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不負
⑴ 不負民族氣節,在蘇門答臘被害的現代著名作家是
郁達夫,名文,字達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於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專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屬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郁達夫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夏衍先生曾說「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1938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亡,星洲淪陷後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憲兵殘酷殺害,終年四十九歲。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郁達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這樣的評價: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⑵ 歷史上著名的不負父母對自己希望的事例
孟母三遷,孟子終成一代大儒,不辜負母親的苦心,岳母刺字,岳飛精忠報國,一代愛國名將就此誕生。
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著名科學家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上學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缺乏,深感不讀書不能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的讀起書來。他廣泛地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認真地學習歷史知識,。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也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不但沒有答應,還更加努力地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後,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資產階級革命家、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功夫不負有心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語,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就沒有什麼做不成的事。
比如懸梁刺股的孫敬,他是一個晉朝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端系在房樑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後便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一個用懸梁來防止自己睡著的名人。還有刺股的蘇秦,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於是,他決定要爭口氣。以後,他就廢寢忘食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靜悄悄時,蘇秦已經是頭昏腦脹,總想睡覺,他就立即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來的名人蘇秦。
再如西漢的匡衡,家裡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他家晚上沒有油點燈,鄰居房裡點著燈,所以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用洞里傳出來的光看書,這就是「鑿壁借光」的故事。
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頭蛇尾,都要有始有終,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愚公移山的故事
北山住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兒,名叫愚公。他家門口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進出很不方便。愚公就跟家裡的人商量,想挖掉這兩座山。
愚公的妻子懷疑說,山上的石頭和土往哪兒放呢?愚公和他的兒子們不管這些,說干就干,把挖下的土和石頭運到很遠的渤海去,一年才來回一次。
河曲有個叫智叟的老頭兒勸愚公別犯傻,這么大年紀怎麼挖得平山呢?愚公說:「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有兒子,世世代代幹下去,哪有挖不平的山呢?」
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派了兩個天神,背走了兩座大山。
愚公動員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員少;工具簡陋,運土路程遠等這么大困難,表面看來「愚不可及」。但愚公 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在於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於漢 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人和後代子孫。此外,他對移山的信心來自他在人和自然關系的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見識遠遠高過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從靜止的眼光看問題,認為自然條件無法 改變,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從而斷定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 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說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這一顛倒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調,而且具有諷刺的效果。
懸梁刺股
孫敬是一個晉朝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端系在房樑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後便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一個用懸梁來防止自己睡著的名人。還有刺股的蘇秦,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於是,他決定要爭口氣。以後,他就廢寢忘食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靜悄悄時,蘇秦已經是頭昏腦脹,總想睡覺,他就立即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來的名人蘇秦。
鑿壁借光
再如西漢的匡衡,家裡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他家晚上沒有油點燈,鄰居房裡點著燈,所以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用洞里傳出來的光看書,這就是「鑿壁借光」的故事。
徐悲鴻
還有現代的徐悲鴻,他的畫聞名中外,年輕時他勵志學畫,用他的勤奮努力,為國爭光,不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
從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到底,持之以恆,才能有所作為。
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頭蛇尾,都要有始有終,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⑷ 答題:不負民族氣節,在蘇門答臘被害的現代著名作家是
B 郁達夫
⑸ 不負民族氣節,在蘇門答臘被害的現代著名作家是
郁達夫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幫助過南洋共產黨,進步人士,傳說被日本憲兵所害。也有傳說被印尼民族主義者誤殺。
⑹ 歷史上著名的不負父母希望的事例。
孟母三遷 岳飛 精忠報國
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的桂冠永遠只屬於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人,成功的桂冠永遠不會從天而降,「送給」那些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懶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成功之花需要辛勤的汗水來澆灌。從古至今,千百年來,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飽經滄桑,然而他們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為了理想奮發進取,取得 卓越成功。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從小酷愛書法,七歲跟隨當時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每天勤學苦練。沒有墨汁、毛筆的時候,他就用手在衣服上寫,有時用樹枝在沙地上寫,有時夜晚在月光下寫。相傳,他在浙江紹興蘭亭池邊練習書法,洗筆、硯台的水把池水都染黑了,經過整整二十年的努力,他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書法家,作品流傳千古。
現代著名畫家黃永玉畫的荷花,十分被人稱道。可是有誰知道他畫過多少荷花寫生稿呢,連黃永玉自己也計算不清。有一回,他叫兒子數一數究竟畫了多少寫生稿。兒子一捆捆抱來,每捆一百張,總共有八十多捆。黃永玉經過二十多年刻苦寫生,並反復鑽研畫荷花的技巧,
吸取各家之長,融於一體,後來他畫的荷花就獨具神韻。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功夫不負有心人,讓我們為了成功堅持不懈的努力,創造明天的輝煌。
1.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裡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於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鍾後,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麼說,愛迪生終於發現:真空狀態對白熱燈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症結就在這里。
那麼應選擇什麼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於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麼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製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泡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麼,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麼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於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鬍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後,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於是,把炭化後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於鬆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明電燈一百周年。
2.無獨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爾遜的生物學家,發現美國東海岸和歐洲西海岸同緯度的地區都有一種蚯蚓,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這是為什麼呢?這個疑問,引起了當時正在研究大陸和海岸起源問題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那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躍大西洋,它的這種分布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本采是連在一起的,後采裂開分成了兩個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
有一次,牛頓去郊外遊玩,之後靠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蘋果會從上往下掉而不是從下往上掉?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家裡研究,結果不斷有新的相關疑問產生,於是他不斷研究,後來他發現原來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體吸住。隨後,就出現了《牛頓物理引力學》。
⑺ 著名的心理醫生做了測試題,說我爸是愛我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他從沒關心過我,只是嘴上說而已,從不負責任
爸爸肯定是愛孩子的,只是不善於表達罷了
⑻ 古今對聯:中國古今著名對聯大全,對對經典(
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此聯為【明代】胡寄垣所作
上聯: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下聯:墓門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兩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此聯為【清代】彭玉麟——浙江·杭州岳飛墓聯
上聯:兩三竿竹皆秋色
下聯:千萬疊山有雨容
此聯為【近代】林紓所作
上聯:風雲三尺劍
下聯:花鳥一床書
此聯為【明】左光斗所作
上聯:老拳博古道
下聯:兒口嚼新書
此聯為【清】金聖嘆所作
上聯:穹達盡為身外事
下聯:升沉不改故人情
此聯為【近代】薩鎮冰老先生贈冰心父聯
上聯:白馬西風塞上下聯:杏花煙雨江南
此聯為徐悲鴻所作
上聯:家藏千卷書,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聯: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
此聯為【宋】劉少逸幼時,一日隨師往拜名士羅思純和其所對
上聯:門前莫約頻來客
下聯:座上同觀未見書
此聯為【宋】樓鑰所作
上聯: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下聯:前巷深,後巷淺,不聞車馬之音
此聯為【宋】朱熹贈友人
上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
下聯: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此聯為【宋】蘇軾題武昌黃鶴樓所作
上聯:我每一醉岳陽,見眼底風波,無時不作
下聯:人皆欲吞雲夢,問胸中塊磊,何時能消
此聯為【宋】歐陽修題岳陽樓聯
上聯:荷風送香氣
下聯:松月生夜涼
此聯為【近代】於右任所作
上聯:斗酒縱觀廿四史
下聯:爐香靜對十三經
此聯為【明】史可法所作
上聯:一竹一蘭一石
下聯:有節有香有骨
此聯為【清】鄭夔題書齋聯
上聯:汲來江水烹新茗
下聯:買盡青山當畫屏
此聯為【清】鄭燮題焦山自然庵
上聯:春風閬苑三千客
下聯:明月揚州第一樓
此聯為【元】趙孟頫題揚州迎月樓
上聯:四十九年窮不死
下聯:三百六日醉如泥
此聯為蔡鴻逵自述聯
上聯:天為補貧偏與健
下聯: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聯為【明】陳繼儒所作
上聯:長空有月明兩岸
下聯:秋水不波行一舟
此聯為【清】林則徐題福州西湖宛在堂
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此聯為林則徐題書齋
上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吏耶?儒耶?仙耶?
前不見古人,使我悵然涕下
下聯: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楊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
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聯為【清】竇序撰岳陽樓聯
上聯: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下聯:吞得盡胸中雲夢,方許對古人言詩
此聯為【清】人王褒生所撰岳陽樓聯
上聯:蒼茫四顧,俯吳楚剩山殘水,今古戰爭場,只合吹鐵笛一聲,喚醒滄桑世界
下聯:憑吊千秋,問湖湘騷人詞客,後先憂樂事,果誰抱布衣獨任,擔當日夜乾坤
此聯為【清】李秀峰撰岳陽樓聯
上聯:把筆又登樓,愧學遜希文,才非工部
下聯:披襟頻依欄,正風來水面,日到天星
此聯為【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撰岳陽樓聯
上聯:春暮偶登樓,上下魚龍,應惜滿湖綠水
下聯:酒醉休說夢,關山戎馬,未如一枕黃梁
此聯為李澄宇撰岳陽樓聯
上聯: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
下聯: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
此聯為【近代】著名楚辭學家吳丈蜀撰岳陽樓聯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此聯為【明】太祖賜金陵秦淮河聯
上聯:四面湖山歸眼底
下聯: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為岳陽樓聯
上聯:南極瀟湘千里月
下聯:北通巫峽萬重山
此聯【清】張照撰岳陽樓聯
上聯:桃花褪艷,血痕豈化胭脂
下聯:豆蔻香銷,手澤尚含蘭麝
此聯出自【明】李香君《與候公子》
上聯: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
下聯:痴聲痴色痴夢痴情,幾輩痴情
此聯為【明】太祖賜金陵秦淮河聯
上聯: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下聯: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聯: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龍門三級浪。
下聯: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聯: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長長是官
吾聯:黛玉寶玉紅玉金玉香玉玉玉非石
此聯為嫣然因夢所出。下聯的分別指林黛玉、賈寶玉
上聯: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下聯: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此為杭州九曲十八澗路亭聯
、、、、、、、
⑼ 不負民族氣節,在蘇門答臘被害的現代著名作家是誰
郁達夫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幫助過南洋共產黨,進步人士,傳說被日本憲兵所害。也有傳說被印尼民族主義者誤殺。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