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平遙漆器著名品牌

平遙漆器著名品牌

發布時間: 2020-12-10 20:01:50

Ⅰ 平遙推光漆器的發展困境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工藝,推光漆也主要是由老手工藝人和小作坊生產代代傳承下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遙推光漆器廠建立,老藝人喬泉玉、任茂林等獻藝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產進入了黃金時期,平遙推光漆器自此成為我國著名的漆藝品種之一,產品銷往三十多個國家,有些精品為人民大會堂和中國美術館所珍藏。但就在幾年前,傳來了這一平遙漆器旗幟性企業——平遙推光漆器廠破產的消息,讓許多人驚詫之餘,對平遙漆器的未來更生出許多擔憂。但在這股似乎象徵著傳統工藝衰退的潮流中,仍有很多手工藝人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薛生金就是其中之一。
平遙推光漆器薛生金曾是推光漆器廠的總工藝師,平遙在世的漆器藝人中,他是現代平遙漆器的集大成者,是山西省唯一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藝人。
薛生金的父親曾經也是平遙「源泰昌」漆店的老師傅。1937年日本侵入平遙後回家,1949 年病故,由於那時薛生金還小,所以並沒有從父親那兒學到什麼。真正從藝是他16歲起,他的第一個師傅是給丁果仙劇團畫布景的侯文華,於是從16歲到19 歲,他一直跟著師傅畫布景賣布景。那時晉東南一帶的許多布景都是他和師傅畫的,這為他日後從事漆器奠定了繪畫基礎。1957年平遙推廣漆藝人,後來又成為薛生金師傅的任茂林,代表山西省工藝美術界赴京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朱老總在看了任茂林製作的平遙漆器彩繪屏風後對任茂林說:「你們要把山西漆器恢復起來,生產好,帶出新一代徒弟。」於是,1958年3月平遙推光漆廠在城內郭家巷成立了。薛生金仍清清楚楚記得新中國建國後的第一代平遙漆器藝人代表的名字:喬泉玉、任茂林、米修文、尹履綏、喬培賢。
任茂林和他的師傅喬泉玉等五位老藝人被從農村請了回來,4月份薛生金進廠跟著喬泉玉學起了漆畫。學徒第一年打雜,磨漆磨顏料。可業余時間他不是在小板上畫,就是自己學著起稿。結果三年要學的起稿、上色、開黑,不到一年就拿下了。就這樣幾十年下來,他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把已失傳的堆鼓罩漆恢復起來,還先後創造了三金三彩、青綠 金碧山水、高堆鼓罩漆山水、瀝金銀仿漢圖案等,主持設計了萬余幅圖稿,研究創造了千餘種產品,並培養了成百名徒弟,形成了以他為代表的薛派漆器藝術。
在平遙城日升昌民俗客棧旁有一個「漆藝苑」。這里陳列著薛生金和他的兒子以及一些徒弟們的作品。薛生金的平遙推光漆器兩個兒子如今都和父親同行,不同的是,他倆都受過美術學院的正規教育。其中大兒子在福建美院專門學習現代漆畫磨漆畫,也是省里工藝美術大師候選人。薛生金的作品如今一般不賣,已成為平遙推光漆器的藏品,觀之賞心悅目。但是比起自己的名聲和成就,薛生金考慮得更多的還是如今平遙漆器的品牌問題。
他說在他的徒弟中有三五個是他真正滿意的,其他還欠些火候,而最讓他揪心的是徒弟這一層還好,到了徒孫們就有些看不過眼了。他說,平遙雖然十來家都在做漆器,卻很少有人做高檔的。人們為了提高速度失去了精雕細刻的耐心,怎麼簡單怎麼做,怎麼好賣怎麼做,質量愈來愈低,說是走了30多道工序,其實有的作品工藝非常粗糙。過去藝人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創造人物形象的傳統,也被臨摹所代替。這樣下去必然會壞了平遙漆器的名聲。傳統的推光漆器是用大漆製作的,這是一種刮下漆樹的外皮後流出的樹汁所製成的染料,傳統大漆被棄置不用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平遙老街上的漆器店所售賣的都是化學漆加工的漆器。他對失去曾經輝煌過的廠子充滿惋惜,也對推光漆這項藝術的發展前景深懷擔憂。平遙城走向世界了,世界的友人們把鏡頭對准了古城牆,城牆內的古老漆器還能漆面照人,在一個一個小作坊里快快長大嗎?

Ⅱ 平遙做推光漆器做的好的都有哪幾家

你好我就是平遙漆畫畫師 專業繪制漆器 和酒店的金箔畫 裝飾畫 !不知您回所指的漆器答是指一般大街上的首飾盒這樣的小件 還是那種稍大些的屏風 掛板?中國四大名漆各有特色 而平遙以描金彩繪著稱 ! 在平遙兩種雖都是漆器 但相當不同!一般來說首飾盒多是流水線作業 求量的做法居多 故對繪制的要求不高 一般學個一兩年的畫工就能做!而漆器屏風 因其畫面大 技法復雜的特點就對畫師要求高的多 當今的平遙漆藝大師薛生金 胡曉明 郝大中 梁中秀 等多是繪制大型漆畫屏風 掛板作品!曾偶見有個賣漆器店主 拿著兩個首飾盒對著磕碰 以顯其漆面堅固 實在令人可笑 !這樣的做法就是糊弄消費者 !且不說他手裡拿的漆器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漆器!就說他的推銷方式就有問題 平遙漆器主打的就是繪畫這方面!以描金彩繪著稱! 他卻在漆面硬度上做起了文章!豈不是本末倒置?其實說這么多也是想讓你知道你所指的 做的好 是主要看中哪方面!!!想好了也可以聯系我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Ⅲ 求解平遙漆器怎麼樣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簡稱"晉")中部的平遙縣,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傳布至北方廣大地區。平遙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脫胎;揚州-點鑼;平遙-彩繪),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
平遙推光漆髹飾品分為實用品(如漆櫃、漆箱、條案、茶幾)和陳設品(如屏風、漆畫)兩大類,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工藝價值,為廣大群眾所歡迎。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電視櫃、大小衣櫃、角櫃、酒櫃、陳列櫃、首飾匣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推光漆技藝還普遍用於宮廷、廟宇、廳堂、文房的陳設裝飾,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平遙推光漆器,是用煉制過的大漆髹飾木器傢具和精緻器皿,經過漆後細磨,磨後再漆,反復數遍,然後用手掌推擦出光澤,再經多種工藝,繪飾出山水花鳥,亭台樓閣或人物故事,工序細致復雜。外觀古樸雅緻、構造精細、漆面光潔,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為漆器中之精品。
溯源
在晉中,有一俗語可謂家喻戶曉:"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葯"。在古城三件寶中,漆器列為首。
平遙古城地處黃土高原。公元前2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這里覆蓋有大量樹木。有一種叫漆樹的樹種分布甚廣。先民們便用漆樹的漿汁塗抹食器,以圖光亮、好看、耐用。另外,由於漆器具有自動變黑的特徵,它也被用來作為文字記號。3700年前,禹造祭器,髹以漆液,墨染其外,先染其內,證明當時已使用礦物質顏料調制硃色漆飾。
春秋戰國時期,平遙漆器已初具雛形。在漢代,漆器已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隨著晉商實力的增強,平遙漆器遠銷蒙、俄、東南亞一帶。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平遙推光漆器髹飾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以此種技藝製作的漆器在唐代開元年間已遐邇聞名,明清兩代由於晉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長足的進步,開始出口到英、俄等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遙推光漆器廠建立,老藝人喬泉玉、任茂林等獻藝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產進入了黃金時期,平遙推光漆器自此成為我國著名的漆藝品種之一,產品銷往三十多個國家,有些精品為人民大會堂和中國美術館所珍藏。
工藝特點
平遙推光漆器素以製作工序繁瑣、復雜著稱,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須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乾透,才能進行下一次刮灰。平遙推光漆器的魅力不僅僅在於精雕細琢,用料也頗有講究。平遙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黃土高原廣泛分布著的漆樹刮掉樹皮後流出來的一種天然漆料--大漆。
平遙推光漆藝有精湛的成套技藝,其製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用特殊配方、技藝及設施煉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煉制罩漆;
(3)木胎披麻掛灰,生漆灰須褙布,豬血灰須披麻,黃土膠則需褙紙;
(4)以人發、牛尾製作漆栓(髹飾工具);
(5)在特設的陰房內陰乾漆器;
(6)描金彩繪,包括平金開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殼鑲嵌等傳統技法;
(7)用砂紙、木炭、頭發、磚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鏡;
(8)採用鑲嵌、鏤刻、罩金、刻灰等技藝進行裝飾。
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車間使用松木做出各種傢具的木胎後,灰胎車間就用白麻纏裹木胎,抹上一層用豬血調成的磚灰泥,這叫做"披麻掛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
漆工車間的工序是非常細致和復雜的。每一件漆藝品"髹漆"是最關鍵的工序,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紙蘸水擦拭,擦拭畢,再用手反復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進行刷漆,每件產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每上完一道漆干後需打磨--再上漆--再打磨,最後出光。出好光是每件產品質量優劣的關鍵。推光漆工藝,從底漆到面漆,每髹飾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藝要求。平遙推光漆最後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拋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細砂紙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來要用優質椴木燒制的木炭塊細細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頭發蘸油打磨,最後用手掌蘸上特製的細磚灰(用水將磚灰反復過濾)和麻油推光。漆面要達到光亮如鏡的效果,推磨次數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後會越擦越亮,適於長期擺放。(推的平整與否決於磨的技法)
畫工和鑲嵌車間,對技術的要求更高,畫工必須學習繪畫四年以上,掌握了繪畫的基本技巧,才允許在漆面上勾紅點翠,獨立操作。刻繪工人的刀鋒,要求像筆鋒一樣,粗細相間,深淺適度,起落自如。鑲嵌原件的製作台上,團團煙光紫氣,叮叮有聲,工人們把河蚌殼、螺鈿、象牙以及彩色石頭加工成各種原件,由鑲嵌工人根據圖案的要求,巧妙地鑲妥粘牢。清朝以前,推光漆器為素底描金,清初開始以金漆器為主,中期創出了增厚漆層、推出光澤新工藝,自此,平遙推光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與描金彩畫相結合的獨特工藝風格。
傳承意義
平遙推光漆器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目前仍健在的平遙推光漆藝人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生金和他的傳人耿保國、賈興林等。由於受現代化學漆和腰果漆的沖擊,以天然漆為原料的推光漆藝日益萎縮,導致藝人改行和流失,漆藝產品質量有所下降,處於瀕危狀態。現平遙縣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藝苑,將整理該項技藝的資料和建檔,建立平遙漆器藝術館,舉辦漆藝培訓班,以確保這一珍貴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Ⅳ 平遙漆器工藝品有哪些

自己去店裡看呀

Ⅳ 漆器的平遙推光

平遙縣的推光漆器,歷史悠久,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推光漆工藝基本形成地方特色,到明清時已具相當規模,開始出口到英、俄等國。
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緻、閃光發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誠為漆器中之精品。
平遙推光漆器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電視櫃、大小衣櫃、角櫃、酒櫃、陳列櫃、首飾匣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
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車間使用松木做出各種傢具的木胎後,灰胎車間就用白麻纏裹木胎,抹上一層用豬血調成的磚灰泥,這叫做「披麻掛灰」。漆工車間的工序是非常細致和復雜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紙蘸水擦拭,擦拭畢,再用手反復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進行刷漆,多則刷七遍,少則刷六遍,其後的推擦就更細致了。先用粗水砂紙推,再用細水砂紙推,用棉布推,絲絹報,捲起一縷人發推,手蘸麻油推,手蘸豆油推,掌心反復推。憑眼力,憑心細,憑感覺,憑次數,推得漆面生輝,光潔照人。畫工和鑲嵌車間,對技術的要求更高,畫工必須學習繪畫四年以上,掌握了繪畫的基本技巧,才允許在漆面上勾紅點翠,獨立操作。刻繪工人的刀鋒,要求象筆鋒一樣,粗細相間,深淺適度,起落自如。鑲嵌原件的製作台上,團團煙光紫氣,叮叮有聲,工人們把河蚌殼、螺鈿、象牙以及彩色石頭加工成各種原件,由鑲嵌工人根據圖案的要求.巧妙地鑲妥粘牢。清朝以前,推光漆器為素底描金,清初開始以金漆器為主,中期創出了增厚漆層、推出光澤新工藝,自此,平遙推光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與描金彩畫相結合的獨特工藝風格。

Ⅵ 有關平遙的漆器。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簡稱"晉")中部的平遙縣,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傳布至北方廣大地區。平遙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脫胎;揚州-點鑼;平遙-彩繪),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
平遙推光漆髹飾品分為實用品(如漆櫃、漆箱、條案、茶幾)和陳設品(如屏風、漆畫)兩大類,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工藝價值,為廣大群眾所歡迎。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電視櫃、大小衣櫃、角櫃、酒櫃、陳列櫃、首飾匣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推光漆技藝還普遍用於宮廷、廟宇、廳堂、文房的陳設裝飾,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平遙推光漆器,是用煉制過的大漆髹飾木器傢具和精緻器皿,經過漆後細磨,磨後再漆,反復數遍,然後用手掌推擦出光澤,再經多種工藝,繪飾出山水花鳥,亭台樓閣或人物故事,工序細致復雜。外觀古樸雅緻、構造精細、漆面光潔,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為漆器中之精品。
溯源
在晉中,有一俗語可謂家喻戶曉:"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葯"。在古城三件寶中,漆器列為首。
平遙古城地處黃土高原。公元前2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這里覆蓋有大量樹木。有一種叫漆樹的樹種分布甚廣。先民們便用漆樹的漿汁塗抹食器,以圖光亮、好看、耐用。另外,由於漆器具有自動變黑的特徵,它也被用來作為文字記號。3700年前,禹造祭器,髹以漆液,墨染其外,先染其內,證明當時已使用礦物質顏料調制硃色漆飾。
春秋戰國時期,平遙漆器已初具雛形。在漢代,漆器已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隨著晉商實力的增強,平遙漆器遠銷蒙、俄、東南亞一帶。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平遙推光漆器髹飾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以此種技藝製作的漆器在唐代開元年間已遐邇聞名,明清兩代由於晉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長足的進步,開始出口到英、俄等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遙推光漆器廠建立,老藝人喬泉玉、任茂林等獻藝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產進入了黃金時期,平遙推光漆器自此成為我國著名的漆藝品種之一,產品銷往三十多個國家,有些精品為人民大會堂和中國美術館所珍藏。
工藝特點
平遙推光漆器素以製作工序繁瑣、復雜著稱,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須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乾透,才能進行下一次刮灰。平遙推光漆器的魅力不僅僅在於精雕細琢,用料也頗有講究。平遙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黃土高原廣泛分布著的漆樹刮掉樹皮後流出來的一種天然漆料--大漆。
平遙推光漆藝有精湛的成套技藝,其製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用特殊配方、技藝及設施煉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煉制罩漆;
(3)木胎披麻掛灰,生漆灰須褙布,豬血灰須披麻,黃土膠則需褙紙;
(4)以人發、牛尾製作漆栓(髹飾工具);
(5)在特設的陰房內陰乾漆器;
(6)描金彩繪,包括平金開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殼鑲嵌等傳統技法;
(7)用砂紙、木炭、頭發、磚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鏡;
(8)採用鑲嵌、鏤刻、罩金、刻灰等技藝進行裝飾。
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車間使用松木做出各種傢具的木胎後,灰胎車間就用白麻纏裹木胎,抹上一層用豬血調成的磚灰泥,這叫做"披麻掛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
漆工車間的工序是非常細致和復雜的。每一件漆藝品"髹漆"是最關鍵的工序,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紙蘸水擦拭,擦拭畢,再用手反復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進行刷漆,每件產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每上完一道漆干後需打磨--再上漆--再打磨,最後出光。出好光是每件產品質量優劣的關鍵。推光漆工藝,從底漆到面漆,每髹飾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藝要求。平遙推光漆最後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拋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細砂紙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來要用優質椴木燒制的木炭塊細細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頭發蘸油打磨,最後用手掌蘸上特製的細磚灰(用水將磚灰反復過濾)和麻油推光。漆面要達到光亮如鏡的效果,推磨次數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後會越擦越亮,適於長期擺放。(推的平整與否決於磨的技法)
畫工和鑲嵌車間,對技術的要求更高,畫工必須學習繪畫四年以上,掌握了繪畫的基本技巧,才允許在漆面上勾紅點翠,獨立操作。刻繪工人的刀鋒,要求像筆鋒一樣,粗細相間,深淺適度,起落自如。鑲嵌原件的製作台上,團團煙光紫氣,叮叮有聲,工人們把河蚌殼、螺鈿、象牙以及彩色石頭加工成各種原件,由鑲嵌工人根據圖案的要求,巧妙地鑲妥粘牢。清朝以前,推光漆器為素底描金,清初開始以金漆器為主,中期創出了增厚漆層、推出光澤新工藝,自此,平遙推光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與描金彩畫相結合的獨特工藝風格。
傳承意義
平遙推光漆器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目前仍健在的平遙推光漆藝人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生金和他的傳人耿保國、賈興林等。由於受現代化學漆和腰果漆的沖擊,以天然漆為原料的推光漆藝日益萎縮,導致藝人改行和流失,漆藝產品質量有所下降,處於瀕危狀態。現平遙縣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藝苑,將整理該項技藝的資料和建檔,建立平遙漆器藝術館,舉辦漆藝培訓班,以確保這一珍貴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Ⅶ 平遙哪有賣正宗推光漆器的

在中國漆器里,山西的平遙漆器是比較有名的!原因簡單,山西自古以專來就是出富人的地屬方。漆器之盛產之地一定需要有兩個條件:一方面是富人盛產之地,才購買得起漆器這種貴族產品。另一方面必須有合適的氣候條件,因為生漆的乾燥對溫度濕度的要求較高。
而從現代來看,真正的平遙漆器少之又少。我們且不說其它,所謂正宗漆器,必須用生漆來做,而現代的平遙漆器,有幾家在用大漆在做呢,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Ⅷ 平遙漆器市場如何

雜亂無章,各個漆器藝人自開小灶,成不了大氣。不如平遙牛肉,成立了大集團!
需要有人來投資下!

Ⅸ 有誰知道平遙誰做的漆器地道推薦幾個人,說幾個作坊........

平遙漆器需了解「薛派」漆藝。薛生金是「三晉漆藝第一人」,是「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藝術專家」。屬全國200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是山西省僅有的一位,奧運火炬手之一,他的作品有國家頒發的收藏證書,價格昂貴!!

薛生東 薛曉鋼是他的兩位弟子,推光漆的手藝一般是不外傳的,尤其是一些關鍵的處理技術。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平遙漆器哪家好我來介紹你來比

導讀:在各色各樣的裝飾和擺件中,有玉石、有石頭、有木雕,其實在美麗的裝飾品中,還有一種古老而又美麗的工藝品,那就是平遙的漆器。在平遙眾多賣漆器的商家中,你知道哪家的漆器更好?根據外表該如何去挑選呢?然而買回來的漆器又該如何保養呢?別著急,今天小編就嗲你走入漆器的世界,看看漆器的高深內涵。




一、關於漆器

漆器是傳統的手工技藝,是一種高級的油漆器具。在2006年平遙漆器,該工藝經過國務院審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的類別為傳統手工技藝,文化遺產名稱為: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這種山西著名的工藝品,外觀古樸雅緻、閃光發亮、繪畫出的裝飾金碧輝煌,那大手裡細膩潤滑,而且這種漆器耐熱防潮,經久耐用,是所有漆器中的精品。平遙漆器分為實用品和陳設品,實用品例如:漆櫃、漆箱、茶幾,然而陳設品又例如:屏風、漆畫,平遙漆器好就好在,它在漆後細磨,磨後再漆,反反復復多次,經過手掌的推擦,出現光澤,在經過多種手藝工藝,繪飾出山水花鳥,人物故事等許多美麗的圖飾,在製造過程中,工序繁瑣,還要求細致。



二、工藝的特點

1.使用的大漆是進過特殊配方、技藝以及設施而煉制而成;

2.罩漆是以大漆加上天然的桐油煉制而成;

3.漆栓使用人發和牛尾製作而成;

4.漆器不能讓太陽曬干,而是放置在特質的陰房內陰干;

5.描金彩繪時,運用到了平金開黑、堆古罩漆、勾金、罩金以及蛋殼鑲嵌等傳統的技術;

6.在裝飾的時候,採用了鑲嵌、鏤刻、刻灰等技藝;

7.為了使漆器光亮如鏡,就要經過砂紙、木炭、頭發、磚灰、麻油等工具進行逐次推光。




三、漆器保養

第一、防曬防熏:漆器最怕被曬,所以收藏的漆器特備要主要防止太陽的暴曬和煙熏。

第二、防干防濕:漆器存放的放假濕度和溫度要恆定,不要忽干忽濕,溫度忽高忽低。

第三、防霉:漆器在收藏的時候不能離地面太近,避免劇烈震動。

第四:防擦撞:漆器要輕拿輕放,院里鹽、鹼等有害的東西。

第五:防塵:漆器容易積攢灰塵,所以就要拿雞毛撣或者柔軟的刷子進行清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