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小提琴曲
❶ 新中國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是
《梁祝》
作曲:何占豪 陳剛
演奏:俞麗拿
❷ 中國經典小提琴名曲
<梁祝>,<春節序曲>,<豐收漁歌>,<海濱音詩>,<思鄉曲>,<慶豐收>,<江南春早>,<翻身的牧童>,<夏夜>,<漁舟唱晚>,等
❸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分別是什麼小提琴有什麼著名的曲子
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廣陵散曲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名曲之一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稱《落雁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
十面埋伏
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亥下最後決戰的情景 。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漁樵問答
此曲表現漁樵在清山綠水之間自得其樂的情趣。 ::在線試聽
夕陽簫鼓
是抒情寫意的的樂曲,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
漢宮秋月
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了三次,故稱「三弄」。 相傳晉恆伊作笛《梅花三弄》,後人移值為琴曲。樂曲通過歌頌梅花不畏寒霜、迎風斗雪的頑強性格,來贊譽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陽春白雪
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盪滌之意,「白雪」取懍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胡笳十八拍
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雙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❹ 著名的小提琴曲目有哪些
帕爾曼·世紀小提琴巨匠1 帕爾曼·世紀小提琴巨匠2 帕爾曼·電影琴聲-黃金歲月 薛偉·愛的至意 薛偉,許忠·《紅色經典》 帕爾曼·小提琴曲--電影《聞香識女人 》原聲 Sergei Trofanov·小提琴演奏曲集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穆特版卡拉揚指揮 敘事曲·奇普里安;波隆貝斯庫(Ciprian Porumbescu) 小提琴曲8首The 2nd Movements from The 8 Greatest Violin Concertos 在線聽·小提琴大師David Oistrakh奧依斯特拉赫 陳美Night Flight 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 d小調 BWV1004 阿卡多· 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全集 帕爾曼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及憂郁小夜曲 倫敦48把小提琴APE-BT下載 Arve Tellefsen"Intermezzo" 1.帕格尼尼:隨想曲集-第一首:E大調 2.帕格尼尼:隨想曲集-第二首:B小調 3.帕格尼尼:隨想曲集-第三首:E小調 4.裹丁: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中庸的快板 5.裹丁: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行板 6.裹丁: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中庸的快板 7.塞依茲: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不太快的快板 8.塞依茲: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柔板 9.塞依茲: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中庸的小快板 10.阿科雷: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 11.貝里奧:芭蕾場景 12.羅奧蒂:第22號小提琴協奏曲中板 13.羅奧蒂:第22號小提琴協奏曲柔板 14.羅奧蒂:第22號小提琴協奏曲很激情地 1.普羅科菲耶夫: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中庸的快板 2.普羅科菲耶夫: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行板--小快板 3.普羅科菲耶夫: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朝氣蓬勃的快板 4.威瓦爾第:"冬天"協奏曲不過分的快板 5.威瓦爾第:"冬天"協奏曲光板 6.威瓦爾第:"冬天"協奏曲快板 7.莫扎特:小提琴,中提琴協奏曲壯闊的快板 8.莫扎特:小提琴,中提琴協奏曲行板 9.莫扎特:小提琴,中提琴協奏曲急板 01 愛的至意 (愛德華.愛爾加) 02 辛德勒名單 (約翰.威廉姆斯) 03 美麗的羅斯瑪琳 (弗里茨.克萊斯勒) 04 搖籃曲 (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本傑明.戈達) (李祖英改編) 05 無窮動 (塞西爾.伯雷) 06 柔板 (弗里德貝格改編) (沃雨夫風.阿馬德烏斯.莫扎特) 07 敘事曲 (奇普里安.波隆貝斯庫) 08 美麗的夜晚 (阿.巴赤曼改編) (克洛德.德彪西) 09 晚禱歌 (馬蒂尼風格) (弗里茨.克萊斯勒) 10 撥弦間奏曲 (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汪閔華改編) (安東尼奧.迪亞貝利) 11 夜曲 (海菲茲改編) (弗雷德里克.肖邦) 12 圓舞曲 (維克多.赤伯特) 13 旋律 (弗里茨.克萊斯勒改篇) (克里斯托弗.維利巴雨德.馮.格魯克) 14 序奏曲 (柔板)(季瓦德.納希茲改編) (喬凡尼.安東尼.德斯普拉奈斯) 15 小廣板 (保爾.克萊格爾改編) (彼特羅.納爾第尼) 16 唯一的請求 (選自"劇院魅影") (安德魯.勞埃德.威伯) (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奚其明改編) 17 霍拉舞曲 (羅馬尼亞民間舞曲) (格里高拉斯.迪尼庫) 18 夏夜 (小提琴和古箏) (楊善樂) (祁瑤改篇) (古箏:祁瑤) 19 漁舟唱晚 (小提琴和古箏) (莫凡改篇) (古箏:范瑋卿) 薛偉,許忠·《紅色經典》 1. 金色的爐台 2. 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 3. 洪湖水浪打浪 4. 豐收漁歌 5.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6.苗嶺的早晨 7.壯錦獻給毛主席 8.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9.茉莉花 10.搖籃曲 11.新春樂 12.春節序曲 13.良宵 14.康定情歌
❺ 中國著名小提琴曲有哪些
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最經典的
這是中國作曲家陳鋼和何占豪共同譜寫的,在全球引起熱烈反響成為中國樂曲的代表作。
其實國外的小提琴曲經典的更加多比如舒曼 <<夢幻曲>> (當然這是題外話)
知道帕格尼尼么 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我最最欣賞了
希望以上對你有用。
❻ 著名的小提琴曲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柴科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http://grm.cdn.hinet.net/xuite/7/e/3/0/15190180/blog_357258/dv/7712866/7712866.asx
著名的《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78年,現在幾乎成為世界上所有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門德爾松的e小調、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的特色不但充分發揮了主奏小提琴絢爛的近代演奏技巧,展開了色彩豐富的管弦樂,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協奏曲更新鮮的韻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國民謠的地方色彩,獨特的充滿哀愁的優美旋律,作成了格調新穎、獨特的作品。而它當初的命運也和《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一樣,柴可夫斯基寫完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後,把它題辭獻給當時傑出的小提琴家,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奧爾,可是奧爾卻認為這一作品在技術上有許多困難,不適合小提琴演奏,並且和聲太古怪,效果難以想像,所以乾脆拒絕演奏。1881年維也納「知音樂隊」也認為它配器太笨重,和獨奏小提琴不相稱,因此預演之後就拒絕正式演出。小提琴家布魯德斯基徵得柴可夫斯基同意,將協奏曲個別地方稍加改動,於同年12月4日由維也納「知音樂隊」協奏演出。
這第一場演出,博得了熱烈的掌聲,也引來了倒彩。維也納某些批評家攻擊道:「整個作品是不對稱的、粗糙的、不成熟的、淡而無味的。小提琴不是在演奏,而是在毆打、怪叫。」某批評家說:「從有些圖畫中可以看到臭味,聽了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後,也有可以聽到臭味的音樂作品。」多麼怪誕的批評,多麼惡毒的攻擊!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在維也納演出後,柴可夫斯基就把它獻給了勇敢的小提琴家——布魯德斯基。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彷彿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樂章
短歌,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稱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摯動人,略帶傷感。彷彿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第三樂章
終曲,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子,迴旋奏鳴曲形式。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是屬於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以很強的節奏,快活地進行,宛如一幅人民歡慶節日的圖畫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二: 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http://grm.cdn.hinet.net/xuite/7/e/3/0/15190180/blog_357258/dv/7713193/7713193.asx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38-1844年間,於1845年首次上演。 英國音樂評論家本奈特說:「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本質上是英雄的,男性的;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本質上是優美的,女性的。如果將前者比喻為協奏曲中的亞當,那麼後者就是夏娃了。」 門德爾松終生一帆風順。生活鑄就了他那明朗溫存的性格,也塑造了他的音樂的獨特的抒情風采。門德爾松的朋友德弗林說過:「他只想做和他性格相適合的事,此外,他什麼也不做。」 門德爾松安逸的生活與貝多芬同命運苦鬥的歷程相比,《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比,鮮明地反映出兩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強烈地表現出他們在相同體裁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氣質。因此,用亞當與夏娃作兩部協奏曲的比喻是不無道理的。 門德爾松寫過兩部小提琴協奏曲。他在十三歲時寫作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雖流露出非凡的才華,但仍不成熟。《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門德爾松在二十九歲時開始構思並寫作的。直至1844年9月16日才完成。當時,作曲家三十五歲,但已經是他的暮年了。《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為門德爾松三十八歲暫短一生的縮影,仍為人們揭開了一篇新穎而美麗的抒情畫頁,病魔與死神的逼近,沒有在作曲家的旋律中投下一縷陰影。 在弦樂純清的涓流中,一支醉人的旋律由獨奏小提琴輕歌而出,震攝著人們的心靈。這支著名的抒情主題,鏤刻出門德爾松的清秀動人的音樂肖像,每每湧入耳畔,人們都會脫口呼出:這就是門德爾松! 作曲家沒有沿襲傳統奏鳴曲式的慣例,加上序引或前奏;這支抒情旋律在協奏曲大門剛一打開,就翩然而至,並作為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一下子就浸透到人們的心田之中。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樂章之間不中斷地連續演奏,這在當時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圍的快速流動被切斷;而各樂章卻各自獨立,體現了門德爾松以古典派傳統為基礎,並灌入新時代氣息的典型作風。
第一樂章
熱情的甚快板,e小調,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樂章。第一主題是一個充滿幸福,又盪漾著憂愁的優美旋律。 這一樂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於一提到門德爾松,人們便會聯想到這個主題。同時, 這一樂章的華采樂段也體現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樂章
行板,D大調,6/8拍, 這是一個抒情的而且富有門德爾松韻味的極其醇美的樂章。
第三樂章
以奏鳴曲式寫成,也是世界著名的樂章。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三: 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61
http://grm.cdn.hinet.net/xuite/7/e/3/0/15190180/blog_357258/dv/7713762/7713762.asx
這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06年,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一年,他對他的學生——伯爵小姐萊莎.勃倫斯威克產生了深深的愛情。樂曲正反映出他這些日子生活中所充滿的詩意。 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范。然而,本曲在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前,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本曲初演以後,幾乎沒有人再對它回顧,本曲的華彩樂段,並不像鋼琴協奏曲那樣由貝多芬親自譜寫,而是留給各式各樣的演奏者譜曲,其中較常採用的有約阿西姆、奧爾和克萊斯勒等的手筆。它比莫扎特的協奏曲有氣勢和深度。獨奏小提琴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協奏樂隊則並不處於從屬的地位,而是積極參與發展樂曲的音樂形象。樂隊的音響效果特別具有一種昂揚振奮的緊張度,因此該曲又被稱為《交響協奏曲》。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這一樂章從定音鼓的五擊開始,因此這首協奏曲也被稱作《定音鼓協奏曲》,樂隊前奏將呈示部的主題首先演示一遍。其中的D大調主部主題沉靜、安詳,A大調副部主題力度有所加強,並在重音拍上採用頓音,顯得非常堅定、果斷。整個樂章中一直由主部主題占據主導地位,副部主題與主部主題有對比,但是沒有激烈的沖突。整個樂章的情緒是沉著、堅定的。
第二樂章
小廣板。這一樂章是典型的貝多芬抒情曲,是一種寬廣的抒情。單簧管呼應著小提琴奏出的樂句,一句一句平緩地流淌,其中間或有小提琴的快速經過句。最後,經過一個簡短的小提琴獨奏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第三樂章。整個樂章的情緒是冥想、平靜的。
第三樂章
快板,迴旋曲。小提琴一開始就在四弦上奏出主題,這個跳躍的主題充滿歡樂的情緒。隨後,樂隊重復。這個主題在小提琴的各弦上都有表現,最高到一弦高把位的泛音演奏,音域跨度極大,充分表現出歡樂和高昂的情緒。這個樂章的高潮也是整個樂曲的高潮。據貝多芬年表記載,這首協奏曲是貝多芬專門為當時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克萊門特(Franz Clement)而作,也是由克萊門特首演小提琴。當時一、三樂章中的華彩(Cadence)部分是由克萊門特譜寫的。現在演出的基本是二個華彩版本,一個是約阿西姆(Joseph Joachim)華彩,另一個是克萊斯勒華彩。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四: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http://grm.cdn.hinet.net/xuite/7/e/3/0/15190180/blog_357258/dv/7713904/7713904.asx
1877年,勃拉姆斯聽了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演奏後,深受感染和鼓舞,萌生了創作小提琴協奏曲的想法,但到了第二年才動筆。勃拉姆斯在獨奏小提琴部分的寫作上非常慎重,從演奏技巧方面請教了他的摯友--匈牙利裔小提琴大師約阿希姆,後者還標定了弓法和指法,並編寫了華彩樂段。1879年1月在萊比錫首演時是由約阿希姆擔任獨奏,作曲家親自指揮。在當今出版的樂譜上,我們仍能看到"獻給約瑟·約阿希姆"的題款。這張CD所選用的華彩樂段就是約阿希姆所編寫的。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愧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不論技巧曲風都足堪與貝多芬等齊名。有人說如果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是男性, 孟德爾頌的是女性。 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 樂評家說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 表面平靜骨子裡卻充滿風暴。 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呢? 相信大家都聽得出來, 第一三樂章雄勁粗獷熱情豪放, 巨人登場架式英雄縱橫性格, 有別於貝多芬的內斂。 這也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特別雄偉壯麗的原因之一。 可與其第一號交響曲互相媲美彼此呼應。不過問題好像也是出在這里? 好幾位歐美日本樂評家認為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成熟度構思深奧曲趣深邃, 幾乎是完美珍品, 為他曲所不易見, 但唯一的瑕疵也正由於它交響曲個性。該樂曲具有濃厚的田園牧歌風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調,那種安詳與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覺,正是勃拉姆斯所獨具的特色。在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結合起來,並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膽創新。
全曲共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曲開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與單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題,之後主奏小提奏以d小調熱情而華麗地登場;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題速度減慢,充滿牧歌風格;接下來的是美妙的發展及變奏,使整個樂章從頭至尾都具有濃重的匈牙利民間音樂特徵。
第二樂章
慢板,F大調,2/4拍子,三段體。 首先由管樂器緩慢地開始,之後由雙簧管奏出徐緩優美的田園風格旋律,稍稍帶有一絲荒涼的感覺,這無疑是整個樂章中最動人之所在。
第三樂章
活潑而不太快的,游戲似的快板,D大調,2/4拍子,不規則的迴旋奏鳴曲形式。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創造性的樂章。旋律輕快活潑,抒情優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氣勢。
❼ 中國小提琴名曲有哪些
抒情,憂愁類:1.思鄉曲2.牧歌3.花兒為什麼這么紅4.梁祝
激情,奮進類:1.金色的爐回台2.陽光照耀著答塔什庫爾干4.滿懷深情望北京5.紅色娘子軍6.白毛女
喜慶類:1.慶豐收2.送春肥3.紅軍哥哥回來了4.新疆之春5.春節序曲
6.新春樂
民族風:1.四季調2.旱天雷3.山丹丹開花紅艷艷4.喜見光明
大致分析如下:
1.思鄉曲 (哀愁,憂傷類)
2.牧歌 (有草原氣息,很美)
3.漁舟唱晚 (詩意)
3.慶豐收 (很熱鬧的一首曲子)
4.良宵 (經典中的經典,曲子很簡單,但是想拉好很難)
5.海濱音詩 (旋律很美,不過很難)
5.夏夜 (類似於漁舟唱晚)
6.梁祝 (可以說是中國最出名的小提琴協奏曲,難度相當大)
7.花兒為什麼這么紅 (有維吾爾族的旋律美,難度適中)
8.滿懷深情望北京 (電影插曲,很有激情)
9.新疆之春
10.豐收漁歌
11.旱天雷 (簡單,不錯)
12.四季調(又叫花兒與少年,很好聽,也很簡單)
❽ 中國小提琴名曲100首!
偉大的北京
2.游擊隊歌
3.我愛祖國的台灣
4.慶豐收
5.瑞麗江邊
6.喜相逢
7.海濱音詩
8.江河水內
9.洱海音畫
10.金色的田野容
11.村舞
12.民風舞曲
13.谷
14.太平鼓
15.美麗的西雙版納16.1.第一迴旋曲
17.苗嶺的早晨
18.紅河山歌
19.千年的鐵樹開了花
20.哈尼心向北京城
21.喜見光明
22.節日的喜悅
23.沸騰的工地
24.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25.說書人
26.黎家代表上北京
27.天山春曉
28.祖國頌[一、頌]
29.音詩
30.草原上[無伴奏獨奏曲]目前只能想到這么多了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你
❾ 小提琴名曲有那些
1.回憶(又名《紀念曲》)
德國小提琴家德爾德拉(Drolla)某日,因為訪問友人,乘電車到維也納郊區去,恰巧經過舒伯特之墓。他見了這位生前並無名氣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腦海中浮起了樂思,急於記載下來,寫在電車票上。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鋼琴上細心研究,完成了全曲。這首曲子追憶懷念之情尤深,大都理解為美女深情的回憶,或是幸福美好的紀念。作曲家未給予確切的說明,這就留給欣賞者來領悟吧。全曲由三部分組成,曲調鮮明簡練,餘音繞梁不絕。尤其是那優美柔麗的音色,也使聽眾引起深切的懷想。
2.聖母頌
這是一首由德國小提琴家維爾海姆(Wilhelmj)根據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編成的小提琴獨奏曲。在古典作品中,作曲家往往把最美好、最完善,最能給人以崇高意境的聖母形象化作莊重的樂思中,表現出自始自終的質朴高貴。曲調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彷彿就是達芬奇的聖母肖像畫。那曲調句句層次清楚,深邃而通暢,情感濃重,格律嚴謹,以虔誠和真摯深深感動人心。起始在G弦上渾厚多姿的歌唱,感人至深。當用八度雙音演奏時,鋼琴伴奏使用了大幅度波浪進行的琶音。在樂曲高潮中,涌現出聖潔的色彩。全曲在異常寧靜中漸漸消失。
3.雲雀
這是羅馬尼亞作曲家旦尼庫(Dinicu)獨具特色的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絕無僅有的顫音名曲。樂曲巧妙地運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顫音技巧,以極為明快歡騰的旋律,簡練而富於動感的鋼琴伴奏,表現了山林中雲雀爭鳴、陽光明麗、風景如畫的一幕。在小提琴E弦亮麗清悅透明的音色表現下,高超的顫音絕技一氣呵成。
4.沉思
這是法國作曲家馬斯涅(Massenet)為歌劇泰安司(Thais)所作的幕間曲。女主角Thais在沉淪的深淵中,渴望憧憬著清明湛藍的天空。作為一首小提琴冥想曲,在表現深摯悠遠的情思,在寧靜起伏的旋律中,其典雅耐人尋味。
5.愛之喜悅
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是二十世紀最富盛名的小提琴大師。這首小提琴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全曲為三段式,充滿喜悅歡樂浪漫的情調,極富沙龍風味。中段十分溫厚親切。本曲在運用三度雙音上獨具一格,把小提琴的華麗、靈秀表現得韻味深長。
其他
6.匈牙利狂歡節 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胡拜(Hubay)是二十世紀初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曾任布達佩斯音樂學院院長。這首小提琴曲可算他最優秀的代表作。本曲為多段式作品,既有深沉華麗的旋律,更有熱烈狂歡的場景。在運用連續顫音方面,匠心獨具,有著驚人輝煌的技巧和震撼人心的表現力。 7.門德爾松e小調協奏曲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Mendelssohn)為出身名門貴族的典雅紳士。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是世界上登台演奏最多的協奏曲,一個多世紀以來久奏不衰。它有著高貴溫柔的小調色彩,第二樂章是一副怡人的音詩音畫。鋼琴伴奏好似盪漾的水波。小提琴正如無歌詞的船歌,弓弦之間緩緩傾注出柔麗抒情的旋律,顯示出小提琴的純潔、銀色而崇高。曲調在進入復調後,其雙音技巧得以充分展現,宛如兩把小提琴合奏。這是小提琴協奏曲中最迷人的柔板樂章。 8.吉卜賽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特(Sarasate)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初世界最傑出的小提琴大師之一。他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藝術表現上有驚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頂級。本曲運用吉卜賽人的音調風格寫成,成為全世界小提琴愛好者最喜愛的一首名曲。樂曲起始於豪放而激動的散板音調,自由奔放,還有十分別致的技巧裝飾,使之充滿了激情和浪漫之感。樂曲之中段轉入慢板,曲調纏綿動人、悲酸憂郁。結尾是極其精彩活潑的快板。這一突然轉變把人們帶進熱鬧歡騰的場面,流利的快弓撥弦十分引人入勝。在高潮迭起中結束全曲。 9.引子與迴旋隨想曲 法國作曲家聖桑(Saint-Saens)是一位多才多藝、傑出的高產作曲家。他的每一首樂曲都新穎別致,有風格回異之感。這首迴旋曲曲調節奏十分別致而富於彈性。引子部分是帶有憂傷冥想的行板,進而音調像飄落的楓葉在天空中浮動,很有沙龍式的味道。中段的西班牙舞靈活流暢、嫵媚動人,接著是豪華的琶音,之後是大段飛速賓士的快弓樂段,使樂曲越往後越精彩、動人。在音樂上色彩繽紛、爭奇斗艷,是最能體現小提琴技巧性的作品之一。 10.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義大利小提琴大師塔爾蒂尼(Tartini)是十八世紀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這首奏鳴曲正是小提琴歷史上古典的頂峰之作。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敘述了它的來歷。一天夜裡,塔爾蒂尼在睡夢中夢見了魔鬼,魔鬼教他用奇妙的方法演奏了一首樂曲。他驚醒後立即追憶記錄下來。後來,作品以其非凡的魔力征服了聽眾。
它好似作曲家在夢中與魔鬼對話。它的抒情與莊重深沉在曲調中由難度極高的雙弦顫音體現出來。那雄渾的氣勢和獨到的旋律使魔鬼的顫音給人間留下了絕響。幾個世紀過去了,再也沒有哪位小提琴家做過同樣的夢,記下那樣驚世的曲調。 11. 夢幻曲 作者舒曼。《童年情景》之夢幻曲,完成於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雖然按內容來說是描寫兒童生活的,但這部作品不只是為兒童所寫,也是為成人所作,表現成年人對童年時光的回憶。作品手法洗煉,形象刻畫生動准確,心理描寫逼真,歡快動人,饒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種因為童年逝去而產生的惆悵感。這其中的第七首《夢幻曲》是全世界婦孺皆知的名曲,經常被改編成各種樂器的 獨奏曲。這首曲子主題非常簡潔,具有動人的抒情風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線幾經跌宕起伏, 婉轉流連,使人不覺中被引入輕盈飄渺的夢幻世界。 12.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作曲家陳鋼和何占豪, 共同譜寫了這首《梁祝》,此曲悲傷凄婉,在全球引起熱烈反響成為中國樂曲的代表作。 13.辛德勒名單 1940年起,納粹德國在當時被其佔領的這一地區建立了數個集中營和滅絕營。這些營地是大屠殺的主要場所,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在那裡,無數無辜的人們遭受著非人的虐待。之後,就誕生了憂傷、凄涼的小提琴樂曲《辛德勒名單》。 14.D大調卡農 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年) 的《D大調卡農》(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現在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卡農,如小提琴獨奏版、弦樂四重奏版、鋼琴獨奏版、鋼琴四手聯彈版、豎琴獨奏版、長笛協奏版、銅管合奏版、陶笛獨奏版、吉他獨奏版、美聲無伴奏合唱版等諸多版本。 15恰空 恰空(又拼作ciaconne)原是一種富有激情的舞蹈,出現於1600年左右的西班牙,屬於在街道上跳的雙人舞或女獨舞,16世紀傳入義大利,在17世紀流行於法國宮廷。 16.G大調弦樂小夜曲 G大調弦樂小夜曲,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於1787 年8月24日在維也納完成,並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該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範。該曲最早為弦樂合奏,後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❿ 求比較經典、著名的小提琴曲!謝謝!
外國名曲
《the secret garden》源
《沉思》
《小夜曲(舒伯特曲)》
《天鵝》
《吉普賽之歌》
《卡門》
《卡農》
《the first of may》
《G大調第二十三協奏曲第一樂章(維奧蒂曲)》
《E大調第二協奏曲第一樂章(巴赫曲)》
《G大調第三協奏曲第一樂章(莫扎特曲)》
中國名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漁舟唱晚》——太有名了...........
《新疆之春》
《新春樂》雅俗共賞
《牧歌(馬思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