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大族最著名的節日是什麼

大族最著名的節日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09 01:32:29

A. 壯族最著名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

三月三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節日,2014年確定為廣西傳統習慣節日並放假兩天。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右江流域最為常見。每場歌圩人數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甚至數萬人。在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一些漢族地區,農歷「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採取不同方式歡度這個節日,有些地方比過春節還隆重。

B. 土家族最有名的節日是什麼

土家族的春節

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過,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稱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烯起一根大柴 ,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土家人要吃象徵吉祥如意,富富有餘(魚)的「紅曲魚」和大鍋燴菜(或稱合菜)。正月初舉行古老的「擺手舞」會。「擺手舞」又稱「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著絢麗多彩的「西蘭卡普」(錦被),打著綉龍鳳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嗩吶、牛角等樂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詩歌,舞姿古樸,曲雅,優美,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七十多個動作,形象鮮明,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參加者達萬人之多,場面盛大。此外,耍龍燈,耍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 活動為歡樂的土家人帶來無限情趣。

趕年

是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處的土家族人民緬懷祖先勝利凱旋的節日。傳說在很早以 前,土家族的一位祖先被迫離鄉被井,多年戊守邊關,杳無音信。望眼欲穿的家人,突然得 知戊邊人正月初一回家團聚的消息,非常高興,約親友即日前來相聚。可是徵人因戰事緊張 ,直到來年七月初一才返回故里。屆時,眾人殺豬宰羊、打糍粑、磨豆腐、釀米酒、灌香腸 、慶賀親人安全無羌、勝利凱旋。節日期間,親戚朋友要共進午餐,吃團圓飯,跳「舍日巴」。

調年會

土家語叫「社巴」。它是與祭祀祖先,祈求豐收相聯系的一種群眾性歌舞活動。屆時,各村寨的調年坪和擺手場(即平坦的開闊地)上鑼鼓喧天,規模很大,與會者往往上萬人。除跳擺手舞外,還有漢戲、西戲、陽戲、車車兒燈、龍燈、獅舞等。這種規模大的調年會每 隔數年舉行一次,單日開始和結束,日期也是奇數,歷時7天左右。還有一種叫「小擺手」,日期短,只有3天,規模較小,在調年會上表演反映一年四季農事活動的舞蹈,舞蹈動作粗獷有力,幅度較大,雙手擺動干凈利索,手不過肩。這種舞蹈在當地又稱「舍巴巴」,「舍巴月」等。

牛毛大王節

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牛毛大王節。這一天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先。擺筵 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這個節的來歷流傳著「牛王」神話說。古代農民刀耕火種日 夜辛勞卻忍飢挨餓,牛王奉命下凡了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便擅改「聖旨」叫老百姓「一日三餐」。玉皇將它貶到凡間只許其吃草。因此,土家人為感激牛王,把四月八定為「牛王節」。

六月六

傳說六月六是茅崗土司覃屋遇難的日子。血染了龍袍,土家為紀念他,就在這一天把好衣料,衣服拿出曬,俗稱曬龍袍。以保土家子孫後代昌盛興旺。

有的地主則以六月六為「吃新節」,家家都用包穀煮酒行祭,殺牛敬神,還有一些地方在這天會殺兩頭豬,到神壇敬彭公爵主。

C. 維族最大的節日是什麼

古爾邦節
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回孜、撒拉、東答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

肉孜節
也叫齋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族、回、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伊斯蘭教歷10月1日舉行。伊斯蘭教規定每個成年穆斯林在齋月(伊斯蘭教歷)必須封齋一個月。封齋期間每日吃兩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現在肉孜節已演化為民族節日,在齋月期間不封齋,而把肉孜節作為傳統節日來慶祝.

D. 猶太教最重要的節日是什麼

猶太教的重要的節日:應該是逾越節. 逾越節又稱無酵節、巴斯卦節,是猶太教的主要節期內之一容。此節期紀念上帝在殺死埃及一切頭胎生物的同時,並沒有殺死猶太人的長子。

·第一個逾越節

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日,受到埃及人的苦役,上主選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脫離奴役的身分,前往上主應許的迦南美地。聖經中這么記載著: 摩西召了以色列的眾長老來,對他們說:「你們要按著家口取出羊羔,把這逾越節的羊羔宰了。拿一把牛膝草,蘸盆里的血,打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你們誰也不可出自己的房門,直到早晨。因為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他看見血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不容滅命的進你們的房屋,擊殺你們。這例,你們要守著,作為你們和你們子孫永遠的定例。日後,你們到了耶和華按著所應許賜給你們的那地,就要守這禮。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行這禮是甚麼意思?』你們就說:『這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他擊殺埃及人,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

E. 美國最著名的節日是什麼

1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新年是全美抄各州一致慶祝的主要節日。美國人過新年,最熱鬧的是除夕晚上。是夜,人們聚集在教堂、街頭或廣場,唱詩、祈禱、祝福、懺悔,並一同迎候那除舊更新的一瞬。午夜12點,全國教堂鍾聲齊鳴,樂隊高奏著名的懷舊歌曲《一路平安》。在音樂聲中,激動的人們擁抱在一起,懷著惜別的感傷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共同迎來新的一年。
2月12日 林肯紀念日(Lincoln's Birthday)
亞伯拉罕

F. 西班牙最著名的節日。(至少六個)

新年(1月1日)、
三王節(1月6日)、
聖周五(每年時間不定)、
勞動節(5月1日)、
聖母升天日(8月15日)、
國慶版節(10月12日)、
萬聖節(11月1日)、
憲法日(12月6日)、
聖靈受孕節(12月8日)、
聖誕節(12月25日)。
此外,西班牙比較富有民族風格的節日還有狂歡節、瓦倫西亞的法亞節(火節)、聖權周、塞維利亞的四月節、馬德里的聖伊西德羅節(又稱鬥牛節)、聖體節、奔牛節、聖地亞哥節、西紅柿節、聖皮拉爾節等。西班牙人在節日期間舉行露天音樂會、化妝舞會、宗教游囧行、施放煙火、歌舞表演、鬥牛等活動,全民出動、盡情狂歡。西班牙人還常常利用節日「搭橋」休假,其中在聖周期間、7-8月份、聖誕節和新年期間等西班牙人紛紛外出休假,這一期間西班牙幾乎所有公路都車滿為患,在機場、車站、碼頭、海邊等場所則人滿為患,幾乎無人辦公,全國處於「癱瘓」狀態。

G. 回族有什麼著名的節日,有哪些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與伊斯蘭教分不開的。全國解放以後,人民政府規定開齋節、宰牲節、聖紀節為信仰伊斯蘭教各少數民族共同的民族節日,並規定節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過的節日也主要是這三大節日。
節期是按伊斯蘭太陰歷計算出來的,節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歷計算,年年都有變化。
開齋節,阿拉伯語是爾代·費土爾,爾代的漢意是「節」的意思。爾代·費土爾就是開齋節。在新疆地方,稱肉孜節或蘆仔節是波斯語的音譯,即齋戒封齋的意思。在伊斯蘭歷九月(來麥丹)封齋一個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飲水進食。一月過後,伊斯蘭十月初見新月而開齋不再封齋。
按規定,傍晚日落而食,東方魚肚白停止餐飲,是謂封齋(守齋、把齋)。慶祝開齋節則含有紀念艱苦、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意味。回回封齋控制飲食,律己憐貧,磨礪意志、耐力耐心。回族歷經坎坷,備受艱辛,依然能自立於當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頑強的毅力和堅韌的耐力。在開齋節那天,穆斯林要穿著節日盛裝,點燃芭蘭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慶祝節日。這天廣大回族群眾舉行慶祝會,寧夏、甘肅,陝西、新疆穆斯林過節的氣氛極為熱烈。北京的回民中學和回民小學更是一片節日景象。回族青少年載歌載舞,歡樂開懷,慶祝自己的節日。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鍋,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饊子,炸薩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還要饋贈至親好友、鄉親鄰居,共話節日。
宰牲節,是阿拉伯語爾代·阿祖哈爾的意譯。又稱古爾邦節。伊斯蘭歷12月10日為古爾邦節,即自封齋日算起100天為古爾邦節。古爾邦、阿祖哈爾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回族隆重過這個節日,有提倡犧牲自我,獻身人類之精神的意思。宰牲節這一天穆斯林沐浴馨香,著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回族群眾根據自己條件宰雞、宰羊、宰牛,然後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賓客或分送親友。
宰牲節的源起是什麼呢?相傳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夢見安拉命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以考驗其忠誠。當易卜拉欣正舉刀一瞬間,安拉派特使送來一隻綿羊,命其以羊代了。從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種每年宰牲獻祭的習俗。回族沿襲此習俗,每年都要隆重歡慶古爾邦節,以示紀念。
聖紀節,是伊斯蘭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紀念日。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這一天又稱做「聖忌」。中國的穆斯林習慣將聖忌和聖紀合並紀念,稱為辦聖會。在清真:寺誦經紀念,然後與會者會餐,炸油香,吃打鹵面全羊菜等

H. 阿拉伯人最隆重的節日是什麼

【開齋節簡述】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0 月1日。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聽伊瑪目宣講教義。教法還規定在節日進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為:①拂曉即吃食物,以示開齋;②刷牙;③沐浴;④點香;⑤穿潔美服裝;⑥會禮前交「菲土爾?q賽德蓋」(開齋施捨);⑦低聲誦念贊主詞。

開齋節始於伊斯蘭教紀元第2年。此後,每逢此節,世界各地穆斯林都以熱情和虔敬的心情參加節日活動。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慶祝形式不盡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互贈或款待親友;有的請阿訇誦經祈禱;有的聚會聯歡等。

【回族開齋節】

回族的開齋節(希吉來歷九月),被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和平之月,據傳安拉在這個月頒降了將人們引向正道的《古蘭經》。凡是在這個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報答。因此,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面定,見月牙兒就入齋,通常以兩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見為准,然後本坊的阿訇宣布人齋。在人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師傅,要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後,趕忙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

狹義的齋戒要求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如有人起晚了,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房事。斷絕一切飲食,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能吃一點東西,也不許喝一口水。在齋戒期間,平時抽煙的人必須戒掉。這樣,封齋使回族逐步養成了堅韌、剛強、廉潔的美德。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感到白天不吃不喝對身體健康和生產勞動都不利,不少人已自覺地放棄了白天封齋的習慣。

廣義的齋戒要求人們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慾、表裡一致,對耳、目、身、心、嘴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禁飲食,挨飢餓,而心不正,行不端,也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完美的。

在齋月期內,回族群眾很重視「蓋午爾夜」,也有的叫「坐夜」。關於此夜的確切日期,《古蘭經》中無明文可考,回族群眾通常從最後三個單日內選取居中之日。即第二十七夜。「蓋德爾」原為「前定」、「高貴」之意,回主旋律群眾認為在這夜,安拉把全部《古蘭經》通過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給穆罕默德,認為這「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個月」。《聖訓》也說:「誰使蓋德爾夜充實功修,誰都能獲得七十二年善功的回賜。」因此這一夜,回族群眾一般都要做一些可口的開齋飯,請人吃飯,或齊聚清真寺或住宅中禮拜、圓經、祈禱,贊主懷聖,徹夜不眠。

經過一個月的封齋,月終望見了新月,意味著齋期結束,回族群眾自然歡欣鼓舞,都以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開齋節的到來。在節日會禮前,回族群眾都履行交納課稅的義務,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菲土爾」錢。回族群眾一般都自己願意履行這種義務,否則就失去了齋戒的完美性。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早早起來打掃清潔,成年回族人個個都要洗大凈,

沐浴凈身,男女老少都要把臉洗干凈,頭梳整齊,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早上八點以後,回族群眾腋下夾一個小毯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匯集到清真寺。當何訇宣布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和拜毛,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這種會禮規模之龐大,形式之庄嚴,氣氛之隆重重,令人驚嘆不已。哪怕刮風下雨,他們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

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還特地選定這個佳節辦婚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的回族青年在節日里要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里喜歡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里喜歡摔跤、扳手腕,擰指頭等;城市裡一些回民喜歡游公園等等。

【開齋節內容】
齋月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它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開齋節在各地盡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在開齋節前夕,首先要做好掃塵、理發等清潔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趕回家中。

開齋節要過三天。回族從第一天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和巷道廁所,給人一個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凈、沐浴凈身。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棗清真寺,節日里也被打掃得乾乾凈凈,有的地方還專門布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鍾聲為准),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個毯子和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匯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回民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干凈的場地。當阿訇宣布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動向西方跪成很整齊的行列。立即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這種會禮比平時主麻日的聚禮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風下雨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會禮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猶如一片銀河。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和平、平安、安寧)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匐帶領游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里,除了鄰居朋友相互拜節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札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回族當中流傳一句俗語,叫作初一、初二拜節,初三、初四拜鱉,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更增添節日氣氛。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節日參加會禮等活動外,還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節日里喜歡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倉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里喜歡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里喜歡唱花兒、摔跤、扳手腕、拔腰、擰手指頭、打撲克;城市裡一些回民喜歡游公園等等。

齋戒

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禮功、性有齋功、財有課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蘭教的齋戒,重在信念。少數民族語言為「肉孜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迪菲圖爾」的意譯,「爾迪」就是節日的意思,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因此將開齋節稱為「大爾迪」,但維吾爾族認為古爾邦節才是最大的節日。因為新疆是維吾爾自治區,所以政府規定古爾邦節為穆斯林放假3天,非穆斯林放假1天;開齋節為穆斯林放假1天,非穆斯林照常上班;其餘六大節日均不放假。

伊斯蘭教規定,9歲以上的女性和12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齋月即希吉來歷的萊買丹月即九月,都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每日兩餐,大約在日出前1小時和日落後1小時進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為。

萊買丹,是阿語「炎熱」的意思,形容封齋的人,通過「炎熱」的磨練,來控制食慾和色慾。

據說,真主就是在這個月,將《古蘭經》降於鄰近的天上,以後23年中,真主派大天仙哲布拉伊把經文陸續從天上降給穆罕默德,因此,齋月是最尊貴的月份,倍受穆斯林的重視。

希吉來歷10月1日,開齋,為開齋節,封齋的天數為30天。關於節日的來源,據伊斯蘭教經典記載,伊斯蘭教初創時,穆罕默德在齋月滿時,進行沐浴,然後身著潔凈的服裝,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礦野舉行會禮,並散發「菲圖爾錢」(開齋捐)表示贖罪。後相沿成俗。

節日的凌晨,人們聚集在禮拜寺作盛大的禮拜,然後開始熱鬧的節日活動。家家戶戶都備有豐盛的節日食品,如饊子、糖果、點心等,人們身著民族服裝,攘攘,走親訪友,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賀,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來遊玩,各種娛樂場所同時開放。在南疆還有說評書的,內容多為宗教故事。

節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向窮人發放「開齋捐」,粉刷房屋,打掃院落,井把清真寺裝飾一新。同時准備節日食品,炸油香、饊子、宰羊宰雞等。

炸油香,是所有十二個節日的必做工作,這是中國伊斯蘭教的獨特風俗,筆者個人認為,起源於祭獻遺風:油煙香味祭獻了亡人。

節日早上成年男子沐浴凈身,身著盛裝,或手持經香,聚集清真寺或出荒郊舉行會禮。之後,先向阿訇道安,接著互道「薩拉姆」。會禮結束,或由阿訇率領集體游墳掃墓,或各家各戶游墳掃墓,為逝者祈禱,在墓碑的刻字上描紅,整墓培土,隨後分頭前往各親友家拜節,互贈油香、饊子等各種炸果,表示祝賀。

一般中年婦女在家待客,年輕夫婦、未婚婿要帶上禮物,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去岳家給岳父母拜節。許多青年還在佳節舉行婚禮。節日期間回族的小輩要上門給長輩拜節,全家吃「粉湯」。

哈薩克、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族還舉行叼羊、賽馬、射箭等活動。節日時的馬也與平日不同,馬身上扎滿紅色布標,馬鬃和馬尾上用紅色綢束上幾團野雞毛;馬鞍和套頭的皮帶上,系滿各種花飾。

【開齋節其他】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聖紀節/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宰牲節/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之一,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也是我國回族人民的年節。時間伊斯教歷的十月初。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在我國新疆地區,開齋節稱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為「齋戒」;有的民族稱開齋節為「爾德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節日」。

每年伊斯蘭教歷九月,稱為齋月。封齋的天數有時為二十九天,有時為三十天。齋日期間,穆斯林們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齋飯。日出之後的整個白天,無論怎樣飢餓,不準吃一點東西、喝一口水,平時抽煙折人也要暫時戒煙,謂之封齋(或把齋)。此外,還要求穆斯林在齋月期間禁房事,剋制一切私慾,斷絕一切邪念,以示篤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齋,婦女在經期中也可以不封齋,但要節制飲食,絕不能在公開場所吃喝。有病、趕路的人可以不封齋,但日後要補齋,不能補的以交納財物作為罰贖。到了晚上,當封齋將要結束時分,清真寺開齋的鍾聲當當響起,情況就與封齋時完全不同,人們可以飲食說笑,左鄰右舍可以團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飢餓時,隨便走到素不相識的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招待。

開齋節的慶祝活動,盛大隆重。早在開齋節到來之前,人們就粉刷房屋,打掃庭院,理發洗澡等。青年男女常常選擇節日期間舉行婚禮。

I. 印尼最重要的節日是什麼

開齋節:
這是印尼最重要的節日。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趕在開齋節前返回老家與親人團聚。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開齋節那天,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門前掛著用嫩椰葉製作的裝飾物。人們都身著盛裝,互相拜訪,有的機關團體還搞團拜,氣氛熱烈,一片喜慶景象。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據傳真主安拉在這個月頒降了引領人們通向正道的《古蘭經》,
故齋月在伊斯蘭教中被視為最尊貴吉慶之月。對於穆斯林來說,齋月也是磨練意志和凈化心靈的最佳時刻,需要齋戒一個月。伊斯蘭教法規定,齋月期間,凡成年男女(男11歲,女9歲)穆斯林必須履行齋戒義務,即從每天拂曉前至日落期間,禁止飲食、抽煙,戒絕醜行穢語並克制慾念,以進入全身心的靜修狀態。老人、兒童、病人,懷孕、哺乳期的婦女以及重體力勞動者則可以免除齋戒,但他們一般在齋月的最後幾天也會戒齋。

念(念古蘭經)與禮(禮拜)、齋(齋戒)、課(繳納天課)、朝(朝覲麥加)等其他宗教活動一同組成伊斯蘭「五功」,是穆斯林必須履行的最基本義務。

J. 英國著名節日是什麼

◆◇英國節日◆◇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

St.Valentine's Day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2月14日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節4月1日

Good Friday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Easter

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4月)

Easter Monday

復活節後的星期一

Holy Thursday

耶穌升天節(復活節後的40天的星期四)

May Day or Labour Day

五一勞動節

the Spring Bank Holiday

春假(英國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Mother's Day

母親節(5月第二個星期日)

Memorial Day

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5月26日)

Independence Day

美國獨立紀念日(7月4日)

the Summer Bank Holiday

夏季公假(英國,8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Columbus Day

哥倫布日(10月12日)

Halloween

萬聖節前夕(10月31日)

Hallowmas

萬聖節(11月1日)

Armistice day or Veterans Day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停戰紀念日(11月1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在美國是11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Christmas Eve

聖誕節前夜(12月24日)

Christmas Day

聖誕節(12月25日)

Boxing Day
節禮日(聖誕節次日,如遇星期日,推遲一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