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創造偉大
① 物種間存在競爭為何能和諧相處800字論文
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紀念碑,並建有一座蝴蝶紀念館。這是因為當地人將一種夜蝴蝶視為「澳大利亞的救星」,特意為它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從美國、墨西哥引進了兩種仙人掌,人們想用它作為牧場四周的綠籬柵的。可萬萬沒有想到,生命力極強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極為適宜的溫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蔓延開來,幾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為一大片「帶刺的叢林」。只20年時間,3000多萬公頃的土地全被這些多刺植物佔領,並且以每年50萬公頃的驚人速度向外擴展它的地盤,大片的沃土變成對畜牧業和農業毫無用處的荒野。 當地政府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展開了對仙人掌的大規模斗爭。人們用刀砍,用火燒,連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沒等老的除盡,新的又生長起來。用盡了各種方法之後,陷入困境的人們將眼光轉向專吃仙人掌的昆蟲。一位昆蟲學家發現阿根廷有一種專門在夜間活動的蝴蝶,它翅長4厘米左右,灰褐色,它只以仙人掌為食,而且胃口很大。於是他將幾千粒這種夜蝴蝶蟲卵帶回澳大利亞繁殖、放養。果然,夜蝴蝶成為有效的仙人掌剋星,它們所到之處,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滅。到了1935年,3000萬公頃的土地又重新成為豐沃的農耕地和牧場。 如今天澳大利亞雖還可常見仙人掌的蹤影,但夜蝴蝶決不會給它們大量繁衍的機會。雖然這種夜蝴蝶其貌不揚,遠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繽紛,惹人喜愛,但是人們對它感恩不盡,懷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紀初從仙人掌的毀滅性災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陸。 蛇與莊稼 幾十年前,廣東沿海發生了一次海嘯,是台風引起的,許多田地和村莊被海水淹沒了。這場洪水過後,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後來,老農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去外地買了一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裡。說也奇怪,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大家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老農把秘密說破了,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給淹死了,田鼠卻游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後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裡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繁殖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裡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貓和苜蓿的故事。他說在英國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貓多還是少,就可以知道那裡的苜蓿長得怎麼樣。苜蓿靠土蜂傳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動就受到影響。村子裡喂的貓多,田鼠就不能那麼放肆了。因此貓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獲有密切的關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濕;太陽出來,東西就容易曬干;火會燒毀東西,水可以滅火。這些事兒都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這樣簡單的聯系之外,還有不少復雜的聯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一個人不講衛生,在馬路上吐一口痰,也許會使許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結核。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個在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復雜的,咱們必須不怕麻煩,研究它們,掌握它們的規律。這樣,才能把事兒做得更合咱們的意願。 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最近呼籲全體英國人為保護本土的紅松鼠而戰,因為外來灰松鼠的侵入已使得當地紅松鼠的數量急劇減少。英倫三島本是紅松鼠的家園,但自從19世紀70年代灰松鼠被引進後,紅松鼠的噩夢就開始了。 灰松鼠的個頭比紅松鼠大,且身體強壯,在弱肉強食的森林中,灰松鼠沒過多久就成了樹上之「主宰」。在英國,灰松鼠的數量現已高達300萬只,紅松鼠卻只剩下12萬到16萬只,而且主要生活在蘇格蘭地區。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調查表明,灰松鼠對當地森林的破壞非常嚴重,因為它們喜歡啃食小樹的樹皮。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像這樣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例不勝枚舉:一種來自歐洲的貝類已經入侵了40%的美國內河流域;來自美洲的巴西龜生存能力極強,有它們生活的水域完全成為當地烏龜的「地獄」…… 所謂的外來入侵物種,是指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後形成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生態系統造成損害的物種,其「入侵」方式多種多樣。目前,世界上80%的貨物是由水路運輸的。為了保持船舶平衡,幾乎所有的貨輪都需要在艙底注入水,這成為外來生物入侵的幫凶。難以計數的水源地生物藏身在這些水中,跟隨著貨輪漫遊到千里之外。其中,生存能力強的物種會迅速適應新的環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生長繁殖,直到把當地脆弱的物種都「幹掉」,自己稱王稱霸。 近年來,在許多國家涌現出一些以開發旅遊為目的的人工種植花園或動物園,為此而大量引入的外來物種,往往也成為當地入侵物種的重要來源。人們之所以喜歡引進外來物種,是因為覺得這些物種已得到市場認可,比對當地物種進行開發價值研究和市場調研要省錢得多。於是,大量外來物種在當地無節制地發展,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等到當地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要治理時,才發現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要多得多,而且,被損害的生態環境已很難復原。 需要說明的是,外來物種不全有害,因此要尊重科學和自然規律。保護生物多樣性與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迴避不了的一個重大問題。大自然會做出自己的正確選擇,讓各物種和諧相處。很多時候,人類對大自然的干預會適得其反。