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是著名
㈠ 傅雷是誰啊
傅雷作為一個翻譯家,別人說「沒有他,就沒有巴爾扎克在中國」,他譯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作為音樂鑒賞家,他寫下了對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賞析;作為文學評論家,他對張愛玲小說的精湛點評,為學界作出了文本批評深入淺出的典範;他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傅雷家書》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經感動了數百萬讀者。 《傅雷家書》出版十八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從20世紀30年代起,傅雷就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並翻譯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大部分作品。同時,傅雷還是一個眼裡、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編匯成冊,就是著名的《傅雷家書》 傅雷翻譯的作品,共30餘種,主要為法國文學作品。其中巴爾扎克佔15種:有《高老頭》《亞爾培·薩伐龍》《歐也妮·葛朗台》《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奧諾麗納》《禁治產》《於絮爾·彌羅埃》《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父》《比哀蘭德》《幻滅》《貓兒打球記》(譯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抄)。羅曼·羅蘭4種:即《約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服爾德(現通譯伏爾泰)4種:《老實人》《天真漢》《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種:《嘉爾曼》《高龍巴》。莫羅阿3種:《服爾德傳》《人生五大問題》《戀愛與犧牲》。此外還譯有蘇卜的《夏洛外傳》,杜哈曼的《文明》,丹納的《藝術哲學》,英國羅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頓的《英國繪畫》等書。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輯錄為《傅雷家書》(1981),整理出版後,也為讀者所注目。
㈡ 傅雷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翻譯家嗎
傅雷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內他翻譯了大量的容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
其中有巴爾扎克的《亞爾培薩伐尤》、《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貝姨》、《邦斯舅舅》、《夏培爾上校》、《雨兒胥·米露埃》等等
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等等
伏爾泰的《老實人》、《扎第格》、《伏爾泰小說選》
㈢ 傅雷簡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內新區航頭鎮),中國容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
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
其有兩子傅聰、傅敏,傅聰為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
(3)傅雷是著名擴展閱讀:
傅雷人物觀點
對於八股文風,傅雷這樣說道,「一個知識分子不善於思考,不勇於思考,感覺不靈敏,好奇心不強,就不稱其為知識分子,更談不到鑽研學問。何況思想懶惰與感覺麻痹還牽涉到遇事認真負責的問題,從而牽涉到人生觀與世界觀。」
對於藝術,人生,傅雷這樣說到,「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
對於孤獨,傅雷這樣對傅聰說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你孤獨了才會去創造,去體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㈣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______家、文藝______家,還是一位特殊的_______家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供參考。
㈤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他曾翻譯過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巨《 》
約翰·克里斯朵夫
㈥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他曾翻譯過巴爾扎克的《_____________》。《傅雷家書》信中傅雷對兒子的生
《人間喜劇》;勞逸結合,正確理財,戀愛婚姻 |
㈦ 傅雷事跡
傅雷年譜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於江南望族,因出生時哭聲洪亮,長輩們便以「雷」為名,以「怒安」為字。
⊙1921年,考入上海徐匯公學(天主教教會學校)讀初中。
⊙ 1924年,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辭激烈,為徐匯公學開除。仍以同等學歷考入上海大同大學附屬中學。」
⊙ 1925年,在大同大學附中參加「五卅」運動,上街遊行講演,控訴帝國主義的血腥暴行。9月習作短篇小說《夢中》,發表於次年1月《北新周刊》第13、14期。
⊙ 1926年,在北伐勝利的鼓舞下,與同學姚之訓等帶頭參加反學閥運動,大同校董吳稚暉下令逮捕,母親為安全起見,強行送子回鄉。8月寫短篇小說《回憶的一幕》,發表於次年1月《小說世界》第15卷第4期。秋後以同等學歷考入上海持志大學讀一年級。
⊙ 1928年,到達馬賽港,次日抵巴黎,途中寫《法行通信》15篇(1月2日至2月9日),陸續發表於當年《貢獻旬刊》第1、2卷各期。後為文學家曹聚仁所推重,編入《名家書信集》。本年開始留法四年。為學法文,試譯都德的短篇小說和梅里美的《嘉爾曼》,均未投稿。開始受羅曼·羅蘭影響,熱愛音樂。
⊙ 1929年,在瑞士萊芒湖畔,譯《聖揚喬而夫的傳說》,載於次年出版的《華胥社文藝論集》。是為最初發表的譯作。 9月返回巴黎後,就投人休養中開始翻譯的丹納《藝術論》第1編第1章,並撰寫《譯者弁言》,載於《華胥社文藝論集》。
⊙ 1930年,撰寫《塞尚》一文,載同年10月《東方雜志》第27卷,第19號。
⊙ 1931年,譯屠格涅夫等散文詩四首,以「小青」、「萼子」等筆名發表於1932年10月至1933年1月的《藝術旬刊》。譯《貝多芬傳》,後應上海《國際譯報》編者之囑,節錄精要,改稱《貝多芬評傳》,刊於該《譯報》1934年第1期。11月與劉海粟合編《世界名畫集》,並為第2集撰寫題為《劉海粟》的序文。由中華書局出版。受聘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編寫美術史講義,一部分發表於《藝術旬刊》。譯法國Paul Gsell《羅丹藝術論》一書,作為美術講義,未正式出版,僅油印數百份。
⊙ 1932年,與留法期間認識的龐薰琹和在上海美專認識的倪貽德,出於對現實的不滿,意欲為改變現狀有所作為結成「決瀾社」,公開發表《決瀾社宣言》。傅雷在《宣言》上簽了名。並與倪貽德合編《藝術旬刊》,由美專出版。9月籌備並主持「決瀾社」第三次畫展,即龐薰琹個人畫展。9月為龐薰琹個人畫展寫短文《薰琹的夢》,刊於同月《藝術旬刊》第1卷第3期。10月譯George Lecomte文章《世紀病》,刊於同月28日《晨報》。10月至次年5月為《時事新報》「星期學燈」專欄,撰寫《現代法國文藝思潮》、《研究文學史的新趨向》、《喬治·蕭伯納評傳》、《從「工部局中國音樂會」說到中國音樂與戲劇底前途》和《現代青年的煩悶》等5文;並翻譯《高爾基文學生涯四十周年》、《精神被威脅了》和《一個意想不到的美國》三篇。為《藝術旬刊》撰寫《現代中國藝術之恐慌》、《文學對於外界現實底追求》等文章四篇;美術史講座十一講:世界文藝動態十八則;以「萼君」、「萼子」、「小青」等筆名譯短詩五首;以「狂且」筆名譯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則;以「疾風」筆名譯斐列浦·蘇卜《夏洛外傳》十二章。
⊙ 1932年,傅雷與青梅竹馬的表妹朱梅馥結婚,朱把一切獻給了丈夫和孩子。按照他們的朋友楊絳女士的評價,朱梅馥是「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乾的主婦」,還是傅雷的「秘書」。
⊙ 1933年,所譯《夏洛外傳》全書付印,冠有《卷頭語》及《譯者序》。9月以「自己出版社」名義自費出版。9月母親病故。堅決辭去美專職務。
⊙ 1934年,撰寫所譯羅曼·羅蘭《米開朗琪羅傳》的《譯者弁言》。全書於次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又譯Paul Hazard長文《今日之倫敦》,連載於《國際譯報》1934年第6卷第5、6期。6月將在美專任教時編寫的美術史講義整理、補充為《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未發表),1985年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6月《羅曼·羅蘭致譯者書》為所譯《托爾斯泰傳》的代序。全書於次年11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秋與葉常青合辦《時事匯報》周刊,任總編輯。「半夜在印刷所看拼版,是為接觸印刷出版事業之始。3個月後,以經濟虧損而停刊」。
⊙ 1935年,3月應滕固之請,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任編審科科長四個月。以筆名「傅汝霖」編譯《各國文物保管法規匯編》一部。6月由該委員會出版。6月譯《米勒》,作為序文刊於王濟遠選輯的《米勒素描集》(商務印書館出版)。7月撰寫所譯莫羅阿《人生五大問題》的《譯者弁言》。全書於次年3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9月寫《雨果的少年時代》一文,發表於12月出版的《中法大學月刊》第8卷第2期。12月為所譯莫羅阿《戀愛與犧牲》撰寫《譯者序》。全書於次年8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 1936年,4月譯畢莫羅阿《服爾德傳》,寫有《譯者附識》。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 1937年,所譯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第1卷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冠有《譯者獻詞》。7月應福建省教育廳之約,去福州為「中等學校教師暑期講習班」講美術史大要。
⊙ 1941年,2月所譯《約翰·克利斯朵夫》第2、3、4卷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第2卷冠有《譯者弁言》。
⊙ 1942年,1月翻譯英國羅素《幸福之路》,並撰寫《譯者並言》。該書於1947年1月由上海南國出版社出版。3月重譯《貝多芬傳》,並寫《譯者序》,以所撰《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為附錄。全書於1946年4月由上海駱駝書店出版。4月翻譯法國杜哈曼《文明》。
⊙ 1944年,1月與裘柱常、顧飛、張菊生、葉玉甫、陳叔通、鄧秋枚、高吹萬、秦曼青等共同署名發起在滬舉辦「黃賓虹八秩誕辰書畫展覽會」,並刊印《黃賓虹先生山水畫冊》和《黃賓虹畫展特刊》,特刊上以筆名「移山」,撰寫介紹黃賓虹繪畫之《觀畫答客問》。2月翻譯巴爾扎克《亞爾培·薩伐龍》,1946年5月由駱駝書店出版。4月以筆名「迅雨」寫《論張愛玲小說》,對張愛玲創作的發展趨向提出了精當中肯的批評。文章刊於柯靈所編《萬象》5月號。12月翻譯巴爾扎克《高老頭》。1946年8月由駱駝書店出版。
⊙ 1945年,9月與周煦良合編《新語》半月刊,共出五期,因郵局扣發停刊。10月至次年5月分別以「疾風」、「迅雨」、「移山」、「風」、「雷」等筆名,為《新語》寫文藝政治文章十六篇,翻譯政論兩篇;為《周報》寫政論兩篇;為《民主》寫書評一篇;為《文匯報》寫政論二篇。12月為柯靈主編的《周報》積極提供材料,出版《昆明血案實錄》。
⊙ 1947年,「痛改」杜哈曼《文明》的譯稿,並寫《譯者弁言》及《作者略傳》。5月由南國出版社出版。4月翻譯斯諾《美蘇關系檢討》,生活書店以知識出版社名義刊印兩百本。譯者代序《我們對美蘇關系的態度》先連載於4月24、25日《文匯報》。7月寫《所謂反美親蘇》一文,刊於儲安平主編的《觀察》第2卷第24期。
⊙ 1948年,受英國文化協會之託,翻譯牛頓《英國繪畫》,由商務印書館出版。8月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譯竣於廬山枯嶺。由三聯書店出版。
⊙ 1951年,譯畢巴爾扎克《貝姨》,寫有《譯者棄言》。8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7月重譯《高老頭》。9月為《高老頭》撰寫《重譯本序》。全書於10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1952年,2月巴爾扎克《邦斯舅舅》譯畢。5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9月《約翰·克利斯朵夫》重譯本第1冊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1953年,2月《約翰·克利斯朵夫》重譯本第2冊出版。3月《約翰·克利斯朵夫》重譯本第3冊出版。6月《約翰·克利斯朵夫》重譯本第4冊出版。全書出齊。7月譯畢梅里美《嘉爾曼》(附《高龍巴》)。9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1954年,譯畢巴爾扎克《夏倍上校》(附《奧諾麗納》、《禁治產》)。3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8月北京召開文學翻譯工作會議,因放不下手頭工作,未參加。所寫長篇書面意見《關於整頓及改善文藝翻譯工作的意見》,列為會議參考文件。8月譯華服爾德《老實人》(附《天真漢》)。次年2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月20日華東美術家協會為黃賓虹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開幕式座談會上就國畫與西畫問題作一發言。
⊙ 1955年,2月譯波蘭傑維茨基《關於表達蕭邦作品的一些感想》。3月譯法國Camille Bellaique《莫扎特》中之一節《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靈魂》。4月譯畢巴爾扎克《於絮爾·彌羅埃》。次年1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5月譯羅曼·羅蘭《論莫扎特》。刊於《外國名作曲家研究》第2集。
⊙ 1956年,寫《蕭邦的少年時代》和《蕭邦的壯年時代》。(未發表)。2月寫關於知識分子文章三篇,發表於《人民日報》和《文匯報》。3月譯畢服爾德《查第格》及其他七個短篇。1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4月下旬參加政協視察團視察郊區農業生產合作社,並於5月執筆寫《第一階段郊區農業生產合作社視察報告》。6月去安徽參觀合肥淮南煤礦、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執筆寫出《政協上海市委安徽省建設事業參觀團第一組總結報告》。7月為紀念莫扎特誕辰二百周年,寫《獨一無二的藝術家莫扎特》,發表於同年《文藝報》第14期。 8月擔任《文匯報》社外編委。11月所寫《與傅聰談音樂》一文,連載於《文匯報》。 12月寫《評<春種秋收>》,載於次年《文藝月報》1月號。自本年至翌年7月撰寫有關知識分子問題,整風問題,文藝界出版界問題的文章十二篇,刊於《文匯報》。
⊙ 1957年元旦《文匯報》載所寫短文《閑話新年》。5月寫《翻譯經驗點滴》,載《文藝報》第10期。
⊙ 1958年,譯畢巴爾扎克《賽查·皮羅多盛衰記》。6月為所譯《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撰寫《譯者序》。全書於 1978年9月作為遺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譯丹納《藝術哲學》,至次年5月譯畢;並撰寫《譯者序》,精選插圖104幅。全書於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1959年,翻譯巴爾扎克《攪水女人》。1月為《攪水女人》寫《譯者序》。全書於1962年1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月底抄錄編譯的《音樂筆記》,寄傅聰作學習參考。
⊙ 1961年,譯畢巴爾扎克《都爾的本堂神甫》、《比哀蘭德》,並撰《譯者序》。全書於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1963年,因《高老頭》擬收入「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特在重譯本基礎上再次重改修訂,並撰寫《譯者序》11頁,譯序於十年浩劫中失散。
⊙ 1964年,譯完巴爾扎克《幻滅》三部曲,於8月改完謄清寄出,附有《譯者序》,序文佚失於十年浩劫中。該書於1978年3月作為遺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1965年,第四次修改並謄寫巴爾扎克《貓兒打球號》。此稿在十年浩劫中失散,迄今未找到。
⊙ 1966年9月3日,在經歷了抄家和批鬥的凌辱後,傅雷夫婦在卧室自縊身亡。傅聰收到父親的最後贈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文革給中國文化史造成了又一巨大損失。
⊙ 1979年,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辦,隆重舉行傅雷朱梅馥追悼會,柯靈致悼詞,鄭重宣布:1958年劃為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十年浩劫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傅雷先生為人坦盪,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家書》出版十八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輯印在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㈧ 傅雷是著名的 家,文藝 家,其翻寫作品有34部代表作有 的長篇小說 巨人三傳
傅雷是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代表作有《傅雷家書》
㈨ 傅雷有哪些著名作品
1.
《高來老頭》《爾培·薩伐龍》源《歐也妮·葛朗台》《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奧諾麗納》《禁治產》《於絮爾·彌羅埃》《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父》《比哀蘭德》《幻滅》《貓兒打球記
約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傳《貝多芬傳》《彌蓋郎琪羅傳》《托爾斯泰傳》。服爾德(現通譯伏爾泰)4種:《老實人》《天真漢》《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種:《嘉爾曼》《高龍巴》。莫羅阿3種:《服爾德傳》《人生五大問題》《戀愛與犧牲》。此外還譯有蘇卜的《夏洛外傳》,杜哈曼的《文明》,丹納的《藝術哲學》,英國羅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頓的《英國繪畫》等書。。
2.
最著名的還是 約翰·克利斯朵夫。》《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
㈩ 傅雷主要成就
傅雷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版著作。
20世紀60年代權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
1924年積極參加「五卅」愛國斗爭和反軍閥學潮,在《北新周刊》、《小說世界》發表《夢中》、《回憶的一幕》兩篇小說。
(10)傅雷是著名擴展閱讀
傅雷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
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憤而離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縊身亡。
傅雷非常重視道德修養的培養,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做人應該是德才兼備且以德為先的,對於藝術家來說,優秀的道德素質的最根本的,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素質才能創作出高尚的藝術作品,在《傅雷家書》中他也在不斷強調。
他講到:「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緊的是先要把一個人盡量發揮好,沒成為某某家之前,先要學會做人;否則某某家不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
在傅雷的教育觀念中,對人道德素質的培養重於對技術與知識的培養,這也是他可以在教育中對傅聰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產生重要影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