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某知名企業老總

某知名企業老總

發布時間: 2020-12-09 05:00:04

Ⅰ 有關我國著名企業的簡介和老總的名字

1、馬雲 阿里巴巴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2、魏家福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1950年出生,江蘇省句容市人。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天津大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專業博士。歷任中國-坦尚尼亞聯合海運公司總經理、中遠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總裁、天津遠洋運輸公司總經理、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3、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管理學博士,1970年參加工作。2000年2月任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董事長。

2016年5月31日晚間,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1398,工商銀行)發布關於董事長辭任的公告,公告稱,因年齡原因,姜建清辭去該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席及委員職務,即時生效。

4、周中樞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總裁

周中樞(1952年11月-),山東萊蕪人,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1994年8月,任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副總裁;2014年8月,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2015年5月4日,被免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5、馬化騰 騰訊

騰訊(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於1998年11月共同創立,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1)某知名企業老總擴展閱讀

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企業

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348903.1 北京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 GROUP) 326953.0 北京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326007.6 北京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156070.8 北京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154699.2 台北

中國工商銀行(Instrial & Commer. Bank of China) 153021.3 北京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144196.8 深圳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138594.1 北京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128819.3 上海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122365.5 北京

Ⅱ 某大企業老總兼法人一直阻礙小股東轉股份,我們怎麼辦

如果讓阻礙小股東轉股的話,我們可以尋求股東大會進行表決處理。

Ⅲ 中國知名企業老總發家史

劉永行
http://ke..com/view/184767.htm
史玉柱
http://ke..com/view/16308.htm?func=retitle
李彥宏
http://ke..com/view/2375.html
陳天橋
http://ke..com/view/16876.htm?func=retitle
丁磊
http://ke..com/view/16386.htm?func=retitle
馬化騰
http://ke..com/view/2365.htm?func=retitle
王石
http://ke..com/view/99576.htm
魯冠球
http://ke..com/view/16341.htm?func=retitle
朱駿
http://ke..com/view/91778.htm?func=retitle
楊元慶
http://ke..com/view/40355.htm?func=retitle
任正非
http://ke..com/view/23495.html?wtp=tt
馬雲
http://ke..com/view/16360.htm

以上人物大都是白手起家,有代表性的成功人士,看一看他們的發家史,對你很有幫助。

Ⅳ 各大企業老闆的創業史

台灣首富郭台銘創業史 全球傑出晉商領袖獲得者,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郭台銘有一句廣為轉載的名言: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決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郭台銘曾經回憶自己在創業初期,同樣面臨借不到銀行資金,也無政策扶持的窘境,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錢聘請,也不願意屈就小公司的窘境。這些處境,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中小企業所處的境地,似乎沒什麼區別;但20年後,「鴻海系」縱貫整個it代工產業鏈。正如今天我們看到多如牛毛的小企業,都在抱怨大同小異的問題和艱難,但三五載之後會怎樣?或許三五年無法看出差距,但數十年之後,這些小公司又有多少可以成就大生意?小公司到大生意的中間,是什麼在起作用?至少,創業35年,郭台銘勤勤懇懇工作了34年,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2008年在鴻海系遇到金融危機和經濟下行的挑戰之後,郭台銘再次返身,從計劃退休的計劃中二度出山,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時的精力、以59歲的高齡站崗。2009年鴻海半年報顯示,2009年上半年稅後凈利 284億新台幣,超越台積電260億新台幣。對於今年,他自信地估計,即使在不景氣的情況下,整個集團的營業額將在600億-650億美元之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不斷提醒記者,富士康還有新的夢想。「在e-commerce、雲端、移動互聯網。每個都是富士康的強項,我們只是沒有品牌而已。」郭台銘說。下一步,每年李開復將在這三個領域孵化裂變出五個創業公司。可以想像,郭台銘將在其中,同以往在電視機零件、模具、連接器、機殼等轉型躍遷中,找到下一個致勝點。從小做起: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1974年,24歲的郭台銘和幾個朋友在台灣建立一家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訂單。鴻海成立不久,馬上遭遇經濟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經營十分困難。合夥的朋友決定放棄,但是郭台銘不肯,就借錢盤下了這家公司。這就是富士康帝國的開始,郭台銘的第一份生意主要從事電視機相關零件的製造。剛剛起步,郭台銘就受困於技術難關:工廠技術度依賴模具師傅。郭台銘拿著剛剛累積了幾十萬的資金,就開始盤算是否要投資模具工廠。在當時,台灣經濟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其他不少企業家趁著台灣經濟起飛,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積原料,都在等價格好時大賺一筆。
和所有累積了第一筆不多資金的企業家一樣,這一筆資金到底是去賺快錢還是去做實業?但是郭台銘放棄了後來漲了數倍的土地買賣機會,選擇投資建廠,引進新設備,和信賴的員工摸索生產工藝和流程。這個過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以至於創業的前幾年,郭台銘都在問自己:「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靠著第一批模具機器和和技術積累,鴻海開始和台灣前十大製造商有了業務往來,開拓了第一批生意。於是,郭台銘省吃儉用,累積下來的又一批資本金不斷被投入到購買更精良的設備上。1984年,鴻海從美國引入高級設備,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不僅如此,隨後的幾年,相繼從瑞士引進高級設備,聘請日籍顧問,又引進日本的精密機械技術。公司人員不到千人,郭台銘就慷慨地大筆資金送員工到海外學習。鴻海前十年的創業,完全依靠鴻海「有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郭台銘對於自己今天取得的這些成績,並沒有滿足,至今還在一直不斷學習,不斷努力。郭台銘有句名言:「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場上,而不是回來拿獎章的人。」讓很多每年授獎的人聽了不是滋味。但鴻海內部的人都很清楚,郭台銘主要的用意是要提醒已有戰功、高高在上的主管,不要以物質的收獲而滿足,人生還有更大的戰場,而奮斗還沒有結束。

Ⅳ 深圳的幾個大企業的老總名字

萬科: 王石
招商銀行: 馬蔚華

Ⅵ 請問哪位知道關於知名大企業總裁或經理的被提拔的事例嗎

柯達內部人才提拔機制

人才並非憑空而來,選拔與培訓一樣重要,柯達強調領導人才要從內部尋找,不僅發揮了人力管理的潛力,更在生產的第一線,造就了一個人才庫。

每當公司內部有領班職務出現空缺時,如何從內部升遷,往往令主管人員相當頭疼。

在選拔新人時,難免會對各個可能的候選人品頭論足一番。所有的公司升任某人的理由,只是因為他們是技術最純熟的,或年資最老的。該項職務所要求的個人條件,如判斷力、溝通技巧、決策能力等,都不在考慮之內。甚至有的人認為,能夠找到一個肯點頭的人,已是萬幸了。

這種選才方式似乎荒唐,卻是經常發生。純熟的技術人才確可協助主管執行任務,也可作為選擇的標准。但光是技術純熟並不能確定能成為好領班,而年齡更是與管理能力毫不相關。

所以,唯一確保你的選擇是正確無誤的方法,就是認清該項職務的特性,然後尋找最合適的人。一位忠實、聰明、果斷的領班能知人善任,並了解其部門的公司內應扮演的角色,是公司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故主管人員若能慎選領班人才,定能保有最認真、也最具效率的領班生產隊伍。

這類的領班人才並非是憑空而來,必須要自行創造。先以嚴格的選擇評定標准找到所需要的人後,再施以相當的培訓和發展課程來培養他們。

以下就是柯達公司的做法:

柯達公司的生產策略是,以品質來應付未來強大的競爭。團隊合作是保證生產品質的基礎,而領班又是維系此一理念最有力的人。每支生產隊伍能否達到生產策略的目標,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領班的作風。所以這樣的監督者應該是較傳統的工頭,而同時又要具備進步的管理技巧。

柯達公司針對此問題的作法是,設計一項選才與培訓計劃,以在兩年內培養二百位合格的監督者。其獨特的地方是,選才過程的嚴厲以及領班在接受任命前即已先接受培訓。該公司的團隊管理手冊說明道:目標是要使一人力計劃正常運作,以符合未來所需,先行培訓有潛力者,以便隨時派上用場。換言之,柯達公司在生產第一線創造了一批人才。

選才的過程

柯達公司的方針是,領班人才必須在內部尋找,以善加利用現有人力資源的潛力。這種作法引發了兩個問題:

1. 領班人才須具有哪些特點?

2. 如何在現有員工中,發掘具有此類特點的人?

經過研究發現,符合柯達公司理想的領班人才應該是:當機立斷、協助解決問題、有創意及領導才能。他能夠聽取他人的意見,文字和語言均能有效溝通,他了解公司的各項組織功能,並能圓滿達成任務。

該公司的培訓經理托尼·庫克說,如果你要從員工中發掘好的主管人才,必須先決定該職務之職責所在,以及完成該職責所需之才能。除非你對所需要的主管人才有相當了解,否則徑自去衡量員工是沒有用的。

下一步就是開始尋找合適的人才。但此時,庫克卻先向上級呈遞了一份報告,詳述了研究結果及擬定的選才培訓計劃。他說:我們希望得到他們對該計劃的承諾與支持。因為必須得到他們的同意,主管人員才能參與評估工作,員工才有時間參加培訓計劃。沒有主管的支持,整個計劃勢必無以為繼。

我會成功

評估中心是柯達公司選才過程的骨幹。該公司的評估中心已有多年基礎,原用來決定生產隊伍的培訓需要,現在的用途則更加廣泛。庫克解釋說:參加評估的員工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表現出有希望成為領袖人才,而應其主管之請而參加者,另一類是會說我希望有這個機會的人。

評估作業通常是在當地旅館進行,每次有十二位候選人參加。候選人於周日晚到達後。可先行放鬆並熟悉環境,一等候次日早晨的評估作業。候選人在周一下午都將離去,六名評審則多待一天以討論評估的結果,並決定合適人選。

柯達公司對評估作業的詳細內容秘而不宣,不過庫克形容為類似現場實況操作及角色扮演等作業,個性剖析也包括在內。這類的評估作業的成本並不便宜,但庫克卻認為價有所值,雖然花費很多,但與其他設備的花費比較下,卻是微不足道。而且,用時間和金錢來培養未來的主管,誰說不劃算?

經過對每個人的優缺點做誠實的評估後,那些被認定具有領袖才能的候選人就可參加所謂的團隊管理技巧發展課程(TMSD)。此一課程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包括將近七個星期的課堂教育:傳授些實務培訓與經驗。受訓者通常是一星期上課,隨後的一星期又回到工作崗位,如此交替進行。

理論與實務融合

理論與實務的融合可以保證此課程切得要領。例如,課堂上講授統計學後,柯達公司的專家就會解釋如何將它應用到實務上。庫克認為當受訓者返回工作崗位後,本課程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將理論轉換成實務,是本課程成功的要訣。

在第二個階段中(約六個月),受訓者將有機會表現他們的領袖才能。而且他們必須認定一個目標,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就必須要盡力完成。在第二階段接近尾聲時,由經理人員所組成的小組,將進行最後的評估,以決定受訓者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庫克針對課程極少失敗的例子說到:我們的目標是要使每個人成功,我們從不想到失敗的問題,受訓者也不會。積極的態度是成功的要素。

柯達公司選才過程中的另一項特色是,要求候選人參加為期一周的領導才能發展課程,以學習團對合作。在前往集訓地前,他們將被問到所擔憂的事物是什麼?每個人所擔心的都不一樣。但通過團隊合作後,都一一克服了。當他們重返工作崗位時,每個人都非常自信,自認天下再無難事。領導才能培訓有其他優點,它可顯示出,即使在逆境下,團隊合作成功的機會較高。它也表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潛力,能對團隊的成功貢獻一己之力。

Ⅶ 林俊傑的爸爸是新加坡的某知名公司的老闆之一 。

JJ說他爸爸是賣電話的,其實是新加坡最大的電信集團老闆之一哦~這次《當代歌壇》上寫的~

Ⅷ 假如你去拜訪某大企業的老總,看到中國銀行的行長從該老總的辦公室走出來,你怎麼做

應該是為了借貸業務,看來老總是否有銀行催帳,和他們作生意注意付款條款.

Ⅸ 關於企業老總換人的問題,一些大企業都有股東組成的董事會,他們來開會決定下一任老總的人選,企業創始人

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可以分開的,董事長代表所有權方,總經理是經營層負責人,對董事會負責。所以選其他人做總經理,不影響公司的所有權。

Ⅹ 上海 著名 大企業老總的簡介

陳天橋

30億元

盛大網路

男31

復旦大學經濟系本科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網路游戲

行業地位:世內界上最大的容網路游戲運營商

商業策略:60%的業務依靠電子商務實現對終端的直銷

陳天橋1999年創辦盛大,2000年得到中華網300萬美元投資。2001年,盛大先後代理運營了《傳奇》、《新英雄門》、《瘋狂坦克》等多款網路游戲。2003年得到軟銀4000萬美元投資的盛大,正准備在納斯達克上市。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