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世界著名佛寺

世界著名佛寺

發布時間: 2020-12-08 06:36:40

『壹』 1.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橋是 2.留存至今最早的佛教建築是宋代佛寺建築的典型是

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經趙縣。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

最古老的佛教建築為石窟寺

彭州佛塔

彭州市境內現存佛塔七座,保存較好的有雲居院塔、正覺寺塔和鎮國寺塔。雲居院塔位於彭州市楠木鄉大麴村的曲尺山上,建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因雲居院而得名。塔為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通高20.86米,自下而上逐級內收。基座外沿用條石鑲砌,塔內中空,內部結構緊密,塔體白飾,壁面飾浮雕,檐角皆系風鐸。正覺寺塔位於彭州市紅岩鄉紅塔村,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塔為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通高27.54米。磚砌須彌座式基座。塔外檐由菱角牙子磚和疊澀磚構成。內有三層塔室,磚砌圓柱、斗栱上承覆斗狀藻井。鎮國寺塔位於彭州市關口西北的白塔坪,建於北宋仁宗至和元年至嘉祐五年(1054~1060年)。塔為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通高28.34米。檐下原有佛、菩薩、寶塔、孔雀和飛天等浮雕,現部分脫落。內有塔室5層,攀蹬道可至頂層。彭州佛塔建築構思巧妙,在注重實用價值的基礎上,更注重裝飾風格及藝術造型,既有北方佛塔壯麗恢弘的建築風格又糅合了川西精緻典雅的建築理念,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宋代佛寺建築在四川地區的代表。

『貳』 西域最大的佛寺遺址在哪裡

西域最大的佛寺遺址在哪裡?

暮鍾響起,佛音從偌大的寺院傳遞到天籟,整個西域籠罩在佛的世界裡。星星點點的油燈裝飾著大大小小的佛堂,坐禪的僧人從行善開始,闡述佛教的淵源。

1、庫車——漢唐龜茲佛都

抵達蘇巴什佛寺,一場冬雪剛剛降臨新疆庫車縣。曾經的龜茲故地,被冬天的霧霾覆蓋。來不及品味這座小城充溢的現代文明,我便一腳踏進了漢唐,行走在佛的世界,再一次被佛語擦亮了雙眼。

漫步於佛堂的殘垣斷壁之間,我聆聽不到來自千年之外的驚喜。如今的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依然靜悄悄地聳立在庫車河兩岸。昔日的輝煌被時光掩埋,游離於歲月的記憶里,我只能折腕嘆息。

從這里一直向東望去,高昌、敦煌、武威、麥積山、西安、洛陽、大同等一座座佛寺,連綿延續到最東方和最南方,這些聚集了龐大力量的精神信仰,組成了浩瀚的佛的國度,經久不衰。

當時光靜止,佇立於這座曾經的西域佛教中心,宏大的佛寺建築浮現在眼前,成百上千的僧侶打禪或誦經,耳邊傳來佛堂大殿令人心顫的梵梵佛音,彷彿置身於一座佛國的聖殿。

如今,曾經的西域佛教,被另一種信仰代替,一段歷史終將成為歷史。時光漸漸遠去,面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殘垣斷壁,見證和訴說著龜茲大地上的歷史變遷和發展。

東寺佛塔,據說下面埋葬著大玉佛腳。

2、 世界文化遺產煥發生機

時間定格在2014年6月,蘇巴什佛寺遺址獲得申遺成功,對於庫車縣各族人民群眾來說是一大盛事,也是阿克蘇地區的一件大事。這座漢唐時期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將向世界敞開寬闊的胸懷,源源不斷地接納各地紛沓而至的專家、學者、遊客及各界人士,蘇巴什佛寺遺址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蘇巴什佛寺作為絲綢之路上東西文化的連接點,承載著世界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並為研究龜茲文明、中國歷史和世界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史料。

佛教產生於印度,它的最高發展階段是在中國內地。寺院方面,蘇巴什佛寺是在西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傳播中心,西承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緒脈,但又在形制、布局、設施等進行創新,對龜茲以東產生深刻影響,尤其是佛塔的形制影響中國內地就更為深遠。

這座遺址始建於魏晉,鼎盛於隋唐。唐貞觀二年(628),玄奘去印度取經西行來到這里,並滯留兩月有餘。唐安西督護府移設龜茲後,內地高僧紛紛雲集,該寺佛事興隆,晨鍾暮鼓,燔火不絕。

專家們認為,蘇巴什佛寺遺址對研究龜茲地區古代地面佛寺遺址的建築方式、布局等方面佔有較高的意義,東、西佛寺的整體建築,代表了古代龜茲以至西域當時建築的先進技術。土坯與夯土是古代乾旱地區的傳統建築技術,西域、中亞、中東普遍應用,古今如此。

但我們發現,西域地區保存的高大建築比較多,尤其是在龜茲地區,超過10米的烽燧、佛塔和大型建築基座的建築遺存龜茲很多。如克孜爾尕哈烽燧,現通高15米多,烽燧幾乎垂直於水平拔地而起,它建於東漢,經千餘年而不塌,可見夯土技術之高超。而蘇巴什佛寺遺存佛塔的高度,有3座在8至9米,有兩座在13米以上,除去人為和自然破壞因素,仍能雄偉屹立至今,此種以土為建築材料的技術,亦是西域建築技術的傑出範例,是研究西域古代建築的極好標本。

庫車縣本土龜茲歷史研究專家裴孝曾說,蘇巴什佛寺能夠申遺成功,因為它具有突出的世界普遍性,「北傳佛教」的傳播,也就是沿著古代陸路交通大動脈——絲綢之路推進的,故「北傳佛教」也被成為「絲路佛教」。由於絲綢之路與「北傳佛教」相結合,佛教就在傳播中注入了東西方文明的因素,因此說,「絲路佛教」成為少有的世界重要文化的載體。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發展,就吸收了犍陀羅地區與希臘文化相融合的新的佛教造型藝術,印度哲學與希臘藝術取得完美結合成功,佛教藝術繼續傳播,又有兩河流域文明匯入,越過蔥嶺,中華文明與其產生碰撞與匯合,因此,西域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匯合的地區,而龜茲又是集中而突出的地方之一。當前迫切的是申遺成功後,要積極地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的保護,使其現有面貌不再遭受破壞,然後開展全方位研究,進一步揭示它的深層次文化真諦。

目前,除維修加固工程外,庫車縣正積極申請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和文物展示廳等項目,積極滿足世界各地的遊客來佛寺遺址觀光旅遊,並邀請了專家做相關規劃,爭取向遊客開放東寺。王志疆說蘇巴什佛寺申遺成功,既能很好的處理開發利用資源與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實現文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又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是功在當代、造福後世的崇高事業。

西寺佛塔,背後就是埋葬千年女屍的地方

3、揭開寺院千年女屍的神秘面紗

20多年前,新疆考古專家在蘇巴什佛寺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時,曾在西寺大殿(以庫車河為界分為東西寺院)發現一具腹內懷有身孕的女屍。當時,很多考古專家不能理解,這具女屍為何埋在寺院內最重要的大殿呢?

眾所周知,古代凡是信佛的人必須六根清凈、終生不娶。難道說是這座寺院里的高僧有了「外遇」,紙終包不住火,情人有了身孕,便以燒香為名進寺院尋高僧討說法。害怕事情敗露,高僧就將情人活活勒死,偷偷地埋在大殿後面的牆層里。不料,千年以後,卻被後人發現了這一秘密。

這只是一種猜想。而這種猜想,卻有悖於佛教以善為本的的形象。

近日,裴孝曾老人卻給出一個驚人的答案。他說結合眾多專家的研究和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可以確定蘇巴什佛寺遺址是龜茲皇家寺院,埋在西寺大殿的女屍必定是龜茲王室的直系親屬,或者是傳說中的龜茲公主。因為只有龜茲王室最尊貴的人才能埋葬在寺院里,經過僧人的超度,死後在天堂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佛教從印度傳入西域後,逐漸向東發展和輻射,形成了今天的佛教傳播格局。但也再次證明了西域(新疆)從古代開始就已經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叄』 泰國有哪些節日

1、宋干節

宋干節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柬埔寨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2、火箭節

火箭節是泰國民間祈雨的一種風俗儀式,按照習俗,一般是在每年5月中旬雨季來臨的時候舉行,通常持續兩天。每逢這個時候,當地的農民就會以村子為單位,用塑料管、竹子或木頭等簡易材料做成火箭進行發射火箭的比賽,以此來祈求天空降雨,使他們獲得莊稼的豐收和生活的幸福。

3、守夏節

守夏節又稱作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守夏節源於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習俗。

4、大象節

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一年一度的象節,是泰國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

大象在自己的節日里,被主人沖洗得乾乾凈凈,然後披紅掛彩地趕往素攀市,參加一年一度的「大象運動會」。這里的運動項目有拔河、舉重、踢球、障礙跑等。大象憨態可愛而又一絲不苟的表演,博得觀眾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5、水燈節

在泰國的傳統節日中,每年的11月份都要舉行「水燈節」,這是一個充分體現泰國青年男女旖旎戀情的節日。因為每逢水燈節的夜晚,無論是城市或在鄉鎮,只要是頻臨河港或湖邊的地方,水面上都會飄滿水燈,閃亮著一片燭光,輝映著青年男女們雙雙的幸福靚影,而一片花香和輕快抑揚的「放水燈」歌聲中,構成一個歡樂的水燈節之夜。

『肆』 世界遺產(中國)的故事,詩詞,楹聯,傳說,資料(切記:不要是孟姜女,而且只能限世界遺產,別是萬佛寺!)

11長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中國的長城始建於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從公元前7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持續了兩千多年修築過長城,今天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長城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沿著山脊把蜿蜒無盡的山勢勾畫出清晰的輪廓。在萬里城牆 上,分布著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台、烽火台,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顯得雄奇險峻,充滿巨大的藝術魅力。
西藏布達拉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4年12月
布達拉宮在中國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節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50公里。1929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此發現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一塊完整的頭蓋骨,並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獵及使用火的遺跡,以後陸續在龍骨山上發現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遺址。周口店遺址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人類化石材料最豐富、最生動、植物化石門類最齊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類遺址。
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通過對這些考古資料的研究,證明北京猿人距今約69萬年,其創造出頗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北京猿人的發現,還將用火的歷史提早了幾十萬年,他們居住過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燼堆。

『伍』 游攀枝花西區西佛寺水上世界的作文

搜索答案
游攀枝花鑫島有感作文600字

匿名 | 瀏覽 7 次 2016-08-15 16:13

2016-08-15 16:18最佳答案
我的家鄉叫攀枝花,它位於四川的西南方,它還是唯一一座以花為名的城市。
我的家鄉的風景十分迷人,先從四季說吧,春天,雖然天氣很熱,可是攀枝花的春天來的早,這個季節還會開一種花,叫攀枝花,它能開好幾個月,到六七月時也沒有全部枯萎。夏天,是攀枝花最熱的時候,這時,烈日炎炎,這時的風景也很美,樹葉十分茂密,像一把綠色的大傘,這時的花也爭芳吐艷,十分漂亮。秋天,落葉紛紛,到樹林,滿地都是落葉,好像是在地上鋪了一條金黃的地毯。這時的水果也很多,葡萄有白、紅、綠等等顏色,其它水果的顏色也十分鮮艷。冬天,雖然不下雪,天氣還是比其它三個季節涼快,最讓人吃驚的是,有一些攀枝花還沒有枯萎!我再來描寫一下風雨時的特點吧!刮風時,其它地區都是沒有聲音的,可我的家鄉比較特別,刮風都有聲音的。下雨時,遠處的山上雲霧環繞,猶如仙境。
我家鄉的水果也很多,我最喜歡吃的水果要數西瓜、芒果、桃子,我來介紹一下它們。西瓜又大又圓,它的皮色是綠色的,它裡面的果肉顏色就要看品種了,我見過的有兩種:一種的果肉是紅色的,一種的果網是黃色的,西瓜的味道是甜滋滋的,十分好吃。我再來介紹一下芒果,它的形狀是TUO圓形的,顏色是黃色的,它裡面的果肉是黃色的,吃起來味道真是太甜了。最後,我再介紹一下桃子,它頂上是尖的,底下是圓的,桃子的顏色是上麵粉紅下面白。
我的家鄉礦產十分豐富,這都是攀鋼集團的叔叔阿姨們的辛苦換來的。我要感謝他們,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陸』 世界上第一張紙幣是哪個國家製造出來的

北宋時期,益州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歷史考證是誕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一帶,但是具體誕生地點卻始終是個謎,國內外學者始終爭論——不休。為了弄清「交子」誕生地的確切位置,當地一批好奇的錢幣收藏家和學者,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行動。

經考證,西南財經大學貨幣證券博物館詹星認為,成都市
的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以下簡稱中鐵二院),就是當時製造「交子」的地方。「中鐵二院」在北宋時期竟是一座寺廟,造錢工廠為什麼要選在寺廟里進行呢?

900年來,「交子」誕生地始終是個謎

據專家考證,「交子」最早是以私下流通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又稱「私交子」。著名經濟史專家、西南財經大學貨幣證券博物館館長劉方健介紹說,北宋初年,成都一帶商業十分發達,通貨緊張,鐵錢卻流通不暢,於是當地16家富戶開始私下印製一種可以取代錢幣、用楮樹皮造的券,後來被稱作「交子」。當地政府最初想取締這種「新貨幣」,但是這種「新貨幣」在經濟流通中作用卻十分明顯,於是決定改用官方印製。

但是這兩種「交子」的誕生地卻一直沒人發現。此次發掘行動的參與者、錢幣收藏家詹星說:「作為一名錢幣收藏愛好者,我每次外出學術交流,外地同行和外國友人聽到我是成都人時,都會向我打聽『交子』的誕生地,每次我只能支支吾吾對付過去,有時候弄得特尷尬!」另一位錢幣收藏家傅先慶也表達了同感:「前段時間,沿海城市的一位學者聲稱『交子』不應該誕生在成都,而是在當地,這讓我們成都的錢幣專家特生氣,但也很無奈,因為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反駁呀!」當地的一些專家學者及研究機構,也希望能早日解開「交子」誕生地之謎,於是他們開始了有組織的查證發掘行動。

歷史考證,「交子」最早在成都萬佛寺內印製

過去的研究者曾認為,成都東門的「椒子街」應該是當時官方印製「交子」的地方。因為《成都城坊古跡考》對成都東門「椒子街」有這樣的解釋,「一說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嘗設交子務於此。」

但是當地的貨幣收藏家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根據《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釋:「北宋益州的『交子鋪』實為四川歷史上最早的貨幣金融機構,而益州的交子務則是最早由國家批准設立的紙幣發行機構。」顯然,說紙幣發行機構就是印製地,是沒有依據的。也就是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誕生地。由於「交子」誕生已900多年,又無具體的實物考證,只有從文獻資料中查找。

早在3年前,貨幣博物館的詹星就開始從歷史典籍入手,查找「交子」的誕生地。他從圖書館找來《全蜀藝文志》,查到了元代費著的《楮幣譜》中有一段文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增1員;掌典10人,貼書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鑄匠2人,雜役12人,廩給各有差。所用之紙,初自置場,以交子務官兼領,後慮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員蒞之,移寓城西凈眾寺。」

這說明官方發行的「交子」印製地就在城西的凈眾寺,不過經過了900餘年,現在的成都早已沒有什麼凈眾寺了,怎麼找呢?後來,經過四川南充市的學者丁祖春的幫忙,詹星的查證又深入了一步,原來,凈眾寺最早建於東漢桓帝延熙年間,六朝時名為安浦寺,唐時名為凈眾寺,宋代換名凈因寺,元末明初更名為萬佛寺,明末張獻忠進川後毀於戰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為萬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門金花橋側。

對照地圖,如今「中鐵二院」正是清代「萬佛寺」遺址。

可是今天的成都仍然沒有萬佛寺這個地方,也不清楚什麼方位,查找暫時陷入了困境。正在迷茫困惑之際,原成都市金牛區文管所所長姜易德獲悉後指點迷津,萬佛寺就靠近西門外府河旁,在通錦橋附近,毀於上個世紀50年代,曾留下了一些精美文物被收藏在四川大學博物館,而現在「中鐵二院」就是萬佛寺舊址。

後來,錢幣研究專家張善熙提供了清光緒五年《成都城防圖》,與現在的《成都城市地圖》對照,今天的「中鐵二院」正是清代的「萬佛寺」遺址。

與此同時,另一位錢幣收藏家傅先慶從小生長在萬佛寺旁,傅老回憶說:「我家離通錦橋不遠,旁邊就是萬佛寺,寺廟周圍有參天古樹,周邊還被小溪包圍著,小溪上游安裝有高大的水車,不停地旋轉將小溪的水提上岸流向寺廟使用。離寺廟不遠處還有一水碾,是專用來碾壓造紙原料的。小時候,我經常到寺廟前的土地廟里玩耍,和老和尚聊天。抗戰期間,樹德中學曾疏散至此。1947年被改建為成都理學院,解放後該校被合並到四川大學。上世紀50年代,中鐵二局和中鐵二院落戶通錦橋和馬家花園一帶,萬佛寺就被佔用了。」

文字記載,官「交子」才屬國家法定貨幣

在這次查證「交子」誕生地的過程中,傅先慶老人憑借著舊時記憶,將原來萬佛寺一帶的建築繪成了一張地圖,與張善熙提供的清光緒五年《成都城防圖》所標注萬佛寺進行對照,結果發現與萬佛寺所在地是完全吻合的。

不過,萬佛寺後來卻因為城市建設等原因被拆除了。劉方健告訴記者,在50年代,因為修鐵路,萬佛寺被中鐵二局的一個設計院所佔用,寺廟也被徹底拆除,半個世紀後,現在這里已成為繁華的中心城區,難怪現在的成都市地圖里,已很難再找到它的蹤跡了。

但是,可以確認的是,「官交子」的誕生地就是現在成都市的中鐵二院所在地。同時,參與考證的專家也強調,「私交子」誕生得比「官交子」更早,但「官交子」才屬國家法定貨幣,具備完全的貨幣職能。而最早的「私交子」只具有部分貨幣職能,不屬於信用貨幣,《楮幣譜》開篇名義就寫明了「私交子」流通中的弊端。「私交子」雖然功不可沒,是世界紙幣的源頭,但由於缺乏實物和文獻對其印製地的記載,因而無法考證。而「官交子」印製地文字記載很清楚,稱它為「世界上第一張紙幣」沒有不妥之處。

背景知識:在廟里「造錢」有科學依據

紙幣是紙張製作,但為什麼偏偏要選在寺院里呢?

四川大學原歷史系教授陳恩元認為,製造「交子」最重要的是紙張,其製作方法是用楮樹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多天,使楮樹皮軟化和漂白,再用清水浸泡,經過碾壓成為造紙紙漿。同時,造紙需要大量的進水和污水排放,造出的紙又需要晾曬,因此,造紙作坊必須建在有天然來水和寬敞的地方。而萬佛寺地區恰好符合這些條件,周圍林木蔥郁,有溪水環繞,取水及排污都很方便。

『柒』 重慶永川大佛寺是否屬於世界文化遺產

不是,這個可能還比較難。知名度還有待提升

『捌』 潼南的大佛寺的佛字是世界上最大的嗎

潼南大佛寺刻在陡峭筆立的岩壁之上的「佛」字,高8.85米,寬6.78米,占據岩面60平方米,為清同治年(1870年)雲岩弗乘所書,是全國最大的石刻佛字。

「佛」是中文,全國最大,也就是全世界最大。

『玖』 世界第一,中國第二,諸城萬佛寺

吹吧!!!反正不用納稅

『拾』 世界三大宗教建築特點

基督教堂外面建築頂端有十字架,內部有講台,有一個十字架,以馬內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