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建築物有哪些
① 美國有哪些有名建築(英文帶翻譯)
Independence Hall
Independence Hall
Philadelphia's Independence Hall (Independence Hall), where the three rooms, however, which a few tables, however, a dozen or so of the chairs of the three houses, is that the U.S. Congres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High Court, is signed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ratif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Legislativ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separation of powers from the beginning, just and fair in this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ed.
Statue of Liberty
Statue of Liberty (Statue of Liberty, Statue de la liberté), also known as "freedom illuminate the world" (English: 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French: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40.69 ° N, 74.04 ° W, France In 1876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ed to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dependence of gifts, in New York City near the Hudson River Estuary. Is the statue of the freedom of the island's important tourist attractions.
French sculptor Bartholdi last 10 completed the statue of the hard work of sculpture, the goddess of the appearance of design from the sculptor's mother, and hold high the torch of the goddess of the right hand while his wife is a sculptor in the arm for the blueprint.
Statue of Liberty wearing ancient Greek style clothing, by wearing a symbol of the first world crown Qi Taizhou and seven oceans seven sharp Mans. Goddess symbol of the right hand held high the torch of freedom, Peng Zhao engraved with his left hand on July 4, 1776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s broken at the foot of the handcuffs, leg irons and chains. She symbolizes freedom, freed themselves from tyranny bound by the October 28, 1886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opening. Duantie statu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was built by the Eiffel Tower in Paris, Gustave Eiffel designed.
Statue of Liberty 46 meters high, Jiaji Block 93 metres and weighing over 200 tons, metal casting, placed in a concrete system on the platform. The base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well-known Joseph Pulitzer built to raise 100,000 U.S. dollars, the base is now a U.S. immigration history museum.
1984,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listed 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whole statue to 120 tons of steel for the skeleton, 80 tons of copper for the jacket to 300,000 rivets in the assembly fixed on the stent, the total weight of 225 tons.
Chaco National Historic Park
Chaco National Historic Park, located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New Mexico, the Indian representative ring the heyday of the cultural sites. 1987 UNESCO will Chaco National Historic Park as a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Chaco National Historic Park is the center of a 16 km long and 2-3 kilometers wide valley, north of the cliff as high as 50 meters. Sunningdale in the side, from the 9th century AD -11 century later, Puweibuluo tribe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ll around the 12 large villages. Villages within the housing from Level 2 to Level 5 ranging from hundreds of rooms and food storage component. Also use the basement storage of food. In Beiyin side has more than 400 small villages. Fully shows that they respect 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an be. Many housing is used for holding the ceremony, but also for people from afar residential use. In order to solve water supply, are still on the rocks Zaochu drains into storage tanks. The north side of the "village" in the year 900 years after completion, with sandstone walls around. The big tribes built on the ground for the semi-circular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12,000 square meters, is a four-story buildings, some more than 800 room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have openings, including the size of the 36 different Dexu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haco ruins scattered around the villages to the road network to connect each other, radial roads connected, the road can still see the relics. Dongnanxibei direction to extend the range road, the total length of more than over 600 kilometers. These roads are usually four meters wide -6 meters, a straight-line distance to the extension. From the unearthed pottery, malachite, shellfish and tropical birds survive the bone, feather to the then well-developed commercial activities.
Year 12 from the 1930s, prolonged drought makes people have to give up here, he relocated to the Department. Demise of the Chaco culture.
Puweibuluo tribal shows the superb skills of construction-mao. Thick stone walls, small windows and doors, the Chaco, the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has played a regulatory role. Northern Dynasty ruins sit throughout the South, from north to south were lower, at the end of each class housing in the winter can maximize the enjoyment of light.
獨立大廳
獨立大廳
美國費城的獨立大廳(Independence Hall),那裡的房間不過三間,而這桌子不過幾張、椅子不過十幾把的三間房子,卻是當年美國國會和高級法院的所在地,是簽署《獨立宣言》和批准美國憲法的地方。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從此開始,公正和公平在這個程序基礎上建立起來。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Statue de la liberté),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地理坐標:40.69°N,74.04°W,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七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位於美國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有全盛時期印第安人代表性的文化遺址。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的中心是一條長16公里,寬2-3公里的峽谷,北面有高達50米的懸崖。在向陽的一側,從公元9世紀-11世紀後期,普韋布羅部落建造了用城牆環繞的12座大村莊。村莊內的房屋從2層到5層不等,由數百間房間和糧食倉庫組成。也有利用地下室貯藏食物的。在背陰的一面也有400多小村莊。充分顯示出他們在工程和建築方面的才能。許多房屋是供舉行儀式用的,也有供遠道而來的人們住宿使用的。為了解決供水,還在岩石上鑿出水渠引向貯水槽。北側的"大村莊"是在公元 900年以後建成的,有砂岩城牆圍繞。這座大部落為建在地面上的半圓形建築,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座4層建築,有約800多房間。這座建築朝南有開口部,包括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穴。
由查科遺址中心地向四周分散的村落以道路網相互連接,放射狀的道路四通八達,現仍可看到道路遺跡。向東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區間道路,其總長度超過了600多公里。這些道路通常寬4米-6米,呈直線向遠處延伸。從出土的陶器、孔雀石、貝殼以及熱帶生存的鳥類骨骼、羽毛來著,當時的商業活動相當發達。
從公元12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的乾旱使得人們不得不放棄了這里,遷往他處。查科文化消亡了。
普韋布羅部落顯示了高超的建築技茂。厚重的石牆、很小的窗戶和門,對查科不穩定的氣溫起到了調節作用。整個遺址坐北朝南,從北向南依次降低,使每末級房屋都能在寒冬最大限度地享受光照。
② 美國的著名建築物的中文介紹
獨立大廳
獨立大廳
美國費城的獨立大廳(Independence Hall),那裡的房間不過三間,而這桌子不過幾張、椅子不過十幾把的三間房子,卻是當年美國國會和高級法院的所在地,是簽署《獨立宣言》和批准美國憲法的地方。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從此開始,公正和公平在這個程序基礎上建立起來。
http://bk..com/view/428140.htm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Statue de la liberté),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地理坐標:40.69°N,74.04°W,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七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
http://bk..com/view/7678.htm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位於美國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有全盛時期印第安人代表性的文化遺址。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的中心是一條長16公里,寬2-3公里的峽谷,北面有高達50米的懸崖。在向陽的一側,從公元9世紀-11世紀後期,普韋布羅部落建造了用城牆環繞的12座大村莊。村莊內的房屋從2層到5層不等,由數百間房間和糧食倉庫組成。也有利用地下室貯藏食物的。在背陰的一面也有400多小村莊。充分顯示出他們在工程和建築方面的才能。許多房屋是供舉行儀式用的,也有供遠道而來的人們住宿使用的。為了解決供水,還在岩石上鑿出水渠引向貯水槽。北側的"大村莊"是在公元 900年以後建成的,有砂岩城牆圍繞。這座大部落為建在地面上的半圓形建築,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座4層建築,有約800多房間。這座建築朝南有開口部,包括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穴。
由查科遺址中心地向四周分散的村落以道路網相互連接,放射狀的道路四通八達,現仍可看到道路遺跡。向東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區間道路,其總長度超過了600多公里。這些道路通常寬4米-6米,呈直線向遠處延伸。從出土的陶器、孔雀石、貝殼以及熱帶生存的鳥類骨骼、羽毛來著,當時的商業活動相當發達。
從公元12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的乾旱使得人們不得不放棄了這里,遷往他處。查科文化消亡了。
普韋布羅部落顯示了高超的建築技茂。厚重的石牆、很小的窗戶和門,對查科不穩定的氣溫起到了調節作用。整個遺址坐北朝南,從北向南依次降低,使每末級房屋都能在寒冬最大限度地享受光照。
http://bk..com/view/1027189.htm
③ 美國華盛頓有那些著名建築
美國華盛頓的著名建築有白宮、林肯紀念堂、五角大樓等。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因為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居住和辦公的地點,「白宮」一詞常代指美國政府,譬如:「白宮宣布,中國國家主席訪問白宮」。
林肯紀念堂被視為美國永恆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志,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紀念堂位於華盛頓的國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馬克河東岸上,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相望,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
五角大樓是美國國防部的辦公大樓,位於華盛頓西南方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因建築物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單體行政建築。五角大樓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南部波多馬克河畔的阿靈頓區,是美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美國國防部的總部所在地。
④ 美國有哪些著名建築
1 白宮
白宮(The White House,也稱白屋)是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白宮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二十美元紙幣的背面圖片就是白宮。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因為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居住和辦公的地點,「白宮」一詞常代指美國政府。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於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但當時並不稱白宮,「白宮」是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的。
2 帝國大廈
紐約帝國大廈始建於1930年3月,是當時使用材料最輕的建築,建成於西方經濟危機時期,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象徵,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志。曾為世界第一高大樓和紐約市的標志性建築。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在世界貿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後,繼續接任紐約第一大樓的頭銜,直到自由塔建成。
3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又稱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國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25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4 國會大樓
國會大廈位於華盛頓25米高的國會山上,是美國的心臟建築。國會大廈建於1793-1800年,與華盛頓的多棟重要建築一樣,亦未倖免於1814年英美戰爭的損毀。
戰後重建之後,百年以來,國會大廈又進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內的多次擴建,最終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築,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大圓頂兩側的南北翼樓,分別為眾議院和參議院辦公地。眾議院的會議廳就是美國總統宣讀年度國情咨文的地方。它仿照巴黎萬神廟,極力表現雄偉,強調紀念性,是古典復興風格建築的代表作。國會大廈東面的大草坪是歷屆總統舉行就職典禮的地方。
5 總統山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坐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的美國前總統頭像,從左到右依次分別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最高處海拔為5725英尺。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進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約兩百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6 獨立紀念碑
它是華盛頓市舉目可見的第一地標,美國國家草坪的中心點。1848年的美國獨立紀念日,當時的美國總統以華盛頓在國會大廈奠基儀式所用的泥刀,為華盛頓紀念碑砌下了奠基石。為了這一工程的破土動工,名為「國家紀念碑籌建協會」的機構,已在全國籌款了15年。到1854年南北戰爭時期,因戰爭而停建的紀念碑已有約50米。1876年,華盛頓紀念碑終於開始被繼續建造,至1885年全面建成,全高169米。華盛頓紀念碑約50米以上部分的白色大理石石色略深於下方,是兩段相隔22年的建造過程留下的痕跡。
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座石質的方尖碑,高高的正方體碑柱頂端,為四面三角形的尖頂,銳氣逼人。華盛頓紀念碑內部中空,其內壁上嵌有各個國家、美國各州市、各大團體及名人所贈的石碑193塊,其中包括清朝寧波府所贈的文言文石碑,碑上文字取自福建巡撫徐繼畲的《瀛寰志略》。
7 五角大樓
美國國防部的辦公大樓,位於華盛頓近郊, 因建築物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單體行政建築。五角大樓(The Pentagon)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南部波托馬克河畔的阿靈頓區,是美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美國國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總部所在地。
五角大樓始建於1941年8月。1941年初,希特勒控制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迅速壯大的美國陸軍部(存在於1789年至1947年)急需一座新的指揮基地,於是五角大樓開始動工。
五角大樓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單體辦公樓,其總建築面積達650萬平方英尺(合60.4萬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為370萬平方英尺(合34.4萬平方米)。大約有23000名軍方人士及文職人員在五角大樓工作,另外還有約3000名非國防志願者在五角大樓服務。五角大樓共有五個外立面,建築分為五層(包括地下兩層),每層由內至外共有5個環狀走廊,走廊總長度達到17.5英里(合28.2公里)。
8 時代廣場
紐約時代廣場,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街區,以一年一度的「降球」活動而聞名。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原名「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又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台灣地區慣譯為"時報廣場」。時代廣場得名於《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街區,中心位於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會處,東西向分別至第六大道與第九大道、南北向分別至西39街與西52街,構成曼哈頓中城商業區的西部。這是紐約劇院最密集的區域,1920年開始時報廣場五光十色的年代,以時報廣場大廈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場和劇院,是繁盛的娛樂及購物中心。
9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大橋雄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歷時4年和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建成,由史特勞斯設計。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大橋之一,被譽為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也被認為是舊金山的象徵。
金門大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大橋雄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寬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金門海峽為舊金山海灣入口處,兩岸陡峻,航道水深,為1579年英國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發現,並由他命名。
金門大橋的北端連接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接舊金山半島。當船隻駛進舊金山,從甲板上舉目遠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橋的巨形鋼塔。鋼塔聳立在大橋南北兩側,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為227米,相當於一座70層高的建築物。金門大橋於1933年動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時間和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整個大橋造型宏偉壯觀、樸素無華。橋身呈朱紅色,橫卧於碧海白浪之上,華燈初放,如巨龍凌空,使舊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壯麗。
10 獨立大廳
美國獨立紀念館(又稱獨立廳,Independence Hall)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棟喬治風格的紅磚建築物。建於1732年到1753年之間,由埃德蒙·伍利(Edmund Woolley)和安德魯·漢密爾頓設計,伍利主持修建。該建築最高處距地面41m(135ft)。該建築初由賓夕法尼亞殖民議會(Pennsylvania colonial legislature)批准修建,作為賓夕法尼亞殖民當局的州議會的議場。另外兩座小型建築毗鄰獨立紀念館:東側的舊城廳(Old City Hall)和西側的國會廳(Congress Hall)。1776年7月4日,來自英國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這里簽署了由湯瑪斯·傑佛遜撰稿的美國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也在此地制定。在1790年到1800年費城作為美國首都的這段期間,該建築是美國國會的所在地。
⑤ 美國的標志性建築物有哪些
1、自由女神像
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塊銘牌,上面刻著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頒發的日期);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徵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2、國會山
國會山也就是通常說的國會大廈,指作為美國國會辦公機構的國會建築。它坐落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的頂部,國家街的東端。
1793年華盛頓親自為大廈奠基,南北戰爭爆發後,有人提議停建該大廈,林肯總統卻堅持要將高280英尺的大圓頂造好。國會大廈的圓頂已成為電視中美國政治新聞報道的最佳背景,圓頂內部是一個可容納二三千人的金碧輝煌的大廳。
3、白宮
白宮(英語:The White House)也稱為白屋,是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1902年被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為「白宮」。白宮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因為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居住和辦公的地點,「白宮」一詞常代指美國政府。
4、總統山
總統山,全名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坐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的美國前總統頭像,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進行管理。
5、時代廣場
時代廣場原名為朗埃克廣場,後因《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而更名為時報廣場。
時報廣場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場和劇院,是繁盛的娛樂及購物中心。百老匯上的劇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廣告、以及電視式的宣傳版,已經深入成為象徵紐約的標志,反映曼哈頓強烈的都市特性。時報廣場是紐約市內唯一在規劃法令內、要求業主必須懸掛亮眼宣傳版的地區。
⑥ 美國著名建築物的詳細資料
獨立大廳
獨立大廳
美國費城的獨立大廳(Independence Hall),那裡的房間不過三間,而這桌子不過幾張、椅子不過十幾把的三間房子,卻是當年美國國會和高級法院的所在地,是簽署《獨立宣言》和批准美國憲法的地方。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從此開始,公正和公平在這個程序基礎上建立起來。
http://bk..com/view/428140.htm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Statue de la liberté),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地理坐標:40.69°N,74.04°W,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七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
http://bk..com/view/7678.htm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位於美國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有全盛時期印第安人代表性的文化遺址。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查科國家歷史公園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科國家歷史公園的中心是一條長16公里,寬2-3公里的峽谷,北面有高達50米的懸崖。在向陽的一側,從公元9世紀-11世紀後期,普韋布羅部落建造了用城牆環繞的12座大村莊。村莊內的房屋從2層到5層不等,由數百間房間和糧食倉庫組成。也有利用地下室貯藏食物的。在背陰的一面也有400多小村莊。充分顯示出他們在工程和建築方面的才能。許多房屋是供舉行儀式用的,也有供遠道而來的人們住宿使用的。為了解決供水,還在岩石上鑿出水渠引向貯水槽。北側的"大村莊"是在公元 900年以後建成的,有砂岩城牆圍繞。這座大部落為建在地面上的半圓形建築,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座4層建築,有約800多房間。這座建築朝南有開口部,包括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穴。
由查科遺址中心地向四周分散的村落以道路網相互連接,放射狀的道路四通八達,現仍可看到道路遺跡。向東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區間道路,其總長度超過了600多公里。這些道路通常寬4米-6米,呈直線向遠處延伸。從出土的陶器、孔雀石、貝殼以及熱帶生存的鳥類骨骼、羽毛來著,當時的商業活動相當發達。
從公元12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的乾旱使得人們不得不放棄了這里,遷往他處。查科文化消亡了。
普韋布羅部落顯示了高超的建築技茂。厚重的石牆、很小的窗戶和門,對查科不穩定的氣溫起到了調節作用。整個遺址坐北朝南,從北向南依次降低,使每末級房屋都能在寒冬最大限度地享受光照。
http://bk..com/view/1027189.htm
⑦ 美國著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美國美國著名建築:
金門橋
布魯克林橋
自由女神像
洛克菲勒中心
聖路易斯拱門
五角大樓
西雅圖 Space Needle 塔
聯合國大廈
⑧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的著名建築物有哪些
英國:1. 聖保羅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2.London Eye 倫敦巨眼摩天輪
3.倫敦大橋 London Bridge
4.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5.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6.格林威治天文台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7.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
8.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9.會議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
10.大本鍾 Big Ben
美國:白宮 The White House
美國國會大廈Capitol Building
已被炸毀的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re
西雅圖 Space Needle 塔
日本:大阪城、東京鐵塔,原爆遺址、通天閣、日光
加拿大
皇後飯店 The Empress Hotel -維多利亞(Victoria)
2.加拿大廣場(Canada Place)-溫哥華。
加拿大廣場是專為加拿大1986 年博覽會所設計的,這棟令人贊嘆不已的復合式建築相似於小型艦艇所組成的航行船。
3.露易絲湖城堡飯店(Chateau Lake Louise)-露易絲湖。
露易絲湖城堡飯店素以"加拿大洛磯山脈中的一顆寶石"馳名。這座宏偉庄嚴的城堡型飯店座落在高山山區如翡翠般迷人的露易絲湖的湖畔。
4.班夫泉城堡飯店(Banff Springs Hotel)-班夫。
班夫泉城堡飯店是北美最大的渡假娛樂飯店之一,而這棟華麗的大廈可以俯視洛磯山上美麗的瀑布(Bow Falls)。
5.CN塔(CN Tower)-多倫多(Toronto)。
這棟火箭樣式的建築,是世界上最高的免費觀測大樓,您可以搭乘面對玻璃的電梯直達最頂層,享受彷佛置身在飛機上往下看的視野,包括多倫多市區外貌以及安大略湖的迷人風光。
6.議會大廈 -渥太華。
三棟哥德式的砂岩建築矗立在絕崖上,俯視著渥太華河。利用參加議會的機會,來一趟議會大廈之旅令讓你久久難忘。
7.蒙特貝婁城堡(Le Chateau Montebello)-蒙特貝婁(MontebeIlo)。
城堡建築於西元1930年,這棟華麗堂皇的飯店是世界上最大的圓木建築。
8.奧林匹克露天運動場 -蒙特婁。
西元1976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之用。這座露天運動場以及其傾斜的塔台己成為蒙特婁的一個象徵。您可以搭乘纜車到塔台的頂端,一覽無遺地欣賞市區風光和聖羅倫斯河的迷人風景。
9.芬堤娜城堡飯店(Chateau Frontenac)-魁北克市。
這棟法式城堡是這座城市的最先發源地,可以俯視兵器廣場以及聖羅倫斯河的粼粼波光。
10.聖安妮大教堂(Sainte-Anne-de-Beaupre Basilica) -魁北克市。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海德公園,庫克船長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