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蘇聯著名作家

蘇聯著名作家

發布時間: 2020-12-08 16:44:50

1. 高爾基是前蘇聯的著名的文學家

姓名:高爾基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68~1936
國籍:蘇聯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
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沖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斗,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斗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贊。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作轉向了戲劇,1901~1905年,他先後寫出了《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和《野蠻人》等劇本。特別是《小市民》、《底層》展現了現實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與新的精神面貌,表現了他們為自己權利而斗爭的決心與樂觀情緒,它們的上演,在當時俄國的劇壇上引起了轟動。
1906年高爾基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母親》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而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列寧肯定了它的現實意義。
1905年革命失敗後,高爾基赴美國及義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於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並得到他的熱情幫助。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於革命的戰斗精神。對新的無產階級文學創作方法的特徵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義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後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後的十年間,高爾基因健康欠佳,僅寫了關於列寧及一些作家的獨具藝術風格與重要文獻價值的回憶錄及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的大學》(1922~1923)、《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4~1925)等幾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寧忠告,到國外養病。
1931年回國之後,從1925年起著手創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詩氣魄的長篇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還寫了《蘇聯游記》(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劇作《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薩·日烈茲諾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藝理論、文學批評和政論文章,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並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希莫維奇-彼什科夫
是音譯GOULKKI 所以才叫高爾基的

2. 俄國作家有哪些

1、克雷洛夫——使寓言突破道德訓誡界限的「反叛者」

克雷洛夫是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他通過將寓言內容與現實緊密聯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實的語言風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了諷刺的利器。他通過寓言這一體裁將俄羅斯民間的生動朴實的語言引入俄羅斯文學,為俄羅斯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代表作:《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

2、亞歷山大·普希金——「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亞歷山大·普希金是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他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被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代表作:《上尉的女兒》、《葉甫蓋尼奧涅金》
有人將上世紀80年代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在那個文化全面復甦、新思潮風起雲涌的年月,普希金給予我們的遠不是幾首歌詠愛情與友誼的詩篇的熏染,關於自由、關於正義、關於理想、關於生活,我們都能從他那真摯飽滿、激情四射的歌唱中得到最形象、最動人的答案。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普希金是一段揮之不去的美好的集體記憶,是一筆無法割捨的精神財富。

3、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筆名果戈里,是俄國偉大的批判主義作家,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自然派,即以批判的態度對俄國專制農奴制度現實進行直接反映的一派作家。他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死魂靈》、《欽差大臣》

《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峰。別林斯基高度贊揚它是「俄國文壇上劃時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於

俄國文學過去以及現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時又是高度藝術的作品。」

4、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又一位偉大詩人。他不僅是俄國文學史上,而且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萊蒙托夫鮮有直接意義上的政治抒情詩;社會政治課題通常融人到他的哲學和精神思考體系中。這在萊蒙托夫19世紀30年代初創作的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代表作:《大貴族奧爾沙》《詩人之死》《當代英雄》(長篇小說)

翻譯家高莽曾在他的《萊蒙托夫的南方之戀》中表示,米哈伊爾·萊蒙托夫是位英才。他那璀璨多彩但又短暫坎坷的一生,他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孤傲性格與作風,他所從事的各類文藝創作,都曾引起我的好奇與嚮往。

5、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現實主義藝術大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和「現實主義作家」,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他的小說不僅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社會現實,而且善於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恰當的言語、行動,通過對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語言簡潔、朴質、精確、優美,為俄羅斯語言的規范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代表作:《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

解放軍出版社昆侖圖書編輯部主任張良村曾如此評價他的作品:屠格涅夫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俄國當時的時代變革,他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和矛盾的世界觀也在作品中有所表現。他同情衰亡中的貴族階級,而他的理智卻又使他展示了平民的勝利。

6、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之一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他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代表作:《女房東》、《地下室手記》、《罪與罰》、《賭徒》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並非開創心理敘事的鼻祖,但他絕對是發展心理和意識描寫的一代宗師。高爾基說過:「就表現力來說,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同他媲美。」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臧仲倫曾如此評價他的作品:他所有的中篇和長篇小說,都是一道傾瀉他的親身感受的火熱的河流。這是他的靈魂奧秘的連續的獨白。這是披肝瀝膽的熱烈的渴望。

3. 俄國或者前蘇聯著名的作家及代表作有哪些

俄國文學最光輝的時代可以說是19世紀。正是在這一時期,俄國文學語言之父亞歷山大·普希金創作了自己的作品(《葉甫蓋尼·奧涅金》、《大尉的女兒》等等)。19世紀不僅是俄國文學、也是世界古典文學大師的創作時代。該時代的作家主要有:

亞歷山大·格里鮑耶多夫(《聰明誤》)
米哈伊爾·萊蒙托夫(《童僧》、《當代英雄》等)
尼古拉·果戈理(《狄康卡近鄉夜話》、《死魂靈》等)
劇作家亞歷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狼和羊》等)
費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白痴》等)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伊萬·屠格涅夫(《父與子》、《羅亭》、《貴族之家》等)
伊萬·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懸崖》等)
尼古拉·涅克拉索夫(《誰在俄羅斯過好日子》、《俄羅斯婦女》等)
米哈伊爾·薩爾蒂科夫-謝得林(《外省札記》、《一個城市的歷史》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安東·契訶夫的創作時期(《櫻桃園》、《三姐妹》、《海鷗》等)。隨著「革命的海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高爾基出現在文壇上(《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母親》),文學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俄國古典文學傳統在伊萬·布寧、亞歷山大·庫普林等人的創作中得到繼續。伊萬·布寧的中篇小說《米佳的愛情》和長篇自傳體小說《阿爾謝尼耶夫一生》前四部享譽歐洲。庫普林的《阿列霞》和《石榴石手鐲》,在世界范圍內也算得上寫得最美的愛情小說。

20世紀初被認為是俄國詩歌的「白銀時代」,新流派不斷涌現。象徵派詩人亞歷山大·勃洛克正處在創作極盛期,高唱對永恆之美的渴求(《陌生女郎》、《美女詩抄》)和對新的歷史時代的歡迎(《十二個》)。勃洛克的同時代人中有著名的阿克梅派尼古拉·古米廖夫、安娜·阿赫瑪托娃、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以及此時的未來主義者、稍後成為旗幟鮮明的革命擁護者的弗拉基米爾·馬雅科夫斯基(《好!》、《弗拉基米爾·伊里伊奇·列寧》)。

20世紀初文壇上還活躍著這樣一些天才作家和詩人: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安德烈·普拉東諾夫《切文古爾鎮》、《地槽》)、羅斯農村的吟唱者、抒情詩人謝爾蓋·葉賽寧(《安娜·斯涅金娜》、《二十六人的歌謠》、《黑影人》)、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白衛軍》、《大師與馬格麗特》)。

接下來的一代也在俄國和世界文學史上留下自己的印痕,他們是:小說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新開墾的處女地》)、維克多·阿斯塔菲耶夫(《魚王》)、詩人康斯坦丁·西蒙諾夫(《等著我吧》)、亞歷山大·特瓦爾多夫斯基(《瓦西里·焦爾金》、《路邊的房子》)等。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的創作在俄國文學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古拉格群島》、《癌症樓》)。

近年來,俄國文學中呈現出兩種相互矛盾的現象:一方面,阿列克桑德拉·馬里尼娜、達麗婭·敦佐娃、鮑里斯·阿庫寧(所有名字都是筆名)等作者的小說和偵探題材空前流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純正文學名副其實的繼承者——弗拉基米爾·馬卡寧(《地下活動,或時代英雄》)、塔季揚娜·托爾斯塔婭(《克斯》)。

4. 蘇聯著名作家詩詞

No.1:克雷洛夫——使寓言突破道德訓誡界限的「反叛者」

克雷洛夫是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他通過將寓言內容與現實緊密聯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實的語言風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了諷刺的利器。他通過寓言這一體裁將俄羅斯民間的生動朴實的語言引入俄羅斯文學,為俄羅斯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代表作:《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

No.2:亞歷山大·普希金——「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亞歷山大·普希金是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他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被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代表作:《上尉的女兒》、《葉甫蓋尼奧涅金》

有人將上世紀80年代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在那個文化全面復甦、新思潮風起雲涌的年月,普希金給予我們的遠不是幾首歌詠愛情與友誼的詩篇的熏染,關於自由、關於正義、關於理想、關於生活,我們都能從他那真摯飽滿、激情四射的歌唱中得到最形象、最動人的答案。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普希金是一段揮之不去的美好的集體記憶,是一筆無法割捨的精神財富。

No.3: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筆名果戈里,是俄國偉大的批判主義作家,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自然派,即以批判的態度對俄國專制農奴制度現實進行直接反映的一派作家。他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死魂靈》、《欽差大臣》

《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峰。別林斯基高度贊揚它是「俄國文壇上劃時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於俄國文學過去以及現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時又是高度藝術的作品。」

No.4: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又一位偉大詩人。他不僅是俄國文學史上,而且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萊蒙托夫鮮有直接意義上的政治抒情詩;社會政治課題通常融人到他的哲學和精神思考體系中。這在萊蒙托夫19世紀30年代初創作的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代表作:《大貴族奧爾沙》

5. 俄國的作家有哪些

1、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

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2、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3、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

4、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

是俄國批判主義作家,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

5、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

他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位俄羅斯小說家、劇作家。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響。

6. 蘇聯最著名的文學著作有那些謝謝

1、《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是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於1836年發表。故事描寫紈絝子弟赫列斯達可夫與人打賭輸得精光,正一籌莫展,從彼得堡途經外省某市,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在當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鬧出許多笑話。

作品改變了當時俄國劇壇上充斥著從法國移植而來的思想淺薄、手法庸俗的鬧劇的局面。《欽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劇這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社會達官顯貴們的丑惡原形,從而揭露了農奴制俄國社會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動。

2、《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年。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壯闊史詩。

《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贊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

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3、《卡拉馬佐夫兄弟》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通常也被認為是作者文學生涯的巔峰之作。

《卡拉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羅斯信使》雜志上連載了將近兩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並於1881年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

該書改變自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之間的尖銳沖突,以及弒父案件的法庭審判。

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

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於人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情慾、信仰、理性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

4、《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名著

7. 蘇聯的作家有哪些

1、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羅斯田園派詩人。生於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由富農外祖父養育。1912年畢業於師范學校,之後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廠當一名校對員,同時參加蘇里科夫文學音樂小組,兼修沙尼亞夫斯基平民大學課程。

1914年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並出版第一部詩集《亡靈節》。1916年春入伍,退伍後與賴伊赫結婚。1925年12月28日拂曉在列寧格勒的一家旅館投繯自盡。

8.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 托爾斯泰資料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托爾斯泰於1902年至1906年間每年均獲得多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於1901年、1902年和1909年多次獲得諾貝和平獎提名,而他從未獲獎也成為諾貝爾獎歷史上的巨大爭議之一。

托爾斯泰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8)蘇聯著名作家擴展閱讀

寫作生涯: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並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7年,游歷西歐,寫短篇小說《琉森》。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早期創作的總結提出自己貴族平民化的觀點。1865年到1869年,托爾斯泰完成劃時代的巨著《戰爭與和平》。

1873年到1877年,托爾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稱「《安娜·卡列尼娜》是歐洲文壇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與之相媲美的、白璧無瑕的藝術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絕後的藝術大師」。

思想:

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開信中譴責了英國殖民統治,宣揚「勿以暴抗惡」原則,鼓勵印度人用「愛的原則」拯救自己。在英國就學時就喜愛托爾斯泰的甘地大為震動,於1909年開始與托翁書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

深受託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間,建立了托爾斯泰農場,接受了「勿以暴抗惡」的思想,被羅曼·羅蘭詡為「托翁聖火的傳人」。

9. 高爾基是前蘇聯著名作家,他的自傳體三部曲分別是

1、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2、高內爾容基人物簡介: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3、高爾基主要作品
浪漫主義作品:《少女與死神》、《伊則吉爾的老婆子》、《鷹之歌》、《海燕》等,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達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憧憬,特別是1901年創造的海燕形象,被認為是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的象徵,給人們極大鼓舞。
現實主義作品:《奧爾洛夫夫婦》、《柯諾瓦洛夫》、《淪落的人們》、《草原上》、《因為煩悶無聊》、《二十六個和一個》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主要批判資產階級社會的凄慘和市儈的卑鄙齷齪,表現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的覺醒,表達他們對剝削制度的憤怒和抗議。

10. 前蘇聯著名的作家三個斯基

分別是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亞諾夫斯基、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1、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亞諾夫斯基(英譯: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Anovskii),筆名果戈理(俄文:Гоголь,英譯Gogol),俄國批判主義作家,代表作有《死魂靈》(或譯:《死農奴》)和《欽差大臣》。

果戈理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大都是圍繞著故事而展開的,但是他故事的編排與發展卻是荒誕不經的。在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中,作者安排一些荒誕不經的結局與過程,在這祥不可思議的故事情節中,去感受作者的對俄國社會與俄國專制制度的殘酷性。

2、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國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於小貴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鄉間度過。184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表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制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此期間發表有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痴》、《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

他的小說創作主題大致可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描寫被欺凌與被梅辱者,竭力展示隱藏在貧民窟陰暗角落裡,「」人物」的不幸與悲苦;二是描寫自我分裂的人,揭示多重人格;三是表現人性的復歸。

3、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語: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從1934年起,他開始寫作反映國內戰爭時期無產階級為蘇維埃政權而斗爭的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直到1936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病逝,《暴風雨所誕生的》才寫了第一章。

(10)蘇聯著名作家擴展閱讀: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創作經歷: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朋友對他的文學創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他謄寫一頁頁書稿。1931年10月,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第一部封筆,並於1932年付梓。第二部於1933年5月殺青,1934年出版。

奧斯特洛夫斯基剛剛開始小說創作時,未配備助手。他的妻子賴莎·波爾菲里葉夫娜·奧斯特洛夫斯卡婭早出晚歸,忙於工作。盡管疼痛難忍、軀體幾乎不能動彈,但奧斯特洛夫斯基藉助刻字板,獨立完成了小說的開篇。1931年初,他的母親與妹妹前往莫斯科與他團聚,他才口述著書。每天,他需要克服常人難以想見的困難。

他不僅需要記住作品的總體脈絡,將構思形象化、細節化,還不能遺忘所寫的句子及所用的詞語。他通常在深夜裡文思泉湧,成功的人物形象和優美的文字噴薄而出,為了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他整宿不眠,反復吟詠腦海中的珍貴片段。小說的每個句子都經過他精心錘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