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欲揚先抑的著名文章

欲揚先抑的著名文章

發布時間: 2020-12-10 21:25:47

『壹』 帶有欲揚先抑手法的散文

楊朔《荔枝蜜》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裡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麼樓前憑空湧起那麼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麼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隻工蜂都願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麼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麼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麼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隻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裡,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
非原創

『貳』 欲揚先抑的文章

賣麻團了,賣麻團了……"又是這該死的叫賣聲把我從夢中吵醒,不用說,現在是五點三十分,離我該起床的時間還有半小時。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們這來了一個賣麻團的老頭子,他每天五點半的時候就開始叫賣了,無論是平時,還是周末;無論是晴天,還是刮風下雨,都雷打不動。每天都是他攪亂了我的好夢,我本應在六點起床,這時候被他吵醒,讓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來覆去,白白浪費半小時的時光,別提有多難受了,為此我對這個賣麻團的十分痛恨,聽到這個叫賣聲就頭痛心煩,不知在心裡惡狠狠地罵過他多少次瞭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對這個賣麻團老爺爺的看法,一下子改變了。
那是一個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還是被這可惡的叫賣聲吵醒,我用被子緊緊捂住頭,心裡別提有多狠這老頭了,難得有這么一個休息日,也不讓人好好睡個懶覺,真是可惡!忽然,在聲聲刺耳的叫賣聲中,傳來了一聲又一聲百靈鳥的啼鳴聲,清脆悅耳,宛轉悠揚,我的心不禁一動,反正也睡不著,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順便看看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老人,手藝究竟如何,於是我掀開被子,麻利地穿了起來。
我拿了點零錢,走出家門,嘿,好晴朗的天喲,天空一碧如洗,陽光燦爛,我的心一下子也開朗起來。我順著叫賣聲找尋那位賣麻團的老人,遠遠就看見一個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圍著,我心想,怪不得天天來叫賣,原來生意不錯。我趕忙緊走幾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驚,我心中賣麻團的是一個全身沾滿油污、邋遢齷齪的人,沒想到眼前的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軍裝,卻上下整潔得體,顯得干練精神。我暗暗產生了幾分好感,遞過手中的零錢,說:"給我來兩只。"老人一手接過錢,另一隻手拿起一雙筷子和一隻方便袋,夾出兩只麻團放到袋子里溫和地說:"小心,拿好。"我接過來,拿出一隻,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極佳,味道好極了,我不禁對他喜歡起來,細細地打量著他:飽經風霜的臉上留下道道歲月刻磨的皺紋,身體硬朗,臉上始終對孩子洋溢著可親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圍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這么願意吃,怪不得天天來叫賣……我滿懷愜意吃著麻團
誰知剛走了幾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剛付過錢嗎,怎麼,想訛我?我心中剛升起的對他的好感一下子風吹雲散,盪然無存了,我憤怒地轉過身,剛想發作。誰知這位老人從口袋裡掏出四塊半錢遞給我,歉意地對我說:"小同學,剛才忙,沒功夫找你錢,實在對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說:"你給了我五塊錢。"我恍然大悟,原來因為著急,沒在意錯把五塊當成五角了,望著老人遞過來的錢,想起自己頭腦里的念頭,我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怎麼辦才好,老人看到我這樣,關切地問:"小同學,怎麼啦?哪兒不舒服?"我無言以對,我真恨我自己,我怎麼能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這樣一位用辛苦勞動養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遞過的錢又伸了過去,說:"沒什麼,全買了。"老人將剩下的麻團全給了我,說:"多兩只,免費贈送。"我說什麼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說:"這就算是虧本大甩賣,買五贈一吧。"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著老人越來越遠的背影,我對他產生了無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分:平時所接觸的小商小販們,他們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騙顧客,人與人之間哪有什麼誠信?今天,這個老人為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人間需要誠信,更要愛惜誠信!

『叄』 「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欲揚先抑 yù yáng xiān yì

「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的作用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釋義:詞語解釋為要發揚、要放開,先控制、壓抑。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與「 欲抑先揚」是相反相類的兩種布局寫作方法。比較著名的此類文章如《荔枝蜜》《范愛農》等。

例句:寫文章經常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

用法:在作文中,採用這種手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然後,一般來說,總是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肆』 欲揚先抑的散文

楊朔《荔枝蜜》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裡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麼樓前憑空湧起那麼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麼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隻工蜂都願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麼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麼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麼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隻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裡,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

『伍』 要一篇既有托物言志又有欲揚先抑的文章

我想,小草雖然平凡,但是很可愛.我喜歡這平凡的小草!
東風吹來了,春天的腳步近專了.我們的小草屬,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從大地里探出頭來,試試寒,試試暖,然後慢慢地穿上它的嫩綠色的上衣,聞著被春雨潤過的泥土的氣味,感覺愜意極了!

『陸』 哪些文章運用了象徵、欲揚先抑、對比

一方面復使文章波瀾起伏,搖曳多姿制,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得更加酣暢、深沉.欲揚先抑,這是一種表現手法,因為對比會讓美麗的東西越發美麗.驚天動地的大逆轉就是這種手法的絕佳體現,他會讓原本簡單的東西變得復雜,讓復雜的東西變得永恆.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柒』 急求一篇欲揚先抑的文章!

《伯父從台灣歸來》
前幾天,爸爸收到遠在台灣謀生的伯父寄來的信,說他要回鄉探親了。

我別提多高興了,整天猜想著伯父回來時會給我帶什麼禮品。

記得前年,遠房的叔叔從新加坡回來一趟,臨走時送我一件高級的風雪衣。我穿著它,人人注目,好幾個同學向我打聽,什麼地方買來的?多少錢?我總是詭秘地一笑:大陸上買不到的。我想,這次伯父回來,肯定會帶給我更好的禮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總浮現出想像中的伯父的模樣。高高的個兒,油光的頭發,一身筆挺的西裝,烏亮的皮鞋,也許還拎著大皮箱……

一天,我放學回家,老遠就看見家門口圍著很多人。我估計準是伯父回來了,便一口氣奔到家門口,分開人群,擠進屋裡。只見奶奶旁邊坐著一個老人,約摸六十來歲,黑瘦的臉上爬滿了皺紋,兩鬢斑白,穿一身樸素的中山裝。看那樣子,比我爺爺還要老。我愣住了,這哪是我想像中有風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開口:「這是我孫兒瓊瓊。」伯父伸出粗糙溫暖的大手把我拉過去,撫摩著我的腦袋說:「比相片中見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麼說,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麼似的,站起來,抓過身邊的旅行袋,從裡面掏出糖果,對圍著的親友說:「謝謝大家來看我,請坐,請坐。」說著,把糖果分發給大家。不一會兒,鄉親們陸續走了,屋裡只剩下我們一家人。我趁這空隙,掃視了周圍,並不見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靜靜地躺著。我開始失望了。

以後幾天,伯父總是出門,有時由我父親陪著,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時見他與爺爺、我父親談笑風生,可我毫無興趣去聽,我關心的是禮物,而伯父從未提起過這類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與眾不同的「番客」。四鄰們從海外歸來的親人,總帶著讓人羨慕的禮物,而他竟這么吝嗇!同學們有時問起伯父帶給我什麼,我啞口無言,臉熱到耳根。親戚們按當地風俗送來豬腿、紅蛋,為伯父「脫草鞋」(洗塵的意思),可他讓奶奶一一退回,也沒像其他番客一樣回敬親友,惹得親友們背後數落。

十多天過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徹底失望了。我勉強地隨著爸爸到車站去送行。在車站上,伯父再三叮囑爸爸:「我走後,你趕緊把設備添置起來,有什麼情況及時寫信告訴我。至於那小學校,應該多添點電化教具和運動器材。」聽到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頓時在我眼前高大起來,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訴我,伯父這次帶回一筆錢,想在村裡辦兩個加工廠,還想資助一所小學。他覺得別的番客為故鄉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內疚。

啊,伯父,你給我,給鄉親們帶來了最好的禮物。

我轉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車已消失在大路盡頭。伯父,我等著你再回故鄉。

【借鑒】

欲揚先抑。本文贊揚「伯父」熱愛故鄉、渴望故鄉親人及後代過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質。而文章的前半部分處處在貶低「伯父」:他是那麼「吝嗇」,一點兒禮品也不給「我」帶來,連遠房的叔叔還不如;他是那麼沒風度,臉上爬滿了皺紋,兩鬢斑白,穿一身樸素的中山裝;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人;他是那麼不近義情,鄉親們送的豬腿、紅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別人……一樁樁、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後,從「伯父」與「爸爸」的交談中,了解到他是一個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內在「風度」使人敬仰,令人欽佩。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仁兄,希望你能用上!

『捌』 怎樣寫欲揚先抑的文章

「欲揚先抑來」與「欲抑先自揚」是相反的兩種布局方法。楊朔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說小時候因為被蜜蜂螫過,因此對它總有疙疙瘩瘩的厭惡之感,但後來在廣東從化參觀了養蜂場,嘗到了荔枝蜜,又聽了養蜂老人的一番介紹,對小生靈蜜蜂頓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懇、無私的品質正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美德。這是典型的欲揚先抑寫作手法。所謂欲揚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頌揚的對象,而落筆開始卻貶抑它,批評它。前文的「抑」,反襯了後文的「揚」。 採用這種寫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牽強生硬。

『玖』 哪些文章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欲揚先抑,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版褒揚某個人權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欲揚先抑法,「抑揚」指控制和放縱感情,運用這種方法需要在結構上層層鋪墊,「抑」為「揚」蓄足氣勢.這樣,一方面使文章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得更加酣暢、深沉.欲揚先抑,這是一種表現手法,因為對比會讓美麗的東西越發美麗.驚天動地的大逆轉就是這種手法的絕佳體現,他會讓原本簡單的東西變得復雜,讓復雜的東西變得永恆.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拾』 關於欲揚先抑的文章例子

土路是農民為了生存,不得以鋪出的通向自家的便道,就像從自家房門點點滴專滴擺向院門的數屬塊青石板,踏在冰涼的上面,感悟每一刻生活節奏。城裡人及其友好地擔心,可憐灰灰白白的鄉間土路,是一種什麼滋味?語調蒼涼悲切。他們從骨子裡不願行進在塵土肆揚的黃沙泥道,只是迫不得己。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