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皇帝
⑴ 中國哪些皇帝在世界上比較著名的
秦始皇嬴政(秦朝),漢高祖劉邦(漢朝),漢武帝劉徹(漢朝),唐太宗 李世民(唐朝),武則天(唐朝),宋太祖趙匡胤(宋朝),成吉思汗鐵木真(元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康熙(清朝),乾隆(清朝)。
⑵ 中國比較有名的皇帝有哪些
秦始皇帝——贏政
漢高祖——劉邦
漢光武帝——劉秀
晉武帝——司馬炎
隋文帝——楊堅版
唐太宗——李世民權
宋太祖——趙匡胤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清太宗——皇太極
還有比如康熙、乾隆、漢武帝等等都很厲害的
⑶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十大皇帝。
秦始皇嬴政:一天下,廢分封,行郡縣,書同文,車同軌,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行法制,反宗教,廢迷信,是唯一的千古一帝
漢高祖劉邦:結束戰亂,滅諸侯,建立漢朝,使用道家思想,休養生息
漢武帝劉徹,徹底消滅匈奴威脅,開疆拓土,溝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將漢朝建設成為一個空前強盛的王朝
漢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篡權統治,恢復漢朝,與民休息
隋文帝楊堅,結束五胡亂華局面,將北方漢族從水深火熱中解放出來,開創科舉制度,
唐太宗李世民
起兵反隋,遠征高句麗,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使得北方胡人由能征善戰變得能歌善舞
發展科舉制,選舉優秀人才,實行精英人才制度
善於納諫,澄清吏制,懲治腐敗
地方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賦稅,鼓勵農業發展
高度重視商業發展,貞觀期間產生了眾多商業大都會
文化上重視社會教育,圖書建設,建立眾多圖書館
結束五代北方動亂局面,基本統一全國
恢復發展商品經濟,輕薄賦稅,政府出面宏觀調控,鼓勵開墾無主荒地,
反腐倡廉,懲治貪腐,平反冤假錯案,澄清吏制,修訂法律,重視納諫
反對宗教迷信,高度重視社會教育,重視圖書建設
發展天文學,修訂歷法
建設水利工程,溝通漕運
擴建城市,同時植樹造林,加強環境建設
推翻元朝殘酷統治,再造華夏
反腐倡廉,懲治貪腐,平反冤假錯案,澄清吏制
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設錦衣衛監察百官
發展社會保障,重視農業發展,恢復社會經濟
發展養老事業,嘗試建立社會福利制度
推翻暴君朱允炆統治,北擊蒙古,南征安南
遷都北京,直面戰爭前線
派鄭和下西洋,發展對外貿易
修訂永和大典,發展文教事業,限制和整頓佛教
設東廠制衡錦衣衛
周世祖柴榮
宋太祖趙匡胤
形式上統一北方,完全結束五代戰亂局面
明太祖朱元璋
永樂皇帝朱棣
⑷ 中國歷史上出名的皇帝有幾個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歷代王朝中,延續最久的是周朝,共800餘年(西周300餘年,東周515年);存在時間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208266.html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特 2年 2、李流 l年。3、李雄 30年 4、李班 l年 5、李期 3年 6、李壽 5年 7、李勢 5年。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淵 6年 2、劉和 l年 3、劉聰 8年 4、劉l傑 l年 5、劉曜 l3年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勒 l5年 2、石弘 l年 3、石虎 l5年 4、石世 l年 5、石遵 l年 6、石祗 ?年 7、冉閔 3年。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健 4年 2、符生 3年 3、符堅 27年 4、符丕 2年 5、苻登 9年 6、符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茂 5年 2、張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萇 8年 2、姚真 22年 3、姚弘 2年。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雲 3年。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跋 22年 2、馮弘 6年。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光 13年 2、呂紹 l年 3、呂篡 1年 4、呂隆 1年。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 17年 2、李歆 4年。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三、恭德宗訓 l年。十國: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一、王建 12年。二、王衍 8年。吳: 892--937 建都:楊卅一、楊行密 15年。二、楊渥 3年。三、楊隆演 lO年。四、楊溥 l7年。楚: 896--95l 建都:長沙 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⑸ 中國十大皇帝都誰
秦
秦始皇(贏政)、秦二世(胡亥)
漢
西漢:長陵(劉邦)、安陵(劉盈)、霸陵(劉恆)、陽陵(劉啟)、茂陵(劉徹)、平陵(劉詢)
杜陵(劉_)、延陵(劉騫)、義陵(劉欣)、康陵(劉_)
東漢:原陵(劉秀)、顯節陵(劉庄)、敬陵(劉_)、慎陵(劉肇)、禪陵(劉協)
三國
蜀:蜀昭烈帝(劉備)、蜀後主(劉禪)
魏:魏太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
吳:吳武烈帝(孫堅)、吳大帝(孫權)、吳會稽王(孫亮)、吳景帝(孫休)、吳末帝(孫皓)
兩晉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晉愍帝(司馬鄴)
東晉:晉元帝(司馬睿)、晉明帝(司馬紹)、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岳)
晉穆帝(司馬蚺)、晉哀帝(司馬丕)、晉廢帝(司馬奕)、晉簡文帝(司馬昱)
晉孝武帝(司馬曜)、晉安帝(司馬德宗)、晉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
安都陵(李雄)、苻堅墓、嘉平陵(赫連勃勃)
南北朝
初寧陵、
隋
泰陵(楊堅)、煬帝陵(楊廣)、恭帝陵(楊侑)
唐朝
詳細了解>>
高祖(李 淵)、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中宗(李顯)、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肅宗(李 亨)、 代宗(李豫)、德宗(李適)、 順宗(李誦)
憲宗(李 純)、 穆宗(李 恆)、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 忱)、 懿宗(李 溫)、 僖宗(李儇)、哀帝(李拀) ***武則天***
五代十國
後梁
北宋、遼
南宋、金、西夏
元
元太祖(鐵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明
太祖(朱元璋)、--(朱允文)、成祖(朱 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鎮)、代宗( 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右樘)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囪)、穆宗(朱載後)、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
嘉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清
順治(世祖-福臨)、康熙(聖祖-玄燁)、雍正(世宗-胤禎)、乾隆(高宗-弘歷)
嘉慶(仁宗-禺琰)、道光(宣宗-文寧)、咸豐(文宗-奕寧)、同治(穆宗-載淳)
光緒(德宗-載恬)、宣統(溥儀)
⑹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十位皇帝
一、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
二、 武帝漢劉徹(前156年—前87年),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統治下的西漢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強盛。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三、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 漢光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他長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他建立的東漢王朝達200多年的歷史,開創的「光武中興」是中國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
四、 隋文帝楊堅(公元541年——公元604年),平定陳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270多年的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面,為中國重歸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五、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中華帝國千古第一帝,開創「貞觀之治」,是中國人千年稱頌的好皇帝。在當時的世界上,堪與唐帝國相比的,只有中東的阿拉伯帝國。
六、 一代女皇——武則天(公元624年—705年),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她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並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七、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建立宋朝,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治國有方。宋王朝的經濟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到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八、元太祖成吉思汗(公元1162年~公元1227年)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於蒙古大漠,建立起地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
九、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公元1424年),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 更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
十、清聖祖康熙(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華帝國的多民族統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出現「康乾盛世」的繁榮,開創中華帝國的另一黃金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⑺ 中國十大有作為是皇帝是
1、秦始皇
嬴政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
成就總結:
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准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2、隋文帝
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z治家、戰略家。
楊堅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3、漢世宗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1]-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z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2]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辟絲路、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
漢武帝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此留下負面評價。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罪己詔。
4、唐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z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5、明成祖
朱棣在位時,z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⑻ 中國哪個皇帝最有名
1、在全球抄最有名的應該是李世民,在那時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好多國家派人來留學,李世民的開明和剛柔政策,在那時,在世界各地出現唐人街,日本和高麗等國家都深受唐朝的影響。我覺的他才是中國最偉大的政治家,甚至是世界最偉大的政治家。 成吉思汗只能說是偉大的軍事家和蒙古傑出的領袖,但他過於殘暴。 2、在民間最有名的就絕對是乾隆,清代是離我們現代最近的封建社會,所以清朝的的皇帝大部分被人們所知,除了乾隆,康熙和雍正也是很有名的.但對歷史的影響力來看,秦始皇 漢武帝 李世民 成吉思汗 朱元璋應該也有很重的影響力的!
⑼ 中國歷史上皇帝的排名
怎麼這么麻煩,就算一個個說,大部分也都是我們不了解的,找幾個典型的就行了。就功勞來說1、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實際建立者,貞觀之治的開辟,從民族方面也是很大的進步,漢藏、漢維吾爾、漢靺鞨等都是那時候開始密切交往的,同時唐朝的疆域開辟到空前,玄奘西行又帶來很多地理上的新發現,同時政治統治方面也出現新的局面,三省六部制、科舉制。文治武功連同士農工商、民族問題都處理的十分和諧,歷史上無出其右。2、秦始皇嬴政,第一位統一全國的人,第一位皇帝,第一次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漢字對於維系中國人的統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要提到),第一個建立封建專制制度,創立郡縣制、三公九卿制,修築萬里長城,開發靈渠,本來說秦始皇的功績是非常大的,人稱千古一帝,不過秦朝的暴政同時又是敗亡開始,焚書坑儒更是讓百家爭鳴的思想活躍的局面戛然而止,秦始皇在位並沒有處理好民族和內部的團結,沖淡了他的功績。3、漢武帝劉徹,確立儒家思想的正統,國家回收鹽鐵經營、貨幣鑄造,完善了秦始皇遺留的問題,同樣為政權的長期鞏固奠定了基礎;擊敗匈奴,也是漢民族的形成的開始。不過跟秦始皇一樣,由於嚴重的過錯,影響到了歷史對他的評判。4、隋文帝楊堅,第三位統一全國的人,開創出新的封建制度,建立起盛世局面,再次奠定長期統治。5、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建立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建立行省制,開創盛世。同時,中國當時是最為開放的,很多中國的發明都是在那時候到達西方,為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奠定基礎。6、漢高祖劉邦,漢朝的建立者,通過其無為而至的工作方式,是漢朝逐漸強大起來。7、漢文帝劉恆,功莫大於高祖,德莫過於漢文,以德服人,廢除酷刑,勤儉愛民,文景之治。8、武則天,唯一的女皇帝,穩定了國家大局,並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9、宋太祖趙匡胤,結束分裂,建立新制度10、唐玄宗11、明太祖12、康熙13、乾隆14、永樂15、光武帝16、孫權17、曹丕18、晉武帝19、劉裕
⑽ 中國四大著名皇帝是誰
秦始皇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趙氏 [1] [2] ,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漢族(原稱華夏族) [4] ,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後和相邦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 千古一帝 」。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漢族。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在秦末農民戰爭中起義,登高一呼,天下英雄雲集於麾下,稱「沛公」;公元前206年被義軍盟主項羽封為漢王,封地為漢中、巴蜀(因此在戰勝項羽後建國時,國號定為「漢」);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性的貢獻。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8年。廟號為太祖,謚號高皇帝,因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其為漢高祖故後世多沿用此。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