寺院都幹些什麼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佛弟子「以戒為師」,通常沒有重大事件,是不會改變什麼東西的,我們觀察現代的僧人的行為舉止,就能推測以前的寺院在做什麼、僧人在做什麼。
經常有信眾問我,清明節、五一、國慶節、春節等節假日寺院放假嗎?僧人幾點鍾上班?有加班費不?……, 每每遇到朋友們問這些問題,我就樂得不行。作為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獨身、素食、以寺為家、不蓄有財產錢物、終身奉獻給佛教事業,普度眾生,再無「上班下班加班」一說,無論世俗什麼節日,對於僧人而言,都是恆常的一天。
一般僧人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
1、4:30起床;
2、5:00-6:00上殿做早課;
3、6:00-6:30早餐(吃飯也是修行之一,禪宗通常稱為「過堂」)
4、6:30-7:30開門,打掃衛生或做其他工作。
5、8:00-10:00禪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6、10:00-11:00自修(這個過程寺院也有非硬性的安排,或者禪修念經做法事,或者看殿巡迴,每一位僧人及常住居士都有寺務的);
7、11:00-11:30過堂(午餐);
8、11:30-14:00午休
9、14:00-15:30禪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10、16:00-17:00上殿做晚課;
11、17:30-18:00葯石(由於寺院講究過午不食,所以這一頓飯是幫助那些還做不到過午不食的僧人修行的,形同葯物,稱為「葯石」)。
12、18:00-19:00關寺院大門;經行(法師們通常會四處走走,由於行走時需要保持內心的覺知,也是修行的方式,故稱為「經行」);打掃衛生。
13、19:00-20:00禪修(這段時間比較自由,僧人會選擇禪定、修習、喝茶等各種方式)。
14、21:00入睡。若通宵不睡的禪定的,就叫「夜不倒單」(所以若非生死攸關的事情,21:00以後就不要給師父們打電話了)
——以上可以知道,無論過去的寺院還是現在的寺院,都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時代在變,形式在變,但宗旨始終沒有改變!

㈢ 明代三教皆通的姚廣孝為何被世人稱為黑袍妖僧呢

根據史書記載,姚廣孝,是今天的江蘇蘇州人,在明朝時期是有名的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他也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系。

這樣從側面可以體現出姚廣孝是一個知識淵博,很厲害的人,所以才會被人們認為是妖僧。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姚廣孝是因為樣貌醜陋,才被人們形容為黑袍妖僧的,有史書記載說姚廣孝早年在游覽嵩山寺的時候,相士袁珙說姚廣孝是一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就是說姚廣孝長得非常丑。

㈣ 黑袍僧人姚廣孝對明朝有什麼影響

自古以來,改寫歷史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士農工商”中的士族和農民,改寫歷史的士族非常多,劉邦也可以歸於士族,改寫歷史的農民主要是各種農民起義,但在14世紀,卻有兩個和尚堪稱史上最強,改寫了中國600年來的歷史,影響極為深遠,可惜第二個鮮為人知。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稱帝之後,將姚廣孝列為靖難第一功臣,給予非常高的禮遇,最令人震驚的是,“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明成祖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換言之朱棣都要避諱姚廣孝名字,足見朱棣對他的尊重程度,可能古今唯一吧。

盡管是靖難第一功臣,但姚廣孝卻一樣不取,深藏功與名,低調淡泊,獲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宗族鄉人。已經還俗的他,依然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

此後,明成祖往來於南京、北京之間,並幾次征伐蒙古,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1407年(永樂五年),姚廣孝又奉命教導皇長孫朱瞻基。

除此之外,姚廣孝還曾監修《太祖實錄》,參與編修《永樂大典》,還是一個文學家、史學家,《明史》記載是“廣孝少好學,工詩。與王賓、高啟、楊孟載友善。宋濂、蘇伯衡亦推獎之”。當然,姚廣孝晚年時,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佛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受到儒家文人的責難,所謂“晚著《道余錄》,頗毀先儒,識者鄙焉”。

1418年,姚廣孝去世,明成祖聽聞之後,“帝震悼,輟視朝二日,命有司治喪,以僧禮葬”,追贈榮國公,謚號恭靖,朱棣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再一次見證姚廣孝的影響力。

㈤ 在明代志怪小說中,老虎大多數與道士僧人互化,而不是和其他什麼人

明代時期,社會環境混亂,很多強盜會扮成道人或者僧人模樣害人,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道人和僧人的恐懼,再加上一般人對真正的道人、僧人生活不了解,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但明代時的志怪小說,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㈥ 誰說僧人不問國家政治,觀明朝第一奇人姚廣孝

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廣孝。
奇人:對聯進言說服朱棣奪天下
姚廣孝生於醫生世家,14歲落發為僧,法名道衍,卻師事道士席應真,得其陰陽之術。曾經在嵩山寺游學,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對他說:「你是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廣孝聽後反而大喜。
洪武十五年,高皇後駕崩,明太祖選高僧侍奉各親王,為其誦經薦福。道衍與燕王朱棣相談甚合,並請求被帶走,答應要送給燕王一頂白帽子。「王」字加上個「白」字是皇的隱語,著實讓朱棣又驚又喜。朱棣把姚廣孝帶回北平,讓他擔任慶壽寺任主持,而事實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談軍國大事,成為朱棣的心腹軍師。
民間有大軍師劉伯溫、二軍師姚廣孝之稱,劉伯溫保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時候姚廣孝還只是燕王朱棣的謀士。真正讓姚廣孝脫穎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並沒有把皇位傳給兒子,反而傳給了孫子,燕王朱棣非常郁悶。一日憂郁之際看著窗外的寒冬景緻突然隨口說了一句「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廣孝馬上附和了下句「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以對聯進言事例。隨後在姚廣孝的勸說與分析之後,朱棣終於下決心奪取侄子的江山。
奇事:半僧半俗輔佐燕王登基
北京城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這個說法應該是紫禁城的設計借鑒了潭柘寺的格局。而操作者正是姚廣孝,說起來是因為姚廣孝曾經在潭柘寺「掛單」。據史書記載,姚廣孝14歲的時候就出家為僧。
建文帝繼位後,採納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姚廣孝積極動員朱棣起兵反叛,朱棣說:「民意都支持朝廷,我們能怎麼辦呢?」道衍曰:「臣只知天道而已,何必管什麼民意!」於是朱棣漸漸下決心,並私下選派軍官,並招募勇敢異能的人。利用所住宮殿(原元朝皇宮)幽深的優勢,在宮內秘密製造兵器。姚廣孝為防止泄密,特意把兵器廠安置在地下,還養了一群鴨鵝,用鴨鵝的叫聲掩蓋兵器鍛造聲。
——分析《網路知道》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