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認證證書
Ⅰ 請問高企認證中,所研發項目的項目與取得的著作權等專利證書有什麼關系
根據所研發的項目,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力,是取得了專利權還是軟體著作權,這個是有要求的
Ⅱ 軟體開發專業需要什麼資格證書
1、 「軟考」證書。 屬於國家認證,包括軟體工程師、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師等等。如果樓主是本科,也希望以後一直從事軟體開發的專業技術的話,可以去考一下後兩者。這兩個證雖然沒有太大的用,但通過這兩個內容的學習會對軟體開發整體把握上升一個層次。
2、行業認證的證書。類似微軟認證工程師、Oracle認證工程師。 但這一類證書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有含金量了,並且社會上太多類似的低級證書在魚目混珠,所以在考慮這一類證書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3、有一些比較偏,但可以去考的證書。比如 注冊電氣工程師、甚至建造師。 前者含金量很高,只允許電氣工程相關專業報考,計算機相關專業也算相關專業以內,所以可以考慮。 但難度很大。 後者其實還有類似的,注冊會議師、律師,等等,屬於幾乎所有專業都可以考的東西,跟軟體工程沒有任何關系。
Ⅲ 新研發的電子產品需要做什麼認證。CCC還是CQC
我暈倒 我都被你們搞暈了 CQC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他是個公司 CQC是他的簡稱 CCC是CQC發的證書回 CCC是國家強答制性認證 關系搞明白了在回答問題 OK?出口的話 歐盟CE 美國UL
Ⅳ 企業申辦 高新企業認證,需不需要ISO質量管理體系證書上 有「研發」
下面是申辦高新企業認證的條件,沒有涉及到ISO體系,ISO體系只會在你們公司有需求或者是出口客戶有需求的時候才需要的
高新企業認證申請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2)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3)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Ⅳ CMMI3證書是什麼
CMMI3證書:CMMI三級證書或者定義級證書。
CMMI3是指CMMI三級,稱為定義級。在這個水平上,企業不僅能夠對項目的實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並保障項目的完成;
而且,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殊情況以及自己的標准流程,將這套管理體系與流程予以制度化,這樣企業不僅能夠在同類的項目上得到成功的實施,在不同類的項目上一樣能夠得到成功的實施。科學的管理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企業的組織財富。
CMMI全稱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也有稱為:軟體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設想,1994年由美國國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下的軟體工程研究中心(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SM)以及美國國防工業協會(National Defense Instrial Association)共同開發和研製的。
(5)研發認證證書擴展閱讀:
3級的幾個重要特點:
1)明確規定了需求開發、設計、編碼、測試、集成等軟體開發各過程的要求。
2)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用組織級的數據來管理項目。
3)出現了專門針對組織級的PA,要求有專門的組織來負責過程改進的工作。
4)提供了一個做出最佳決策的指導,而這個方法可以用於軟體工程,也可以用於組織級過程改進。
由這些特點大家可以看到,3級已經對軟體開發的各個方面有了詳細的要求,2級很多不明細的地方全部已經明確。一個達到3級的企業,肯定會定義了很多軟體開發各個方面的過程,並且會有組織級的財富庫。所以3級叫「已定義」級。
參考資料:網路----CMMI3
Ⅵ 雙軟認證和軟體企業認證有什麼不同
1、包含范圍不同
雙軟認證包括軟體產品評估和軟體企業認證,軟體企業認證是雙軟認證中的最後一步。
2、要求不同
雙軟認證:只要貴公司擁有一個能正常運行的軟體產品,就可以申請「雙軟認證」。
軟體企業認證:企業做雙軟認證是申請軟體企業認定的必要條件,即企業具備雙軟資質之後才能被認定為軟體企業。
3、優惠政策不同
雙軟認證讓企業享受國家提供給軟體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軟體產品經登記生效後,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在我國境內設立的軟體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新創辦軟體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即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Ⅶ 第三方檢測機構都具有哪些資質認證
檢驗檢測機構從事下列活動,應當取得資質認定:
(1)為司法機關作出的裁決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2)為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決定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3)為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決定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4)為社會經濟、公益活動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5)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取得資質認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檢驗檢測活動以及對檢驗檢測機構實施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該辦法。
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必須有CMA和CNAS這兩個認證,如果是食品檢測機構還必須有CMAF。
1、CMA(中國計量認證,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可按證書上所限定的檢驗。
我國對檢測計量行業,強制要求通過CMA認證。CMA屬於行政性質,相當於營業許可證。
2、CNAS: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並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CNAS屬於第三方認證,證明你的檢測能力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可以得到國際組織的高度認可。 有CNAS資質的實驗室都有CMA資質,CMA是實驗室必過資質,相當於基礎。
3、CMAF: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食品檢測機構要求有此證書。
註: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5年8月1日起,CMAF證書正式與CMA證書統一合並為CMA證書。
Ⅷ 近幾年人才比較緊缺的認證證書有哪些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10年中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人,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人。預計到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數字最大,將達到1220萬人,那麼,未來幾年最緊缺人才有哪些?
資料圖片:在濟南人才市場舉辦女大學生專場公益招聘會,共有200多家用人單位前來招聘。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才報告》預計,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精算、數字媒體、物流、心理咨詢等,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汽車營銷總監虛位以待,你做好准備了吧。
■汽車服務人才全面緊缺
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秘書處副主任湯海山提供的數字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汽車研發人才缺口50萬,維修人才缺口80萬。他說,未來5年汽車人才全面緊缺,包括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以上幾類人才培養在高校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而汽車服務人才卻還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湯海山說,目前全國只有幾所高校設置汽車服務專業,規模也不大。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汽車技術服務及市場營銷的應用型人才。經過4年學習,學生應掌握機械和車輛工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解決從新車使用到汽車報廢回收全過程中各種技術問題和因汽車帶來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廢棄物等環境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資料圖片
■民航業人才缺口24萬
目前國際民航平均人機比是100∶1,而中國民航業平均人機比是200∶1,這意味著,僅以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20年中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事實上,民航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各航空公司高速發展的瓶頸。近年來,國內各航空公司相繼展開大規模招聘活動,攬才范圍從飛行員、空乘到維修、地勤人員都有,涉及范圍極廣。其中,飛行員成為各大航空公司的招聘重點,薪酬一般都設在每月2萬元。
中國民航學院教授都業富說,由於允許民營資本投資經營航空公司,參與航空運輸市場的競爭,也使得國內民航業對民航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近年來,以奧凱、春秋、鷹聯為代表的民營航空公司已經展開了一場人才爭奪大戰。他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飛行員、空勤人員、航空運輸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維修專業人才在中國最為吃緊。
■機電一體化需要復合型人才
由於微電子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使工業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機電一體化已是當今世界及未來機械工業技術和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向,也是中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智聯招聘網日前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北京市對該專業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職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個。可以說,機電一體化類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
在上述需求職位中,技術類佔到了40%,銷售類佔到了30%,客服類佔到了20%,管理類佔到了10%。而從行業來看,該專業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生物制葯業、環保業以及快速消費品業。業內專家分析,這個行業的人才比較強調技術性。用人方都希望招聘到既有專業知識,又會管理、懂開發、有銷售知識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精算師"錢"程無憂
精算師,是一個國外年薪過百萬、國內月薪上萬元的職業。目前,精算師是國內各大保險公司爭奪的焦點。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精算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僅有百餘名精算師。隨著國外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中國未來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精算師是運用精算方法和技術解決經濟問題的專業人士。其傳統的工作領域為商業保險業,主要從事產品開發、責任准備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動態償付能力測試等重要工作。隨著精算科學的發展和應用,精算師的工作領域逐步擴展到社會保險、投資、人口分析、經濟預測等領域。一個合格的精算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精算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熟悉所處保險市場的保險法規以及與保險相關的稅務、會計、投資等領域的知識。
■護理學就業前景看好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中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隨著中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目前,國內很多大中城市的醫院都設有涉外門診,而一些合資醫院以及"洋"醫院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紮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護理學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可以從事在華的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資料傳遞等。
資料圖片 ■材料類研發人才成為焦點
"十一五"期間,國家產業政策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領域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研發此類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為企業的注目焦點。
目前中國材料行業的人才缺失問題已經成了眾多企業發展的桎梏。另一方面,中國對材料人才的培養也是比較重視的。但材料學專業涉及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領域,因此人才市場對材料學人才的需求也是持續增加的。中國材料網理事會有關專家指出,目前中國在新材料研發上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未來在材料學領域自主創新的空間非常大。因此材料學人才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拓展創造性思維。
人民日報海外版
Ⅸ 軟體開發企業可以進行哪些認證或資質申辦
一、雙軟評估。
《軟體產品證明函》和《軟體企業評估證明函》,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雙軟評估。
1、軟體產品評估基本條件:
(1)申請單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2)申請單位軟體產品在我國境內開發,且擁有該軟體產品知識產權,即軟體著作權;
(3)軟體產品經省級軟體產業主管部門認可的軟體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即軟體產品測試報告。
(4)到當地的軟體協會登記 即可。
申請軟體產品評估,必須要先獲得軟體著作權證書。另外還需要由第三方軟體評測機構出具的軟體產品評估登記測試報告,軟 件產品測試報告名稱必須要和軟體著作權名稱完全一致,否則到後期稅務備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會通不過,所以各位需要申 請軟體產品評估的企業必須要注意到這個問題。
2、軟體企業評估基本條件:
(1)申請單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例不低於40%,研發人員比例占當月平均職工數的20%以上;
(3)企業當年研發費用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
(4)企業軟體產品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不低於50%(信息系統集成及嵌入式軟體企業不低於40%);
(5)企業具有至少1項軟體產品評估證書;
(6)企業具有質量管理體系相關證明文件等。
二、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3月聯合發布了修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准如下: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Ⅹ 3C認證費用是否屬於研發費用
屬於研發費用,可以參看下面的內容:
中國3C認證的流程及費用
1、 產品認證申請;
(1) 凡生產CCC目錄內產品的企業,具有法人地位,並承諾在認證過程中承擔應負的責任和義務的企業,向認證機構提供申請。
(2) 認證機構對資料進行評審,將向申證企業發出「認證收費通知」和「送樣通知」。
(3) 在確認申證企業已交納認證費用後,將向檢測機構下達測試任務。 (4) 申證企業接到「送樣通知」後,應及時按要求將樣品送交指定的檢測機構。
(5) 申請費收費標准為600元/單元
2、 產品型式試驗;
(1) 接到樣品後檢測機構將按申證產品所依據的標准及技術要求進行檢測試驗。
(2) 型式試驗合格後,檢測機構按規定的報告格式出具型式試驗報告,送交認證機構進行評定。
(3) 型式試驗時間一般為整機30個工作日(因檢測項目不合格,企業進行整改和復試的時間不計算在內)。當整機的安全件需要進行隨機試驗時,按安全件最長的試驗時間計算(從收到樣品和檢測費用起計算)。
(4) 產品檢測費按國家認監委國認證函(2002)111號文件執行。
3、工廠質量保證能力檢查;
(1) 對初次申請認證的企業,認證機構在收到檢測機構產品試驗合格結果的報告後,將向申證企業發出工廠檢查通知,同時向認證機構工廠檢查組下達工廠檢查任務函。
(2) 檢查人員根據《產品認證工廠質量保證能力》的要求對申證企業進行現場檢查,並抽取一定的樣品對檢測結果的一致性進行核查。
(3) 工廠檢查合格後,檢查組應按規定的報告格式出具工廠檢查報告,送交認證機構進行審核評定。
(4) 工廠審查後提交報告時間一般為5個工作日,以審核員完成現場審查,收到生產廠遞交的不合格糾正措施報告之日起計算。
(5) 工廠審查費收費標准為每個監督審核員每個工作日3500元。
4、認證結果評定及批准認證證書;
(1) 認證機構合格評定人員接到產品型式試驗報告和工廠審查報告後,根據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評定要求做出評定。
(2) 認證機構領導將根據評定結果簽發認證證書。
(3) 認證結論評定、批准時間以及證書製作時間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 (4) 批准與注冊(含證書費)收費標准為每800元/單元。
5、獲證後的監督
(1) 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的監督每年不少於一次;
(2) 認證機構將按批準的認證監督計劃向獲證企業發出認證監督檢查和年金收費通知,同時向監督檢查組下達監督任務通知,獲證企業應根據要求做好准備。
(3) 認證機構合格評定人員對監督檢查組遞交的「監督檢查報告」和檢測機構遞交的「抽樣檢測試驗報告」進行評定,評定合格的獲證企業可繼續保持認證證書。
(4) 監督復查費按不超過認證時的工廠審查費和產品檢測費的各25%收取。 6、費用的補充說明
(1) 單元的劃分原則上是依據產品型號
(2) 年金標准為獲得產品每年400元/單元。
(3) 認證標志費 標志費的具體收費標准為:8毫米標志每枚0.07元;15毫米標志每枚0.14元;30毫米標志每枚0.28元;45毫米標志每枚0.52元;60毫米標志每枚0.56元。
標志批准使用費標准為每一種標志使用形式每年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