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開明君主
⑴ 列舉18世紀歐洲主要的開明君主及其所在國家
奧地利 女皇瑪利亞 特利薩及其子約瑟夫二世(1740-1790)
普魯士回 腓特烈二世(1740-1786)
俄國 彼得一世開的答先河 葉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葉卡特琳娜二世是從自己丈夫的手中奪權當上女皇的。希望對你有用
⑵ 開明君主制是什麼意思,概括一下啦,,
開明君主制是在不影響君主權利的基礎上,對本國工商業加以扶持,一定程度上推內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容
開明君主制是在不影響君權,同時也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對政治、經濟進行的一次改良。並有逐漸過度到資本主義體制的可能。同時給予一部分人政治權利。
但開明君主制的提出有他的歷史局限性,只是針對歐洲封建改良性國家而言的。
⑶ 簡評18世紀歐洲出現的開明君主制
開明專制是18世紀中後期歐洲一些國家專制君主伴隨著當時的改革而執行的一種政策.最早由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提出的,伏爾泰雖然反對君主專制,但是並不反對君主制,希望通過「開明」的君主實行改革,過渡到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
想要了解開明君主制就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國際局勢:
一。18世紀早期以來,歐洲國家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競爭更加激烈。
1.老牌殖民國家西班牙,葡萄牙已經衰落,荷蘭經過三次英荷戰爭的打擊已將海上霸主的地位拱手讓給了英國。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和法國路易十四推行的重商主義政策使英法相繼成為了歐洲政治,經濟,軍事強國。3.長期統治歐洲大陸的神聖羅馬帝國早已在三十年戰爭的打擊下分崩離析,德國逐漸落後於西歐的步伐。然而哈布斯堡家族仍然保有帝國皇帝的榮耀,並繼續統治著奧地利,波西米亞,匈牙利等大片領土,幅員及其遼闊。4.普魯士經過多年的擴張到18世紀時已經崛起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中最重要的成員國之一,但是仍無法與歐洲列強平起平坐,統治階級迫切希望改變現狀。5,效率低下的農奴制度和統治階級閉塞愚昧的思想觀念嚴重阻礙了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成為了當時歐洲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二。歐洲大陸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激化了資產階級、人民大眾同封建統治階級的矛盾。啟蒙思想家們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早已傳遍了整個歐洲大陸,社會出現了動盪不安跡象。
上述事實使一些年輕有為的君主看到了這種現象,認識到只有通過改革,滿足資產階級的一些要求。才能借其經濟實力迅速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同時又能緩和階級矛盾,實現社會穩定。總之,實行開明君主制既是當時現實的需要,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開明君主制改革的內容: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的改革,俄國葉卡捷琳娜改革,奧地利特雷西亞女皇改革。
開明君主制改革的影響:1.通過改革,各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法國和奧地利經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增強了國力,而原來相對落後的俄國和普魯士一躍成為了歐洲強國。
2.改革的目的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各國統治者相繼推行的重商主義政策也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3.改革帶來的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也為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稱霸歐洲的資本。
⑷ 中國歷史上最開明的君王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的十二大英名皇帝
1 秦始皇--贏政(公元前259—221)
2 漢武帝--劉徹 (前156-前87)
3 漢光武帝--劉秀內(25-57)
4 隋文帝--楊堅容(581-604)
5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
6 武則天(624-705)
7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
8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
9 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
10明成祖--朱棣(1360—1424)
11清聖祖--康熙
12清高宗--乾隆
⑸ 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批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啟蒙思想家,其中主張由開明君主執政,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
【答案】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伏爾泰的思想主張。18世紀,法專國出現了一屬批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撰寫了許多文學作品,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由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他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故選B。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⑹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是唐朝時期著名的開明君主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留下無字碑留待後人評說,根據日月當空之義自造瞾為其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同理,武則天讓皇帝退位,並且自己當皇帝,改元,改唐為周,洛陽為都,雖承唐制,後還政李唐宗室,請姓周的李姓皇族,也將姓氏改為李姓,國號改為唐朝,承接武周的政策,武周的點滴與唐朝緊密相連,但690-705這15年間,確實是實實在在國號為周,國君姓武。
所以,武則天其實並不是唐朝的皇帝。
⑺ 什麼叫開明君主制度
其實這種政策形成最主要,是根據權利的構成。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我認為他這個既不版是和專制結合,也不是權有意轉化為立憲制。這個僅僅是因時代需要和廣泛意義上的君主制結合而已。說到君主制「專」是肯定有的。說到後期資階發展壯大,以致形成立憲制。君主權力大大削弱。
其實這無非是一場專制和立憲 皇帝權力的政治和經濟博弈。開明的君主制,只是某一個平衡點而已。
在君主制框架下和遺留的社會問題上。 開明的君主都是被逼出來的。比如說菲特烈二世確實也是開明君主的典型了。但是他奉行的是人人平等。這個已經不像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皇帝行為了。他希望徹底廢除農奴制,但在地主的強烈反對下失敗了。所以他在權力上是相當的糾結。就成了半邊進步半邊無奈的開明君主了。
至於說促進工商業發展,這個我覺得不一定是資源。可能是基於資階壯大,成為一股推動國家發展力量,或者政治力量,那麼君主必須就要考慮在利益上矛盾的 資階和地主的對立關系了。所以說這個 既要扶持工商,也得穩定實權地主。就不倫不類的感覺了。這種制度其實表明的也是一個積極改革的態度。所以說他算不上基於什麼。就是被逼出來的。
⑻ 開明君主制與君主立憲制有什麼區別
開明君主制君主還是整個國家的實際主宰,實際上所有拍板的權利還是在君主手上,只是一版種君主權力受權到少量限制的君主專制。屬於君主專制范疇。
君主立憲則是君主基本沒有執政權,只是一個擺設的元首,整個王室由國家供養。例如英國,國王對於議會行為嚴重的動作只能是警告不可以對大選之類的重要內政事務直接表達立場。
伊麗莎白女王和弗朗西斯一世都算是是開明君主制。
你的理解基本正確,開明君主制屬於一種為了適應工商業發展衍生出來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實際上並不會直接減少君主的權利。
⑼ 有限君主制和開明君主制怎麼區別
根據君主的權力大小,君主制可分為無限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無限君主專制的典型是君主專制屬制。有限君主制包括等級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奴隸制國家普遍實行君主專制制,如古代埃及、巴比倫、中國的夏商和西周。君主專制制也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政權組織形式。在歐洲封建社會,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制是由貴族君主制經等級君主制轉變而來的。在資本主義時期,君主制是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妥協的產物,主要表現形式為君主立憲制,具體又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開明君主制是在不影響君主權利的基礎上,對本國工商業加以扶持,一定程度上推進資本主義的發展。重點在經濟措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